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曲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 客家山歌

(一)《诗经》遗韵国风体格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移民文化的产物。客家山歌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具有 《诗经》遗韵,国风体格。应该指出,我国中原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吴楚地区,对于岭南来说都是北方,中原汉人南迁,带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不断吸收所经地区丰富的民间文化,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山歌。

我们可以从客家山歌与古代中原民歌、唐代竹枝词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及修辞风格的比较中探讨它们共同的特色。 《诗经》中 “十五国风”的民歌,创作于西周初叶至春秋战国中叶,反映了古代中原的民间文化,其歌词言简意赅,朴实无华,富有诗意。大量的例子表明,客家山歌与中原古代民歌中的 《诗经》 “十五国风”、 “乐府民歌”以及唐诗中的竹枝词,在表现形式、表现手法、修辞风格上,特别是在 “赋”、“比”、“兴”、“比喻”、“双关”、“韵律”和 “声调”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首先我们来看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意思是: 你送给我木瓜,我回赠你玉佩,这不是物质的报答,而是为了结下永久的情谊。用比喻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

再看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意思是: 美丽的姑娘啊,约好在城墙角等我,我来了你又故意躲藏,害得我搔头徘徊难过。这是民歌的 “赋”体,它直抒胸臆,语言直白通俗,这与客家山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是一致的。

又例如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意思是: 一对对啾啾叫着的雎鸠,活跃在河上沙洲,好像那幽娴、美丽的姑娘,引起年轻小伙子的追求之意。这又是一首描写男女之情的民歌,在表现手法上用了 “比兴”,借物托起,触景生情,先言他物,然后引起所咏之物。

这一手法在客家山歌中也是常见的。例如:

麻竹搭桥两头空,两人相好莫露风。

燕子衔泥嘴爱稳,蜘蛛牵丝在肚中。

河边石子生溜苔,思想阿妹唔得来。

七寸枕头睡三寸,留开四寸等妹来。

应该指出,在实践中,“赋”、“比”、“兴”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所谓 “赋”,即直叙,直接说出自己要说的话。所谓 “比”,即比喻,打比方,也就是以他物比作此物; 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喻作者要表达的事物。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又比如 《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意思是: 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吃我的米谷。多年侍弄养肥了你,你却对我一点儿也不怜惜照顾。我发誓要离开你,到那愉快的乐土。乐土啊乐土,哪里才能得到我们安居的处所?! 这首诗 “赋”、 “比”、“兴”兼而有之,又是 “迭句体”。我们来看下面使用比兴手法的客家山歌:

一朵红花在水中,想去探花水又深,

因为探花跌落水,纵然浸死也甘心。

种树爱种松树秧,恋郎爱恋老实郎,

松树正系常青树,老实阿哥情正长。

在客家山歌中,借物托起,触景生情的比兴手法随处可见。

日头一出照四方,唐山隔番路头长,

鸳鸯枕上矛双对,日里挂念夜思量。

鸭子细细敢落塘,鲤鱼细细敢漂江,

蜜蜂细细恋花树,妹子细细恋情郎。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风吹竹叶满天飞,两人离别正孤凄,

灯草跌落猪红钵,呕血攻心脉人知?

从以上四首客家山歌可以看出,其特点大致有以下三点: 第一,表现形式上是每首山歌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押韵; 第二,使用了比兴、双关、比喻的手法,语言通俗,朗朗上口; 第三,其内容上主要描写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

由此可见,客家山歌与 《诗经》中 “十五国风”在修辞手法、艺术风格上基本一致,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些流传在中原地区的古代民歌用的是文言古语,而客家山歌用的是方言俗语; 前者多为四言体,后者多为七言体。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七言体民歌 “竹枝词”逐渐盛行,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 《竹枝词》(二首) :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上述七言体民歌 “竹枝词”在晚唐时期的中原汉民中已很流行,客家先民在第二次大迁徙中,把中原这一体裁的民歌带到南方来也是很自然的事。

下面的客家山歌与上面的 《竹枝词》很相似:

隔远听到崩苎声,看紧有行又矛行,

一阵日头一阵雨,看紧有晴又矛晴。

以天气是睛还是雨作比,得出双关语 “有晴 (情) ”和 “无晴(情) ”,以 “晴”暗指 “情”。这样生动有趣的双关语在客家山歌中的运用屡见不鲜。如:

讲起交情真有趣,郎有心来妹有意,

白纸写字矛纸格 (阻隔) ,滚水蒸饭就来气 (去) 。

新做大屋四四方,做里上堂做下堂,

做里三间又二套,问妹爱廊 (郎) 唔爱廊 (郎) 。

所谓双关语,即一句话或一首山歌中,含有两重意思,有两种解释。双关语有谐音和借意两种,因客家话字音不同于其他方言,因此有些双关语只有熟悉客家话的人,才能体会到此中的妙趣与韵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式与韵律上比较客家山歌与唐诗。如唐诗中杜牧的 《山行》与客家山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树杨梅半树红,哥系男人胆爱雄,

恋妹爱哥先开口,妹子开口面会红。

在大量的唐诗中,四句一首,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末押韵,且多为平声。这种规整的句式结构,俗称 “豆腐块”。我们认为正是因为有了 “豆腐块”这种诗歌形式,唐诗才大放光彩,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展示出唐诗无穷的生命力。客家山歌正是受到唐诗极大的影响,其形式大多数是 “豆腐块”,与唐诗的形式基本上相同。在诗歌中,把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子的末尾,使它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押韵”,押韵的方式叫作 “韵律”。在韵律及平仄上,客家山歌不像唐诗中的格律诗那样受到严格的限制,然而它与 “竹枝词”很相似,且富有音乐节奏韵律之美。

我国近代著名维新变法先驱、外交家、爱国诗人黄遵宪先生,是梅县人,他很注意收集当地客家山歌并加以创新,在他的 《人境庐诗草》中就有九首客家山歌,其中有:

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矛人知。

因为分离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

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出门水东西。

挽水西流想矛法,从今唔养五更鸡。

这些山歌的韵律、声调,双关及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和七言体形式等与唐诗、“竹枝词”民歌都极为相似,和传统客家山歌也很相似。黄遵宪先生在所辑录客家山歌集的 《题记》中认为: “(《诗经》) ‘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而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念及彼岗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复,歌声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他肯定了客家山歌与 《诗经》“十五国风”是一脉相承的,并高度赞扬了客家劳动人民的才智和客家山歌的美妙。

客家山歌发展为七言体,能熟练运用如赋、比、兴、双关和比喻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及民间群众通俗的口头文学形式,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然,客家山歌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南方民歌的影响,我们不妨把传统客家山歌与南方民歌作一比较,从中了解两者的异同。在明代著名文人冯梦龙编辑的十卷 《山歌》中就有:

郎有心来姐有心,二人相似线和针

针儿何曾离了线,线儿何曾离了针。

传统客家山歌中有:

郎有心来妹有心,铁棍磨成绣花针,

郎系针来妹系线,针行三步妹来寻

冯梦龙的 《山歌》中有:

郎有心来姐有心,唔怕人多屋又深,

人多那有十只眼,屋深那有千重门。

传统客家山歌中有:

郎有心来妹有心,唔怕山高水又深,

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自有撑渡人。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传统客家山歌已经糅合了南方民歌的许多元素和风格。

总之,客家山歌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原汉民迁徙是同步进行的。“歌随人走”,经过千余年漫长的时间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客家民系与客家山歌,经历了中原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交流融合的艰难历程。但不管历程怎样艰难,客家山歌本身仍然保存着 《诗经》遗韵、国风体格,仍然保存着中原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