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悠久历史:五千年人类活动史
梅州市开发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20世纪 50 年代以来,省、市考古工作者,在全市各县、市、区发现有西周时期的古窑址、战国时期的编钟及新石器遗址,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这些事实证明: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前期,梅州地区就有人类在生活了,距今至少有五千年的人类社会历史。
战国时期编钟
新石器时代兵器与生产工具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一带的汉人。从西晋年间起,特别是五代时期,黄河流域及长江北岸的汉族人民,因避战乱、外患和灾荒不断南迁,经闽西、赣南来到粤东一带。当时居住梅州地区的土著,多属畲、瑶两族,新迁来的汉人,租种当地人的田地,那时官方有两种户籍册,当地人称主户,新迁来的汉人称客户,久而久之,就习惯称客人,后称 “客家人”。至北宋嘉祐年间 ( 1056—1063) ,客户人数已超过了当地畲、瑶主户人数; 至南宋建炎二年 ( 1128) ,主户渐为客户所同化。明末以后,梅州成为客家人向外迁移的集散中心。故而有人说客家孕育于赣州,发展于汀州,壮大于梅州。海外客家人视梅州为现代客家文化的中心,是客家人的 “大本营”。同时梅州客家话保存了大量的古音古义,也被认为是客家话的 “正宗”。
梅州市在秦以前被称作南越,被视为 “蛮夷之邦,化外之地”,属陆梁所辖。秦以后,秦始皇派赵佗开发南越,建置行政管理机构,设桂林郡、象郡、南海郡。梅州市初属南海郡,此后,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继续增加等原因,建置多有变化。东晋以后,兴宁县、义招县 ( 今大埔县) 、程乡县 ( 今梅县区) 等先后建置。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乾和三年 ( 945) ,程乡县升格为敬州。宋太祖开宝四年( 971) 改敬州为梅州,梅州只管程乡县。在此州县合一时期,全境面积比今之梅县区大一倍左右,包括现在的梅县区、梅江区及蕉岭县全部、平远县大部分、丰顺县一小部分地方。明洪武二年 ( 1369) ,程乡隶属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 ( 1733) ,程乡县升为嘉应直隶州。清嘉庆十二年 ( 1807) ,嘉应州升为嘉应府,五年后又降为州。
清宣统三年 ( 1911)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州人成立议会,将嘉应州复名梅州。民国元年 ( 1912) ,废除州府制,梅州改为梅县。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兴梅专区,专署设在梅城,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平远、蕉岭七县。1952 年,兴梅、潮州两专区及东江大部分地区合并为粤东区。1956 年,粤东区撤销,设立汕头专区。1965 年 7 月,汕头专区将原兴梅专区分出设立梅县专区 ( 后称梅县地区) 。1979 年初,将梅县的梅州镇改设梅州市,为行署所在地。1983 年,梅县与梅州市合并,合并后先称梅州市,后易名为梅县市。1988 年 3 月,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把梅县市分为梅县和梅江区。1994 年 12 月,兴宁县改为兴宁市。2013 年,梅县改为梅县区。梅州市现辖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丰顺县五县一市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