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的世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迟来的爱

——初访台湾之一

有一首著名流行歌曲《迟来的爱》,我用它来形容此次台湾之行,似乎很贴切。不是吗?44年前,正当我风华正茂之时,参军来到祖国最前哨海南岛,立即就投入到紧急的战备工作之中,坚决还击蒋介石反攻大陆的阴谋。想不到世事无常,后来,台海硝烟渐渐消散。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变幻”,到如今,硝烟已渐渐被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所取代。于是,我的身份亦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昔日横枪跃马、誓当“宝岛前哨兵”的战士,骤然变成“潇洒走一回”的旅游者,怀着颇为复杂的心情前来台湾探秘,了却多年“登岛”的夙愿,同时也可趁机领略它那迷人的“风花雪月”。

真的,时间可以涤荡一切。随着我的身份及心态的变化,过去很多误解与偏见也会被剔除,于是变得更客观和真实。我发现,台湾的现状比我想象的更好,乃至与昔日的印象形成很大反差,令我感慨万分!在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不由得发出“迟来的爱”的感叹!

我们是于2006年9月10日晚抵达台北桃园机场的。由于此时海峡两岸尚未实现直航,大陆居民赴台必须采取变通办法(例如绕道第三国),于是我们在广东中旅社的特别安排下,走了一条“迂回路线”,绕道菲律宾和香港,最后才来到了台湾。为了较全面、充分地了解祖国最大宝岛的风貌,我们用了7天时间进行环岛游,所见所闻令人很兴奋,给我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美誉度”颇高,可归纳为“三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台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这么好;二是想不到几十年来台湾的建设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三是想不到台湾之旅有这么多“新发现”,心情会这么愉悦。

7天的环岛游,我们几乎把台湾有代表性的景区和景点“一网打尽”了。屈指数来,已先后到达台北、新竹、苗栗、花莲、台东、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台南、高雄、嘉义、屏东、宜兰等多个城市。除了观光游览之外,我们还接触了一些民众,考察了一些社情,真切地感受到台湾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生机勃勃的社会景象,台湾不愧为“宝岛”和亚洲“四小龙”之一。

纵观全貌,台湾既有海岛的特质,又有大陆架的气势。由于岛屿面积大,各种资源很丰富,海滨、山脉、平原、江河、良田、森林等一应俱全。多样化的地形、地貌和气候,造就了丰富的物产和旖旎的自然风光。有人开玩笑地说,看来上帝对它特别钟爱,赐予它这么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确实如此,过去没能亲身感受,如今到此一游,才发现台湾原来是“上帝的宠儿”,很多自然环境是大陆不可比拟的。

首先,东部漫长的海岸线就令我赞叹不已。旅游大巴沿着海岸公路自北往南一路疾驰,但见沿途都是天然景区,延绵几百公里。一路上除可欣赏太平洋美丽海景外,还可领略海岸线上童话般的“立体画卷”。遥看远方,那些“飘浮”在海面上的“岛外岛”隐隐约约,静卧在烟波浩渺之中,宛如仙境,充满着神秘感,令你浮想联翩。其中有个叫“绿岛”的“岛外岛”,最有名气,它曾是囚禁政治犯的地方,有很多人们熟悉的台湾政要,都曾在此“享受”过。那首被人们广泛传唱的《绿岛小夜曲》,就是描写这里的意境。后来,“绿岛”作为一个特殊的旅游景点,也对外开放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探秘。可惜我们这次没有充裕的时间和事先计划,未能登岛考察,这为下次来留下了一个悬念。

在台湾游山玩水,无疑有很多好去处,但我对“垦丁海洋生态港”情有独钟。因为这里的海水特别清澈而湛蓝,还有很多鱼类任君观赏。那天下午,天气特别晴朗,我们乘坐一艘“透底船”(底部透明,能看到海底生物活动的船只),一直驶到了宽广的海面上,兜着圈儿寻觅最佳目标。忽然,“透底船”减慢了速度,随后停止了前进。导游指着船底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看,海底有很多鱼在欢迎大家哩!”顿时,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到透明的船底,并纷纷俯身伸脖观望。果然,透过清澈的海水,我们看到了10多米深处的海底,那里生长着很多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珊瑚树,珊瑚周围有一群群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悠游,它们完全不怕人们的惊扰,仿佛与游客是“一家人”。说真的,过去我们只能在主题公园的水族箱里看见类似的情景,而从没在大海中看过如此壮观的珊瑚树和大阵仗的鱼群,真是大开眼界,团友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阵惊叹声!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来到宝岛的最南端。这里岸边有一块延伸出大海中的巨大礁石,名叫“猫鼻头”,因其外形酷似猫头而得名。这里的独特之处在于“三海交汇”:南边是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的吕宋岛相望;东边是太平洋,可延伸至美国;西边则是台湾海峡,与广东的汕头一衣带水。如此独特的地方,自然成为台湾一个著名的地标。人们站在“三海交汇”的“猫鼻头”,极目海天,心旷神怡,浮想联翩,萌发出很多莫名的感受。此时,一位团友兴奋地朝着汕头的方向大声呼喊:“祖国的亲人们,你们好!我们正站在台湾最南端的‘猫鼻头’上,离祖国大陆最近的地方,你们听得见我们呼喊吗?”这当然是笑话,实际上是不可能听见的,只有海浪在作回声……

除此之外,台湾有代表性的景点还有不少,如太鲁阁国家公园、东西横贯公路、阿里山、日月潭等,这次我们有幸都游览过了。阿里山当然不能不作为重点介绍的景点。那天上山的时候,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首歌,倍感亲切和兴奋。然而,真正的阿里山姑娘却不容易看到,只能看到在层层叠叠山坡上的茶林中,掩映着一队队采茶大嫂、大娘的身影。虽然她们不是妙龄女郎,但她们都穿着艳丽的民族服饰,把云雾缭绕的茶林点缀得五彩缤纷,宛如一幅意境奇妙的水墨画。此时,茶树生势正旺,茶林一片翠绿,美不胜收。导游善解人意,在半路上选择了一个最佳位置叫司机停车,让我们抢拍一组“阿里山上,高山茶林”的美丽照片。光“务虚”还不够,还要来点“务实”的——让大家品尝一下闻名遐迩的阿里山高山茶。于是,导游又带我们来到山上一家高山茶专卖店,领略一下茶道。这时尽管室外烟雨迷蒙、寒气袭人,但室内却热气腾腾、茶香阵阵。热情的店主一边宣传、介绍“高山茶”的有关知识,一边敬赠各式名茶给我们品尝,令我们陶醉于其中。免费品尝之后,无不纷纷解囊选购,大包小包地买回去,自家享用或馈赠亲友,传承亲情和友情。

阿里山除了高山茶之外,还有一样东西更闻名于世,那就是俗称“神木”的红桧树。奇怪得很,这种珍贵的红桧树别处不多见,唯有阿里山漫山遍野都是,长得茂密而高大,蔚为壮观。导游说,由于山上气候阴冷,非常适合红桧、扁柏、柳杉等耐寒的乔木生长。其中以红桧树最为名贵,被誉为台湾的“岛宝”。据说原先有一棵树龄达3 000年的红桧树,树高达57米,树干需20个人才能合抱。由于树龄特大,树干巨大,树高参天,因而被称为“神木”。可惜它在300年前被雷电击倒后,“寿终正寝”了。后来人们又找到了它的“替身”,作为第二代、第三代的“接班人”。在林区中心,我们就看到有些“神木”被编上了号码,重点保护。它们无一不是遮天蔽日的“巨无霸”,尤其是“一号神木”,高达40~50米,直径12米,要20个人才能合抱。听说过去在日寇统治时期,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台湾资源,其中最大的罪恶之一就是疯狂砍伐阿里山上的“神木”,使宝贵资源损失不少,令人十分痛恨!据说,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等日本国内大批著名寺庙,都是用阿里山“神木”建造的。可喜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台湾人民长期精心的保育和科学的繁衍下,如今阿里山“神木”又蔚然成林了,成为一座最具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和一个最吸引人的旅游景点,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像朝圣一般向“神木”朝拜。

在台湾,阿里山和日月潭常常被人们相提并论。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两者名气相当。而我除了认同名气之外,还发现了另一个将它们相提并论的原因,那就是两者都堪称社会的“保护神”,前者呵护的是树,后者呵护的是人。原来,在日月潭边上居住着一个“珍稀”的少数民族——邵族。据说这是世界仅存的一个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现在只剩下200多人,可谓弥足珍贵。台湾当局为了保存这个民族,使之能继续繁衍和发展,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包括制定出非常优待的政策,鼓励其生育,或与外族人通婚,然后入赘到邵族村里来。据导游介绍,按照政府规定,邵族人每生一个小孩子都会得到好几万元钱的补贴,日后的医疗费、学费等也全免。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个邵族村之后,发觉这里的确是人杰地灵。过去邵族人以打猎、采药或捕鱼为生,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人已改行做小生意了,村子变得商铺林立,有经营山珍海味的,有经营名贵地道药材的,有经营传统工艺品的,有经营饭店旅馆的……我们还特意在这里吃了一顿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午饭,席间还有民族歌舞表演,气氛搞得很欢乐和热闹。导游借机开玩笑地对我们说:“哪位团友如有兴趣,不妨找个邵族人结婚,不论男女都可以留下来,婚后生育则多多益善!不说其他好处,光是生育补助就是一条很好的生财之道啊!”导游的一番话逗得大伙儿哈哈大笑。

台湾给我留下良好印象的地方,除了上帝赐予的自然环境和山水园林外,还有经济建设的经验。也许因为我是农村出身,所以对农业的发展特别关注。说实话,我对台湾农村的面貌十分羡慕,尤其赞叹他们先进的农业技术。看来,台湾大力推行现代化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所到之处,看到各种各样优质农副产品大量上市,都感到特别开心,这些产品中尤以众多本地产优质水果最诱人。无论在超市或地摊上,都可见光鲜个大的凤梨(菠萝)、芒果、木瓜、杨桃、石榴、龙眼、火龙果、甜瓜、香蕉、莲雾、释迦(粤语俗称番鬼荔枝)等采用先进技术培植的特产水果堆满货架(摊),琳琅满目。过去我从未见过有几斤重一只的大芒果,或比拳头还大的释迦,此刻,在惊叹之余,情不自禁地捧起来拍照留念。看着这些黄澄澄、香喷喷的果中极品,我不禁垂涎三尺!

有趣的是,不少台湾人还有一种怪嗜好——喜欢吃槟榔。他们把槟榔果含在口中,不停地咀嚼,直到渗出红色的汁液,一副“血口喷人”的样子,很是恐怖。但他们却咀嚼得津津有味!导游为了让我们开开眼界,当旅游大巴行经某个路段时,特意停下来,然后请来两位“槟榔西施”(专门卖槟榔的美女),登上了我们的大巴,送槟榔给我们吃(其实是导游请客)。她们一边为我们作吃槟榔技巧的示范,一边讲述有关槟榔的趣闻。据说“槟榔西施”这个行业在台湾日渐流行,发展到如今已有点像休闲娱乐业“三陪小姐”的性质,即带点色情的色彩了。只见她们化着艳妆,衣着暴露,搔首弄姿,卖弄风骚。然而,见惯了世面的我们并不为之所动,没有什么兴趣,权且将其当成一种民族风情罢了。当然,很多团友也会“入乡随俗”,在“槟榔西施”的诱惑和鼓动下,纷纷品尝起槟榔的滋味来,渐渐地便“吐血不止”。只有我对“惨不忍睹”的“喋血”不以为然,没有领“槟榔西施”的情。

2006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