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记忆:你也能1小时记住1000个随机数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坚持胜于天赋

石燕妮:大部分人都可以学会记忆方法,成为记忆大师。

石伟华: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并不是,要不全国早就都是记忆大师了。

主持人:伟华老师的意思是?……

石伟华:如果每个人都能像记忆大师一样坚持下去,那大部分人都能成为记忆大师。

石燕妮:是的。想成为记忆大师的人很多,真正参加记忆大师的学习和训练的人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坚持到最后的不多。

主持人:为什么呢?是不是训练的内容很难?

石燕妮:恰恰相反。其实记忆大师的训练非常简单,就像跑马拉松一样。每个人都会跑步,关键是能坚持多久。每天跑1公里,大部分人能坚持一个月甚至更久;如果每天跑10公里呢?如果每天跑一个马拉松全程呢?估计能坚持下来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主持人:看来想成为记忆大师,最重要的并不是智力,而是毅力。

石燕妮:是的。在训练的方法和策略正确的前提下,最后的成绩和自己平时的训练时间是成比例的。训练的量达不到,不可能有很好的成绩。就拿最基本的地点桩来说,你大脑中的地点桩是有1000个、3000个,还是10000个,就决定了最后两个马拉松项目的成绩。

主持人:这个我就有些听不懂了。那一般的记忆大师需要多少个?或者说至少要有多少个才算是合格?

石燕妮:一般来说,要想应对世锦赛的比赛项目,没有2000个地点桩是不可能的。而想平时训练达到一定量的话,至少要准备3000个。

主持人:这确实有些专业了。其实我更关心的是普通人能够坚持下来的概率有多大?

石燕妮:这个主要还是看个人。

石伟华:我的理解是,能不能坚持主要看自己参加训练的动机。如果是纯兴趣爱好、纯玩的心态,能坚持下来的概率就很高,但效率会很低,有可能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都达不到合格的标准。

主持人:那什么心态效率高呢?

石伟华:破釜沉舟的心态。

主持人:怎么理解?

石燕妮:我哥的意思应该是指必须拿下记忆大师的那类人。因为我训练的时候,就有很多学员把原来的工作辞了,把自己所有的积蓄用来支付学习和训练的学费、生活费。他们完全没有退路,必须当年把这个记忆大师的资格拿下。我当初也是辞职了专门去训练的,不然我可能也成不了世界记忆大师,那也就没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些内容了。

主持人:这确实是破釜沉舟。

石伟华:这样的选手往往最可怕了,一路冲锋。有不少选手第一次参加世锦赛,不仅超过了记忆大师的及格线,还拿到了很好的名次。

主持人:一战成名?

石燕妮:是的。不过近几年一战成名越来越难了。

主持人:为什么呢?破釜沉舟的人太多了?

石燕妮:那倒不是,因为近几年认证的标准有了新的变化。很多已经取得记忆大师的人还会继续参赛,希望能在决赛上拿到更好的名次。这些大师可能已经训练了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和这些老将比起来,只训练一年的选手还是显得稚嫩得多。

主持人:看来要成为记忆大师越来越难了。

石燕妮:那倒不是。想成为有名的记忆大师越来越难,但是如果仅仅是想取得“记忆大师”的头衔,难度并没有增加多少。因为这个头衔是不限制名额的,只要达到及格线就可以。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及格就能毕业,而不需要像考大学一样,必须考进多少名才行?

石伟华:这个比喻相当恰当!

石燕妮:哥你原来并不是不会夸奖人,只是从来不夸奖我。

石伟华:你这句评论也相当到位!

主持人:我问一下现场的观众,大家知道要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算是及格吗?仅仅是及格!

石燕妮:我觉得这个应该有很多的爱好者都知道吧!

主持人:燕妮给我们提供了一份《2020年世界记忆大师评定标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见附录1)

主持人:哇,看起来好难的样子。

石燕妮:其实也不难的,我经常跟人家说,我都能成为世界记忆大师了,那所有人都能够成为世界记忆大师的。

主持人:那我也可以成为世界记忆大师?

石燕妮:是的,所有人都能成为世界记忆大师!

石伟华:除了我!

观众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