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廖秀勋
民俗,顾名思义,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习俗。它的发生与延续,是历史的必然。
博罗,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建县以来,一直是东江中下游的重镇(古邑),中原古俗与岭南风俗交融发展,凝聚成不同的历史时期民俗文化的遗存,结集为具有浓郁的岭南色彩的民俗瑰宝,形成了客家古邑民俗的特异风貌。那些源远流长、世代流传的乡风民俗,在漫长的岁月中,曾无微不至地照料着我们的生活,慰藉着我们的心灵,安顿着我们的肉体,编排着我们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风俗就是生活,人的生活离不开风俗,就像鱼离不开河流、鸟离不开树林。
历史是岁月风雨剥蚀的残碑,需要后人很费力地加以辨认。民俗风情,是历史烽火留下的一堆金矿。历史烽火的焚烧中,有烈焰腾起的人间烟火。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烟火的余温给我们保留一股温存的气息。这势不可挡的气息催开了21世纪新文化盛事的美好春天,喜看姹紫嫣红的文化百花园里,又多了一朵《博罗民俗》的文化奇葩。
博罗优秀的民俗文化固然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但二者并不存在从属和等于的关系。因为,博罗民俗文化本身是一种非地域的文化,它的一部分可以与岭南文化相互叠合,形成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画卷。博罗民俗植根于博罗,集结了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等,经博罗人世世代代锤炼、淘洗和传承,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它积淀着厚重深邃的底蕴,凝聚着博罗人的性格和博罗精神,是博罗人彼此认同的重要标志。
将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博罗民俗整理编撰,使博罗人对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同感和热爱、眷恋之情,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博罗民俗》是一部具有民俗研究价值的地方民俗志。它的撰写与出版,证明了博罗县政协对民俗文化的高度重视,把有限的文化经费用在了刀刃上,诚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该书的作者毛锦钦同志,确实尽到了一名“博罗歌者”的责任,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广泛搜求资料,废寝忘食,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完成了此书的撰写。
毛锦钦同志,是博罗这块土地上的文化捍卫者。这种文化自觉性表现在他对博罗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有充分的认识;也表现在他对博罗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中;更表现在他对博罗文化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博罗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对其丰厚的精神内涵、历史底蕴的全面挖掘。其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孜孜不倦、有所追求的态度,值得后继的文化工作者学习。
《博罗民俗》的每一段文字都尽力做到翔实可靠、脉络清晰,再加上图文并茂的编排,使其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其中包括居家、交通、服饰、饮食、节庆、风味、特产、生产、游艺、婚嫁、寿诞、丧葬、信仰、禁忌等,具象完整,覆盖广泛,处处闪现着民俗和地域特色,且融生活性、艺术性、传承性于一体,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幅幅温馨淳美的民俗风情图。
正是这种价值,使《博罗民俗》一卷在手,自会兴趣盎然。《博罗民俗》将有其不俗的表现。
二〇一四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