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经历时代印记,感慨酸甜苦辣故事章回寻味,语言调侃诙谐
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面貌的历史传记或文学作品不少,但反映像我这个年龄段、我这个职业范围的似乎不多,那我就斗胆蹚进这令人心潮激荡,又回味无穷的河流,放一叶轻舟,泛几波涟漪,也算是为自己、为同龄人和同类人,唱一曲荡气回肠的咏叹调,希望引来共鸣,审视过往,同创未来。
现在人们习惯以十年为段,将自己或别人划分为“50后”“60后”等,其实十年一段也有欠妥之处,因为人们经常说五年就已经有代沟。如果以我出生的1953年为界,已经是一个分水岭。因为这一族群出生当年既不是“解放牌”,一般也没经历“文革”的洗礼;也没有经历过“复课闹革命”就要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命运。不过,我们有我们的酸甜苦辣,也有我们的七彩世界,我们也是“不可替代的一族”。
我们这一族群的经历:长身体时,“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该读书时,恰逢“文革洗礼”;该工作时,却又是上山下乡与留城就业两重天;进入改革开放,正要大干一场时,个个又要“回炉”读书;该谈婚论嫁时,又要晚婚、晚育,孩子也只准生一个;升职晋级时,又要大学文凭;正年富力强时,却要下岗;还没到退休时,却要让位。这似乎在诉说人生的不得意。但曲折锻炼意志,磨难考验胆色,那才是人生的交响乐。
当然,每个人的经历都千差万别,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既折射社会变迁,也积淀人生的精神财富。
也正因为这样,我便萌生了写回忆录的想法,不求流芳百世,只求以我的经历折射时代的风采。同辈人感同身受之际,或许能引出他们自己更精彩,抑或更悲壮的故事。
人生不管是经逢历劫,还是波澜不惊,总有求生存、谋发展、觅知音、同甘苦的独特过程,而这一过程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我的人生,求学算是峰回路转,但年近花甲还在纠结;成长不算大起大落,但也遭遇沉浮变故;事业虽算一路向好,但也有颇多挫折;磨难不算悲壮,但也曾与死神擦肩而过;整个人生旅程,虽然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也如舞步“三前而两后,左摇又右摆”。说实话,我们连“摸着石头过河”的资格都不全有,原因很简单——我们没多少自主权,受到的制约实在太多。但我们始终是心瘁不知悔,迂回望神州。虽然不敢自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但着实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而我始终执着前行,并在这几十年的磨炼中脱胎换骨。
我这本回忆录以自传为线索,与历史发展相勾连,以豁达情怀看人生百态,以中庸之道待人接物,评功过得失,以轻松且幽默的笔法调侃来龙去脉,并萌发复古之幽情,以章回体结构展开,其中最大的难度是为每一章回作一副对联。而为了给自己的回忆录起个恰当的名字,我煞费苦心。我这前半生的六十年,酸甜苦辣是这部回忆录的主线,发愤与困惑交织,辉煌与遗憾并存;进取与无奈纠结,激烈与中庸调和,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浪漫、成长的必然。回忆自己所处的年代和经历,虽然是独一无二,三步四叹,五味杂陈,没可能六六大顺,说不上七彩人生,也不会羡慕八面玲珑,更不奢望九星连环,而十全十美也只是镜花水月,但最实际的是艰难曲折,执着向前。尽管蓦然回首不胜唏嘘,但“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那就将回忆录定名为“执着岁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