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后现场绘画语境”到“后现场顿悟”
一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芝诺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是埃利亚派的代表人巴门尼德的学生和继承人。芝诺素有“悖论之父”之称,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
芝诺曾经讲过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们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到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广。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在这个故事中,芝诺把知识比作圆圈,生动地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
这个故事表明: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一个人缺乏知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低,就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
其实,发现自己无知正是有知的表现,而骄傲自满则多半出自于自己的无知。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际的,而人们已知的部分总是极为有限的。这正像圆圈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一样,知识越渊博,所接触的未知面就越广泛,疑问也就越多;反之,知识越贫乏,接触的未知面就越狭窄,疑问自然也越少。只有什么也不懂、不学无术的人,才不会感到自己的无知,这岂不是最大的无知?
后现场顿悟,就是在已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从而开始对未知的探索之旅。
二
对不可说的,要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的西方哲学家,他的思想深邃独特,他的生活离奇曲折,他的性格孤僻莫测,尤为令人惊叹的是他一生中两次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方向——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由命题构成的,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命题和事实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语言是对现实世界的摹写,这就是维特根斯坦前期著名的“图像论”。但他又认为,语言的使用是有界限的,这个界限就是经验世界的界限。语言与经验世界具有共同的逻辑空间,这就表明,语言是与经验世界相对应的语言,它是用来描述经验世界的,而一旦超出了这个经验世界的范围,则没有语言可以与之相对,即不可能用语言来加以描述。如果我们一定要将语言运用到经验世界之外,去陈述诸如“世界整体”、“上帝”及“善恶”这样的非经验对象时,我们的语言(包括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就会陷入逻辑混乱之中。
有鉴于此,维特根斯坦就提出了为语言划界的问题,并声明他写作《逻辑哲学论》的根本意图正是“想要为思想划定一个界限,或者说,不是为思想而是为思想的表达划一个界限。”所谓“为思想的表达划界”,就是要在能够由命题(语言)表达的东的另一能由命题表达而只能显现的东西之间划一条界限:在界限的西和不是实在的经验世界,它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对象;在界限这边就边则是非实在或非经验的领域,它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因而“对不可说的,要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就这样以神秘的朦胧诗一般的语言结束了他的《逻辑哲学论》。就是这本仅几万字的格言体著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团体“维也纳小组”的“圣经”,在学术聚会与学术沙龙上被逐字哲学流派,扭转了20世纪哲学的方向。它是20世纪享有盛誉的哲学逐句地朗诵和讨论,而维特根斯坦本人却以他特有的高傲多次拒绝成为该著名小组的成员。
什么是“可说的”?
所有自然科学的命题,都是可说的。维特根斯坦如是说。
什么是“不可说的”?
生命、伦理、价值、情感、宗教、激情、想象、直觉、形而上的本体……一切可以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东西,都是不可说的。它们是如此神圣之物,以致不能被说,只能在沉默中显示。
凡不可说的,只能显示。维特根斯坦如是说。
维特根斯坦在写给好友冯·费克尔的信中如此解释他的《逻辑哲学论》:“本书的观点是伦理的观点……也许这是开启这部著作的一把钥匙……我的书由两部分组成:这里描述的部分加上所有我还没有写的东西。确切地说,正是第二部分相当重要。”
不可说的、只能在沉默中显示的东西,永远比可说的东西重要,例如生命和文化永远高于自然和技术。
于是:“凡可说的,都是可以说清楚的。”“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
何等简洁、明了,何等单纯、透明。一如主人的衣着,简朴、整洁;一如主人的住所,一床、一桌、一椅、几盆鲜花。哲学的空间纤尘不染。
简洁与单纯是哲学的最高境界。能将哲学还原至此境界的思想者,非大师莫属。
我们还需要说什么,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当有人告诉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的《世界的逻辑构造》剽窃了《逻辑哲学论》中的思想时,维特根斯坦大度地一笑:“我不在乎一个小孩偷了我的一个苹果。”
因此,哲学在维特根斯坦那里终结了。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都解决了”。
后现场顿悟,与“对不可说的,要保持沉默”一样,只是呈现。
禅说:“不可说。”
是的,只能悟,只能顿悟。
谢天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