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篇
第一章 学习的理由——“生存”
如果我们要求孩子或学生认真学习,他们总会以各种理由——或者直接体现在言语上,或者间接体现于行为中(即口头上说一套,做起来却是另一套)——来蔑视甚至否定我们的良好期望,把我们的善意规劝视作空洞的说教,而其言下之意或者说潜台词往往是:“请给我一个学习的理由。”听起来的确有些悲凉,劝他学、为他好,却还要给他一个理由?!这的确很无奈。
而事实上,我们确实也常常不知道人为什么要学习,所以也不会主动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理由,甚至连我们自己,也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而不愿意学习。毫无疑问,“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理由”,实在是一个再合理不过的要求了,绝不是一句“为你好”所能敷衍得了的。
那么,我们基于什么理由要学习呢?又基于什么理由要阅读本书呢?
一、好学是人的“第一价值观”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着,要生存就必须时刻跟上世界变化的步伐。所以,只要活着,就必须学习,活着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人人如是,概莫能外,甚至其他动物也无不如此,所不同的仅是方式之别。人的一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生,而笔者更愿意把人生学习的过程称为“活而学”的过程。
那为什么我们活着就必须学习呢?相信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存需要”。每个人要存活于世上,就必须取得生存所需的资源,就必须适应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都需要知识和技能的支撑。而知识和技能源于学习,所以要生存就必须学习。学习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特别是在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正在“爆炸”,更需要为生存而持续学习。如果不坚持终身学习,就会落伍,就很容易被不断更新的知识所淘汰。
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学习。对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温家宝总理在参加2009年世界读书日活动时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是掷地有声的金玉良言。依我看,所谓“没有希望”,就是指没有生存希望,如果不读书反而更有生存希望,那还是不读书的好。显见,读书与否不是稀松平常的小事,而是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当然,始终有些人拒绝承认和接受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没有什么现实的用处,读书并不能改变其处境:“如果我是乞丐,读再多的书也还是乞丐,有什么用?”这似乎也有些道理。那该怎么看呢?我认为,尽管多读书未必能改变自己的身份或处境,如果是乞丐,读了书可能还是乞丐。但是,读书学习至少有这种好处:使自己获得了一种“比较优势”。亦即是说,比起那些不读书学习的乞丐来,读了书的乞丐可能“讨”得更好,而如果不读书,肯定做不了“洪七公”!事实上,学习的用处,首先就是通过“比较优势”体现出来的。
当前,一些大学毕业生或硕士、博士毕业生,往往会有某些对待学习的不正确观念,以为已经读完大学或者硕士、博士毕业了,知识就足够了,就不必再学习了,不必再读书了。于是,就忙于生计或其他看起来很重要的事务而忽略了再学习,甚至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在知识面前却步,只能靠“吃老本”,结果自然是难以取得本应取得的人生成就,殊为可惜和可悲。
今天,我国政府正在倡导建设学习型政府和学习型社会,就是要通过唤起民众的学习热情,使全民全力投入到各种知识、智慧、思想的学习之中,从而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永续民族生存之希望。
二是“求知欲望”。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生而无知,一生下来,对环境感到陌生,充满困惑和恐惧。为了熟悉环境,解除困惑,消除恐惧,明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求知。学习不仅是生存的根本需要,也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是人类固有的求知欲望的驱使。实际上,即使我们拥有足够一辈子生存所需的资源,完全没有生存的压力,也仍然需要追求知识,因为我们要释疑,要活得明明白白。
其实,“活得明白”也是一种生存——我们的“心灵生存”;如果活得不明不白,难免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可见,从严格意义上说,满足求知欲望也是一种“生存需要”。我们不仅需要“为生存而生存”,也需要“为学习而学习”,这或许是关于学习的最高哲学吧。
三是“使命召唤”。人们存身立足的地方,不是一个人独处的封闭世界,而是一个由很多人组成的大社会,是一个由很多种族构成的族群。其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我们需要与他人共存于这个社会。事实上,与其他生物相比,我们人类的存活,更加需要依赖于外在的支持,也就是借助他人所作的贡献而得以实现。特别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几乎没有任何一件事,是一个人独力可以完成的。
你不信?举个例子。比如“做饭”这么一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你都无法独自完成它!你所需的粮食、蔬菜可能是自己种的,烧饭的柴木也可能是自己砍的,但你所用的化肥、菜刀、柴刀和做饭的炉具与盛饭菜的餐具,甚至油盐酱醋等,就不可能都是你自己制造的吧!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人的支持,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存活于世。现代版的“鲁滨逊故事”,几乎是不可能重演的。
俗话说“知恩不报非君子”,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是成熟而理性的人,才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取得人生成就。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就不能仅是为自己活着,还应该知恩图报,为他人的活着作一些贡献,就是要服务社群、报效社会,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的使命。
只有“我为人人”,才可能“人人为我”。而要承担起这项使命,就必须不断学习,只有掌握服务社会的真正本领,或者产生对人类的生存具有超凡价值和非凡意义的思想,留下伟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为人人”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显而易见,“使命召唤”也是一种生存需要——我们与他人共同生存的需要。
以上三点,就是我“要学”的根本理由,而这恐怕就不是众所周知的了。
概而言之,我们要为自己的存活谋求生存资源,要为他人的存活、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履行天赋使命和社会责任,即使不能产生传诸后世的伟大思想(事实上,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也必须掌握专业技能,至少也要有一技之长,成为一名“技能高手”。而技能源于知识、源于学习,因此,要成为技能高手,首先就要成为“学习高手”。
勤奋好学是人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无论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的价值观如何,你都应该好好学习,获得生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好学与否也算是一种价值观的话,那么它就是“超越价值观的价值观”,是“第一价值观”。
二、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潜能
或许有人说,“我也知道学习重要,我也想学好,但自己不是那块料”。那我们有没有能力学到知识呢?
存活于世上的每个人,都有大小不一的各种能力,否则他就不可能存活。我们据以生存的这些能力,就是我们的现实能力,而现实能力源于潜能。那么,每个人潜能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如果不等,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很善于学习,学习的效率高、成绩好,在学生时代就经常能拿高分,对事物的理解很深刻,对知识的掌握很全面,富有系统性、条理性,看问题、想事情有深度、很透彻,做事容易成功,不仅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也能为社会作出大的贡献,常令他人羡慕不已。
相反,有些人不懂得学习,甚至连学习的重要性都不知道,学习的效率低、效果差,也很不愿意学,甚至厌学,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就束手无策,甚至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生活贫苦困顿,甚至成为社会的累赘、生活的弃儿。
那是不是说这世上有些人聪明些而另一些人则愚蠢些呢?
大家可能听说过,人群中有一个所谓的“二八定律”,大概意思是说,这世上大约20%的人占用着世界80%的资源,享有人类80%的财富,为社会作出了80%的贡献,决定着另外80%的人的命运;而另外80%的人却只拥有20%的资源、财富……那这种分布是怎样造成的?是不是这世上80%的人天生愚蠢,而另外20%的人则天资聪明呢?当然不是。应该说,刚来到这个世上,除了一些有先天毛病的人,每个人的潜能是差不多的,学习能力也是基本一样的。
时下,在生命科学与生命伦理研究领域,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行为方式是由基因信息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的“基因决定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因决定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否定这个理论,就意味着必须同意,具有不同基因结构的人、马是同等聪明的,而常识告诉我们,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基因决定论”是正确的,那么是不是说,每个人的聪明与命运是上天早就注定了的呢?而常识又告诉我们,这也不符合客观事实,机械决定的宿命论显然是幼稚的、错误的。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基因决定论”呢?我认为,所谓“基因决定论”,并不是说,基因决定了每个人的现实能力及其每个具体细节,特别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而只是说,基因决定着每个人的潜能。
但是,潜能只是获得现实能力的一种可能,还不是活生生的现实,潜能的实现还受各种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的重大影响。有些智商很高的天才,在现实中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作出什么贡献,其道理就在于此。所以,我们说,“基因决定论”并不等于机械宿命论。
不同的人,潜能到底有多大的差别?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个体,超过99.99%的基因组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认为,只要具有正常的基本结构,每个人的潜能是基本相同的。当然,很多人不同意“人的潜能基本相同”这样一个观点。他们认为,正是基因的那些非常细微的差异,决定了每个人潜能的巨大差别。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每个人的潜能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也不是决定性的。事实上,正常人大脑的潜能是非常巨大的,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往往是难以挖掘完全的。
据科学家们的研究,一个正常人在其一生之中,大脑的潜能大约只被挖掘了5%~7%,而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生都在运用他的智慧大脑不停地学习思考,他的大脑潜能也未被完全开发——有研究指出,他的大脑潜能也只被开发了大约10%,其余部分几乎完全未被挖掘过。而就算那被开发了的10%,也还是一种“不完全的挖掘”。这就是说,我们普通人90%以上的大脑潜能都未被开发,而如果你能通过努力将其中的3%~5%开发出来,那你还会不聪明吗?可见,人与人之间聪明程度的差别,并非完全源于潜能大小的差异,而更主要的则可能是潜能被开发的程度的差异。
当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以上所述,并非说每个人都是同等聪明的,或者说其潜能都是完全相同的,而只是说每个正常人都具有几乎无限的潜能。打个比方,假定有10个超级富豪,资产都在亿元以上,那么说“他们都很富有”,是不是等于说他们的资产数额是完全相等的呢?当然不是,只能说他们都拥有正常人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都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豪生活。
由于我们已经挖掘出来的能力只是潜能的极小一部分,这等于说,我们每个人在智力方面都拥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所以,如果愿意的话,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比现在更聪明。你愿意守着“智慧的金矿”而做“思想的穷汉”吗?
那么,在成长的道路上,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一个人潜能的开发,而使其现实能力表现出与他人这么大的差别呢?
三、态度与方法决定人生成就
我认为,在一个相对平和安稳的社会中,以下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人潜能开发程度的差异:20%~30%源于现实的客观条件不同,也就是各人的家庭环境、生活和学习条件的不同;而70%~80%则源于各人学习态度和方法的不同,特别是各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的差异。如果认为自己的潜能不如别人,或者自认天生愚蠢,那么,我们就可能会变得愚蠢,变得不如别人。
我们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愿做事”,二是“能做事”,两者缺一不可。“愿做事”是指对待事情和问题的意愿、意向,取决于人们的观念、态度,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就不可能去做事,更不用说做成事了;而“能做事”是指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人们所掌握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对,纵使满腔热忱,也同样无法做成事、做好事。
看来,一个人的出身和某些先天因素,固然会影响其成就,却不是最重要的,而对待学习的态度及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古今中外出身贫苦而通过努力取得辉煌成就的名人不胜枚举,如林肯、李嘉诚、成龙等,如果他们安于清贫、自认愚蠢、自甘落后,那么就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实际上,有很多天才就是这样湮没的。而那些被认为天生愚钝却好学上进、自强不息,最终取得骄人成就者,也同样不乏其人。
先说学习态度问题。
牛顿读小学时成绩十分糟糕,被老师和同学称作“傻子”;达尔文在小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他父亲甚至斥责他不干正事,只顾玩弄动物,不可能成什么大器;而被誉为“20世纪最聪明的人”的爱因斯坦,直到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识字,没有丝毫“聪明”的迹象,老师对他的评价是“反应迟钝,不合群,脑子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曾一度被学校退学。
而就是这些被认为“愚笨”的学生,凭着无比的自信、锲而不舍的勤奋精神、孜孜不倦的好学态度,把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人生目标,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为人类作出无人能够替代的重大贡献。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没有誓不罢休的好学态度,他们都会和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走向平庸,成为芸芸众生中极其平凡的一员,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伟大的成就。
相信大多数人都同意,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成就。那么,我们的学习态度是因何而养成的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在我们幼年时由父母带给我们的,或影响我们的。人生之初,混混沌沌,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叫“重要”、什么叫“学习”,如果父母不懂得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他们就不会对我们提出认真学习的要求。除非有先知先觉,否则,我们也多半不会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也就不太可能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今天,我能出版这本书,最感激的是自己的父母,他们不仅给了我生命依存的身躯,而更重要的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还给了我无数殷切的希望和鼓励。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尽管他们也没有太多的知识,但他们知道健康和知识对于我的人生很重要,因此,他们就将对我最深沉的爱,贯穿在对我身体成长的密切关注中,融注于对我学习知识的严格要求上,令我明白健康的重要,懂得学习的分量,使我树立了勤奋好学的态度,养成了周密严谨的治学精神与认真刻苦的学习习惯。
此刻,如果你已为人父母,你是否也想过知识对你孩子今后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与对孩子人生成就的影响?而知识的获取,取决于孩子的学习态度。如果你没想过,希望看过上述文字后,能够认真想一想应该如何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
不过,就算你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也曾无数次告诫过你的孩子要好好学习,但并不等于说,孩子就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教育方式,可能不但不能令孩子养成好的学习态度,反而令他对学习产生厌恶感,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我的很多朋友和同事就怨叹过类似的问题。
教育孩子的确很难,不知你有没有同样的感受。如果没有,那就恭喜你,你肯定是一名教育高手;否则,就要深入反思,认真研究一下了。那么,我们的教育方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方法不对。至于如何不对,怎样做才对呢?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问题,不容易说清楚,在此就不展开论述了。在此,要阐明的观点仅是,使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样需要适当的教育方法,否则就可能会背道而驰,好的出发点未必能导致好的结果,相信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感触至深。“好心没好报”,几乎是所有父母心头最大的焦虑。
无论什么态度,最终都体现在行为与方法上,方法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撇开孩子的教育方法问题,我们再来说说学习的方法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学得快、效果好,而有些人学不懂、没效果呢?显然,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如果学习方法不对头,即使你有很好的学习态度,有坚韧的学习毅力,也可能会事倍功半,倒过来降低你的学习兴趣,削弱你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的学习方法才是好的方法呢?本书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即“会学”问题而写的。只要诸位读者认真阅读下去,就会了解和知悉其中的奥秘,就会逐步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结出丰硕的学习成果。
你愿意成为优秀的20%之一还是平庸的80%之一,成为社会的精英还是成为社会的累赘、生活的弃儿呢?无须我代你回答,你的心中自有答案。身为家长,除了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好学”的正面形象外,引导孩子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样至关重要,而如果连自己都不懂得学习的科学方法,那你还能如何教导孩子呢?
四、人生必须思考的三个基本问题
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必须从了解人类的基本问题开始。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或一种理论,都要解决三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办(How)”,这也是人类思维领域里的三个基本问题。
“是什么”,是指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投入”的对象(“因”)和“产出”的对象(“果”)。就人类的思维活动而言,“投入”的对象主要指事物及其变化的现象所产生的信号,“产出”的对象就是人类通过思维活动所产生的知识,包括人们对事物表观性状及内在变化规律的认识等。只有搞清“是什么”,弄清对象,我们的行为才有明确的指向,从而避免“无的放矢”。
“为什么”,是指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原因和目的,也就是人类寻求解释以慰藉心灵的“来龙去脉”。从词义上讲,“为什么”可分为“因为什么”和“为了什么”两个方面,前者解释由来、缘由、原因,是为“来龙”,后者解释去向、目的、结果,是为“去脉”。
由于人类有自觉意识、有思想,不甘于在宇宙长河中随波逐流、默默无闻、无所作为地生活,而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存,于是,就运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主动地“改造”和适应自然。所以,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是有目的的活动,就要解决“为什么而活动”的问题,从而避免“任性”与盲目(当然,“盲目”是否更高层次的目的,则是另外一个哲学问题,不在本书讨论之列);同时,也要寻求对原因的理解从而慰藉心灵。
“怎么办”,是指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手段和方法。人类有思想、会思考,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反复的成功与失败之中,不断探索和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逐步归纳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再用于进一步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从而大大降低行为成本,提高成功率。
而且,我们通过探索逐渐明白,所有的方法都发端于心底的这一疑问——“怎么办”。所以,当我们实施一切具体行为之前,都必定会自问:“我该怎么办?”先在脑海里把将要实施的方案(即“方法的集合”)通过想象“预演”一遍,然后再进行真正的行动。在目的明确的基础上,有科学方法指导的行为才是有效的行为;否则,就会无序甚至紊乱,就无法达到目的。
实际上,“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三个基本问题,不仅是做学问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人们的一切主动行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当我们主动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都要问这三个基本问题。比如,就我们生存最基本、最普遍的行为——做饭而言,我们会这样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做饭”、“我应该做什么饭”以及“我要怎样做饭”。对于这些基本问题,你不一定要用声音问出来,也不一定要将其答案明确说出来,但必定会在心中反复地问和答,从而在问答中完成相关的行为。
本书是一本关于解决学习方法问题的书,所以,也同样要回答上述三个基本问题。
其中,“怎么办”就是本书重点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贯穿全书的主题。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将根据论述的需要和概念本身的层次含义,穿插于篇章或章节之间进行解析和说明,对于那些起统帅作用的、层次最高的“是什么”的概念,就在“引言”中或安排专门的章节进行特别介绍,以使大家能够明白所论述内容的明确含义与界限,也就是知道笔者到底在讲什么以及所讲内容的清晰范围,确保不“跑题”和“越界”。
“学习”是本书的核心概念,主要用于指称人类的认知与思考活动。我们将重点解释其基本含义及用法,并着重介绍和深刻分析其投入对象——“学习的对象”和产出对象——“知识”,它们是全书两个最高层次的“是什么”的概念。
显然,这些都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它们也都是解决书中一切“怎么办”问题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概论篇”是本书的“入门匙”,特别是本篇所破解出的“学习对象的密码——‘关系’”,不仅是本书的核心概念,也是我们学习所有学科知识的“共同钥匙”。
毫无疑问,我们在介绍“是什么”的时候,也离不开“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两个孪生兄弟。所以,在书中笔者也大量阐述了“是什么”的道理所在,也就是“为什么是什么”的理由,并提出了深化主题理解的一些建议与出路,也就是尝试对“怎么办”问题作一些基本的回答。
概而言之,“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三个思维活动的核心问题,不仅是“概论篇”或某个章节乃至全书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每个人一生之中时刻需要面对,并需要以各种方式反复提问与解决的根本问题,更是任何一种理论成其为理论的基石。
当然,严格地说,任何一个问题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问题本身有其“自在之理”,也就是事物应有的本来样子与规则;另一方面是我们看待问题的眼光与态度,而这往往牵涉我们自身的“情感”问题。所以,我们看待问题,不仅要追寻事物的“自在之理”,还要考虑我们应该以什么眼光与态度去看。
不过,既考察问题之本身,又关注对待问题的态度,在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看来,好像是将问题“复杂化”了。但如果不考虑你看待问题的态度,那么,你所看到的,可能只是你所希望看到的,而不是问题“原本的样子”。因此,除了问题本身,或许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待问题的态度。
五、密码的含义及其在本书中的用法
本书以“学习”为主题,以“密码”为核心概念,取名为“学习的密码”,是否有哗众取宠之嫌呢?这或许是那些尚未全面读过此书的读者心头最大的疑问。
笔者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密码”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二是本书是否真正解读了有关学习的密码。
先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密码?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密码就是事物的信息以扭曲的方式被解释,从而遮挡人们的视线,使其未从事物的表象之中看到本质。从人工技术利用层面上看,密码是一种用来混淆的技术,是隐蔽了真实内容的符号序列,它希望将正常的(可识别的)信息转变为无法识别的信息,从而遮掩事物的真相,使之仅为少数掌握了密码的人所知,而其他人则无从得知。
从以上有关“密码”概念的基本含义中可以看出,密码就好像是掩藏事物本质的“遮盖物”——无论它是人工添加上去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倒过来看,事物的本质可能都会被某些“遮盖物”所遮掩,只有把它们掀开,我们才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明白真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我们要从本质上认识、了解和把握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必须破解掩盖事物真面目的“密码”。
而在抽象意义上,密码也被引申为事物的“奥秘”或“秘密”,也就是事物本质之本身。本书主要就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密码”一词的。其实,“密码”、“奥秘”与“秘密”是近义词,其核心含意是“密”,就是“少见”、“鲜见”的意思,而不是纯粹的“特质”——独立于事物而存在的“奥秘”是不存在的。事物的本质之所以常被称为“奥秘”,正是因为它不是人人都能轻易看到的,而是一种“鲜见之物”。
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对于学习的方法来说也一样,只有破解各种学习方式的密码,才能获悉其中的奥妙,从而掌握有效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而本书正是从揭开学习奥秘的“遮盖物”开始的,这就是它被称为“学习的密码”的原因。不过,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本书在使用“密码”一词时,并非完全将其视作阻碍视线的遮盖物,更多时候是在抽象意义上使用它,亦即将其定义为事物本质的“代言人”,甚至是本质本身。可以说,本书中的“密码”大体上等同于“奥秘”,它常被用来指称事物的核心本质。
当然,对于“密码”这个词的准确理解与掌握,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当它被应用于抽象事物时,更容易被混淆。
比如,有人可能会认为,知识的密码应该是“积累”,而不是笔者在书中所说的“表达”。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显然,“积累”对于知识的形成是重要的,因为从根本上说它就是“知识形成过程”的本身,没有积累,就没有知识的形成。但是,笔者认为它不是知识的密码,而只是知识系统形成的手段而已。这就相当于,你拿着银行卡去柜员机取款,每次都必须用手指按动键盘,准确输入密码后才能取到钱。的确,只有“按动手指”,你才能取到钱,但并不等于说“按动手指”本身就是密码,它只是一种必要的手段而已,真正的银行密码还是那些代码!同样,知识需要“积累”,但只有经过某种形式的“表达”,才成其为知识。所以,“表达”才是知识的密码,这是知识之所以是知识的核心和关键。
六、阅读本书的理由
我们要求孩子读书学习,他会要我们给他一个学习的理由。同样,笔者希望广大读者阅读本书,也得给大家阅读的理由。那么,为什么要阅读本书呢?
第一,本书是一本关于学习的书,而学习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虽不能说不阅读本书就无法生存,但如果能阅读本书,就有助于进一步认清学习的本质,有利于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生存。
第二,本书是一本好书,而好书当然是应该读的。为什么说本书是好书呢?其实在“引言”中笔者已大体介绍过本书的一些基本特点了,在此,再把本书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作一简介,让读者自己来判断本书到底是不是好书。
本书共有三篇十六章,主要论述有关学习的基础理论,重点分析人类认知和思考的密码,并在破解密码的基础上,介绍并不复杂的学习与思考的基本方法。
第一篇为“概论篇”,分为3章,分别是:“学习的理由——‘生存’”、“知识的密码——‘表达’”和“学习对象的密码——‘关系’”。第一章“学习的理由——‘生存’”就是你此刻正在阅读的内容,从人类的生存开始立论,指出为生存人类必须学习;第二章“知识的密码——‘表达’”把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划分为“经验”与“知识”,揭示知识的奥秘在于人际的表达与交流;第三章“学习对象的密码——‘关系’”以哲学理论为根基,全面阐述人在环境中所见、所思、所用的“三大关系”,揭示一切学习活动乃至人类一切活动的对象都是关系。
第二篇为“认知篇”,分为5章。分别探讨人类最主要的3种认知活动方式——模仿、读书和习惯,其中,模仿、读书、速读、习惯的密码分别为“自由”、“解构”、“关键词”和“效率”。同时,深入剖析人类学习障碍的密码——“身份”,使我们认清不愿学习的根源。
第三篇为“思考篇”,共8章。先介绍人类思考的内涵及三大基本思维方法;然后重点探索科学思维、理解、抽象、科学分类及理性等主要思维活动方式的密码,分别是“系统”、“想象”、“存同”、“属同”及“存疑”;最后指出人类思维的主要障碍,分析定式思维带给创新活动的桎梏。
本书通过现象及矛盾冲突分析的手法,破解出人类学习活动的13个密码,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揭秘看似深奥实则浅显的学习原理,还原学习的本来面目,破除对学习的无知与迷信,解除对学习的困惑与彷徨。各“密码”既相互独立成章,而篇章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系统论的整体框架内,各章节有机结合,完美地组成完整的学习理论系统。
相信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会发现,原来所有的学习原理都是那么的浅显、那么的简单。严格来说,不只是学习的原理,而且是所有的道理,原本就不深奥。否则,如果说出来的东西很“高深”,以致没人理解、没人明白,那么,所谓的道理或许根本就没有道理;与其说是道理,不如说是笔者个人的“梦呓”,大概会妥帖些。所以,“道理”一定是浅显而简明的。
不过,有些道理即使看起来很浅显,但要真正懂得它,却不是简单的事情,须经深刻的思索。读完本书的某些章节,有些读者可能会说“这些道理,你不说我也知道”,似乎很简单。我相信,有些道理的确容易明白。不过,明白一个道理与能够说出这个道理来,有着明显的差别,人家说出来了,你就说早已知道,如果人家不说呢?可见,道理很浅显,但并不等于我们已知道;而即使我们已“知道”,也不等于能将它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而能说出一个道理与知道这个道理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用,则更有天壤之别。所以,不要小看他人书上所叙述的道理,你感觉知道了,并不等于你真正懂得;就算你真的懂得了,也不表示你能准确表达出来;即使你能准确表达出来,也不意味着你知道它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用好它。
以为知道了一些道理,就不求甚解,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新观点、新见解,这是身处这个急功近利的浮躁时代很多人的学习态度。正如本书“引言”中所说的那样,拒绝阅读一本好书或接受他人的正确观点,对其作者来说,没有任何损失,而对读者来说,就等于自封智慧之路,等于拒绝与真理同行,拒绝唾手可得的人生进步,那无疑是其本可避免的人生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