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知识点讲解
浅谈筝的演化
筝,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一种古老的弹拨类乐器,源于战国时代的秦国而盛于唐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代诗人吴融在 《李周弹筝歌》 中描述:“五音六律皆生知,就中十三弦最妙。” 筝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它以优美音色、丰富表现力以及具备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而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筝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无论是外观构造还是指法技法都得到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演奏体系。
“筝” 一词最早见于李斯的 《谏逐客书》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筝已在秦地广泛流传,因此也常被称作 “秦筝”。筝的称谓有很多种,除了 “秦筝” 外,还有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筝的流传范围更广,延伸到今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和内蒙古等地。与此同时,筝本身也得到不断的完善,从最开始的五弦、九弦发展到战国末期的十二弦,使得筝在形制外观和音乐表现上相当成熟。不过筝的演奏技法在这期间还停留在最原始的弹法上,右手主要用大拇指,左手滑颤音很少。到了唐代,筝发展到十三弦,不仅应用范围广泛,而且弹奏技法与指法获得快速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唐代诗人如李白、岑参、刘禹锡、白居易等都不吝笔墨为其写下佳句,如白居易的诗作 《筝》 中提及 “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从唐代的筝诗中不难发现,指法有十多种,如掩、抑、按、抽、拨、打、撮、推、弹、拂、抚、挑、捻、拍、遏、回旋等,很好地提高了筝的表现能力与艺术效果。元明时期,出现了十四弦筝和十五弦筝。在表现形式上,元代出现了两面筝对弹的表演方式,如著名诗人杨维桢的 《春夜乐》 中提到 “双筝语凤凰柱,弹得新声奉恩主”。到了清末,筝又增加一根弦,发展成为十六弦筝。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近代音乐的发展,拓宽音域达到音响上的可听性,筝先后出现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弦制,但在本质上还只是停留在五声阶段。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成为 “地球村”,音乐在这一时期也出现全新的融合。随着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展,听觉也随之丰富,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五声及单线条旋律,这时需要一款与这一时代融合的筝类乐器来承载新的音乐表达形式,但要能够不失历史韵味,又能够适应当下,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要发扬就必须发展,要发展就必须改良。于是,“现代筝” 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