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马来西亚族群关系:华人与马来人关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马华两族关系的发展变化

马来西亚全称马来西亚联邦,位于亚洲大陆中南半岛南端,地处亚、澳两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的交汇处,国土面积 32. 97 万平方公里,由原马来半岛的马来亚和婆罗洲的沙巴、沙捞越组成。马来半岛又称西马,婆罗洲的沙巴、沙捞越称东马。历史上,马来亚分别被葡萄牙人、荷兰人所侵占,19 世纪起成为英国殖民地,由互不相属的 9 个马来土邦和海峡殖民地组成,9 个马来土邦分别是雪兰莪、霹雳、彭亨、森美兰、柔佛、吉兰丹、吉打、丁加奴和玻璃市,海峡殖民地则包括马六甲、槟榔屿和新加坡等三地。1948 年新加坡分离出去,1957 年马来亚赢得独立。1963 年,马来亚与新加坡及北婆罗洲的沙巴、沙捞越组建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 年新加坡退出,遂形成现在的国家格局。

马来西亚的原始居民为尼格列陀人(Negrito)、沙盖人(SaKai)等以狩猎为生的土著,马来人在公元前 3000 年和公元前 1000 年先后分两批,自亚洲大陆迁移而来,并逐渐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1马来人按移入当地的先后又称为原始马来人或混血马来人、新马来人,后者据称在公元 12 世纪才开始大量移入。216世纪以后,由于殖民者开发马来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以中国人和印度人为主的移民源源不断地进入马来半岛,马来亚人口迅速增加,逐步发展成为以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族群为主的多元族群国家。

中马两国早有贸易往来,长期往返通商中,一些中国人偶尔留在马来群岛的通商口岸生活,并逐渐移入内地定居。据史料记载,14 世纪便有中国人在淡马锡(今新加坡)居住,16、17 世纪已有中国人在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等地务农。当时马来半岛人烟稀少,各地的马来土邦头人均需要增加本辖区人口,以增加各种税收和建立一支强大的部队,早期华侨移民,特别是华侨锡工颇受欢迎。3

中国人移民南来,最早是到马六甲、槟榔屿等地,19 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占领新加坡,招徕华侨发展自由港,赴新华侨急剧增加,从1821 年的1 159 人增到1849 年的 27 988 人,分别占当地人口的 24. 5% 和 47. 4% 。419 世纪中叶,马来半岛发现丰富的锡藏后,中国移民更是源源不断大批南来涌入各产锡州,到1881年,马来半岛的华侨已多达 17. 4 万人。520 世纪初,马来亚兴起橡胶种植后,中国人再陆续进入柔佛等橡胶种植大州,并慢慢扩散移居到马来亚各地,1911年新马华侨增加到 91. 6 万。6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马来亚华侨视马来半岛为临时居留地,流动性很大,但总的来说,入境多于出境,加上土生华侨增多,华侨人数与日俱增,所占人口比例也一直很高。到 1921 年和 1931 年,马来半岛(不包括新加坡)共有华侨 85. 65 万和 128. 5 万,分别占总人口的 29. 4% 和 33. 9%,1941 年日本南侵进入新马后,华侨流动基本停止。“二战”后,特别是马来亚独立后,大多数华侨加入当地国籍,流动更少,华人人数主要通过自然繁衍增加,华人从 1947 年的188. 5 万,增加到 1957 年的 233. 38 万,1980 年的 441. 46 万。不过,由于华人的出生率较低等原因,华人在全国人口的比重却逐渐下降,从 1947 年的 38. 4%,下降到 1957 年的 37. 16%,1980 年的 32. 11%。据 2000 年马来西亚人口普查的统计,2000 年马来西亚全国人口 2 327 万人,其中拥有马来西亚国籍为 2 189 万或占总人口的94. 1%。在马来西亚本国人口中,占人口比例最大的是以马来人为主的当地土著族群,占总人口的 65. 1% 或约 1 425 万,土著族群中除了马来人外,还有西马的尼格列多族、先努伊族,东马的伊班族、雅克族和卡达山族等30 多个族群; 华族是该国的第二大族群,占总人口的 26. 0% ,当年约 569 万人;第三大族群是印度族,占总人口的 7. 7%,约 168 万人,其余的是欧亚等地的外来族群(如表 1 -1 所示)。尽管华人占人口比重逐年下降,但始终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华人与最大族群马来人之间的关系,对马来西亚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

表 1 -1 马来西亚族群人口统计(1921—2000 年)

资料来源: ①1921—1947 年数据,见 1957 年马来亚联合邦户口普查资料,转自前引,巴素著,郭湘章译: 《东南亚之华侨》(上册),第 373 页。

②1957—1980 年资料,见 1970/1980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of Malaysia,转自前引,林水檺、骆静山编: 《马来西亚华人史》,第 453 页。

③1991 年数据,见马来西亚统计局数据,转自 Phang Hooi Eng. The Economic Role of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Table 4. 1,转自 Ibid. ,Lee Kam Hing and Tan Chee-Beng,eds.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p. 96.

④2000 年数据,见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2000,转自马来西亚统计局网站, http: / / www. statistics. gov. my / ,2004 年 11 月 15 日。

⑤1921—1957 年数据仅为西马(不包括新加坡)的数据,1970—2000 年数据包括东西马数据,1970—2000 年的马来人的数据包括所有土著。

⑥战后马来亚(马来西亚)于 1947 年、1957 年、1970 年、1980 年、1991 年 和 2000 年进行过全国人口普查,上述数据均是历次人口普查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