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从陶片与岩画说起
一、石峡陶片与远古器皿舞蹈
现藏于曲江博物馆的石峡舞蹈纹陶片1是 1985 年曲江马坝石峡遗址中第三期文化层出土的,属于商代器物,距今约 3 500 年。该组舞蹈纹压印在饰曲折纹的陶器肩部。陶器已破碎,形制不明。残陶片上可见舞人5 名,舞人上方饰横排曲折纹,且陶片纹饰皆为浮雕式,立体感极强。5 位舞人手牵手,向左前方跃步起舞。左起第 1 位与第 4 位舞人均塑正面,长颈、细腰,当属女性。第 1 位右手和下肢无法看见; 第 2 位与第 3 位均向左侧身。第 2 位舞人头转向右注视第 1 位,嘴唇和下颌分明,长发向后扎起,细腰,两膝微曲,左脚向左抬起,呈行进状,两手与前后两人作拉手状;第 3 人背向第2 位,倾身向左,臀部突起,头部与肩部经磨损已漫漶不清,然从残存的印迹可知其面亦朝左,正注视第 4 位舞人,两腿略作弯曲,呈跳舞状,其左手和下肢已无法看见。陶片残缺严重,第 5 位舞人仅见右肩部和飘起的散发。这组舞人形象生动,体态自然,展现了远古先民富有艺术韵味的一段欢庆活动或携手探索自然的场景。
图1-1 舞蹈纹陶片
虽然马坝陶片上的舞蹈纹仅仅展示了商代先民生活的一角,却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探讨的条件与依据。从目前发现的资料来看,器皿上饰绘的舞蹈已有多处,它们在地点、年代、特征等多方面既表现出早期人类认知的共性,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甘肃酒泉干骨崖陶罐上的舞蹈和青海大通孙家寨彩陶盆上的舞蹈,可以说是早期器皿舞蹈的杰出代表,两者均出自新石器时代遗址,且属于马家窑文化类型,而广汉三星堆边璋列舞在时间上与石峡陶片舞蹈较为接近,但此四者在风格上却各有特色。
酒泉干骨崖舞蹈纹陶罐2共 4 件,2 件为双耳罐,另 2 件为单耳罐,造型风格相近。其一为细泥红陶质,双耳,束颈,红底上施黑彩。以双耳为界限,两面对称绘 3 人 1 组、3 组 9 人、两面 6 组共 18 人的舞蹈纹。舞人直立,细腰,着长裙,双手叉腰作舞蹈状,动作统一,排列规整。通高10.4 厘米、口径 7.0 厘米、腹径 10.5 厘米、底径 3.2 厘米,画面上舞人体高 4.0 厘米。其二也为红陶质,束腰,平底,腰间双耳,绘黑彩。以双耳为界限,两面对称以横宽带纹、纵弧线纹界框,框成长方形两处,上窄下宽。框内绘象征性舞蹈纹。舞者横置,上为身,下为裙,上方每排2 人,3行 6 人; 下方每排 3 人,3 行 9 人,两面四方共 30 人。画面规整统一,舞者造型富有几何效果。通高 8.5 厘米、口径 11.5 厘米、底径 10.5 厘米,画面上舞人体高 2.1 厘米。其三、四两罐皆红陶质,侈口,束腰,单耳,绘黑彩。腰腹间施平行宽带纹,内绘舞蹈人纹一周22 身。舞人仿佛手牵着手,呈整齐的队列舞蹈状,向前行进。因年代久远,彩绘已模糊不清。其三通高 5.8 厘米、口径 4.0 厘米、腹径 6.0 厘米、底径 2.0 厘米,画面上舞人体高 2.0 厘米。其四通高 6.8 厘米、口径 4.8 厘米、腹径 7.5 厘米、底径 2.0 厘米,画面上舞人体高 2.0 厘米。
图1-2 酒泉干骨崖舞蹈纹双耳陶罐
图1-3 酒泉干骨崖舞蹈纹单耳陶罐
孙家寨舞蹈纹彩陶盆3于 1973 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年代为公元前2 500 年左右。口径29 厘米、腹径28 厘米、底径10 厘米、高14 厘米。细泥红陶,手制,大口,唇外卷,口略敛,深腹,腹向下收,平底。唇及内外壁绘褐色斜平行线纹、平行带纹、柳叶纹等。内壁主题纹饰,为5 人跳舞图像 3 组,在目前发现的彩陶器物中,饰有先民集体舞蹈活动场面的,此乃首例,为研究马家窑文化增加了新的内容,也为研究我国原始社会音乐、舞蹈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舞蹈图像中,5 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头左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划一。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画为两道。在两腿上部、下腹体右侧,各有一道,似为尾饰。整个画面,人物突出、步调一致、形象生动。
图1-4 青海大通孙家寨舞人彩陶盆
广汉三星堆列舞图边璋4于 1986 年在广汉三星堆遗址 2 号祭祀坑出土,属商周时期器物。石质,青灰色。微残,有明显的火烧裂纹。通长54.4 厘米、柄长 11.7 厘米、射长 43.1 厘米、上宽 8.8 厘米、下宽 6.8 厘米。长方形边璋,上宽下窄,顶端一边成锐角,一边成钝角,柄与射部间有一圆圈。射部和柄部两面各阴刻两组图案,每一组图案分 5 格,两组图案相对称,每格图案之间由两条平行线相隔。第一格图案由 3 个身材、姿势、衣着相同的人物组成。头戴平顶冠,冠上刺两行小点。细眉,日字形大眼,大嘴,嘴角下勾。双耳戴铃,长颈。双手作半握拳状,两拇指相顶。身着长衣,下摆至膝。两小腿似带有脚镯,两脚向外撇,呈一字形,脚上穿翘首高平底靴。第二格图案阴刻两座大山,山上有一圆圈,似代表太阳。圆圈两侧分别刻呈人字形云气纹,云气纹下是一座小山,山的中部也有一圆圈,圆圈下又有一座小山。两座大山的两边各有一只大手,作半握拳状,拇指按着大山的山腰。第三格图案由两组 “S”形勾连云雷纹组成。第四格图刻 3 个相同人物,3 个人与第一格图人物交叉横列。头戴山形帽,帽上有 13 ~16 个雨点纹。细眉,日字形大眼,大嘴,嘴角下勾。两耳挂两两相连的圆形耳环,长颈。双手在胸前作半握拳状,两大拇指相顶。衣长及大腿部,两脚外撇,呈一字形,脚穿倒首尖根凹底靴。第五格图刻两座大山,山的内部构图同第二格图。两山外各立一枚牙璋,两山中间空处被一座山顶上横出的钩状物占满。五格图整体构成祭山神列舞图案。《周礼·春官·典瑞》记载:“璋邸射,以祀山川,以造赠宾客。”吴大澂 《古玉图考》:“于大山川则用大璋……于中山川用中璋……于小山川用边璋。”三星堆遗址 1 号坑出土一件特大璋,残长 167.0 厘米、宽 23.0厘米。以璋祭山川的文献记载可由三星堆两坑出土的多件玉、石璋得到验证。从边璋图案分析,其含义当为列舞祭山川。人物横向纵向排列有序,姿态相同,呈一字形舞步。两耳戴铃或双连圆环,脚踝带镯,起舞顿足皆可相撞造成音响,以节舞步。两列人物交错,亦可造成相错而舞的列队效果。此图为目前发现的祭祀礼仪中乐舞图案的珍品。
第一,集体列队舞蹈,列组与人数有规定; 造型一致,说明有训练、有审美要求,而审美能力正是文化发展的最大动力。我们的祖先不但训练了这种能力,而且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分享了这种能力,这正是器皿乐舞的价值所在。
第二,地域上均分布在西北、西部、西南部、南部等少数民族地区中。
第三,已见的器皿乐舞在内容上有欢庆舞蹈和祭祀舞蹈两种,而以欢庆舞蹈为主。同时,绘刻内容与器皿的搭配有严格规定。从石峡陶片、干骨崖陶罐及孙家寨陶盆的内容可知,饮器上多绘刻欢庆舞蹈,而原本就作为祭祀礼器的边璋上自然就绘刻相对神秘、抽象的祭祀乐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