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侨华人研究(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侨史研究

明清时期的山东临朐冯氏家族———对山东和朝鲜两地的考察

刘冉冉

【摘 要】山东临朐冯氏家族是明清时期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蜚声海内外的文学世家。自冯裕开始,冯氏家族代代出人才,在政坛、文坛均取得突出的成就,被时人称为 “北海世家”。明朝末年,冯裕六世孙冯三仕跟随在清朝为人质的朝鲜世子东归,其后世遂在朝鲜繁衍生息。朝鲜君臣对其采取了宽容友好、尊重优待的态度,免其钱粮兵役,厚赐衣廪。冯氏子孙有多人在朝鲜为官,同时,他们在朝鲜王朝崇祀明朝皇帝的活动中担任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明清时期 山东临朐冯氏 冯三仕 朝鲜

山东临朐冯氏家族是明清时期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蜚声海内外的文学世家。自明朝正德至清朝康熙年间,冯氏家族连续七代人中代代有进士,家族成员仕途显赫,位至二品以上官职者四人,有八人在正史中有传。明万历年间的冯琦,官至礼部尚书,清康熙时期的冯溥,官居大学士; 同时临朐冯氏文学成就突出,在诗歌、散曲、杂剧等方面成果颇丰,并形成了自己的家族特色,有四人的诗文集被收入 《四库全书》。冯氏家族蜚声政坛、文坛,政事、文章并举,被时人称为 “北海世家”,有 “以彼父子质行齐鲁,诸儒莫及”1之说。清初著名文学家王士祯评价其为:“二百年来,海岱间推世学者,必首临朐冯氏。”2明朝末年,临朐冯氏后裔冯三仕跟随在清朝为人质的朝鲜世子东归,其后世遂在朝鲜繁衍生息。朝鲜君臣对其采取了宽容友好、尊重优待的态度,尊称他们为 “皇朝人”、 “皇朝人子孙”,免其钱粮兵役,厚赐衣廪。冯氏子孙有多人在朝鲜为官,世系显赫,同时,他们在朝鲜建祠奉祖,与朝鲜君臣奉祀明朝皇帝的活动结合起来,其对祖先的崇祀对当时及后世的朝鲜社会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对冯氏家族的研究,多集中于在国内的临朐冯氏的政治、文学成就,3而对自明末冯三仕赴朝之后留居朝鲜的临朐冯氏家族成员的情况,至今仍缺乏系统深入的论述。本文以中韩两地的《临朐冯氏族谱》为依据,首先对在国内的明清时期临朐冯氏家族中几位重要代表人物的政绩及文学成就进行钩沉梳理,之后对避居朝鲜的冯三仕及其后裔的情况作出重点考察,通过两者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山东临朐冯氏家族作为一个累世簪缨、代有人才出的名门望族,家学相承,其家族成员不管身处何地,都以自己的行为践行着冯氏家族为官清廉、为文质朴、为人坚毅忠贞的家风和家族传统。

一、山东:明清时期的临朐冯氏望族

自明朝正德年间至清朝康熙时期,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临朐冯氏家族七代人中中进士者十二名,举人十一名,是其时著名的科举望族。《明史》中称:自冯裕以下,冯氏家族“累世皆进士”4

冯氏祖籍山东临朐县仁寿乡盘羊 (今作盘阳) ,其家族兴盛自冯裕始。冯裕 (1479—1545) ,字伯顺, 号 闾 山, “以 戍籍 生于 辽 东。 师 事 贺钦, 有 学行 ”5。弘治十七年(1504) 中举人,正德三年 (1508) 中进士。冯裕先祖冯才兴是元代万户侯,明洪武二年(1369) ,“诏简山东之民三户徙一人戍辽”6,冯才兴的长子冯思忠应征赴辽东广宁左卫十三站五家屯守边关,任千户指挥佥事,入军籍。戍辽后,冯思忠生子福通 (1402—1449) ,福通入赘广宁右屯卫盐场小屯吴家,育有四子,除长子冯春 (1417—1462) 外,其余三子皆无后。冯春子冯振 (1450—1490) ,字文景,赠奉直大夫、南京户部郎中,冯振生子冯裕,自冯思忠由临朐徙辽,传至冯裕五代,百余年间,冯氏族人只留冯裕一支。嘉靖六年 (1527) ,冯裕调任甘肃平凉知府,受命后,携家眷自南京赴任,路过青州,祭先祖之墓,大会乡党,复籍临朐,命长子惟健、五子惟讷与七子惟直陪同母亲留居府城益都,携次子惟重、四子惟敏至平凉赴任。正如 《益都县图志》所载:“(冯裕) 道过青州,省先人冢墓,乃还旧籍而居益都焉,以后期改知石阡府。”7光绪 《临朐县志》中也说:“道出青,裕乃大治具上先人冢墓,会其乡党父老,欢洽道,故复还家临朐,命子惟健以眷属居郡城,而独之平凉,以后期改知石阡。”8据冯惟敏在 《冯氏世录引》中记载,冯氏 “嘉靖初复归于临朐,族之耆辈言:吾祖于前代为万户侯,有遗冢焉,今凌夷久矣,为某者宅其上,当质之官府云。府君愀然不应,宅之者固巨室也,然其故,固不可知矣”9。可以说,在冯思忠迁往辽东之前,冯氏在临朐的情况已不可详考,临朐冯氏家族的真正崛起是从始迁祖冯裕开始的。

冯裕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祖母池氏抚养长大。他勤学苦读,于正德三年 (1508) 中进士,历官松江府华亭县知县、安徽萧县知县、晋州知州,所至多有惠政,尝谓 “希宠者负君,媚人者负己,谋身者负人,生平盖三无负矣”10。正德十年 (1515) ,冯裕升任南京户部湖广清吏司署郎中事员外郎,掌出纳。嘉靖六年 (1527) 调任甘肃平凉知府,次年改调贵州石阡知府,十三年 (1534) 迁任贵州按察司副使,上任不到一年即解官归乡,与石存礼、刘澄甫、陈经、杨应奎等人于青州北郭禅林寺结成 “海岱诗社”。后来,冯裕曾孙、礼部尚书冯琦辑冯裕等人诗作为 《海岱会集》十二卷,付梓传世,内收冯裕历年诗作一百二十八首,别为 《方伯集》,又编入 《五大夫集》与 《北海集》中。冯裕育有七子,除三子、六子与七子庠生惟直早卒外,其余四子皆闻名于时,人称 “临朐四冯”。

冯惟健 (1501—1553) ,字汝至,号陂门、冶泉,冯裕长子,嘉靖七年 (1528) 中举人,弱冠即有文名,著有 《陂门集》和 《南征圣泉赋》等。冯惟重 (1504—1539) ,字汝威,号芹泉,冯裕次子,“十岁属文,观书数行俱下,有会于心,辄手录之,弱冠补辽东广宁卫庠生”11。嘉靖初年随父还籍临朐,改郡庠生。嘉靖十三年 (1534) 中举人,十七年 (1538) 与五弟惟讷中同榜进士,留任京都,为行人司行人,有 《大行集》传世。冯惟敏 (1511—1578) ,字汝行,号石门、海浮,冯裕四子,嘉靖十六年 (1537) 中举人。在整个冯氏家族中,其文学成就最为突出,是明代著名的散曲家,其散曲作品风格继承了元代豪放派的传统,有 “曲坛上的辛弃疾”之称。作品有 《山堂词稿》、 《击节余音》、《海浮山堂词稿》、《石门集》等。同时,冯惟敏还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其杂剧代表作有《梁状元不伏老》、《僧尼共犯传奇》等。冯惟敏参与修订了临朐县第一部县志———嘉靖《临朐县志》,担任总纂官,历官直隶涞水知县、镇江府教授、保定通判,修订万历 《保定府志》。冯惟讷 (1513—1572) ,字汝言,号少洲,冯裕五子。据 《明史·冯琦传》记载:“惟重、惟健、惟讷皆有文名,惟讷最著。”12嘉靖十三年 (1534) 中举人,十七年(1538) 中进士,历官宜兴知县、魏县知县、蒲州知州、扬州同知、松江知府、南京户部郎中等职,嘉靖三十年 (1551) 补兵部车驾郎中,出任陕西按察司佥事,备兵陇右道,驻扎秦州。后升任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嘉靖四十五年 (1566) 升山西按察司使,随后历迁陕西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隆庆五年 (1571) ,以江西左布政使加光禄卿致仕。冯惟讷不仅在兄弟四人中仕途最显,而且其文学成就亦相当突出,著作有 《冯少洲集》、《光禄集》、《楚辞旁注》、 《选诗约注》、 《文献通考纂要》、 《杜诗删注》等,他辑录的《古诗纪》156 卷和 《风雅广逸》8 卷,并收入 《四库全书》,他还修订了青州第一部府志———嘉靖 《青州府志》18 卷。《渔洋诗话》中说:“冯氏自闾山先生起家进士,以诗名海岱间,有四子惟健、惟重、惟敏、惟讷,皆有诗名。”13惟健著有 《陂门集》,惟重著有《大行集》,惟敏著有 《石门集》,惟讷著有 《光禄集》,四人诗作加上冯裕的 《方伯集》,被冯琦辑为 《五大夫集》与 《北海集》。明万历进士、礼部尚书余继登认为,冯裕之子“四登科第,并以文章政事擅名于时,东海冯氏遂有声称于天下”14

冯子咸 (1548—1596) ,惟健次子,万历元年 (1573) 中举人,著有 《日进札记》、《自警私录》、《读礼抄记》、《耕余笔谈》等。《明史》中记载,子咸 “讲求濓、洛之学,尝曰:‘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隳,不恒则退。’治家宗颜氏家训。钟羽正称 ‘子咸信道忘仕则漆雕子,循经蹈古则高子羔’云”15。他重礼尚义,以绍明道统为己任,是冯氏家族中践行理学思想的代表。冯子履 (1539—1596) ,字礼甫,号仰芹,冯惟重子,隆庆元年 (1567) 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历任直隶固安知县、兵部车驾司主事、职方司员外郎、山西按察司佥事、山西布政使司参议、山西按察司副使等职。万历十三年 (1585) 出任和州知州,后迁陕西按察司佥事,治秦州, “尤多惠政,秦民为置生祠”16。万历十六年(1588) 升山西参议,次年迁河南副使,二十一年 (1593) 迁河南参政。子履长子冯琦(1558—1603) ,字用韫,号琢庵,“幼颖慧绝人,授书日记千言,一经目终身不忘,十岁能文章,嗜学昼夜不辍”17。万历四年 (1576) 中举人,五年 (1577) 中进士,随后即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为时任首辅的张居正赞为 “幼而硕者,国器也”18。万历七年 (1579)授翰林院编修,十年 (1582) 授翰林院修撰,次年充经筵展书官,十四年 (1586) 任会试同考官,是年奉命编纂六曹奏章,值起居注。1587 年,冯琦参与编撰 《大明会典》告成,因功升侍讲学士,负责文官诰敕,次年任湖广乡试主考。万历十七年 (1589) ,冯琦任经筵讲官,升右春坊右谕德,后历任左庶子、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官至礼部尚书,逝后赠太子少保,谥文敏。著作有 《宗伯集》、《五大夫集》、《北海集》、《两朝大政记》、《唐诗类韵》、《通鉴分解》、《宋史纪事本末》、《经济类编》、《海岱会集》等,其中后三书并收入 《四库全书》之中。

冯瑗 (1572—1624) ,惟敏孙,字德韫,号栗庵,万历二十二年 (1594) 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历任湖广茶陵知州、泽州知州、户部贵州司员外郎、云南司郎中、山西参政、开原兵备道兼河南布政使司,著有 《黄龙纪事》、 《开原图说》、 《冶源园居即事诗十首》等。所纂 《开原图说》二卷,为开原现存最早的志书。冯琦所纂 《经济类编》一百卷,生前仅成手稿,粗分四类,冯琦去世后,由冯瑗复加整理,分类排比成书,定为帝王、政治、储宫、宫掖、臣、谏诤、铨衡、财赋、礼仪、乐、文学、武功、边塞、刑法、工虞、天、地、人伦、人品、人事、道术、物、杂言等二十三大类,事迹、文章均有收载,正史、杂史、诸子百家无不辑录,该书以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成为官家经国济民之备。冯珣(1562—1604) ,惟讷孙,字季韫,号璞庵,历官长武知县、咸阳知县、交河知县、兴安知州、汉中府同知等职,著有 《韫璞斋稿》。冯士标,惟健曾孙,字端明,号宗尼,崇祯进士,顺治二年 (1645) 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后历官陕西按察司佥事、福建按察司副使,有 《西征集》传世。冯士衡,惟讷曾孙,任孝丰知县,颇有政绩,逝后入祀孝丰名宦祠,有手迹 《西苑诗》存世。冯溥 (1609—1691) ,士衡次子,字孔博,号易斋、云海,崇祯十二年 (1639) 中举人,清顺治四年 (1647) 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授编修,后升秘书院侍读学士,累官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康熙十年 (1671) 升文华殿大学士,兼理刑部,成为临朐冯氏家族中官阶最高的一位,著有《佳山堂诗集》十九卷。

二、朝鲜:冯三仕及其后裔

冯三仕 (1607—1671) ,字惟荣,庠生,被韩国冯氏列为东迁始祖,冯裕六世孙,二支冯惟重后裔,史称其 “天资恭俭好义”19。明熹宗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纪纲日颓,冯三仕无心科举,躬耕自给。崇祯十一年 (1638) ,清兵侵入山东,冯三仕应征从戎,山东布政使张秉文力战遇害,“州县死节者百余人,士民不屈者甚众”。次年,清兵围攻武城,三仕领兵救援,兵败被俘,被关入沈阳监狱。“先是,正德王以大君质留沈馆,深相亲信。不久,京师陷,三仕日夜忧愤,不欲归乡里。及王归国,与王以文诸人俱从。王使居宫门外,厚遇之。”20

李氏朝鲜自洪武二十五年 (1392) 建国后,就与明朝确立了宗藩关系。万历二十年(1592) ,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在朝鲜全境几乎沦亡之际,明神宗下令出兵,倾全国之力援救朝鲜,经过七年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打败日本侵略军,战后明军立即撤退,没有对朝鲜提任何要求,此举被朝鲜君臣视为 “再造藩邦”之恩。终明之世,朝鲜视明朝为父母之邦,谨执君臣之礼。1636 年 12 月,清太宗皇太极亲率大军进攻朝鲜,逼迫朝鲜仁祖大王签订城下之盟,被清军重重围困的仁祖大王遣使告急于明朝,因其时明朝正困于国内的农民战争,无力支援朝鲜。次年正月,在被清军困于南汉山城四十余天之后,仁祖大王最终为了国内民众的安危,被迫向清朝称臣纳贡。仁祖君臣事后得知,崇祯皇帝曾命山东总兵陈洪范调各镇舟师救援,水师出海数日,得山东巡抚颜继祖奏:“属国失守,江华已破,世子被擒,国王出降。”崇祯以继祖之不能协图救援切责之。朝鲜君臣感叹,“毅宗不责我不能守城,反责继祖之不能救,其悯念属国之恩,未有如我毅宗者也”21。上文所说的 “世子”,指的是仁祖大王的昭显世子和二王子凤林大君,根据清鲜之间订立的三田渡盟约的要求,清军自朝鲜班师之际,将二位王子带回沈阳,作为人质,清定都北京后,朝鲜质子又随往北京,在此期间,冯三仕因兵败被俘,被关入沈阳监狱,与同样因抗清不成被关入监狱的济南庠生王以文、青州庠生王文祥、东昌庠生王美承、琅琊进士郑先甲、通州庠生杨福吉、大同庠生裴三生、大同庠生柳溪山及杭州进士黄功等九人,成为朝鲜质子在沈阳和北京时的九位仆役,他们被称为 “九义士”,在清顺治二年 (1645) ,质子被释放回国时跟随质子来到朝鲜。回朝鲜不久,昭显世子病故,凤林大君被册封为世子,他与 “九义士”感情至深,下令在宫邸南墙外建成皇朝人村,请“九义士”住居其中。顺治七年 (1650) ,凤林大君继承王位,是为孝宗,他与 “九义士”志同道合,时时召见,共谋反清复明大计。孝宗屡有录用之意,曾多次劝说 “九义士”出任朝廷官员,但他们均辞而不受。冯三仕说:“羁旅贱臣,敢忘国破家亡,猥蒙国恩,纵欲荣利,将何面目归见先帝先祖于地下乎? 宁愿殿下益勉薪胆之志,遣使南朝,合力协谋,臣等得归故乡,虽死足矣! ”22孝宗感慨道:“以天朝缙绅子孙,流离海隅,其志可见矣。”23孝宗满怀北伐之志,希望待机雪耻,不料天不假年,在位十年即赍志而丧。孝宗既逝,冯三仕自觉复国无望,“自此杜门,惚惚无生世意”24,“至痛在心,无意于生全,竟以忧愤成疾”,子孙为他请医问药,也被他拒绝道:“吾不死于北庭之变,尚有望恢复故也,今国势陵夷,士气解缓,计既已矣,不死何待?”临终之前他还嘱托家人:“吾为人臣子,未湔君父之仇,羁死异域,诚先祖之罪人也。我死,殓以常服,勿用玄旌翣及椁,勿使增罪戾也。”251671 年 8 月,冯三仕卒于皇朝人村,年六十五岁。冯三仕的夫人历城李氏,乃翰林院编修李照南之女。乙酉 (1645) 二月,“九义士”诸人陪从朝鲜世子东渡,李氏与济南庠生王以文的夫人黄氏及宫女回姐、柔姐、紧姐、屈姐等同赴朝鲜,居于朝阳宫南墙外皇朝人村。

冯三仕的父亲为冯秀,祖父冯士述、曾祖父冯瑗。韩国 《临朐冯氏族谱》中对于冯瑗的记载是这样的,“冯瑗,字德韫,庚辰 (明万历八,西纪一五八〇) 进士,户部左侍郎,山东科都官。配青松李氏,子一士述”26。祖父惟重,父子履。国内的临朐冯氏族谱中也有关于冯瑗的记载,但与上述说法不同的是,这里的冯瑗虽然同样字德韫,却是万历二十三年 (1595) 中进士,祖父惟敏,父子升。两人出自冯氏不同的支系,且中进士的时间与为官经历皆不相同,可见不是同一个人。冯三仕因曾经反满抗清,而清朝最终统一全国,三仕又避走朝鲜,所以自冯三仕以上三代,包括其曾祖父冯瑗、祖父冯士述和父亲冯秀,都在临朐冯氏族谱中被除籍,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国内的族谱中冯惟重一支没有关于冯瑗的记载,只是同辈人中出现名和字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却是不常有之事。冯三仕的祖父冯士述和父亲冯秀未被列入国内的临朐冯氏族谱中,但根据韩国族谱,仍然可以了解其大致情况。“士述,字肃度,壬辰 (明万历二〇,西纪一五九二) 进士,吏部科都给事兼春坊左资善。配陇西李氏,子一秀。” “秀,字茂哉,号山光,丙午 (明万历三四,西纪一六〇六) 进士,兵部侍郎兼左副都御史都察院。配蒲州杨氏,户部尚书俊珉 (按:应为 ‘民’,杨俊民,1531—1599,字伯章,号本庵,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历官户部主事、礼部郎中、河南提学副使、太仆少卿、兵部左侍郎、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太子太保,逝后赠少傅兼太子太傅) 之女,子一三仕,女适麻舜裳,父岩、祖承恩、曾祖贵丁酉再乱东援,子蓬直、孙绵蚕。仁祖五年丁卯,舜裳东来,贯上谷。”27

冯三仕跟随凤林大君来到朝鲜,其后世遂在朝鲜繁衍生息。1835 年,冯三仕五世孙冯宪祖恐后世忘本而修谱系,其后,在 1864 年、1936 年、1960 年、1973 年和 1989 年,冯氏后人又多次修谱。族谱体例与中国内地族谱略同,有谱序、世系源流图、先墓位置图、行列字表、源编、流编等内容。韩国冯氏以冯三仕为东迁始祖,根据韩国 《临朐冯氏族谱》,可以清楚地了解其后世的为官经历和著述情况:三世冯翊汉为将仕郎,赠通训大夫、司仆寺正。四世冯庆大任大报坛守直官; 冯庆文除单付加设哨官、御侮将军行训练院主簿,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丞旨兼经筵参赞官; 冯庆瑀历任大报坛守直官、活人署别提、大吏通训大夫、重林道察访。五世冯载厚任大报坛守直官; 冯载恒任宣武祠守直官;冯载俭历任大报坛守直官、宣略将军、龙骧卫副司,赠嘉善大夫、户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都事、五卫将都总府副总官; 冯载修任宣武祠守直官。六世冯学祖历任宣略将军、龙骧卫副司、大报坛守直官、佥知中枢府事、忠壮卫将、折冲将军、龙骧卫副护军兼五卫将,赠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著有 《冽泉直中录》、《皇坛配享诸臣目录》、《皇坛参班遗臣诸家录》、《皇朝遗民世系源流图》、《皇朝遗民谱》、《东溟稿》,参与族谱的修订; 冯宪祖任 《庠生公年谱》编修、《临朐冯氏世谱》编修; 冯愿祖历任宣武祠守直官、通政大夫兼折冲将军、佥知中枢府事、五卫将; 冯念祖历任宣武祠守直官、龙骧卫副司,推进朝宗岩修建,撰 《朝宗岩立庙文》; 冯述祖、冯近祖为汉旅成员; 冯承祖汉旅未付。七世冯世周历任大报坛守直官、宣略将军、龙骧卫副司、通政大夫、中枢府事、折冲将军、龙骧卫副护军兼五卫将,著有 《风泉集》; 冯世镐历任大报坛守直官、宣略将军、龙骧卫副司、宣武祠守直官,著有 《风泉录》、《皇朝遗臣胡学士实迹》; 冯世万任大报坛守直官;冯世龙历任宣武祠守直官、大报坛守直官、效力副尉、龙骧卫副护军; 冯世凤与冯世鹤历任大报坛守直官、宣略将军、龙骧卫副司; 冯世百汉旅未付。八世冯锡龟历任大报坛守直官、宣略将军行龙骧卫副司、通训大夫、典设司别提、缮工监主簿、司宪府监察、长兴库主簿、礼宾寺主簿、通礼院引仪、尾署别提、司导寺主簿、狼川县监兼铁原镇官、狼川兵马节制都尉、活人署别提、昌陵令、康陵令、献陵令、永陵令、惠陵令、仁陵令、靖陵令、明陵令、显隆园令、英陵令、徽庆园令; 冯锡骥历任大报坛守直官、通训大夫、长兴库主簿、司圃别提、东部令、典设司别提、南部令、司宪府监察; 冯锡鹏赠通政大夫、秘书院秘书丞旨,著有 《皇坛仪轨抄》。九世冯鹤淳任洪唛魂院参奉; 冯教淳历任大报坛守直官、宣略将军行龙骧卫副司、通政大夫、中枢院议官。十世冯柱厦任砂防管理所长; 冯柱屹历任花树会长、奖学会长。十一世冯仁燮为国民学校教师; 冯荣燮 (1920—2004) ,十六岁时即参与族谱的修订工作,早年执教于加平郡京畿道中学和仁川府中学,1945 年后至东中山林高等学校设立运动参划,任庶务课长。曾任杨州郡教育委员会委员、副议长、杨州郡农业协同组合监事和山林组合监事等职,著有 《朝宗岩文献录》、 《朝宗岩文献录续集》、《朝宗岩文献录后集》、 《大统庙复享再建志》、 《九义士传》、 《增补九义士传》、《增修九义士传》、《朝宗岩与九义士》、《大明遗民史》、《临朐冯氏族谱》、《临朐冯氏世稿》等书。1959 年,冯姓花树会组织族谱修撰工作,冯荣燮是主要负责人。1978 年任 《杨州郡志》编纂委员参划,1982 年任南杨州文化院创设顾问。他为先祖立 “冯义士纪绩碑”,重建朝宗斋,组织朝宗岩保存会,创建大统庙,组织明义会和为大统庙筑墙立门及朝宗岩扩建等。

冯荣燮毕生从事全世界冯氏的寻根运动,自他得知韩国冯氏的族源是山东临朐冯氏,就一直寻找机会,希望能重回故乡、寻根问祖。在 《〈寻根〉运动之由来和经验记》一文中,他写道:“(先祖) 因当年兵荒马乱之时,仓促东渡来韩,不克将族谱携带同行,以至今日,只知为临朐冯氏,应属中国临朐冯氏之一分派。”281989 年 10 月,冯荣燮以韩国粟谷思想研究院研究员的身份,赴曲阜参加孔子诞辰 2540 年纪念庆典,因当时不能至行程安排之外活动,其探访故土的愿望终未能实现。10 月 8 日农历重阳节,冯荣燮登上泰山玉皇顶,将从韩国南杨州捎来的酒果布纸陈设,向临朐冯氏十一代以上远祖之英灵读祝跪拜。回国前,他将所著韩国 《临朐冯氏族谱》和 《九义士传》二书以及一封题为 “登泰山而未能探访祖乡”的信与在泰山之巅祭拜祖先的照片,寄至临朐县地名办公室,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他找到了冯裕第十六世孙、县文艺创作室主任、国家二级编剧冯益汉。冯益汉是四支冯惟敏之后,因为从事文学创作的缘故,得以传承先祖留下的 《临朐冯氏族谱》和集历代名人为冯氏先宗撰写行状、碑文的 《冯氏世录》,他为冯荣燮的思乡情愫所感动,即刻为其寄去冯氏先祖的资料,并附先祖遗像六帧。就这样,中韩两国冯氏子孙正式取得了联系。1991 年 7 月,冯荣燮赴天津参加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偕次子起亨赴临朐寻根认祖。回韩国后,冯荣燮集分散于世界各地的冯氏人物和资料,撰写了百万字的 《冯氏大同谱》,次年又撰写了 《冯氏大同谱续篇》,1993 年撰成 《韩国人尊周思想》一书。

朝鲜君臣对明朝始终怀有强烈的感恩之心,因而他们对留居朝鲜的 “九义士”及其后裔也采取了宽容友好、尊重优待的态度,尊称他们为 “皇朝人”、“皇朝人子孙”,免其钱粮兵役,厚赐衣廪。孝宗时,将 “九义士”拨归宫中内需司管理,同时, “朝廷赐田民、给衣食。”29

肃宗三十年 (1704) ,明朝灭亡六十周年之际,肃宗在昌德宫后苑建大报坛,崇祀明神宗,英宗时期,又将崇祀对象增加到明太祖和崇祯皇帝。大报坛成为历代朝鲜国王崇祀明朝皇帝的祭坛,直到 1908 年被毁。正宗十四年 (1790) ,设立大报坛守直制度,以“九义士”子孙充任大报坛守直官,属兵曹管辖,又置汉旅三十名,入直于朝宗门内,坛享时行奉神榻、设馔、撤馔等事。30每当三帝诞辰、忌日和践祚之日,朝廷均会举行隆重仪式,此时 “九义士”子孙是最重要的陪祀人员。1831 年,济南庠生王以文五世孙王德一、王德九兄弟在朝宗岩建大统庙,崇祀明朝三位皇帝和九义士,此后,九义士之中的临朐冯氏、杭州黄氏、琅琊郑氏和济南王氏四姓后裔大多移居于朝宗岩附近,这里同样成为朝鲜君臣尊周思明的场所。1968 年 3 月 19 日,四姓后裔成立了 “九义士子孙亲睦会”,以大统庙为祭奠圣地。他们对祖先的崇祀对当时及后世的朝鲜社会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赢得了朝鲜人民的尊重。

根据韩国经济企划院调查统计局1987 年12 月发表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1985 年 11 月1 日,散居于韩国各地的九义士后裔有近 3 000 人,其中临朐冯三仕后裔 361 人,分别为汉城65 人、釜山22 人、大邱 9 人、仁川 4 人、京畿道 189 人、江原道 14 人、忠北道 19 人、忠南道7 人、全北道6 人、全南道5 人、庆北道21 人。31作为山东临朐冯氏这一名门望族之后,自明末冯三仕跟随朝鲜质子赴朝,至今已传至十余代,其子孙中有多人在朝鲜为官,而从他们所著多部著述来看,又依稀可以看出临朐冯氏文学世家的浸润和影响。赴朝冯三仕及其后裔,家学渊深,在异国的土地上,继续书写着政事与文章并举的家族传奇。

附:

韩国冯氏著述表

作者:刘冉冉,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在站博士后。

The Feng Lineage of Linqu in Shandong and Their

Activities in Shandong and Korea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u Ranran

Abstract: The Feng lineage of Linqu in Shandong was well-known and influential in local societ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lmost every generation had its eminent representa-tives in either official circles or literary filed,and it was thus termed as “Aristocratic Lineage of North Sea”.Feng Sanshi,the sixth generation grandson of Feng Yu,accompanied the prince of Korea who was held as a hostage in the Qing court back to Korea in late Ming and settled down overseas.His descendants thus propaga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the Korean Peninsula.The Korean government treated them friendly and preferentially,exempting them from taxes and military service while providing them with clothes and grain.A number of Feng's descendants as a result assumed official positions in the Korean court and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official me- morial ceremony held in Korea.

Key Word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Feng Lineage of Linqu in Shandong Feng Sanshi 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