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判断:多维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 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人格判断

4.1 人格判断问题的起源

4.1.1 人格—环境之争

一个人的行为到底取决于个体的人格还是特定的情境,心理学家对此一直争论不休。特质论者认为,个体的行为表现由人格特质决定,了解特质就能预测行为;情境论者则认为,个体的行为由特定情境决定,知道一个学生在学校表现诚实无助于我们了解这个人是否在家里也有诚实表现。这就是人格心理学领域中著名的“人格—环境之争”。人格—环境之争的起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1968年出版的《人格评估》一书引发的。米歇尔认为,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行为非常不一致,因此用概括的人格特质刻画个体差异是不合适的,而特质心理学家包括那些致力于人格测评技术和实践的学者则强烈反对这一观点。范德(2009)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格—环境之争涉及三个核心问题:第一,是个体的人格超越即时情境而对行为提供一致的指导,还是一个人的行为最终取决于他当时所处的情境?因为直觉告诉我们,人有稳定的人格(每个人每天都使用人格特质词汇)。这个问题也引发出第二个争议点,即是否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对人的直觉是无效的,或根本就是错误的?第三个问题涉及的层面更深:基础的实证问题已经在很多年前解决,为什么心理学家还年复一年地争论人格的一致性问题呢?

4.1.2 关于人格一致性的两种观点

西方人格心理学有一条不成文的假设,即假设人格是个体稳定的反应倾向及个体内部一致性的行为模式,稳定性和一致性是人格研究的理论基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格一致性与可变性问题的解决。人格心理学家在接受该假设的同时常常蒙受两难之苦:如果说人格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那么如何解释人格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人格教育及相应的心理干预又将起何作用?然而,如果说人格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我们的行为也将日复一日地随情境变化而发生难以预料的改变,一切基于人格研究所做的预测亦无从谈起(陈少华,郑雪,2000)。

在对待人格的一致性与可变性问题上,西方传统的人格理论大致分为两派:一致论与可变论。精神分析和特质论者持人格一致性的观点,而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及人本主义者则相信人格是可变的。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人格至5岁左右已趋成型,此后的发展历程不过是对早期业已形成的人格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已。早期的特质论者,如奥尔波特、卡特尔等人也认为,人格由不同水平、不同等级的特质组成,这些特质在跨时间及跨情境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稳定和一致是建构特质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新特质论者,如大五因素理论的代表麦克雷(McCrae)和科斯塔(Costa,1992),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个体人格不外乎由五个维度构成:神经质(N)、外倾性(E)、开放性(O)、宜人性(A)及责任心(C)。这些维度不仅在个体内部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且在不同文化和群体之间也是相对稳定的。

相反,行为主义者指出,相信人格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纯属天方夜谭。从某种程度上讲,个体身上只存在行为而不存在意识,只有情境而没有人格;个体的行为几乎完全由情境决定,所谓的“人格差异”不过是“S—R”(刺激—反应)结合之不同导致的。行为主义者举例说,当一座房屋着火时,试图预测高自尊或低自尊的人是否会逃离现场的做法是可笑的。人格认知理论家凯利(Kelly)则主张,人格包括“个人建构”(personal construct),它是用以建构世界及预期行为结果的两极知觉:如果某一建构产生了不正确的预期,那么这种建构应该而且也将会被修正,从而促成新的建构形成。由于个体的建构自始至终处于不断更新与变化之中,因此人格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而人本主义的观点更明显,个体要想达到自我实现,只有不断地完善其人格,否认人格的可塑性也就否认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尽管如此,人格的特质理论家反驳道,如果不承认人格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那么一切人格研究都将无从下手,研究结果也将毫无意义;如果说人格中确有变化的话,那也只是人格特质随年龄增长在活动水平上有较小的下降,并不表明人格是变幻莫测的,行为随情境而改变不应成为否认人格具有一致性的依据。与此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人格在跨时间及跨情境中的一致性。

4.1.3 人格跨时间一致性的研究

人格跨时间的一致性被认为是人格的稳定性,它是指个体的人格特质随时间变化而保持稳定的趋势。人格跨时间一致性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探讨,到20世纪90年代初已积累了数以千计的研究资料,其间影响较大的当数麦克雷和科斯塔(McCrae&Costa)的一项长达几十年的纵向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在个体发展的前30年内变化较大,至30岁以后变化甚小;从总体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身上的五种特质因素及其固有的比例保持稳定。“在头30年中,多数人的生活结构都要发生急剧变化,他们要经历上学、就业、结婚甚至离异,或许还要经受搬家的折磨……然而在人格的大五因素方面,大多数人不会有什么改变。”(McCrae&Costa,1990,p.87)尽管诸如此类的重大生活事件会对人格发展产生影响,但是研究者仍然主张基本的人格不会发生变化。

图1-4 人格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

为了检验人格在跨时间方面的稳定性,罗伯茨(Roberts)及其同事用元分析技术考察了个体生活过程中特质一致性是否会在某个特定时期或年龄阶段达到最大化和稳定化(Roberts&Delvecchio,2000)。研究者采用了152个纵向研究中的3 217个重测相关系数,对这些相关系数的元分析结果表明:特质的稳定性从童年到大学其系数从0.31增加到0.54,30岁时达到0.64,至50~70岁达到最高值(0.74)。据此,研究者推断,人格特质在个体毕生的发展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在成年以后达到最大化。此外,夫妻关于其配偶人格的看法及源于个案调查的自我评估也进一步证实了人格在跨时间上的稳定性。

人格特质何以在个体毕生发展历程中如此稳定?研究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种机制起作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人境作用以及认同结构(Caspi,1998)。上述五种机制都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人格的跨时间一致性。

第一,按照大多数研究者普遍赞同的观点,稳定、一致的环境对人格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明显。例如,父母在将孩子从幼年抚养成人的过程中,其对待孩子的方式是高度一致的。研究者认为,不仅是环境,而且由环境累积起来的经验亦将增强成人人格的一致性。因此,相对稳定的环境成为人格跨时间一致性的重要因素。

第二,遗传因素对人格跨时间的一致性也起重要作用。一方面,从已有的研究大致可以断定,人格中至少有40%的变异由遗传决定;另一方面,研究者从双生子的样例研究中初步估计,人格跨时间一致性约有80%归因于遗传的影响(McGue,Bacon,&Lykken,1993)。

第三,对人格特质一致性起作用的是个体的心理构成。在现实生活中,特定的人格特质或认知结构倾向于使原有的人格特质变得更趋一致。例如,那些活泼好动的儿童在不同的时间总是倾向于做出一致性的表现,据此强化其外倾的人格特质。舒尔格(Schuerger)等人的研究发现,与那些情绪上不太稳定的临床样本相比,非临床样本被试的人格特质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并且同时指出,具有较强计划能力特质的人倾向于更自信、更独立及更有头脑(Schuerger,Zarrella,&Hotz,1989)。

第四,人格—环境作用及固有的认同结构也会对人格跨时间一致性产生影响。例如,在解释人格特质为何具有跨时间及跨情境的持久性时,人格—环境相互作用能够将心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种认知图式,个体固有的认同结构进一步强化了人格特质的一致性,人们总是倾向于发展那些业已形成的人格特质,强烈的认同体验既在经验上也从概念上整合了那些与一致性相关的概念(如心理调节和幸福感)(Helson,Stewart,&Ostrove,1995)。

4.1.4 人格跨情境一致性的研究

人格跨情境一致性比跨时间一致性更复杂。如何判定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中以一致的方式行动呢?就连特质论者也认为,个体不可能在任何情境中都以相同的方式行动。很显然,人们不可能在宗教仪式上获得有关攻击性的资料,也不可能在足球比赛中得到宜人性的证据。在人格跨情境一致性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在8 000多名小学儿童身上考察了“诚实”这一特质(Hartshoune&May,1928)。他们用23种方式(如撒谎、欺骗、偷窃等)分别测试孩子们的诚实特质,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测试内部的平均相关系数仅为0.23。换句话说,知道某个小孩在某一情境中是诚实的(如对老师说实话),这几乎无法告诉我们这个小孩在校外是否会骗人抑或课后是否会偷其他小孩的东西。由于特质理论假定人格特质在不同情境中具有一致性,因此上述结果往往视为否认特质具有跨情境一致性的有力证据。

关于特质随情境变化的问题,特质理论家认为,用某种情境中测得的行为来解释该个体具有某种特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有可能导致错误的测量,况且,单一的情境与特质无关。此外,尽管行为表现不同,但它们可能隐含了相同的特质。换言之,不同的行为可以表达相同的特质,同时在大多数情境中,个体都将以一种表达特质的方式来行动。这样,特质论者就得到了特质的“集合原则”:特质并非指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行为,而是指不同变化情境中的一组行为。例如,健谈、好交友、寻求强烈刺激等行为表现都反映出外倾的特质,人们可以期望该特质在不同的情境中将有不同的表现。假如为观察和测量留有余地的话,那么特质一致性是完全可以观察到的(Buss&Craik,1983)。

爱泼斯坦(Epstein,1983)的一项研究验证了人格跨情境一致性的“集合原则”。研究者要求30名大学生被试每28天评估他们的情绪体验、行为冲动和实际行为。情绪体验的评估采用14种积极和消极的体验状态(如安全、高兴、生气等);行为冲动和实际行为的评估采用64种反应倾向(如寻求刺激、攻击、社会退缩等)。主试要求被试回答如下问题:在某一场合中展示的行为有多少在另一场合中具有预测性?它们是否会随两种场合的时间间隔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天内的取样行为很少对另一天的取样行为有预测性,然而时间间隔为两周的取样行为对另两周间隔的取样行为有相当的预测性。换言之,个体两周以上的行为能够较好地用以预测另外两周以上的行为,这一点对于情绪体验尤其如此。

特质论者进而还指出,个体在相同或相似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比不同情境中的表现更一致。例如,个体的行为从一个实验室情境到另一个实验室情境以及从一种日常生活情境到另一种日常生活情境比从实验室情境到日常生活情境表现更相似,和朋友在一起比和陌生人在一起表现更一致。毫无疑问,人们在低束缚、轻松的环境(弱情境)中比在高束缚、紧张的环境(强情境)中的行为更具一致性。换句话说,我们应当为特质的行为表现留有更多的空间。与此相似,那些能自由选择环境的人比被环境强加的人,其人格特质更富有表现性和一致性。

尽管如此,特质论的批评者仍然提出了质疑,行为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是不断变化的,它并非像特质理论家所主张的那样。米歇尔(Mischel,1992)的研究表明,除智力技能外,人格特质并不具备跨越情境的一致性,即便有某些一致的地方,那也是因为情境相似。按照米歇尔的意见,尽管对“攻击性”、“友好性”、“胆怯”等人格特点的归因是我们了解他人的有效方法,但是特质并没有反映真实生活中的实际行为。所谓的一致性也许只是一种个体的“偏见”或刻板效应,人们往往凭着自己在某环境中对某种行为的知觉去预期它在其他环境中的表现。如果说米歇尔是对的,那就是说任何特质或人格测验都不能较好地预测特定生活情境中的实际行为。事实也证明,特质分数与实际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很小。

人格跨情境一致性问题实质上是传统的人格—环境作用问题,历史上,不同派别的人格心理学家往往各执一端。美国心理学家普汶(Pervin,2001)认为,心理学家往往不断更换自己的理论观点,有的时期强调内部因素,有的时期则更强调外部因素。当代人格领域的研究已逐渐演变成相互作用论,即同时注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如今,米歇尔(1999)也不得不承认人格在跨情境方面有某种一致性,复杂行为应该由情境变量与特质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调节。

4.1.5 人格—环境作用问题的解决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一方面,人格及其一致性问题的争论必将使人格研究愈发深入;另一方面,人格一致性问题看似是单一问题,其实它牵涉到一系列问题。要想彻底解决人格一致性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心身关系、人境作用、天性与教养等重大问题。如果事情真像部分认知科学家所说的那样,意识可以还原为大脑神经元的活动,那么人格究竟稳定还是可变就不成为问题,因为“心”都没了,人格一致性又从何谈起?在人格—环境作用、天性与教养等问题上,当代西方心理学越来越趋向于折中,即持相互作用论的观点。其实,这种不彻底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格一致性问题的解决。

我们认为,要想走出稳定还是可变这种两难境地,至少还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人格稳定性与可变性的标准,例如,行为能否完全等同于特质甚至人格。②稳定性与可变性的测量方法,其中必须对绝对变化和相对变化、量变与质变、显性变化与遗传变化、连续性变化和阶段性变化作出区分。③人格测量或评估材料的来源及其信度问题。④全面考虑人格测量的指标、研究偏好及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也只有在如实解答这些具体问题的基础上,人格一致性问题的争论结果才可能日渐明晰。

4.2 人格与个体差异研究

人格是个体持久的、内在的特质系统,该系统促进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Derlega,Winstead,&Jones,1999)。人格心理学家对人的研究兴趣与其他心理学家的兴趣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在以下三个方面又有不同:其一,人格心理学家重视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而不是人的共同之处;其二,人格心理学家更强调将人看作是“整合”的全体而不是许多部分的机能;其三,人格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是稳定的特质而不是决定当时行为的外部刺激与情境。

第一个差别说的着重点是个体之间的差异,这并不是排除共同点,因为人格心理学家对于人格的其他方面或规律也要进行研究。人格心理学家也不否定人格某些共同的方面或规律,例如,从出生到成熟,人的心理过程都存在分化日益复杂的趋向,而这种发展上的变化在研究人格时也极为重要。在这里,人格的个性与共性,正如汽车的引擎与外观,人格心理学家看重的是人格这一个体内部的“发动机”。

第二个差别是关于整合的全体问题。人格心理学家力图了解个别心理机能如知觉、学习、思维及情感等如何有机结合并构成人格的特质,以及这种人格特质又是如何适应各种内外刺激环境的。虽然普通心理学教材通常都是在各章节分门别类地讨论心理的各个机能,但是人格心理学家要求把它们整合起来,将个体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进行了解和研究。

第三个差别是强调内部稳定性。人格心理学家也承认人在环境中对刺激作出反应,不论是自然界的(如狂风暴雨的袭击)或社会性的(如友人对自己的期望)环境,都可能有力地影响我们的思想、情感及行动。然而,人格心理学家还要寻求内部的稳定机制来解释人的全部行为,甚至新生儿的反应也表现出许多重要的个别差异和变化。对于人格心理学家而言,“更为重要的任务是揭示个体的内在特性,并将它们与有关外部刺激的知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理解并成功地预测个体的行为”(陈少华,2010,p.15)。

一直以来,人格心理学面临着双重的研究任务,其一是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其二是作为独特的、整合的、整体的单个人的研究(McAdams,1997)。如今,上述两种任务已经被冠以“分析性研究”对“结构性研究”、“定性研究”对“定量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直至人格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出现,此时由于心理测量传统已经在心理学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导致早期“个体差异”传统压倒了“个体研究”的传统。心理测量使个体之间差异的比较成为可能,人格心理学家对这种差异的关注胜于对个体内部特质的关注。事实上,如果以“个体差异研究”取代“个体研究”,那么很有可能使人格科学中最为核心的成分丧失,正如汽车制造商如果只关心不同品牌汽车的比较而不潜心研究汽车的内部结构与功能的话,那么他是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格始于人对自身的关注,只有彻底了解了作为单个的、整体的、个体的人以后,我们才能对个体间的差别进行比较。从这种意义上讲,个体研究是个体差异研究的前提。

4.3 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

克拉克洪和默里(1961)在一本关于文化与人格的书中较好地总结了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他们认为,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①与其他所有人相似(人类本性层面);②与某些人相似(个体和群体差异层面);③与任何人都不相似(个体独特性层面)。第一个层面指普遍性,第二个层面指特殊性,第三个层面指唯一性。

4.3.1 人类本性

按照字面意义来理解,人类本性即“人性”,是指人类最接近自然、真实的一面,亦即几乎每个人都具备的、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所拥有的典型的人格特质和机制。例如,几乎每个人都具有语言技能,这使得我们能学习和使用语言。地球上每种文化下的人都使用某种语言,因此口语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在心理层面,所有的人都拥有某种基本的心理机制,例如,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归属社会群体的愿望,这些机制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祖先,因此无论属于哪个国家、民族或种族,人类在许多生理和心理特性上都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是进化的结果。达尔文在《人类与动物的情感表达》一书中指出,人类的表情是从动物那里进化而来的,诸如愉快、悲伤、恐惧、愤怒一类的表情,在整个人类中都具有普遍性。从这种意义上讲,在许多方面,每个人都与任何其他人相似。通过了解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人类本性的一般规律(Larsen&Buss,2011)。

4.3.2 个体和群体差异

一些人喜爱社交,喜欢参加聚会,另一些人则喜欢安静、独处和看书;一些人为了寻求刺激而去跳伞、驾驶摩托车或F1赛车,另一些人却尽量回避刺激;一些人具有高自尊,过着不太焦虑的生活,另一些人则经常感到孤独和被自我怀疑所困扰,这些都是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的维度,是个人与他人既相似又不同的方面。

群体差异也可以用来考察人格。同一群体中的人可能具有某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它们使该群体的人有别于其他群体。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群体差异包括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不同政党以及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等。还有一个重要差异就是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人类的许多特质和机制在两性之间是相同的,但仍然存在一些性别差异。例如,大量的证据表明,在所有的文化中,男性通常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男性对社会中的多数暴力负有责任。人格心理学的目标之一是探究为什么不同的群体在人格的某些方面具有差异。例如,女性有怎样的人格特征?与男性的人格特征有何不同?为什么一种文化中的人有别于另一种文化中的人?

4.3.3 个体独特性

即使生活在同样的家庭和文化背景下,由同一父母抚养的同卵双生子,他们也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人格。每个人都具有一些他人所没有的个人特质。人格心理学的目标之一是考察个体的独特性,并通过多种方法来了解个体丰富而独特的生活方式。该领域的争论之一在于将个体看作总体中具有一般特征的个案(一般规律)还是将个体视为单一的、独特的个案(特殊规律)。一般规律研究通常包括对个体或群体进行统计学上的比较,需要对大量被试样本来开展研究,往往用于识别普遍的人类特征以及个体或群体的差异。特殊规律研究通常关注单一被试,试图观察个体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特殊规律研究往往采用个案研究或个体的心理传记研究等方法,例如,弗洛伊德曾写过关于达·芬奇的心理传记。有研究者提供了特殊规律研究的另一种途径,即分析人们生活中的一系列事件,并尝试通过理解个体生活史中的关键事件来进行研究(Rosenzweig,1997)。

4.4 人格判断的三种水平

虽然我们可以想起自己非常了解的人和只有些表面认识的人,但是当要求我们明白地说清楚这两类人的区别时,一切就不那么简单了。除了各种事实和详细的历史信息,我们很难说自己对亲密朋友的认识会多于对初次相识之人的认识(Gosling,2009)。细言之,我们知道认识很久的朋友在第一天彼此是不认识的。

麦克亚当姆斯(McAdams,1995)认为,人格的个体差异可以从三种不同的水平进行描述:水平一包括那些宽泛的、去情境的和相对非条件性的结构,我们称之为“特质”(traits)水平,该水平为人格描述提供了一种倾向性的标签。离开特质属性的个人描述是有缺陷的、不足的,但是特质属性本身充其量不过是“陌生人的心理学”(psychology of the stranger)。水平二为“个人关注”(personal concerns),这一水平的人格描述包括个人努力、生活任务、防御机制、处理策略、特质领域的技能和价值以及其他动机、发展或策略结构的混合物,它们在时间、空间和影响方面是情境化的。然而,倾向性特质和个人关注仍然表现出接近普遍的适应性。水平三为“身份”(identity),它提供了唯一与成年期相关的框架和结构,在现代社会中,它也许是唯一赋予自我个性化的特质。在当代西方社会,一个完整的人格描述通常要求考虑一个人生活表达的统一及目的,这就是身份的标志。在水平三中,心理学家可以探讨一种内化的和包含生活故事的个人身份。

4.4.1 特质水平

当我们第一次遇到某人时,所依据的是那些宽泛的描述语,如外向、有趣、引人注目、情绪化、轻微的忧虑、聪慧和内省。这些描述语就是特质,它们是了解他人的第一个层次。大五维度——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就是描述人们在这个层次上的特质。

麦克亚当姆斯体系中首先谈到的就是特质,因为它们形成了对他人的第一感觉。当描述自己或他人时,特质是我们最先提到的。例如,做自我介绍时,我们常常会说“我有趣、聪明、性感而且开放”、“我诚实、愚钝、有一点没用、非常顽皮但从不令人乏味”。想想你会用什么词语描述第一次见到的人,你的描述语会提到很多特质(描述人格的语言中经常用到的词汇),如好奇、友好、外向、焦虑和情绪化等。一项研究表明,人们描述自己或他人时最常用的词汇是友好、懒散、乐于助人、易相处、诚实、高兴、情绪化、自私和害羞;很少用到的词汇,包括神经过敏、引人注目、勉强和两面派(Gosling,2009,p.44)[2]

正如麦克亚当姆斯所说,特质只能带我们向很好地了解他人这个目标靠近一小步,它们只将我们带到认识这个层次。在作重大决策时,光有特质是不够的。你是否准备根据他人的特质描述来选择伴侣呢?我敢保证你不会。麦克亚当姆斯用幽默的口吻说,特质只是“陌生人心理学”。它们只画了一幅粗线条的肖像画,留下了许多需要修饰的细节。外向或是紧张或是有趣或是引人注目或是情绪化,它们都有很多方式。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政治信仰或他的目标和角色,特质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想了解更多。

4.4.2 个体关注水平

想要了解一个人表达自己人格的独特方式,我们需要通过麦克亚当姆斯的第一层深入到第二层“个体关注”。个体关注包括特质没有涵盖的详细的背景信息,包括角色、目标、技能,还可能包括价值观,如寻求一种舒适或刺激的生活,一个和平的世界,一个充满美好、雄心、勇气、平安、宽容、想象力、内心和谐、智慧、爱、安全、自尊、社会认同、真诚的友谊和睿智的世界等。当我们想要更好地了解一个人时,这些都是需要挖掘的细节。在通常情况下,了解他人确实能增加关系亲密度。这也就是为何关于人际关系、恋爱或其他方面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开始认识你”这种现象。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阿瑟·阿伦及其同事对人们怎样形成恋爱关系非常感兴趣,他提出了一种独创性的方式,让素未谋面的男性和女性彼此感到亲近(Aron et al.,1997)。阿瑟·阿伦通过36个问题让被试男女在短短45分钟内建立亲密关系,而这种关系一般情况下要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建立。问题的一部分是“分享游戏”,每对被试男女都需要大声读出问题,然后在进入下一个问题之前两个人都需要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是“分享游戏”中所设置的问题的范例,请你尝试在脑海中回答这些问题,再想想这些问题会泄露你人格当中的什么信息。

(1)如果可以选择世界上的任何人,你想邀请谁来共进晚餐?

(2)你喜欢什么样的幽默方式?

(3)在打电话之前,你是否会演练自己要说的话?为什么?

(4)对你来说“完美”的一天由哪些事物构成?

(5)你最后一次唱歌给自己听是什么时候?唱给别人听呢?

(6)如果你能够活到90岁,并且在后面的60年里保持30岁的心理或身体,你会选择30岁的身体还是30岁的心理?

(7)你对自己将来会怎样死去是否有过预感?

(8)在你的生活中,什么事情让你心存感激?

(9)如果你可以改变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任何事情,你想改变什么?

(10)用4分钟的时间尽可能详细地告诉你的搭档你的生活故事。

(11)如果明天一早醒来你可以拥有一种品质或能力,你希望拥有什么品质或能力?

(12)如果有个预言能够告诉你关于自己的真相,如你的生活、你的未来或任何其他事情,你最想知道什么?

(13)什么事情是你一直渴望做的?为什么你没有做?

(14)你生活中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15)朋友之间你最看重什么?

(16)你最珍惜或可怕的回忆是什么?

(17)如果你知道自己将会在一年之内突然死去,你是否会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为什么?

(18)友谊对你意味着什么?

(19)爱和情感在你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20)轮流分享你认为搭档身上存在的一种积极特质。

(21)你的家庭是否亲近和温暖?你认为你的童年比其他人更幸福吗?

(22)如何评价你和你母亲的关系?

(23)如果你将要和你的搭档成为亲密朋友,请与他(或她)分享他(或她)想知道的重要事情。

(24)告诉你的搭档你喜欢他(或她)什么。

(25)与你的搭档分享你生活中的一件尴尬事。

(26)你最近一次在他人面前哭泣是什么时候?独自哭泣呢?

(27)什么事情很严重,不能一笑了之?

(28)如果你今天晚上将会死去,而且没有机会和任何人讲,什么事情因为没有告诉某人而让你觉得最遗憾?为什么没有告诉他人?

(29)在你所有去世的家人中,谁的死去让你感觉最难受?为什么?

(30)你的房子以及房子中的所有东西着火了,在救出你喜欢的人和宠物之后,你还有最后一次安全的机会救出任何一样东西,你会救什么?为什么?

在短短的45分钟内,阿伦的观察对象们了解到对方平时与陌生人交谈中不会涉及的许多信息。这些问题中有些谈到了价值观和目标,有些则消除了人们在正式场合或表面关系中形成的隔阂。例如,如果我们承认自己在打电话之前会演练要讲的话,那么我们就已经让他人偷看到自己掩盖在大众面具下的真实面目。我们现在就可以谈论其他一些话题,不是那些典型的大众话题,这些话题可能是很难与陌生人分享的,但是阿伦发现,研究中参与者并没有什么消极的抵触性回答。事实上,每个人都很喜欢这种体验,而且也觉得很有意义。

上述问题是否可以用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呢?阿伦认为它们可以,但是需要记住:你不能太快速地跨越。这个基于长期研究的程序表明,建立友情的最好方式是逐渐地敞开心扉,基本上是通过麦克亚当姆斯的各个层次达成。因此,在初次交往时你应该先问一些温和的问题,如“如果你可以选择任何人,你会邀请谁参加你的晚餐?”再慢慢过渡到比较激烈的问题,如“如果你知道一年内自己将会死去,你是否会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当谈话变得无聊或肤浅时,阿伦会使用测试中的问题来引发有趣的讨论和更深的友情。

对于那些想要发现和界定他们真实身份的年轻人来说,音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它可以传达许多不同的信息(我叛逆,或是易怒,或是传统,或是痛苦,或是健全,或是这些信息的任意组合),而对于你喜欢什么没有额外限制。而且,关键是你想要交流的对象能够完全理解这种语言。在其他时候,或是针对其他人群,另一个话题可能会凸显出来:年轻的父母可能会在谈论幼儿游戏和儿科医生、谈论打算将儿女送到哪所学校或是给儿女看什么影片时透露出他们的价值观和身份。

4.4.3 身份水平

一旦你挖掘出麦克亚当姆斯的前两个层次——特质和个体关注,你便能触及人格的根基——身份。麦克亚当姆斯把第三个层次——身份描述为“自我的内在故事,它将重新建构的过去、已经认知的现在和能够预见的未来整合在一起,并由此创建了一个统一、有目的且有意义的生活”(McAdams,1995,p.365)。因此,身份就是将生活中的不同元素连贯起来,这是一条线索,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历串联起来并形成一个故事。

我们的身份包括很多个部分,我们可以轻易地将新片断融入到连贯的自我感觉中。随着环境的不同,身份元素会变大或变小。身份深深地扎根于经历和阅历之中,但很少有人能够按要求描述出他们的身份,这需要充分发挥。作为研究项目的一部分,麦克亚当姆斯设计了一种访谈,可以清楚地获得身份的各个元素。了解某人私密的详细信息能让你更接近他,或许比你期望的还要接近。麦克亚当姆斯力劝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仔细思考他们的关系是否已经可以进一步深入。这种相互影响是经常发生的。这里的身份包括故事,而不是单个整合的快照。基于这样的想法,麦克亚当姆斯的访谈一开始就是让你将自己的生活划分成几个章节。每个人的划分方式不同,一些人按照时间顺序划分,如小学、高中、大学以及参加工作;一些人则按照重要事件划分,如父母离异、意外事故和初吻;一些人按照主题划分,如工作、教育、恋爱和娱乐。访谈中继续询问生活中最美好和最糟糕的经历、心目中的英雄和人生转折点等。

麦克亚当姆斯的访谈获得了非常丰富的人格信息,通过这样的亲密碰撞,甚至是那些认为已经很了解你的人也能获得更多关于你的信息。但是,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困难在于整合信息并最终形成关于某人的连贯画面。这不像特质那样的信息,可以很快地收集到,并迅速地进行对比。这些画像的区别是很难量化的。不过,身份是我们的核心,所以真正地了解某人就意味着找出这些要点。我们很多日常用品都会透露出自己的人格信息。关于身份,麦克亚当姆斯有一个很重要的看法:这是一个描述你自己的故事,它使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和你现在的样子变得有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故事是真是假并不重要。例如,我认为自己有冒险精神(开放性上获得高分),而且我相信这是真的。与他人相比,我是比较开放的,会尝试菜单上的新菜式、参加新活动、参观新地方等。

在麦克亚当姆斯看来,当我们谈及身份时,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是真是假事实上都没有关系;当我们谈及自己的故事时,就像古代神话一样,它们是耦合的故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那我怎样判断开放性究竟是不是我的人格呢?有一个方法:当我的开放性受到质疑时,看我有何反应。如果有人责备我思想封闭,值得注意的是我会马上行动起来维护我的人格,我对自己开放性的看法与对其他特质的看法不同。如果你责备我话太多或是太安静或是太混乱或是太整洁,都没关系,因为我并不是很看重这些特质。从麦克亚当姆斯的工作中了解到的最关键的内容是认识某人不仅仅是更多地了解他,这个“更多”应该是一种不同的信息。你需要超越特质,比如说这个人是怎样一个人,或有多健谈。你需要去了解此人的目标和价值观:她想在职业生涯中实现什么?为人父母的感觉如何?她是否相信高层权力?她在生活中是否渴望刺激或渴望家庭幸福,抑或是否追求事业成功?真正地去了解某个人,你需要更深入,最终了解到那个人的身份。

链接:爱情心机——恋爱10计谋

许多科学研究揭示了人们怎样坠入爱河,提出了一些能增强爱情关系的技术。以下列出10项调查研究,启发心理专家编制筑爱的新技术。

(1)激情。史东尼布鲁克大学的心理学家亚瑟·阿伦(Arthur Aron)等人的研究显示,人们在诸如运动、冒险或者处于危险状态等激情时刻,更容易建立感情联系。不信的话,不妨试试过山车。

(2)接近和熟悉。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和罗伯特·扎因斯(Robert Zajonc)等人的研究显示,即便仅仅是围绕在某人周围也有助于产生积极的感觉。当两人有意识地、谨慎地允许彼此进入他们的私密空间时,亲密感可以迅速增加。

(3)相似性。虽说距离产生美,但杜克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行为经济学家丹·阿雷利(Dan Ariely)等人的研究显示,人们通常更倾向于与自己在智力、背景和吸引力水平等方面相似的人配对。有些研究甚至表明,只有效仿他人才可以增强亲密感。

(4)幽默。婚姻顾问和研究人员珍妮特和罗伯特·劳尔1986年的研究表明,幸福长久的伴侣,常使彼此笑口常开。其他研究同样显示,女人更青睐那些会逗她们笑的男性——这可能是因为当我们在笑时,会感觉到轻松。

(5)新鲜感。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戈尔格·斯特朗(Greg Strong)和阿伦(Aron)等人表示,人们在尝试一些新鲜事物时,更容易变得亲近。新鲜感使这种亲近更加强烈,并且使人们变得轻松。

(6)解除心理防线。无数的感情关系可能是开始于一杯酒。心理防线阻止我们脱下人格面具,但像喝酒这样解除心理防线的方法确实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感情联系。然而,喝醉又会使人迷糊不清,而且使身体虚弱。有没有代替酒精的好方法呢?试试“合二为一”练习法吧。

(7)善意、容忍和宽恕。各种研究显示,我们更倾向于与善良、细腻和体贴的人建立感情。为了对方的需要而体贴地自觉放弃喝酒、抽烟等恶习,能够迅速激发爱的感觉。宽恕经常导致双方都释怀,因为当一个人乞求宽恕时,另一个人会情不自禁地原谅对方。

图1-5 爱情让彼此更亲密

(8)身体接触。最简单的触碰也可以产生温暖和积极的感觉,背部的触摸(熊抱)更可以创造奇特的感觉。哪怕只是尽可能地接近某人而不实际接触,也会产生效果。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苏珊·斯皮尔切尔(Susan Sprecher)的研究表明,与其他方面相比,性接触也会使人们在情感上感觉更亲近,尤其对女性而言。然而这也很危险,这样容易将爱的感觉和性吸引相混淆。在不认识对方的情况下,你不可能爱上某个人;同时肉体上的吸引也阻碍了人们去了解伴侣更重要的特质。

(9)自我表露。阿伦和斯皮尔切尔等人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彼此分享秘密时,更容易建立感情联系。再强调一次,重点是允许自己解除心理防线。

(10)承诺。美国人似乎不那么擅长兑现我们感情关系中的承诺,但是普渡大学的心理学家西曼娜·艾瑞加(Ximena Arriaga)的研究显示,承诺是建立爱情关系中的一个关键元素。对于伴侣的同一个行为,承诺不那么坚定的人会看得更消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可能是致命性的。

契约婚姻——目前只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阿肯色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是合法的——是一种新型婚姻模式(从福音派基督教运动中演变而来),它涉及一个很强的承诺:夫妇同意婚前协商以及有限的离婚权利。契约婚姻在美国容易被抛弃,甚至无须特定的法律原因(所谓不追究责任的离婚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这些结果与美国的研究仅有一点相冲突:30名参加调查的人中有一些人说,他们的爱情是在和伴侣有了孩子之后才开始增长的。美国的研究发现,为人父母是婚姻中的爱情的威胁,但是也可能是源于刻板印象和不切实际的期望,这种倾向性结果将我们的爱情关系拖下水。抚养孩子的压力很可能打破了这些期待,并最终打破了我们对彼此的积极感觉。

我们想得到所有这些:选择伴侣的自由以及像幻想和童话中那样的深厚、长久的爱情。我们践行建立爱情关系的技巧,就可以获得上面的那种爱情;当我们的爱情消退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技巧去重建爱情。而顺其自然这一选择其实毫无意义。

(资料来源:Robert Epstein.http://www.psycofe.com/read/readDetail_24576.htm.)


[1]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2] 高斯林(2008)在其一项关于狗的个性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与人相同的特征,当然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狗与人相似的描述语有友好的、爱打趣的、忠诚的、伶俐的、声音大的、可爱的、精力充沛的、保护的、爱睡懒觉的和臭的,而在狗身上很少使用的有活泼的、有皱纹的、温柔的、粗糙的、易激动的以及固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