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华夏历史的源头
第一节 龙的传人和华夏远古传说
我们把长江、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们孕育着东方这块神奇的土地。大约在100万年前的更新世,人类开始在地球上活动,到了40万至50万年前,黄河流域、太行山脉和北京周口店一带已经有早期猿人的活动。那时的地球处于“洪荒时代”,野兽出没、洪水泛滥。猿人只能用锋利的石器打猎,靠种植农作物来维持简单的生活。他们成群结队躲进山洞,以避免野兽的袭击,这个时期历史上称为“旧石器时代”。
北京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约五十公里房山区的周口店龙骨山,最早的北京猿人就是在这里发现的。1921年至1923年发现了两枚猿人牙齿化石,1929年又发现了猿人头盖骨化石,1936年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头骨化石。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北京猿人”当时已经会使用生产工具。1963年在陕西蓝田陈家窝公主岭先后发现了猿人化石,被命名为“蓝田人”,生活的时代同北京人略同,甚至早于北京人。1954年在山西省汾河东岸丁村,先后发现了猿人化石,被命名为“丁村人”,其生存年代略晚于北京人,但遗存较为丰富。1956年在湖北西部长阳县赵家堰龙洞发现了一枚猿人颌骨化石,被命名为“长阳人”,生存年代晚于“丁村人”。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元谋人”(云南元谋县上那蚌)、“马坝人”(广东曲江县马坝狮子岩洞)、“河套人”(内蒙古)、“资阳人”(四川资阳县)、“柳江人”(广西柳江)、“山顶洞人”(北京)等等。这些猿人的发现足以证明,从几十万年前到一万年前左右,最早的猿人逐渐进化为“智人”,也就是说中国是最早出现猿人和智人的地方之一。
在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华夏民族不知经历了多少漫长的岁月,终于走出了旧石器时代。这个时期是一个文化大转折时期,随着冰川时期的终结,地球完全改变了面貌,沧海变成桑田,温暖的气候代替了寒冷的气候,除两极有冰雪之外,大部分地方已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绿色的原野,新的动植物开始装点这个世界。中国过去波涛汹涌的蒙古高原内海,随着地壳的变迁已经干涸。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当时还是一个大的内海,华北一带地质与以前也大不相同,沟渠纵横、峡谷交错。西南有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西北也有森林密布,中国人种已经分布于这些广阔的区域。从鄂尔多斯迁徙而来的夏族,一部分定居在山西、河南交界的汾水和黄河流域,另一部分定居在甘肃、西南黄河河谷、洮河河谷、青海西宁等地。新石器早期文化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好像把后来的长城作为一条界线,长城以北内蒙古的原始人使用一种很精细的石器,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制造和绘画出一种简单的图案花纹彩陶,被称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分布很广,从山海关外的辽宁,经河北沿黄河两岸,又经河南、山西、陕西到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宁夏,随处可见。早期的彩陶图案简单,晚期趋于成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基本特征如下:以农业生产为主体,兼畜牧业,辅之以狩猎和捕鱼业。那时的原始人会建造简单的房屋,生产工具以石器、骨器为主。这一时期的制陶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红陶、黑陶、白陶、灰陶,纹饰复杂、绘画精细、形状多样、造型优美,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龙山黑陶文化”属于仰韶文化的晚期,1928年在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被发现,从1930年至1931年经过两次发掘,出土很多石器、骨器,有黑陶,占卜用的卜骨、蛋壳陶等。后来各地普遍发现这类“龙山黑陶文化”的遗址。
根据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的报告,甘肃出土的新石器文化有六个时期,即齐家期、仰韶期、马厂期、辛店期、寺洼期、沙井期。前三期尚无铜器,后三期已有铜器发现,我们仅撷取几例来说明。
“齐家文化”是在马家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考古文化,分布范围东起渭水与泾水上游,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流域,北到宁夏和内蒙古的南部,南到汉水上游,距今四千年。这个时期的陶器以泥质和砂质的橙黄陶居多,也有部分灰陶,陶器纹饰有很大的改观,造型十分优美,制作精致。最引人注意的是齐家文化的墓葬中已有殉人现象,并有较多的青铜器出土,这说明当时社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屈家岭文化发现于湖北京山县屈家岭。其分布范围以江汉平原为中心,湖北境内和湖南北部与河南西南部。根据碳十四的测定,距今大约有四千年至五千年。屈家岭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农业得到极大的发展,那时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屈家岭文化早期陶器以砂质和泥质的红陶、棕黑陶居多,灰陶次之,陶胎内有掺杂的稻壳,单色的彩陶数量较多,还有白衣彩陶、圈足器与三足器比例较大。
河姆渡文化距今有五千年至七千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这一时期文化比较明显的特点是:人们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异的村落,房屋建筑结构明显与其他地方不同,以木质结构建筑居多。有两种建筑形式,一种是干栏式,另一种是栽桩式。在遗址中还发现了一口水井,说明当时农业灌溉技术已经应用到农作物的种植上。
良渚文化是20世纪30年代发现的,因发现于浙江余杭县良渚而得名。良渚文化中有纺织、竹编、制木、制玉、制陶等出现,手工业这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制陶术使用轮制,花纹多种多样,还发现了漆冷陶。目前在考古学界对良渚文化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夏代,还有的人认为没有进入夏代,这些争论有待于地下文物的出土来证实,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