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什么是口译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pretation
1.1.1 口译的定义和分类
口译(interpretation)隶属于翻译的范畴。顾名思义,口译就是口头翻译,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将所接收到的语言信息由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从而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那么,是不是只要一个人会说两门语言(比如说英语和汉语)就能从事口译工作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口译并不是只涉及语言言内信息传达的单一活动,而是兼顾了语境意义、文化意义、语言风格等各方面信息的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正是这样一种特殊而又复杂的口头活动,使得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双方或多方能够进行信息和思想交流,而从事这一口头活动的人则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口译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操作方式,口译可以分为交替口译(altering interpretation)、连续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耳语口译(whispering interpretation)、视阅口译(sight interpretation)和手语口译(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按照不同的操作内容,口译可以分为导游口译(guide interpretation)、谈判口译(negotiation interpretation)、会议口译(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联络口译(liaison-escort interpretation)等类型。
1.1.2 口译的特点
之所以说口译是一种复杂的口头活动,是因为它涉及了除语言文化知识之外的很多言外因素,这些都是由口译特殊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口译最大的特点就是及时性和现场性。口译活动的发生往往是在原文的发出者和译文的产出者所处的同一时间点(或间隔很短的时间)和地点,这就意味着译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原文的意思准确而又流利地表达出来。这一特点势必会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给译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可能影响译员的正常发挥,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口误甚至错误。口译的及时性也意味着译员没有时间查询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或者求助于网络,译员必须独立地面对所有信息并迅速解决期间遇到的任何问题。再者,译员接收原文信息的机会往往只有一遍,如果实在有疑问或不确定的地方,可以向说话者进行再次确认。
比如,在2015年全国政协会议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现场译员对发言人吕新华的一句“大家都很任性”中的“任性”一词就进行了再次确认。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译员并不能频繁地要求说话者重复所讲的内容或者解释自己不懂的地方。这就要求译员必须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功底、较强的思考记忆能力、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和丰富的临场应变经验。
附“任性”一词的出处及当时译员的翻译:
媒体记者:中国的反腐风暴不会停止,近期还会有更大的“老虎”落网,请问怎么理解更大的 “老虎”?
吕新华: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在反腐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致的,用网络热词,大家都很任性,在这点上大家没有分歧。
现场译员:I should say,the Party,the government,and the general public actually adopt the same attitude when it comes to anti-corruption.So we can be said to be capricious in fighting against corruption,and we are entitled to be so.
口译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不可逆性。口译的现场性决定了口译的不可逆性。口译界流行一句话“一(译)言既出,驷马难追”,形象地道出了口译的这一特点。口译活动不仅仅产生于原文的发出者和译文的产出者所处的同一时间和地点,译文的接收者也处于同一时间和地点,所以译文一旦产出就被接收,这就意味着译员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对译文进行改正或改进。比如上面提到的“任性”一词的翻译,虽然事后很多人提到翻译成“capricious”并不贴切,但不管这个翻译成功与否,译员已经不能再对其进行任何修改了。口译的不可逆性就要求译员必须能够准确地接收信息,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信息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然后准确地用译入语表达出来。
口译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繁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译员,尤其是职业译员,他们口译的范围没有界限,口译的内容可能涉及各个各面、各个领域,有可能是医学、计算机、建筑、文学、饮食文化、商贸谈判、法律条例等,内容包罗万象、繁杂无限。又因为口译的内容不是静态的文字,而是由说话者现场口头表达出来的,因此除了内容的不可预测性之外,口译工作的对象也具有不可预测性,他们可能来自于各个阶层、各行各业;他们的语音特点不同,表达能力不同:有的可能表达流利,语速较快,有的可能有很浓重的口音,有的可能说话时逻辑不清;他们的教育背景也不同:有的可能用词专业,有的可能喜欢用习语、俚语。虽然在某些口译场所,译员或许可以事先得知任务的主题或大致方向,但具体的口译内容主观性很强,往往难以预测。
以广交会为例,很多广州地区的同学都有在广交会做口译的经验。在口译工作开始之前,译员可能会得知其所服务的公司的业务范围或者获得该公司相关的资料,从而可以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查阅并牢记相关的专业词汇。但即便如此,在实际的口译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咨询的客户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涉及的专业问题可能会超出译员的知识范围,这些都是口译内容的不可预测性。
有些口译场合,如记者招待会,口译的话题更是千变万化。再者,每个个体说话的特点、风格和习惯都不尽相同,也为口译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难度。比如我国历任领导人在会议讲话或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都喜欢引用诗词歌赋。由于中英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诗词翻译原本就难,而要在现场就用极短的时间口译出来,更是难上加难。这些也同样对译员的语言文化知识和即席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列举我国领导人在一些会议和记者会上引用过的诗词,以及当时的译员所翻译的译文。
习近平:同时,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
译员:However,nothing in the world remains constant,and as a Chinese saying goes,a wise man changes as time and event change.We should abandon the outdated mindset,break away from the old confines that fetter development and unleash all 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温家宝: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译员:In my last year in office,I will not waiver and carry out my duties,and will remain true to my conviction,I will always be with the people.
李克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
译员: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a nation,and a nation can enjoy peace only when its foundation is strong.The fundamental goal of a government's work is to ensure that everyone lives a good life.
1.1.3 口译的标准
中西方众多学者都对翻译的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中国,自从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之后,“信、达、雅”在中国就成为标杆似的一个翻译标准。虽然众多学者都对其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基本都是持认可态度的。但是,严复的“信、达、雅”主要是针对笔译所提出的标准,口译的特点决定了其标准与笔译的并不相同。
那么口译的标准是什么呢?曾为周恩来总理担任翻译的过家鼎说,周总理对口译的要求主要是8个字——“完整、准确、通顺、易懂”。本书将衡量口译质量的标准总结为4个词——“快速”“准确”“完整”和“流利”。
口译标准区别于笔译标准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快速”。口译的及时性和现场性决定了衡量口译质量的这一标准。快速就是指说话者话音一落,译员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信息翻译出来。比如,考核口译译员有一项规定就是“当下性”为2~3秒钟,即在连续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中,对话A方说完一句或一段话以后,译员应在2~3秒钟内作出反应,将A方的话译出来给B方听。2~3秒可以说是稍迟于“话音未落”。(刘宓庆,2004:63)译员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是无法正常地完成一次口译任务的。
“准确”是口译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任何乱译、误译或者篡译都是必须杜绝的。准确除了要求译员将源语信息完整无误地传达给目的语接收者,还要求译员能够准确地保持源语的风格。具体来说,信息准确包括主题准确、观点准确和细节要点准确,如数字、时间、人名、地名等;风格准确包括口吻准确、语速准确等。很多人认为口译只要把说话者的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至于说话者的语气等无须理会。其实不然。假若说话者是以非常严肃的口吻强调或重申某一事件,而译员的口吻却是轻描淡写的,这样的口译并没有准确传达说话者的意图,是非常不成功的。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例1: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王缝鑫,2004:62)
误译:With a good command of mathematics,physics and chemistry,you'll be afraid of nothing when you travel the world.
正译:With a good command of mathematics,physics and chemistry,you'll worry about nothing wherever you go.
分析:第一,“走遍天下”的意思是“不管到哪里”,而译文中的“travel the world”意思是“周游世界”;第二,“不怕”的意思是“不用担忧、不用愁”,而不是像“afraid”那种心理上的恐惧。可见译员并没有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从而导致翻译的错误。
例2:肥胖症是一种“富贵病”。(王缝鑫,2004:268)
误译:Obesity is a rich disease.
正译:Obesity is a disease that often occurs among the rich people.
分析:该句中“富贵病”一词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术语,如果对这一术语不了解,而胡乱地根据字面的词性结构翻译为“rich disease”,译文接收者显然无法理解。
口译的工作场所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如果是商务谈判或新闻发布会这样的正式场合,说话者的用词用句相对都比较专业和正式,那么口译译员也应该选取正式或书面的词语,而如果是日常沟通或私人陪同翻译这样的非正式场合,口译译员的选词用句也应该倾向于口语化。比如说正式场合的见面寒暄可能是:“I'm glad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you here.”而非正式场合则可能是“Glad to see you again.”
同样,以下是两个在语体方面出现错误的口译例子:
例1:在一次正式的宴会上,中方领导郑重发言之后,建议大家干杯。
译文:“Now allow me to propose a toast to our successful cooperation and to our longstanding friendship,bottom up!”(赵军峰,1997)
分析:“干杯”在汉语中的使用范围很广,既可以用于正式场合,也可用于非正式场合;而“bottom up” 表面上看来与“干杯”的意思确实是一样的,但从语体上来看,属于俗语,适用于非正式场合。因此,这两个词并不是完全对等的,而只是语义上的部分对等,译员在此没有做到语体的准确。
例2:非常感谢您能邀请敝人参加这次招待会,敝人过得很愉快。
译文:It was extremely gracious of you to have invited me to the reception,and I had bags of fun there.(赵军峰,1997)
分析:这个译文本身就存在前后语体不一致的情况:“extremely gracious”是非常正式的用语,而“bags of fun”又属于俚语,很随便。因此,前后语体不一致的翻译自然也不是准确的口译。
第三个标准就是译员必须保持信息的完整性。译员不能随意地对信息进行删减,否则会影响信息的准确性或导致无法再现说话者的风格。但是,完整性并不意味着原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要翻译出来,译者所要做的是保持信息尤其是主要信息的完整传达。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原文:The highly pressured nature of critical-care nursing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patients have life-threatening illnesses.Critical-care nurses must have possession of steady nerves to care for patients who are critically ill and very sick.The nurses must also have possession of interpersonal skills.They must all have medical skill.It is considered by most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hat these nurses are essential if there is to b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who are now in critical care from that status to the status of intermediate care.
译文:危急病人护理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因此危急病人护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稳定的技术发挥,其中包括精神护理、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大多数行内人士认为“危急”能否缓解,护士的素质是关键。(刘宓庆,2004:299~300)
可以看到,这段译文并没有将原文的每一句话都翻译出来,但通过对原文进行梳理和信息提炼,我们可以看出原文的主要信息几乎都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了,几乎没有缺失,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
在确保准确完整地传达信息的前提下,译员还必须能够流利地将信息表达出来。如果口译的用词晦涩难懂或句子结构混乱,那么即使口译的内容准确,忠实于原文,也会因为句子表达不通顺而无法达到令交谈双方进行思想信息交流的目的。因此,口译必须做到遣词造句符合规范,句子层次逻辑清楚,表达清晰流畅,才能达到良好的传达效果。口译的现场性和内容的不可预测性给口译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做到表达的流利性并不容易。
1.1.4 译员的素质
从事口译工作的人称为译员(interpreter)。译员又分为职业译员、兼职译员和自由译员。职业译员是指以口译为职业并供职于翻译公司的人。兼职译员往往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承接一些翻译的工作。而自由译员则以承接口译任务为基本职业,但不跟公司签订雇佣合同,是自由职业者。作为一名译员,最基本的要求是掌握两种语言(或两种以上语言)和文化,除此之外,还必须经过正规的训练,因为口译并非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还涉及文化背景知识、记忆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那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译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呢?
第一,译员必须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译员不仅仅要掌握两门语言的词法、句法、文体、语体等知识,还必须要有过硬的听说能力,因为在大部分口译场合,译员获取源语信息的途径都是“听”,而译语则是通过“说”来传达的,译员要具备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
第二,译员还必须有广博丰富的文化知识。口译领域范围广、内容繁杂,可能涉及各行各业、各方各面。著名的口译专家让·艾赫贝尔(Jean Herbert)曾说过,做一名好的译员要“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and something of everything”(好的译员要既是专才,又是通才)。我们说一名优秀的译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第三,译员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口译的环境往往会给译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没有经验的译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译员可能会出现心慌甚至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从而影响理解,影响翻译质量,甚至连平时熟悉的内容也可能无法准确流利地译出。良好的心理素质除了来自于丰富的临场经验,还来源于扎实的基础所带来的自信心。
第四,译员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译员在口译工作中应该遵守译员职业道德规范,保守秘密,准确翻译,忠于职守,对交谈双方负责。译员还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不插话,不抢译,不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