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民居的建筑样式
由于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博罗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常见的民居建筑样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竹篙式
在博罗客家地区,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建筑样式是“一”字形“一条龙”式的民居,乡间称这种建筑为“竹篙屋”。竹篙屋最简单的形式是“三间起”,即三开间的房屋,屋顶前后两落水,中间为堂,是全栋建筑的中心,左间为大房,右间为二房。若两端再各加一间,则称之为“五间起”。
另外,竹篙屋也被称为“穿堂屋”,因为中间开一个无后墙的厅作穿堂,厅的两侧对称为住房,不另建大门和围墙。
(二)单伸手
在客家“竹篙屋”的“一条龙”式房屋的单边(一端)加上一段垂直方向的厢房,平面呈L形,状似“一条龙”伸出一只手,这种房舍被称为“单伸手”民居。伸出来的“手”,一般用作草间、茅厕等。
单伸手
(三)三合院
三合院有两种形式:门堂屋(简式三合院)和两伸手(繁式三合院)。
如果在一排三间或五间的“竹篙屋”的“一条龙”式的住宅前面加围墙,围成“ㄇ”字形院落,左右对称,围墙正中为门,就会形成一个简单的“三合院”式民宅,这种简式三合院,被称为“门堂屋”。
如果在“竹篙屋”的“一条龙式”的住宅的正座横屋两侧加建垂直方向的厢房,朝厅一面筑以围墙,围成“ㄇ”字形院落,人从侧面而入,形成一个比“门堂屋”(简式三合院)较为复杂的民居,它被称为“两伸手”、“单堂式”围屋。
三合院院端常可再加单坡式屋顶的简单房子,被称为“斜阁”,多用于蓄养猪牛,亦可在屋侧搭寮,以饲养家禽和用作茅厕。
(四)四合院
由于人丁兴旺,乡间民居形式从“竹篙屋”到“单伸手”,再到“三合院”,渐次发展为“口”字形的四合院式。四合院是二堂二横的结构,一般客家人将此类建筑称为“双堂式”两进围屋。前进为门堂或前堂,后为上堂,中间为天井。依堂屋开间数分为“上三下三”(上三间屋、下三间屋)或“上五下五”(上五间屋,下五间屋)。
四合院式民居在乡间被称为“四点金”,之所以叫“四点金”,是因为后面两边房子的屋顶是向下的“双泄水”,像“金”字上面的“人”字,前面也是两个这样的屋架,四面都像个“金”字。如果左右两边再加厢房,就变成“四伸手”民居。
(五)殿堂式
殿堂式,也称厅堂式,即厅屋组合式。在博罗,当地人一般称堂为“厅”,“堂”专指祠堂,称一栋房子为“屋”。“厅”是“屋”的中心,许多栋“正屋”和“横屋”连在一起便组合成一栋大房子,许多栋大房子连在一起便组成“大围村”(大屋场)。这种民居建筑方式实质上脱胎于古代中原汉族的“府第式”民居,罗浮山地区以此为主流,“殿堂式”民居广泛分布各地。
(1)单堂式。它也称“四扇三间”(即单栋四扇墙三间屋)、“三间过”。“三间过”,即“一厅两房”,中间为厅,左右为室。一般在旁边搭建或另建厨房、牲舍、厕所等,这是“殿堂式”民居最简单的单元组合形式,多为分家者或贫者所居。
(2)两堂式。此结构是“单堂式”的扩展,即前后两栋单堂式,中间隔一横向天井,并通过腋廊将前后两栋连在一起。两栋屋的中间处便是前厅(门厅)和后厅(上厅),前后厅也合称为“正厅”。前厅次间为厢房(杂房),后厅次间为正房(房间),这样便构成了一幢封闭式的由两个单元组合而成的“正屋”,通称为“两堂式”,俗称“上三下三”。“两堂式”的基本特点是以上下厅为中心,围绕天井,房屋对称组合,四周外墙少窗。
(3)多堂式。四面合围的“两堂式”是博罗乡间民居的核心样式,它灵活性很大,可以随着家族人口的不断增多及所处的地势,向横向或纵向扩建,在“单堂式”或“多堂式”的基础上,在正屋两侧扩建“横屋”。横屋的进深与正屋等齐或前部凸出两间,平面呈倒“凹”字形。正屋与横屋间留一通衢,称之为“巷”。通衢前后对开小门,巷中相应留竖向天井,以采光排水。横屋各房间的门均朝巷道开,正屋从腋廊处开门通往巷道。这样便以正屋的正厅为中轴线,加上两侧的巷和横屋,构成了一幢通称为“两堂两横”式的房屋,即两进屋,前为第一进,后为第二进,中间为天井。这种民居如果还想要扩建的话,可在横屋外侧继续对称地增加类似的巷和横屋,相应称为“两堂四横、六横……”式,也可在前进或后进隔以天井、腋廊,再建一进,同时再将两侧的巷和横屋向前推齐。这种由三进正屋和两排横屋组成的房屋,便被称为“三堂两横”式,这是此类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随着宗族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三堂两横”式还可扩建为“三堂四横”、“三堂六横”等,直至发展为民间所说的“九井十八厅”或“九厅十八井”这样的大屋场。“九井十八厅”或“九厅十八井”虽说法不一,但从规模上说,都是对进深和面阔方面的拓展,是博罗人建房追求的最高境界。
以上所描述的多堂式民居的建筑模式,只是一个大致概念,因为在实践中,“多堂式”民居是一个按总体规划来进行建设的庞大工程。
多堂式民居的另一个特色是,在屋前开挖一口池塘。这既有利于屋内排水,又可养鱼、灌溉和防火;屋后山坡种植林木,以保护房屋免受风沙侵袭和调节气候。这种殿堂式建筑用料讲究,采用三合土或青砖作墙,雕梁画栋,工艺精美。一座大型的殿堂式民居有上百个房间,可供一二十户上百口人居住。厕所、柴草间、畜栏一般都在离住屋两侧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殿堂式民居建筑有许多,如博罗县杨村镇井水龙村。
(六)围屋式
围屋,顾名思义,就是由厚厚的外墙包围着的屋子,是扩大了的殿堂式。罗浮山围屋的形式主要是四角楼。四角楼的主要特点是长方形,围屋四角加建碉楼。四角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它的突出特点是增强村屋的自卫功能,防匪防盗,打击外敌,是山区民居建筑的一大杰作。
围屋亦有多种形式:
(1)三堂两横四角楼围屋。其整体结构与府第式客家民居无太大差别,一般都以中轴为中心,设上、中、下“三堂”,左右两边建横屋,堂屋背后加建一排“枕头屋”,与横屋相连成围。外墙厚实高耸,不开窗,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大门前均有宽阔的晒坪和半月形池塘。
(2)多堂多横四角楼围屋。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左右横屋的前面第一间和后面第一间(即房屋的四个角)朝外凸出1米左右,加建高出房屋一至二层的炮楼,炮楼内设枪眼,可居高临下地对房屋四周进行监护,便于防御外敌、打击盗匪、保护自身。公庄镇横岭村林氏光裕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东向西,三堂、二横组合,呈井格形排列,左右对称。围屋共有房屋约52间,中轴为三堂屋,有左右横巷通向两侧横屋。
(3)混合式围屋。混合式围屋是集家、祠和堡于一体的设防性民居。围内设有水井和专门囤积粮草的房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具有割据性,只要将围门一关,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最有代表性的是博罗县公庄吉水围村,村内有由数十座殿堂式或由其他形式组成的屋场。四周有高8米、厚70厘米的围墙;围墙的四角有15米高的炮楼;围屋内有祠堂、水井和仓储间等。又如博罗县公庄官山楼角。
(七)排列式
此形式在罗浮山南麓平原地区较为常见。“排列式”即以祠堂为中心,向前、向后扩展建筑物。祠堂为独立单元的“多堂式”结构,其他房屋以行列式的组合方式在祠堂的左、右、后方有序地建造。以若干房间为一排(一般为10间),屋按次序排列,前排的地势稍低,而后排略高出,后面有龙山。排与排之间留小巷,若干排为一列(组),列(组)与列(组)之间留大巷。屋与屋之间均为连体共墙,前后开窗门,屋间比“殿堂式”的高、长、宽。在过去,一户人住一间屋,前端打灶作厨房,后端为房间住人,楼上堆放柴火和杂物,虽然房屋狭窄,但很紧凑。
排列式建筑群一般都居住着百户人家以上,一排排清一色青砖瓦房,鳞次栉比;一条条深幽的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在村里游走,不经意间,一座特有的罗浮山建筑,迎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