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不知道干什么
起步于军工产品生产的柳州机械厂是广西机械工业的摇篮,如同柳江之水,哺育着这个城市的工业化进程。1958年,为了适应船舶行业大发展的需要,柳州机械厂扩建了生产基地,成立柳州动力机械厂,开始研制生产柴油机。自古以来,广西运输多靠水路,出海口在广州。西江、柳江都通往广州口岸,柳江则直通广州港,实乃上下通衢之地。柳州动力机械厂以生产500马力(1马力≈0.735千瓦)的船用柴油机为主,主要瞄准广西水陆出海口用船的需要。
然而,落地即落伍。到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出生就饿着肚子。1959年,中国处于极度的经济困难时期,基本没有生产船舶的需求。柳州动力机械厂已经无法按照原来的计划去发展。嗷嗷待哺的初生企业,一边继续扩建工厂,一边苦苦寻找着一丝丝可能养活工人的机会。
这是一个“跃进”的时代,到处充斥着热情勃勃的工业化。
农业生产依然是中国最迫切的需要,农业机械化成为举国上下的梦想。1960年6月,当时的国家农机部提出要在广西建设一家制造水田拖拉机的工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了柳州机械厂建设拖拉机工厂的项目,该项目中还包括生产发动机和齿轮。这是个令人喜出望外的好消息,工厂从生产柴油机转向生产拖拉机,柴油机攻关小组也随之转变成拖拉机攻关小组。
1961年到1962年是中国最困难的调整时期。计划赶不上变化,攻关小组的成员们还没来得及享受试制拖拉机带来的喜悦,拖拉机工厂就已经被列为缓建项目。正在试制的柴油机和拖拉机全部被迫停工,近半数设备被封存,近一半员工被裁减。
而在这个时候,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指示,从柳州机械厂扩建派生的柳州动力机械厂正式脱离母厂,实行单独经济核算。从此,柳州动力机械厂开始了独立门户的生涯。
此时工厂虽然建起来了,但还没有围墙,因为没有预算能留给围墙。彼时,四个车间和一座办公楼孤零零地立在一片荒原上,附近农民养的牛经常会跑到车间门前来吃草。后来,还是有工人灵机一动,在厂区周围栽种下了茂密的竹林。第二年竹子迅速拔高,绿油油地连成一片,将工厂合围起来。自从有了这些天然的“竹篱笆围墙”,农民的牛再也进不了厂区了。然而,此时的柳州动力机械厂就像是个迷了路的孩子,茫然四顾,并不清楚下一步要走的路应在何方,也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
田野里咆哮的拖拉机,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拖拉机,这可是当时生产力的集大成者,也是时代的奢侈品。柳州动力机械厂,决定死磕制造出一台拖拉机,为自己端上一口饭。在经历了五年的样机试制后,柳州动力机械厂终于在1965年12月成功拿到了批文,红河牌丰收-37型拖拉机被列为国家定型产品,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其年产5000台拖拉机的计划任务。
只有靠技术,才能找到饭碗,才能给企业留下活路。这种最朴素的生存法则,已经开始触人心弦。
然而,当时拖拉机只是能生产而已,离可以量产的差距还很大,根本养不活厂里的工人。1965年,时任厂长秉着“以杂养专”的理念,通过做机加工来“养”拖拉机厂,柳州动力机械厂为柳州机械厂生产汽油摩托锯做配套零部件,这其中有90%的产品都销往了东北林场。为此,柳州动力机械厂甚至还在北京专门设立了总装厂。
1966年1月,柳州拖拉机厂挂牌成立,取代了原来的柳州动力机械厂。经过八年的奋战,企业终于找到了发展的方向。这一年,正是国家“三五”计划开始执行之年。
然而,拖拉机来得并不是时候。正值“文革”时期,人们的心思已经无法专注于生产。随后五年,柳州拖拉机厂的年产量仍然与计划产能相去甚远。
这期间,柳州农业机械厂制造了柳州第一辆汽车,柳州特种汽车厂也诞生了[4]。人们在尝试着各种制造,以寻求糊口和填饱肚子的方法。多年之后,这两家企业分别与东风汽车集团、一汽集团合作,成为当今的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和一汽解放柳州特种汽车有限公司,在柳州汽车产业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2年,中央开始对广西的发展投入巨大的关注,投入资金达2500万元(按当时的汇率相当于2021的20亿元人民币),而农机则是发展的重点。这笔巨款,让陷入泥沼的拖拉机,又开始“吭哧吭哧”地发起力来。柳州拖拉机厂实施了年产5000台拖拉机的续建工程,新建了发动机车间、油泵车间、精铸车间、中央试验室等。到了1975年年底,已能年产4500多台拖拉机,基本上达到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定的生产目标。
1978年,柳州拖拉机厂产能全面达到5000台,产值近5000万元,并扭亏为盈。柳州拖拉机厂的鼎盛时期,被列为全国八大拖拉机厂之一,但它却有着另类的与众不同。彼时,其他七大拖拉机厂均归农机部(时称第八机械工业部)管理,唯有柳州拖拉机厂归地方政府管理。其他拖拉机厂基本都采用专业化分工,而由于缺乏统一调配资源的支持,柳州拖拉机厂只能自己建立完整的工艺,从铸锻到机加工等,几乎包干所有零部件制造。上无中央政府的“直辖荫护”,下无配套兄弟企业相簇拥,柳州拖拉机厂成为具备生产底盘、变速器、悬架系统、发动机等的全能工厂,如同一个微缩版的小型“拖拉机王国”。
值得自豪的是,在1978年的八大拖拉机厂中,柳州拖拉机厂是唯一不亏损的企业。那时,柳州工业也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工业的火苗四处蔓延,柳州利用骨干企业,带动配套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大力推动“母鸡下蛋”的方法[5],填平补齐,配套成龙。工业的基础,变得越发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