(三)自我认同的构建过程
自我认同的构建,并不是在成年走上社会后,而是在一个人幼年到成熟的0~18岁成长期,但每个人却是带着这份自我认同,真正走上社会,在社会的熔炉里磨砺,在与人的互动里展现。自我认同的状态,影响着人们与人交往的方式,也影响着一个人内在能量的状态,最终影响着人们自我实现或者说是成功幸福的状态。
我们知道,孩子呱呱坠地直到一岁多,孩子是基本没有自我的,更没有自我认同。自我是后天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发展和习得的,进而形成一个人的重要人格组成部分。最终,这种后天习得的自我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自己的全部,从而成为一个人看待世界、创造世界的方式方法。实际上,自我只是一个人的极小的部分,每个人还有超我、本我,灵性修行的道路就是在接纳自我的基础上,回归本我进而升华超我的过程。
这里,我们只是剖析我们凡夫所沉浸和迷失的我——自我。
自我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在人的早期生命中,通过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学习逐渐形成和固化,有些显化在显意识里能很好地被辨识,有些深藏于潜意识,对生活和生命进行着影响却很难被显意识觉察。因而自我的探究是一个必要而复杂的过程,但是却是真正影响生命质量的议题。
◎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主要与身体相连,与我们的感觉系统相关,最初的生命中,我们就是通过身体的感觉来认识世界。
八个月前,婴儿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和外界的分别,吮吸手指、脚趾、妈妈的乳头都一样津津有味,同样,也不能分辨自己和妈妈,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体的。而后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妈妈的身体以及与玩具是分开的。
一岁到两岁之间依然把自己当作一个客体来对待,从成人那里了解到一个名字,并且像称呼其他东西一样称呼自己。
直到“可怕”的两岁来临,他们开始认识到“我”,著名的执拗期来临,通过执拗和更多的区分“我”,婴儿开始进入下一个自我发展阶段。
在生理自我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太多“好”与“坏”的二元分化,主要是一个自发自然的学习过程,因为自我发展只是萌芽,与外界的冲突和矛盾很少,而且主要是身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和发现,出现伤害性自我印记也相对较少。但却并不是完全没有,主要的可能性在能量层面,也主要是与父母之间的连接状况。
以下一些典型事件,被心理学家证明,对孩子自我发展和心理健康有较重要的影响,比如:
怀孕是未经计划,生育与否父母纠结犹豫,对新生命的到来是一份惊慌而不是喝彩和欢迎;
怀孕期间,母亲心境不好;
生育这个孩子之前,有过堕胎、流产等;
无知的妈妈,出生后奶水不足却不了解,孩子哭闹是因为饥饿,妈妈因为一些原因产后抑郁,没有好好温存和抚慰宝宝,造成孩子安全感缺失;
一些医院为了母乳喂养,出生三天母乳不足,也禁止其他辅助方式补充;
因先天疾病、早产、黄疸,出生后即住院或在保温箱,与母亲较长时间分离;
父母因为不了解,阻碍孩子用嘴探索世界,阻碍了感觉系统发展。
出生婴儿被遗弃;
执拗期没有被父母了解,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没有科学陪伴好;
入园焦虑期的处理不当;
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环境、老师同学之间的一些特殊状态的处理;
这个时期的发展,对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影响,是否能够形成一份原始信任,即一对一地抚养依赖关系,婴儿透过感觉将自己和世界逐渐分开,并依靠感觉与抚养人连接。这份原始信任对孩子后期的“安全感”发展至关重要,稳定的爱并及时回应婴儿更有助于这份信任和安全感的确立,而这份信任和安全感又是未来形成正向自我认同的重要基础。
了解孩子成长规律的人,会利用这个时机,充分发展孩子的感觉系统,透过告诉孩子他正啃咬、抚摸的是什么,接触到的感觉是什么,以及到1岁之后认识自己的情绪。比方:“啊,很好吃吧,硬硬的,这是勺子,喂宝宝吃饭用的。”“宝贝,噘个小嘴,生气啦!告诉妈妈怎么了?”孩子感觉系统的充分发展,对未来认知和智力的发展、感受和接受爱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这两种自我都主要在2岁至18岁间形成,而且基本上是同时在矛盾、冲突、统一的过程中涅槃而生。如果一定要进行区分,相对而言青春期前属于社会自我的树立期,青春期到18岁是心理自我的树立期,也是一个完整的自我认同形成并开始。社会自我更多的是个体对外界的意识形成过程;心理自我主要是个体对内在自己的意识形成过程。
首先是2岁到学龄前后,开始有除了家庭之外更多的社会活动,也就有了更多的人际互动,更清晰地区分“我”“你”“他”,也有了更多的思想。从别人的反应和语言中,开始学习到“好”和“坏”,因为这二元的分别,开始遭遇到被喜欢、被接纳、被拒绝,进而发展出“羞愧感”“疑虑感”“嫉妒感”“掌控感”,等等。更多的“我”语言的表达:“我的玩具”“我自己来”“我要糖糖”,这个时期的自我是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观点去诠释外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外在世界。与此同时,在幼儿园、社区,又学习和接触到很多社会角色:老师角色、学生角色、性别角色、家庭角色,等等,孩子通过模仿、认同、练习,加快了、加深了个体社会化影响。
其次是6到12岁,青春期的初期阶段,孩子的社会自我更丰富、更深刻地树立,孩子依旧用从成人那里复制来的社会化准则、对错标准、处事方式等,来应对他们自己尚不十分清晰的社会角色活动。视角依旧是外向的,虽然在试错的过程中经历很多情感的冲击:疏离感、被控制感、疑惑感、嫉妒感、束缚感,常常将情绪感受与行为认为是一体的,还不清楚情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不能与行为分离。
最后,青春期12岁和18岁前的后青春期,是心理自我形成的重要阶段,自我认同逐渐成形,并据此与社会进行交互。青春期身心更多方面的能力发展:性的逐渐成熟、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感受性的敏感度提升,都为心理自我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进而心理自我意识分裂为观察者(主体自我)与被观察者(客体自我),自己能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认识、评价自己的行为、想法和心理活动;有足够的能力从自我的观点去认识客观世界,而不是完全复制别人的观点;逐渐明显和清晰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矛盾冲突,青春期的心理自我经历着明显的冲突、矛盾、统一的过程,也就是表现出来更多的独立意识和摆脱成人控制的自由意识。正是这些矛盾冲突使得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想法、做法会出现时而这样,时而那样的不稳定状态。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一定非常熟悉这些情况:这一分钟亲密无间的朋友,下一分钟怒目相视、相互不理睬、还扬言不再做朋友了,再下一分钟又在一起哈哈笑个不停;这一分钟热血沸腾地研究飞碟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下一分钟又开始研究隐形迷彩衣,再下一分钟又开始研究游戏装备,大千世界什么都想尝试;这一分钟跟我们还在争论一件事情怎么办更好,我们说我建议这样,他们立刻说不,他要坚持说那样,于是经过一番争论,你觉得他的想法虽然不成熟,试试也无妨,就同意按照他们的想法来,结果他却又说不,按照你说的办法来,说“不”他们已经是习惯,而且比思考快百倍。所以,青春期的孩子的陪伴极富挑战,搞不好就成了抗争,需要对这个时期的特殊性有较深的了解,方可站好位、陪伴好。
同时,青春期的孩子内心也是波涛汹涌,对自我的意识也是极富矛盾的;时而觉得自己什么都行,时而觉得自己很幼稚;时而能较客观看待自己,时而又非常主观;时而专注于自己的一个好的方面,时而又极端地只看到自己不好的一个方面;时而觉得自己很优秀,时而又自卑到低谷;他们的这种自我分裂、冲突、矛盾存在状态和形式,使得他们很难有统一性。
在青春期的后期,孩子们的矛盾分裂的自我逐渐成长发展趋向同一,这种同一是在更高水平上的一个发展。当然也有可能形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同一结果,积极的结果形成新的真实的自我统一,正向的自我意识和评价、正向的自我实现动力;而消极的结果是对自己较低的自我认同,自卑或自负,影响之后成年一生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