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幽默的语用认知探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幽默研究述要

2.1 幽默概念界说

2.1.1 “幽默”概念的由来

“幽默”是一个外来词,其英文是humour或humor,法文是humour,德文是humor,俄文是юомр。最初在拉丁语中(h)umor意为“体液”,直至17世纪末,幽默才被作为一个美学概念使用,意为:“行为、谈吐、文章中足以使人逗乐、发笑或消遣的特点;欣赏和表达这些特点的能力。”1

就语词形式而言,“幽默”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已出现,《楚辞·九章·怀沙》中就有“孔静幽默”之句,但那是表示寂静无声的意思,与本研究的幽默毫不相干。通常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幽默”一词是20世纪20年代由林语堂引入和首创的。“我早就想要做一篇论‘幽默'(hu-mour)的文章,讲中国文学史上及今日文学界的一个最大缺憾(‘幽默’或作‘诙摹’,略近德法文音)。”2“幽默二字原为纯粹译音,行文间一时所想到,并非有十分计较考量然后选定,或是藏何奥义……惟是我既然倡用‘幽默',自亦有以自圆其说。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显露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故译为幽默,以意义言,勉强似乎说得过去。”3

2.1.2 “幽默”概念的界定

尽管幽默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是艺术创作实践和艺术欣赏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真正从理论上弄清其内涵和外延并非易事,至今仍无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幽默”定义。关于“幽默”概念的界定,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要确定“幽默”的含义,“那是一桩了无止境的操劳”,“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意见”。4这是17—18世纪英国喜剧家康格里夫试图确定“幽默”含义时所发出的感慨。林语堂先生也曾指出:“幽默之为物无从说起,与其说得不明白,不如简直不说,故谓懂的人(识者)一读就懂,不懂的人打一百下手心也还是不知其为何物。”“太庄重地介绍幽默,就像那位法国演说家写出洋洋大观的三十卷巨著来劝人缄默一样地不知趣。”5我国当代漫画家方成也认为,幽默“复杂多变并有许多微妙之处”,“只可意会,不易言传”。6

不仅如此,各种辞书对“幽默”的界定也复杂多样。为了对“幽默”概念有个宏观的、全面的了解,在不得不给出一个差强人意的简短定义之前,我们不妨先摘要参考李林之、胡洪庆(1990)所引的世界各大权威百科全书和专科辞典对“幽默”的定义和阐述7:

英国《新卡克西顿百科全书》:幽默就其“观察理解事物中富于喜剧性的一面”而言,是指对生活及作为人类一员的我们自身的态度,即看到我们自己既是滑稽的又是庄严的。幽默还含有宽恕、调和与均衡之意……幽默也可宽泛地用于概括各种喜剧以及任何能使我们发笑的东西。幽默随着形形色色的矫揉造作及社会习俗和行为时尚的变化而变化,但其所展现的人类本性的既滑稽又庄严这一点却毫无变化。……幽默被视为一种推动文明发展的强大力量。它是一种信念,一种绝非悲哀消极的信念。

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幽默一词源于中世纪……所谓幽默的人,指的是他的基本性格受到一种特殊体液或多种体液的不同的混合方式的影响。……另一个结构方面的原因是,幽默与笑的本质即紧张之后的松弛反应有关……幽默作为存在方式而不是写作方法,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德国《梅耶百科全书》:……第一个给幽默下定义的让·保尔指出了幽默的喜剧性含义,并认识到“非崇高性”与思维之间的反差是长期存在的。此后,幽默结构研究者们多将幽默视为真实的发现,或是理想、人道和价值在非真实表现形式中的发现。表现形式的不协调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想象意识,一是现实氛围。唯因如此,这种不协调性才愈显其奇妙、滑稽。……

美国《新时代百科全书》:幽默表达了人们嘲笑自己及其所创建的社会时的得意心态。幽默的性质已被证明是难以捉摸的,即便是伟大的思想家也为之而困惑。亚里士多德从不协调性角度确定了幽默的定义:一切荒谬可笑的事物都包含了某种“不致酿成伤害和痛苦的缺陷或丑”。康德认为笑是在“紧张的期待突然消失之际的一种情感”。弗洛伊德把幽默视为人类发泄自己被抑制欲望的途径。……最好的幽默定义也许是最简单不过的了:幽默乃是一切滑稽可笑的事物。

苏联《苏联大百科全书》:幽默是喜剧的特殊样式,是意识对客体个别现象和整个世界采取的一种内庄外谐的态度。从词源上看,幽默显然是“任性的”“主观的”,它受个性的制约,打有“幽默家”本人“奇异”思想倾向的烙印。在对待引人发笑的怪事时,幽默诱导人们以深入思考的严肃态度理解笑的对象的本质。这正是幽默与冷嘲热讽大相径庭之处。……从整体上看,幽默试图摆脱司空见惯的偏见,对生活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幽默着力于从平淡中揭示崇高,从荒诞中揭示理智,从随意的描述中揭示事物的实质,从可笑的事物中揭示悲哀……

日本《大日本百科事典》:幽默不是以居高临下的超然态度来讥讽他人愚蠢的笑,而是在嘲笑他人的同时又倾注了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可悲本性的哀怜的一种内涵复杂的笑。幽默不只是对眼前种种现象的反映和发现,而与一种更为抽象的人生观念相关联。幽默引起的不只是哄堂大笑,有时还有苦涩的微笑或含泪的强笑。幽默以悠然超脱或达观知命的态度来待人处世,这与那种以功利观点对待人生的态度是格格不入的。

概而观之,外国各大辞书对“幽默”的界定尽管有大致相同的成分,却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我国普遍认同的“幽默”含义基本还是源于林语堂先生的阐释,他认为与幽默“最近者为‘谑而不虐',盖存忠厚之意。幽默之所以异于荒唐滑稽者:在于同情于所谑之对象。人有弱点,可以谑浪,己有弱点,亦应解嘲,斯得幽默之真义”8。“人民艺术家”老舍对幽默的看法则着眼于人们的社会心理:“它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是由世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地写出来。他自己看出人间的欠缺,也愿意使别人看到。不仅是看到,他还承认人类的欠缺;于是人人有可笑之处,他自己也非例外,再往大处一想,人寿百年,而企图无限,根本矛盾可笑。于是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9我国两种权威辞书对幽默的界定也大体相类:

《辞海》(1999年版):英文humour的音译。在文学艺术中有两种含义:①发现生活中的喜剧性因素和在艺术中创造戏剧性因素的能力;②一种艺术手法,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通常是运用滑稽、双关、反语、谐音、夸张等表现手段,把缺点和优点、缺陷和完善、荒唐和合理、愚笨和机敏等两相对立的属性不动声色地集为一体,在这种对立的同一中,见出深刻的意义或自嘲的智慧风貌。10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11

总之,我国传统的幽默观与西方相比,都倾向于狭义,注重其社会意义、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和美学意蕴,而把一般的荒诞、滑稽、机智甚至讽刺排除在外。这在理论上当然无可厚非,但实际操作中幽默与后者的界限并不易区分。对此,我国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和文艺创作者都深有体会。“在实际上,纯粹的幽默与纯粹的讽刺并不多,总是种种要素杂在一处的。”12“讽刺与幽默在分析时有显然的不同,但在应用上永远不能严格的分隔开。”13“滑稽和幽默,从结构形式上看,有几乎同样的错位的语义,因而滑稽可以说是幽默的基础。”14“机智与幽默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从生活中、作品里和舞台上接触的大量事实说明,智趣中含有幽默,幽默中含有机智。”15而且,近年来国内对幽默的语言学研究基本都采用了对“幽默”的广义界定。

可见,无论就研究的可操作性,还是就东、西方幽默研究的普遍可接受性而言,都宜于采取“幽默”的广义界定。本书综合前人的论述,把“幽默”宽泛地定义为: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口语形式和书面语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引人发笑的作品。16

这个定义与 Alison Ross 给 “幽默”所下的定义 (“something that makes a person laugh or smile”) 相仿。“与其他简洁的定义一样,我们可能很容易找出其例外。很可能有这样的情况:我们认定某个东西是幽默———即使当时没人觉得可笑,而且还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人笑了,但是有的人断言:‘没有什么好笑的! ' 微笑和大笑也可能是害怕和尴尬的表现。尽管有这样的反对意见,但划分什么是幽默时,反应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因素。”17

这个界定主要突出了幽默的两个特点。一方面,它要能够使人发笑,这是其他很多言语形式所不具备的。无论如何, “从常识而言,笑是给幽默进行定义的一个实用的起点———尽管笑也许不是幽默的充足或必要条件”18。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笑的主体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换言之,也就是要搞清楚谁笑。 “人们对于性质幽默的语言的创造,未必都是自觉地企图令人发笑的。哈姆雷特的母亲责怪哈姆雷特 ‘你得罪了你的父亲 ',他回答母亲说:‘你才得罪了我的父亲。' 母亲口中的父亲是指那个活着的篡位的新王,哈姆雷特口中的父亲是指那个已被新王谋杀的前王; 哈姆雷特的回答是带刺的。读者觉得可笑而且觉得这话颇为辛辣,但哈姆雷特说话的动机却不像是企图引起母亲发笑。他那怜悯以至憎恶母亲不贞的心情显然十分沉重,他未必觉得自己的话是有幽默感的。至于幽默的性质和引人发笑的效果未必经常是统一的。”19儿童笑话中讲天真无邪之言的儿童,“痴愚类”笑话中讲 “傻话”的愚人,这些 “原”讲述者也往往并非发笑者而是笑料笑柄,所以,幽默的无意和有意之分是非常必要的。本书所指的笑的主体主要是指作为 “局外人”或 “第三者”的幽默欣赏主体。另一方面,幽默是通过一定语言形式 (口头或书面) 表现出来的,非语言性的滑稽 (如哑剧、马戏中的滑稽表演、漫画等) 不是本书的研究对象。

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幽默所涉因素众多,这两个特征的主观性是很强的,有的幽默能令一些人发笑,但未必能令另一些人发笑,或者说幽默未必能令所有人发笑。这都牵涉到幽默的认知语境问题,与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时语境、认知主体的百科知识差异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这些,我们将在第 5 章中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2.1.3 幽默的分类

关于幽默的分类,一直以来,西方研究者都试图找出一个统一的分类方式,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为众人所普遍接受的方法和标准。根据人们对幽默划分的目的,幽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20:依其与语言的关系,可分为言语幽默 (verbal humor) 和非言语幽默 (non-verbal humor) ; 依发出者有无目的,可分为有意幽默 (intentional humor)和无意幽默 (unintentional humor) ; 根据接受者接受幽默时的心理预期状况,可分为主动幽默 (active humor) 和被动幽默 (passive humor) ; 按攻击性的有无,可分为攻击性幽默 (aggressive humor) 和非攻击性幽默(non-aggressive humor) 。西方还结合修辞方式和功能,将幽默分为笑话(joke) 、讽刺作品 (satire) 、机智作品 (wit) 、反讽作品 (irony) 、喜剧(comedy) 、俏皮话 (wise-crack) 、轶闻 (anecdote) 、模仿作品 (parody) 、闹剧 (farce) 、双关语 (pun) 等。笑话按语义内容可分为政治笑话 (po-litical joke) 、性笑 话 (sex joke ) 、宗 教 笑 话 (religious joke ) 、犹 太笑 话(Jewish joke) 等。

中国传统上通常按主题为幽默分类,如游戏主人纂辑的 《笑林广记》分为古艳、腐流、术业、形体、殊禀、闺风、世讳、僧道、贪吝、贫窭、讥刺、谬误十二部; 而冯梦龙的 《古今谭概》分为迂腐、怪诞、痴绝、专愚、谬误、无术、苦海、不韵、癖嗜、越情、佻达、矜嫚、贫俭、汰侈、贪秽、鸷忍、容悦、颜甲、闺诫、委蜕、谲知、儇弄、机警、酬嘲、塞语、雅浪、文戏、巧言、谈资、微词、口碑、灵迹、荒唐、妖异、非族、杂志三十六个部类。这样的分类是与古代人们对笑话的社会功能的重视相联系的,从其中的例子看,各种类别间的交叉甚多。

现在国内则倾向于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如谭达人 (1997) 从幽默技法上把幽默分为四个大类,共五十一个小类; 任绍伟 (2004) 从构成原理把幽默、笑话分为七十四类,是迄今最为详细,也最为明晰的一种分类方法。更多幽默笑话集和网络笑话则基本沿用了中国传统上按主题或内容分类的方式,如海笑 (2006) 把幽默分为生活、机智、家庭、校园、爱情、军事、动物、交通、医疗、国际、商业、职业、愚人、讽刺十四个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