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张A4纸:余生很贵,请别浪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900个格子是我们全部的人生

英国著名文学家阿道司•赫胥黎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

由于工作原因,近些年来我采访过许多人。在这些访谈对象中,既有从事留学教育行业的企业家,也有某一领域的知识大咖,更多的则是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

曾经,我以为那些企业家、行业大咖以及其他各路知名人士与我等普通人在智力、才能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但是,我与他们深入谈话之后才发现,他们唯一的不普通之处在于他们大多是时间管理的高手。他们总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工作,或者在一定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重要工作。

总之,那些真正厉害的人物,或许智力平平,可他们绝对是一流的时间管理大师。反观身边的人以及我们自己,原本就忍受着生活的磋磨,还要被那些优秀的人碾压。难道真的是我们能力不如别人吗?须知,能力的修炼也需要时间。我们怎样度过时间,时间就会给我们怎样的结果,这很公平,不是吗?

记得在读高中的时候,青涩的少男少女们总喜欢深沉地唱着迪克牛仔的歌:“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愿意等待?当懂得珍惜以后回来,却不知那份爱,会不会还在?”待这些昔日青涩的少年人,成为工作缠身的中年人,大家再相聚时无不苦笑:或许,错过的爱情会回来,可逝去的时间必然是一去不复返了。

或许你会说:“我在好好利用时间啊,我每天都很忙。”

可是,乔布斯有一句话,说得也有道理:“如果你很忙,除了你真的很重要以外,更可能的原因是,你很弱。”

“忙人”很多,但整日忙碌的人不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工作成果。要么是工作真的难搞,不论给了谁都难以搞定;要么是我们没有利用好时间,不懂得进行规划。如果你对于时间没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知,那么你对人生也不容易有一个清晰而合理的规划。如果我们的一生按75岁计算,那不过短短的900个月。如果画一个30×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够了。当我们展开这张A4纸时,我们便可以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900个格子便是我们全部的人生。想到这里,你慌不慌?人生,从来就没有“后来”,而我们的此生,更是时光匆匆,时不我待。

在著名行为分析学家孟华琳的《终极突破》一书中,有一个故事曾深深触动我:

深夜,一个危重病人迎来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分钟,死神如期来到了他的身边。此前,死神的形象在他脑海中闪现过几次。

他对死神说:“再给我一分钟好吗?”

死神回答:“你要一分钟干吗?”

他说:“我想利用这一分钟看一看天,看一看地。我想利用这一分钟想一想我的朋友和亲人。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还可以看到一朵绽开的花。”

死神说:“你的想法不错。但是,很抱歉,我不能答应你。我们留了足够的时间让你去欣赏,你却没有珍惜。你看一下这份账单:在过去60年的生命中,你有1/3的时间在睡觉;剩下的40多年里你经常拖延时间。你感叹时间太慢的次数达到了1万次。上学时,你拖延作业;成年后,你抽烟、喝酒、看电视,虚掷光阴。你做事拖延的时间共耗去了36480个小时,折合1520天。做事马虎,事情不断重做,浪费了300多天。你工作时间和同事聊天,把工作丢到了一旁,毫无顾忌;你经常埋怨、责怪别人,找借口、找理由、推卸责任;你还常常和无聊的人煲电话粥;还有……”

说到这里,这个危重病人就断了气。死神叹了口气说:“如果你活着的时候能节约一分钟的话,你就能听完我给你记下的账单了。哎,真可惜,世人怎么都是这样,还等不到我动手,就后悔死了。”

看到此处,我震撼不已:我自己不就是个做事拖延,又缺少时间观念的人吗?可能大家并不知道,曾经的我对于时间没有丝毫认知,与人相约谈事,迟到时也往往以“北京本来就交通拥堵,迟到几分钟也不怨我”来给自己开脱。可是,就在某一天,我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工作时,忽而就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如果自己之前就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那么就不至于要在短短几天内处理一堆工作了。于是,我想到了那个与死神讨价还价的拖延者,心中生出一股力量——要做一个惜时守时之人。

还好,近些年来,自己已经改掉了拖延的毛病,做事也很有效率。想来,这都得益于孟华琳书中的这个故事吧。

也有一些人说,拖延症不可怕,没有时间观念也不可怕,因为临近工作的截止时间时,自己才会被激发出强大的工作潜能。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很可能我们最终赶着完成的工作,并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甚至还要从头再来。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更严重地浪费了时间吗?所以,不如就从当下开始,认识时间、管理人生,改掉拖沓的毛病。毕竟,人生就是一张A4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