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客家工艺的历史与现状
客家是全国八大民系之一,其祖先源自中原,一千多年来,经过数次迁徙,如今主要聚集在赣南、闽西、粤东山区,经历过其他民系不曾经历的坎坷历史。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变迁,客家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保留着浓厚的中原文化传统,同时又在南迁及定居后不断吸收和融合着南方土著民族文化(古越文化和畲族、瑶族文化)。经历了一番适应和创业的过程,客家人创造了独特而辉煌的文化。
客家民居泰安楼
客家地区人杰地灵,客家人勤劳刻苦、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作为一个公认的迁徙民系,客家人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丰富的工艺创造。可以说,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就是客家工艺的历史。传统的客家民间工艺,不仅结合了客家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以本地区的物质资源、风俗习尚、文化传统为社会条件形成和发展),而且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民间工艺是文化的重要物质和精神载体,客家民间工艺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地区这一方水土的独特产物,是客家民系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在客家这片土地上,经过一代代客家人的不断积累和延续,颇具创新能力的客家人创造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
客家民间工艺普遍存在于客家人的衣、食、住、行、礼等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联系生活的重要媒介。有堪称世界建筑史的奇葩的客家民居,有素称“石匠之乡,名师辈出”的五华石雕,有既保留中原汉族传统又因地制宜加以改造创新的客家服饰,还有客家传统编织、木刻、陶瓷、纸扎等手工艺品,客家民间工艺遍及客家人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长期以来,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山区,身处穷山恶水之中,其民情风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客家民间工艺也受到了许多艺术家的重视,并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是他们汲取营养的重要“食物”。客家民间工艺曾经滋养和培育了林风眠、李金发、罗清桢等客家籍的国际闻名的艺术大师,成为他们走向世界的最初的艺术“乳汁”。五华石雕与大埔青花瓷等客家民间工艺也曾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西合璧的客家建筑:肇庆堂小门楼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发展,客家民间工艺融入了大量的欧美文化元素,并在这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成长、壮大。由于客家华侨以及早期走向世界的客家人(如谢清高、黄遵宪等)的传播,客家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在东南亚等地的海外华侨中也有着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