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成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孩子孤独了怎么办

一、问题概述

“我是一个孤独的女孩,14岁,远离家乡在外求学。很奇妙、很敏感、很脆弱的心理使我近乎狂乱,歇斯底里地狂呼乱叫。”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虽然常常觉得生命很无聊、很虚无,但混在人群中,和同学们在一起时,我又感觉到难以言表的威胁,似乎人人都抬起了得意的面孔在威胁着我,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是孤独的——我时常这么想。”

以上摘自一位女中学生的自述。14岁的她是某重点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她的聪明才智曾赢得很多人的青睐,在别人看来,她是生活的幸运者,却无人知晓她内心的孤独。其实这位学生所流露出来的孤独感在每个年龄阶段都会发生,不同的是,青少年时期的孤独感有其心理上的独特性。

“孤独”一词来源于医学,用以表示人际沟通以及情感表述方面的功能障碍。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拒绝、抛弃,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它是缺乏与人交往的后果,也是难以与人良好交往的心理障碍。

那么,孤独的中小学生又有怎样的行为表现呢?

(一)沉默寡言、消极悲观,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孤独的孩子往往寡言少语,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来感知周围的环境,不喜欢也不善于与别人相处和交往,因而很难与其他同学很好地相处。他们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结果必然是看谁都不顺眼、不顺心、不习惯,但他们也不是故意不想和别人建立良好关系,一个孤独的人的内心其实也渴望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想有几个知心朋友,以排遣自己的孤独、痛苦和寂寞。但由于他们沉默寡言、孤僻离群,常常不能与人友好相处,尤其是当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他们常常很难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

(二)敏感多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孤独的学生往往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教师、同学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让他们担心和怀疑是不是与自己有关,总担心别人谈论自己、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他们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唯恐内心的秘密被人发现。他们害怕在集体活动中做错事,被人笑话,被人瞧不起,被人讨厌。

(三)感情脆弱,自卑感强,不能经受挫折、困难和失败

孤独的学生往往性格比较内向,他们不愿向别人倾诉内心脆弱的情感,即使对方是他们最信赖的人。他们总觉得自己渺小且无能为力,总担心如果暴露出自己情感的脆弱,会遭到对方的轻视。他们一想到要把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真实的想法告诉别人,就异常担心,宁可把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这样,他们就不能与别人正常交往和沟通,与别人的关系也因此而疏远,不知不觉中使自己处于孤立和让人生厌的位置。孤独的学生因感情脆弱而导致孤独,而孤独又使他们的感情更加脆弱,一些细小的失败、一点困难和挫折,都会使他们陷入自责、自卑和灰心丧气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

(四)紧张抑郁,不善言辞

孤独的学生由于认为自己遭到教师、同学的遗弃和拒绝,内心非常痛苦,心情较为抑郁。由于他们不喜欢和别人谈话,也不愿和别人交际,只喜欢一个人孤独地待着,一个人沉思默想,因此,当他们和别人谈话时往往会很紧张,害怕因答错或不能答好别人的提问而被人耻笑和瞧不起。

二、原因分析

青少年学生孤独行为的产生既有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生理因素

青少年期的孩子由于正处在第二生长发育期,有机体各个部分之间、整个有机体和环境之间,常常暂时失去平衡,其机体发育和肌肉力量的增长程度往往超过各个运动器官调节能力的增长程度,以致出现一些短暂的动作不灵巧、不协调或笨拙的感觉。这时如果他们对适当的温情与欢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情感上的饥饿。并且随着性的成熟,以及因此而对异性兴趣的增加,有的会感到不安。当他们与异性接触的时候,有的会脸红、不自在,举止呆板,词不达意。如果不以为意,多次接触后也就自然了;而如果产生“我担心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与异性接触就会越发不自在,“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理日趋严重,导致“社交恐惧症”。这种青春期的不适应现象在女生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由于生理上较早、较快的变化以及对肥胖的厌恶感和恐惧感,她们会产生羞怯、紧张、厌恶、不安和抑郁等心理,因而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再加上过重的课业负担,她们在心理上往往难以承受,从而影响其学业成绩的提高,造成一定的自卑感。所以,在孤独型学生中女生往往多一些。

(二)心理因素

1.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青少年期是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非常复杂。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成人感”的发展上,青少年强烈要求独立自主,并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表现出自我教育的要求,在调节、支配自己行为方面的独立性、自觉性有了很大发展,但这种评价和调节能力还不是很高。在情感的发展方面,由于青少年期性成熟过程的急骤进行,受内分泌腺素的影响,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兴奋性;同时由于受到一定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青少年的情感发展过程具有如下特点:首先,青少年的情绪具有较高的兴奋性,例如,他们会因一件小事而狂喜,也会因一件小事而痛心。其次,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矛盾和困难,使得他们产生情绪上的紧张感,这在少女的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总之,青少年期是个不稳定时期,是“困难期”、“危机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充满着矛盾,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可塑性非常大,如果教育不得当,青少年就会不接受成人的教育,而经常用固执、粗鲁、执拗、孤僻等方式来对抗。

高中学生处于青年初期,这个时期他们最重要的心理成果就是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随着心理的成熟,青年学生越来越发现自我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心理差别,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产生了与人交往、渴望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并被同龄人接受的要求。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自我的需要无法找到理想的依附之处,他们便会感觉到空虚,从而产生孤独感。同时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还面临着一个自我同一性的问题,即关心自己是怎样的人,会成为怎样的人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由此,一方面,他们会觉得自己心中有许多不愿轻易告人的秘密,有一种封闭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别人了解自己,能与自己以心换心地沟通交流。在找不到这样的“知音”时,他们会陷入惆怅和苦闷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觉得自己与周围世界存在着一层隔膜。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有些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因一时不能适应高中竞争激烈的学习生活,从而产生精神压力,又不肯向别人诉说自己心中的焦虑,所以变得少言寡语,终日闷闷不乐。

2.青少年学生气质、性格的影响

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感、认知活动和言语行动中稳定的能力特征。人的气质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大量的调查表明,孤独型的学生多为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学生,这是因为黏液质的学生常常表现得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语言、动作迟缓,内心情感很少外露,具有坚忍、执拗、冷漠等心理特点;抑郁质的学生具有柔弱易倦,情绪发生缓慢而强烈,富于内心体验,言语、动作细小无力,具有胆小、忸怩、孤僻等心理特点。性格是表现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及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根据内外倾向不同可把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内倾型的学生往往更多地关注内部世界,富于幻想和自我体验,性格孤僻;外倾型的学生往往更多地注意与其兴趣有关的外部世界,性格开朗、活泼,善于交际。在对55名孤独型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他们的性格都属于内倾型,他们和别人亲近较慢,一般不太活泼,在新的环境中多半沉默寡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

3.青少年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因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往往会出现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从而产生自傲或者自卑心理,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过度自卑是一种不健全的人格反映。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观的解释,一个人在学龄初期,即在 6~12 岁的年龄阶段,应该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时期。这时的儿童智力得到不断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这个时期,如果他们的学习等各项活动因为获得成绩而得到同伴和成人的支持和肯定,就会激发起他们的进取心和勤奋感。但是如果他们的活动得不到积极的支持、帮助、肯定和赞扬,而总是受到种种否定和压制,他们就会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在以后长期的生活、学习中产生事事不如人的自卑感。

(三)环境因素

1.家庭原因

研究表明,家庭气氛紧张、家长期望值过高以及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等,都是青少年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1)父母不和、分居或家庭缺损。

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孩子由于长期只能和一位亲人生活在一起,如果这位亲人忙于工作而无暇给他们以温暖和爱护,就会致使孩子从小就因得不到或很少得到父母的爱抚而感受到孤单一人的寂寞和痛苦,长大以后便很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另外,父母不和,经常发生争吵,家庭不良的精神压力也会使孩子过于紧张,从而形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

(2)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与家长的教育风格紧密相关。家长的教育风格一般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研究表明,有孤独症学生的家长大多采用的是专制型或放任型教养方式。他们有的用打骂、训斥等方法管教孩子,特别是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总是怒气冲冲地打骂他们,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有的家长则对孩子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只关心孩子的吃住问题,对孩子的思想问题不闻不问。孩子觉得自己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自己的成长在家庭中所起的影响,因而产生自卑心理和不思进取的思想。这两种教养方式都会造成孩子与父母感情上的疏远、冷淡,导致孩子出现孤独的心理。

(3)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地位。

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地位对其心理成长有一定的影响。有不少孩子在家中得不到尊重,不受喜爱;但更多孩子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往往听不进别人的话,尤其听不进批评的话。这些孩子在顺境中长大,往往经受不住一点挫折和失败,甚至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灰心、发脾气,觉得家长对他不好。这些孩子一旦到了新环境中,往往由于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差而不能与他人融洽相处,有的甚至成为众人所讨厌和嫌弃的对象。

(4)家长的期望程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以说是广大家长的共同愿望。这种心态很正常,问题是家长应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使其整天处于“学习、看书、作业、成长”的氛围之中,甚至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实际状况,给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从而使孩子出现孤僻、焦虑和烦躁不安等异常心态。

2.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中的一些恶性因素也是学生产生孤僻心理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题海战术,补课频繁。

为了应付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学校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在学校补课是一种普遍现象。孩子们的时间基本被学习占据,很少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从而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2)学习气氛过于紧张、严肃。

学校的教育教学既是紧张、严肃的,更应是团结、和谐、活泼的。但现实情况是,因为学习的沉重压力,学生们的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3)其他因素。

在学校总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遭受批评或不被同伴接纳,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伤害,这时孤僻心理也会应运而生。

三、应对策略

通常认为,年纪越大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孤独情绪,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的调查报告指出,孤独最容易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发生。在这一年龄阶段,有79%的青少年儿童报告有时或经常体验孤独;而55岁以上的成人只占37%。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年轻人正处在一个脱离旧家庭关系和寻找新知己的转折点上,这时,他们往往会因为缺少知己而更容易受到孤独体验的折磨。

孤独通常伴有情绪和行为症状。孤独的学生往往会体验到恐惧、自卑、无能为力、情感淡漠、悲观厌世等症状。他们往往讨厌学习,在自悲自叹、自暴自弃、颓废彷徨、唉声叹气中打发时光。有的因为忍受不了孤独,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有的甚至产生心理变态;有的受不了被集体孤立的痛苦而求救于外面的“问题团伙”,从而成为“问题小孩”。

由于孤独行为有一定的内隐性,往往以消极顺从的形式表现出来,对集体的干扰不太明显或无影响,因此不太容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但孤独在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广泛性以及孤独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广大家长和教师应提高对学生孤独现象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矫正学生的孤独行为。家长要做的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多与孩子接触、交流

家长不应因工作忙而忽视与孩子的接触与情感交流,造成与孩子情感上的隔膜与疏远,应在工作之余尽可能多地同孩子谈心、讨论、做游戏。例如,在做家务时鼓励孩子参与,以便在共同劳动的过程中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增加了解。

(二)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

孩子如果总是闲着,没事可做,便会感到孤独、寂寞、烦恼和不安。因此,要为孩子创设活动的条件,让他们从事一些有趣并有益的活动。例如,在阳台上为孩子开辟一块自由活动的天地,教他种植花草、喂养动物等。孩子在栽培、喂养的过程中,能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栽培和喂养成功后所产生的成就感会缓解、减轻其孤独的症状。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全家人应和睦相处、相互体谅,给孩子营造一个祥和、安全的家庭环境。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父母双方的分歧与争执,避免给孩子带来阴影。除此之外,父母还要积极改善与孩子的关系,不要用伤害性的语言或消极语言批评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每天抽时间与孩子游戏、散步、交谈,使孩子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和分量,心中得到爱的满足,从而产生安全感。

(四)创造机会,让孩子在情境中学会交往

父母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在情境中学会与人交往。例如,让孩子多参加学校和社区等组织的活动,多与同龄人相处,这样,孩子会逐步学会如何生活、如何与人相处。

(五)尊重孩子作为主体的人格和权利,避免包办代替

父母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其摆脱依赖思想,引导孩子学会关心自己的亲人,注重亲人的感受,防止其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父母不必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旁,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独立活动的机会,让孩子在独立活动中学会独立探索、解决问题,逐渐形成坚实的自信心。

(六)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孩子之所以孤僻、不合群,有时是由于不愿听取他人的意见、缺少合作意识造成的。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使其学会听取同伴朋友的意见,分清是非。

四、案例

沟通,心与心交流的钥匙

高二(5)班 家长

我是一位母亲。对我来说,儿子成长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为了及时了解儿子遇到的问题,我经常与他保持沟通,互相心平气和地交谈。我希望通过沟通让儿子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希望能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将儿子与社会的距离拉近,希望孩子凡事可以冷静地思考,少走弯路,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爱国爱家爱自己的人。

儿子高一下学期有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反常的行为:一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有意避开与家人说话,连进门与家人打招呼都被他省了,变得十分沉闷,感觉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原本活泼的个性消失了。此外,班主任也反映孩子在校表现反常:上课不带书本,考试答题写错地方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等等。

面对这种情况,我想必须与儿子单独、平和地谈谈。

我心平气和地问他:“最近老师反映你上课、考试时心不在焉,你当时在想什么?”

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双手,回答我:“当时什么也没想,脑子一片空白。”

“你想不想读大学?”

“想。”他想都没想快速回答。

我想:到底是什么让他失去自信,却没有丢失方向?

认真分析了他最近的情况,发现他一直喜欢的数学科成绩下降了很多,是不是挫败感打倒了他?怎样帮助他重拾信心,学会面对失败?儿子喜欢乒乓球运动,就拿这个作为话题吧。

我问儿子:“你知道张怡宁吧?”

“当然,中国乒乓球女队头号选手,人称‘冷面杀手’”,儿子回答。

我说:“我记得和你一起观看过她与韩国运动员的一场比赛,对方的反手扣杀比张怡宁强,很有力度,令张怡宁连失三分,她当时神情严肃,却没有慌乱,反而改变战术,发挥自己的优势,攻击对方的正手,结果反败为胜。赛场上不可能总赢分,失分了找原因,采取对策,这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拉着儿子的手说:“你的数学成绩一路下滑,很难学吗?”

儿子回答:“不是,我能把数学成绩搞上去。”

我笑了笑说:“好吧,等你的好消息。”

儿子回了我一个微笑。

过了一段日子,儿子放学回家又笑嘻嘻地与家人打招呼了:“我回来啦。”

儿子的真本性又回来了,我真开心!

沟通是我与儿子心与心交流的一把钥匙,它帮助我们打开了一个真、善、美的内心世界。

(摘自:《广大附中家长学校用书》)

参考文献:

侯慧君,辛爱民.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