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寻美(大家美育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达·芬奇

在卢浮宫可以经常看到的一个画面,就是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前面永远挤着无数的观众。所有的镜头、所有的眼睛都看向这幅作品。

事实上在这个展览大厅内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藏品。比如威尼斯画派中非常重要的大师委罗内塞的巨大油画——《加纳的婚礼》,它是卢浮宫收藏的油画中尺寸最大的一件作品,恰好在蒙娜丽莎对面的位置上。而尽管蒙娜丽莎尺寸那么小,却依然吸引了无数人。原因在哪里?而且有时候常常有朋友说,他们真的到了卢浮宫,看到了这幅画,却还是有些疑惑:为什么这幅画能吸引这么多人?为什么全世界都认为这幅画是最伟大的西方绘画?原因到底在哪里?

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待这幅画。首先要提到这幅画的作者达·芬奇,达·芬奇其实是一位非常特别的艺术家。或者说用艺术家这样的头衔来称呼他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这里我们可以参考2015年4月《国家地理》杂志历史专刊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指出达·芬奇甚至可以被认定为科学革命的先锋。

他在许多领域超越了同时代的人,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是希望创造奇迹的。”他究竟创造了哪些奇迹?目前来看数量多得令人无比惊讶。比如他研究天文学,否定了地球中心论;他研究物理学,发现了惯性原理,同时对杠杆原理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他还研究光学,发现了光的传播,同时还研制针孔成像仪器;他研究气象学,探明大气的折射原理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他研究医学,进行了大量的人体解剖,甚至还解剖过人的眼球,他的解剖涉及成年男性、女性尸体甚至还包括婴儿尸体;在生理学方面他研究人的血液,理解了心脏和动脉的关系;在数学领域,他是第一个使用加减符号的人,他还研究了立体几何;在建筑学领域,他既有理论也有具体的实践,甚至规划过一座城市的整体面貌;在水利工程学领域,他了解流体力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在军事学领域,他甚至设计出直升机、降落伞、坦克、潜水艇、机关枪、手榴弹等武器的图纸;他在机械领域也有非常多的发现,比如创造了所谓达·芬奇机器人,研究过齿轮装置;在地理学领域,他研究了地球板块的构造,甚至计算出了地球的直径;在生物学领域,达·芬奇是最早描述了植物叶片排列系统的人,研究过大量的化石;在哲学领域,他强调经验认识的重要性,提出了“镜子说”,还对科学的研究方法论有独特的见解;在雕塑领域,他创作了当时最大的青铜雕塑;在绘画领域,他创作了祭坛画、肖像画和湿壁画;在文学领域,他写过寓言、童话、故事;在音乐领域,他是一位杰出的竖琴和七弦琴的演奏家,会歌唱、谱曲;在设计领域,他设计了舞台背景、服装道具等。他是集多种天才于一身的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无限感慨地称达·芬奇就像一个在黑暗当中醒得很早的人,与此同时所有其他人都依然在睡梦当中。这样一个高度聪明、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天才,当他的才情聚集到绘画时,我们可以想象他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达·芬奇现存于世的手稿约1.3万页,这些手稿图文并茂,我们既可以看到他绘画的部分,也可以看到他文字的部分。最不可思议的是手稿中所有的文字都是反写的。据说达·芬奇曾有一个宏大的计划,就是一生要写120本书。由此可见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天才。

在他的手稿里,我们会看到他对自然极其投入的观察,观察的细致程度远超一般人,让科学家都不由得为之惊叹。

我曾经看到过根据达·芬奇设计的模型建造的桥梁。那是我随同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挪威的时候,在当地一位艺术家家中用完晚餐后,我走到户外,突然看见前面有一座桥,造型非常优美,在询问后得知这是根据达·芬奇所设计的图纸建造的过街天桥。它非常漂亮,给我本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一)《岩间圣母》

在卢浮宫的大画廊里经常出现观者如堵的画面,《岩间圣母》就是常常被围观的作品之一,也有人把它翻译成“岩下圣母”。

我们通常在美术史教材里看到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幅作品中作为母亲的圣母的,她的慈祥,她的一些世俗的、生动的感受。但除了圣母形象外,我们也能够看到圣母与自己儿子的亲情体现了人性的温暖。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比如它的名字叫“岩间圣母”或“岩下圣母”,那块岩石就引起过很多人的兴趣。曾经有一位科学家写过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写得很长、很详细。这个论文其中一个关键性的结论就是:如果达·芬奇没有对自然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他绝对画不出这幅画中背景上的岩石。这块岩石表面的颜色、肌理、效果都几乎像地质学的标本一样,分毫不差,非常准确。达·芬奇表现山石,除了想表达自己对自然的高度的兴趣外,也在暗示画中圣母的母爱如岩石一样天长地久、永恒不变。

在《达·芬奇密码》这本小说里,作者提出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把圣婴画成双手合十,仿佛在接受别人的祝福,而不是他向别人表示祝福。而在画面的最前方,地上坐着的这个形象,应该是约翰。可约翰举着两根手指,手心朝外向圣婴表示祝福。所以小说的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这就是“非同寻常”,这就是“密码”。

约翰向圣婴表示祝福的含义还因为两个细节而得到了加强,比如圣母的手像鹰爪一样半悬在空中,下面是天使长的一根手指,手指顺着约翰指向圣婴的方向。从意义上的强调来看,如果这是约翰向圣婴表示祝福,则非常奇怪。我认为如果想要解读这幅画,从所谓密码的角度去解读有些不准确。因为把圣婴表现成双手合十,接受祝福的状态并不是特别罕见的情况,在很多同类题材的作品当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基督接受别人祝福的形象。比如在拉菲尔的一幅祭坛画上,可以观察到在圣母的怀抱里的圣婴,同样是举着两根手指向下,双手合十的约翰祝福的画面。

基督在接受别人祝福时,也会有别的姿态。比如一边接受别人的洗礼,同时还向对方表示祝福。我们在这幅画里所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形象。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这个故事里,他在接受别人的洗礼的时候是双手合十的,在接受别人的祝福。

如果小说作者把它看作所谓密码,那么在类似画作的比较之中,我们会慢慢地解开疑问。这些姿态不一定是密码,画面本身才更值得我们关注。

上文中提到温情脉脉的场景,与其说是圣母、圣婴之间的爱,不如说是人间母子之间的爱。而且有新的研究表明,在这张画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岩石的准确再现达到令人惊讶的、逼真的效果外,还能看到很多植物。曾经有个生物系学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利用他生物学的专业知识,一一辨认出这幅画里的植物种类,然后就开始辨认这些植物所对应的象征意义。他发现在卢浮宫的这张《岩间圣母》中,所有植物绘画得非常逼真,品种繁多,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特点:画中植物都是可以和画中季节对应的。

这使他相信这幅画就是达·芬奇的原作,因为画中所有的细节都无懈可击,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地步。《岩间圣母》的另外一个版本保管在另外一个国家的博物馆中,两幅画几乎相同,但是有两点不一样。第一,岩石变得有些简单;第二,画中的植物变得更少,而且还有季节上的交错。

所以当我们看到这幅画时,我们相信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就是达·芬奇在这幅绘画里面创造的东西既有科学支撑,也有人文素养。因为他表现的是人间母亲的爱,这种爱充满着人性的温暖和光辉,足以穿越岁月,哪怕时至今日,依然会打动今天观众的心。在画面前面停留得越久越会被它感动。这就是达·芬奇的《岩间圣母》,非常的精彩、非常的迷人。

当然名气最大,也最吸引眼球的依然是《蒙娜丽莎》。

(二)《蒙娜丽莎》

1.扑朔迷离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幅谜一样的画作,很多人看过这幅画也未必能够真的了解它。这幅画到底特别在什么地方?

首先我们可以从细节上来看。在看这幅画时,我们首先要辨认的是被画的人。画中人的身份在今天大致被认定是一名丝绸商人的妻子。奇怪的是,像达·芬奇这样连睡觉时间都不够的艺术家为什么会去画一名普通商人的妻子?这似乎并不合理。根据史料记载,也许因为达·芬奇的父亲与蒙娜丽莎的丈夫有特殊的联系。他们可能是邻居,况且丝绸商人能说会道,或许他说服了达·芬奇的父亲,达·芬奇的父亲又说服了达·芬奇本人来创作这幅画。但如果这样推测,所遇到的疑惑会变得更大。因为通常情况下如果要委托画家作画,委托人会在约定时先支付一部分定金,等到作品完成后再支付尾款,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委托流程。但由于某些不明原因,达·芬奇一直对他人说这幅画没有画完。

达·芬奇生命中最后的三年在法国度过,因为当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对他非常器重。达·芬奇在法国期间,依然把这幅画带在身边,至死也没有离开。这幅画到底与他有什么特殊关系?这令后人非常好奇。

据说他逝世前曾非常忧伤。他对自己的助手问道:“请你告诉我,我这辈子究竟做了什么?”他就是这样一个即使完成了如此多的成就,还会怀疑自己没有建树的人。

传闻达·芬奇和弗朗索瓦的关系非常好。最后临终时,弗朗索瓦国王抱着达·芬奇的头,达·芬奇在国王的怀抱中去世。但今天的人们通过研究发现这种说法似乎并不真实。不过法国国王跟达·芬奇的关系特殊是值得相信的,这也是这幅画最后会留在法国而不是在意大利的重要原因。

这幅画在法国时,曾被挂在弗朗索瓦的房间里,可见这幅画被重视的程度。据说后来拿破仑也曾把这幅画挂到自己的居住区,但是这次挂的地方让人有些心悬,因为拿破仑将它挂在了浴室。而洗澡时的水汽也许会影响到画作本身,因为这幅画是画在木板上的,湿度的变化可能会对画作本身造成损害,好在这幅画很快就被取下来了。现在来看这幅画的话,有几个地方值得注意。

第一,这幅画的背景实际上有经常会在达·芬奇的绘画作品里出现的一种所谓奇山异水,风景表现得非常美。但这个风景有一点非同寻常的是,它的右边地平线的位置似乎高出左边。这里便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要把地平线处理成这个样子?而且背景上左边和右边的细节中出现了达·芬奇家乡的景物,比如左边的反S形的小路、右边的一座桥。我们今天在达·芬奇曾经生活的地方依然能看到这些景物。

为什么达·芬奇会在背景里加上个人化的东西?为什么他要把这名女性画成这样?有一些材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比如在德国的一个图书馆保存着一份偶然发现的文献,这份文献对我们理解达·芬奇的这件作品有较大意义。因为文献中提到一本非常古老的书,这本书于2005年在德国的一个大学图书馆里被找到。这本书的主人恰好与达·芬奇出于同一时代,并且跟达·芬奇打过交道。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达·芬奇的这幅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书的主人在旁注中提到一个事实:达·芬奇几乎是像古希腊的伟大画家阿佩莱斯一样来画这幅画的,他几乎是把丝绸商人的妻子——乔孔达,当作圣母来画的。换句话说这幅画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当时达·芬奇在画这幅画时,为了让人物有比较愉悦的情绪,甚至雇用了乐手在旁边伴奏,让被画的对象能够始终保持愉快的表情。

为什么达·芬奇要在这幅画里倾注如此多的精力?他是否有某些特别的追求在其中?这些疑问始终萦绕在人们的脑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画中有些细节确实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比如画中人物身后阳台的栏杆,栏杆边上还可以看到某些建筑物柱子的台基,也就是一个半圆形突出部分的两边,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另外画中人物的两只手,手指稍微有点肿,这个细节正好证明了被画的女人当时可能已经怀孕。而怀孕可能会带来忧郁症,所以需要音乐伴奏舒缓心情。如果仔细观察原作还会发现画中人物腹部的位置上有一块皮草,也体现了保暖及保护婴儿的细节。

在众多细节中有一个细节让今天的人非常迷惑,也就是画中的人物好像没有眉毛。没有眉毛会让人物形象稍显古怪。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有学者认为这是当时的时尚,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把眉毛剃掉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保管在皮蒂宫里的拉斐尔的一幅画里,人物眉毛也是剃掉的。但奇怪的是,在卢浮宫有一幅拉斐尔的素描,素描稿里面出现的女性形象与达·芬奇的这幅画里的形象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背景做了简化处理。可在拉斐尔的这幅画里呈现的女性形象是有眉毛的。

拉斐尔比达·芬奇更加年轻,他非常崇敬达·芬奇,所以我们可以推测他在临摹的时候应该充满了敬意,不会随意删改。那么也就意味着女性眉毛在这个时期是存在于画作中的。几年前,东欧的一个图书馆曾经举行过一个图书展览,其中有一本图书介绍的就是蒙娜丽莎,也就是那名丝绸商人的妻子。通过观察图书插画可以发现她是有眉毛的,那么为什么她在达·芬奇的画里却没有眉毛呢?

这个悬念一直到2012年才消失。人们非常意外地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内发现了一幅新的《蒙娜丽莎》。这幅画在清洗前完全看不出它跟达·芬奇的那幅画有什么联系,而在清洗后人们发现两幅画惊人地一致,所有的东西跟收藏在卢浮宫博物馆的那幅画是完全吻合的,除了最关键的一点——这幅画里的女性是有眉毛的。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达·芬奇的原作也许是有眉毛的,只是后来因为清洗或者某些别的原因,它才不见了。

通过将普拉多博物馆的这幅作品与卢浮宫博物馆的作品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这两幅作品的相似度之高令人惊讶。如果不是在原作前临摹作画,也许根本无法达到这种细腻的程度。以此推断,有人相信画作中女性角色原来是有眉毛的。

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件,使这幅画的知名度比其他所有的画都高。首先在20世纪的早期,这幅画曾经受到很多绘画学习者的欢迎,学习者愿意在这幅作品前进行临摹,这在当时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到了1911年,这幅画突然不翼而飞,让卢浮宫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1911年的一天,卢浮宫的馆长从这幅画前面走过时,发现这幅画不见了。他马上询问保安人员,保安人员随口说也许是摄影部的人把它拿过去拍照了。第二天馆长又从这幅画前面经过时,发现这幅画依然不在原来的位置上,随即又询问保安,之后干脆自己到摄影部询问。但摄影部的人声称自己根本没有拿这幅画来拍照。画作不翼而飞后,全馆震动,所有工作人员四下寻找,结果仅找到这幅画的画框,画心依然不知所踪。

这幅画其实被一个意大利人偷走了,这个意大利人原本在卢浮宫里做木匠工作,负责制作画像的画框。他有一天突发奇想就把这幅画偷了出去。在它被偷走后卢浮宫就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奇怪现象:没有看过这幅画像的人第一次意识到这幅画是多么的重要,纷纷来到卢浮宫对着这幅画留下的空位表现得非常忧伤,哪怕此时这里只有固定画框的四颗钉子。

幸运的是一年后这幅画在警方的努力下被找到。它因此意外,难得回到了故乡——意大利,所以找到后这幅画就顺势在意大利进行巡展,巡展后再交还到卢浮宫。据说,当公布了这幅画被找到的消息后,法国举国欢庆,境内所有商店的东西都开始打折售卖,可见这幅画在法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已经变得非常特殊。

2.《蒙娜丽莎》的外交生涯及影响

另一个使这幅画在文化意义上非同寻常的原因是它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1960年,法国与美国的关系并不融洽,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完全不听从美国的指示,自行一套。这让美国人民对他既恨又爱。那个时期的法国有一位重要的作家叫安德烈·马尔罗,他是当时法国的文化部部长,也是戴高乐在“二战”时期的战友。他曾经遇到过之后的美国总统夫人杰奎琳,据说杰奎琳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一个要求:能不能让美国人民有机会亲眼看一看《蒙娜丽莎》?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杰奎琳在大学三年级时,曾在法国的一家时装杂志社实习。在逗留巴黎期间,杰奎琳就喜欢上了法国的时装、法国的美食,更爱上了法国的艺术品,尤其《蒙娜丽莎》更是她的最爱。这个要求通过马尔罗传达给了戴高乐总统,戴高乐总统非常不以为然,认为没有必要让“没有文化的美国人”看到这幅画,随即就拒绝了。但马尔罗凭借战友的关系郑重其事地跟总统解释,表示把这幅画借到美国去展览会显示出法国在文化艺术上的慷慨,那么法美两国的关系或许会因为此次事件而缓和。而在此之前,有一批艺术爱好者,专门从美国飞到巴黎来看《蒙娜丽莎》,但是当他们回去时,飞机起飞不到一个小时就在空中爆炸,酿成了一场巨大的空难,这个事件也使得两国关系降至冰点。但也正是这些事情让人们看到了《蒙娜丽莎》确实具有一种特殊的外交魅力。

当时的卢浮宫得知这幅画有可能送到千里之外的美国展出时,甚至有人提出了辞职。戴高乐总统便要求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到他的办公室面谈,商量能不能由总统办公室出面,借走这幅画,然后再以总统办公室的名义借给肯尼迪办公室,最后肯尼迪办公室再将这幅画借给美国的国家博物馆,这才促成了这场跨国展览。这次的展览在当时所受到的礼仪待遇非常高:由两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24小时持枪保卫。但其间也发生过一系列神奇的事情。

据说在开幕式当天,法国卢浮宫的一名专家,注意到约有2000人到达开幕式现场,并且她认为当时的摄影仪器、过多观众在现场的呼吸会影响空气湿度,容易对这幅画造成损坏,所以她决定走到花盆后的仪表仪器前查看具体湿度。但是守卫的士兵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来自卢浮宫的专家,随即使用刺刀将她刺伤,其他特工则将她扑倒在地,最后这位女专家在救治了8个小时后才苏醒过来。

另外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美国总统也来到现场为画展的开幕式致辞,在当时是很少见的情况。在他做开幕式演说时,突然就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原先安装的扩音系统突然失效。这样一来,肯尼迪总统只能提高嗓门讲话,但现场的回音使他的声音变得更加模糊,在场的嘉宾都在窃窃私语,不清楚总统在喊什么,导致现场十分混乱。之后有人开玩笑地解释说,也许不是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蒙娜丽莎》来了。

而在这之前还发生过一件事情:当肯尼迪总统一行人走进VIP通道时,要经过一个电梯。当总统走向电梯时,电梯正常运行,但在所有的人都站好后,电梯就突然停止了,后来多次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当时现场有很多人在排队欣赏这幅画,而且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依然站在画的两边。据说有一个孩子非常希望让自己的宠物狗也能看一眼《蒙娜丽莎》,所以想办法借了一件大外套,裹着宠物狗走到画前面,然后突然张开衣服,就这样让那只宠物狗也看了一眼《蒙娜丽莎》。整个展览确实变得有点像神话般神奇,很多从没去过博物馆的人都会想去看一眼《蒙娜丽莎》。这些人在《蒙娜丽莎》这幅画前停留的时间大概不会超过20秒,但正是这20秒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了戏剧性的变化,也让很多人开始喜欢博物馆。

这次展览甚至让美国总统的顾问委员会里多了一位与艺术相关的顾问委员。也正是这次画展让人们意识到,艺术能引发非常大的社会效应,会影响到很多的人。所以当展览来到第二站,美国纽约时,排队的人群蔚为壮观。很多人只是为了一睹佳作而苦苦等待。这也就是第一个事实:卢浮宫里的这幅画曾经是一名外交大使,并且是一名非常独特的外交大使。

这幅画还和日本有些关联,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选举产生了战后最重要的首相田中角荣,中日邦交正常化就是在他任内完成的,他在文化上也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举措,比如当时的日本东京已经举办过夏季奥运会,成为亚洲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在田中角荣任内,也就是1974年,《蒙娜丽莎》被借到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这个事件在当时轰动全球,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幅最重要的画作来到日本展览,意味着日本人民是能够欣赏这幅作品的。这也从某种意义上提升了日本的文化影响。当时的日本皇太子也到现场跟随他的老师一同欣赏,整个展览的运作吸引了约150万观众,展览收入和支出达到了平衡,这几乎是展览史上的奇迹。

在今天的日本,《蒙娜丽莎》的影响无处不在,东京市中心的一个建筑上也曾经出现过蒙娜丽莎用叉子叉着一颗草莓的场景。很多人对达·芬奇充满了兴趣,所以使用过期的地铁票,组成了一幅《蒙娜丽莎》,可见日本人民对她的热爱。甚至日本电影也经常用到这个题材,讲述《蒙娜丽莎》这幅画是怎么来到东京展出的。近几年意大利的艺术作品尤其是达·芬奇的作品,每次到日本去展出,都会引起巨大的轰动。所以达·芬奇在东方的影响也可以从这幅画的展览史上深刻地体现出来。实际上《蒙娜丽莎》这幅画也不是一幅纯粹的画,它甚至成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很多地方,如电影、印刷品、照片中都会出现蒙娜丽莎的形象。

我记得有一张《国家地理》杂志的获奖摄影作品,就是一个摄影师扛着一幅类似道具一样的《蒙娜丽莎》复制品,横穿马路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之所以能够获奖,其实也是跟画面当中出现《蒙娜丽莎》有关。

澳大利亚曾有人用咖啡的不同颜色组成《蒙娜丽莎》。甚至广告上也可以出现非常惊艳的蒙娜丽莎形象。我记得有一款甲壳虫汽车就使用了蒙娜丽莎的头像。所以由此见得蒙娜丽莎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一个符号。

她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幅画能带来的影响,它的很多细节,我们也许还可以不断地深入探究。有人曾经感慨《蒙娜丽莎》这幅画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它的魅力无穷,比如最近有一个研究,哈佛大学的一名教授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作《视觉和艺术》,副标题叫“看的生物学”。她的这本书封面上用的就是《蒙娜丽莎》的局部。她所使用的《蒙娜丽莎》似乎显得有点特别。因为我们看到的这个局部比原作更生动,更笑意盈盈,更迷人。这正是她所得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结论的体现。她认为当我们直接面对《蒙娜丽莎》这幅画时,看到的景象会非常生动。但如果我们再换一种看的角度,比如用侧面的余光来看这幅画像时,则会发现蒙娜丽莎的笑容变得更加的明显和迷人。如果再换一个角度,使观看角度更偏,则会看到一个完全沉浸在笑容当中的迷人的形象。借此这位哈佛大学的教授非常感慨,她说达·芬奇在作画时一定是正对着这块木板的,可是他是如何预料到我们观看角度的改变,从而在画中藏着一个更加迷人的蒙娜丽莎的呢?

更奇妙的是,当我们用某种角度观看时,画中地平线一高一低的现象居然消失了。这难道是达·芬奇在暗示我们,一定要选取一个很特别的角度才能看到这幅画的全部魅力吗?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事实,就是达·芬奇的这幅画与其说是一幅简单的肖像画,不如说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形象载体。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

达·芬奇,阴暗的深镜,

那儿迷人的天使,带着充满神秘的

温柔微笑,出现在冰河和

松林封闭的国度的暗影里。[4]

以上这些不由得让人感慨,这或许是我们在卢浮宫看到如此多的观众围观一幅小小的画面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它实在是太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