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的资本战略
资本积累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从企业创立时拥有的第一笔资本开始,逐步扩增升值的过程。从0到1的资本战略,就是从找第一笔钱开始,到为企业源源不断注入资金活力的战略。
从0开始寻找投资
所有创业者都了解一件事,即“找钱是不容易的”。为企业寻找资金从来都是件困难的事,毕竟谁的钱都不会轻易投出去,所以投资者一旦决定投资,虽然无法保证必有回报,但也一定会有让投资“投得其所”的动机在,因此,在他们开始投资前一定会要了解被投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获利能力,所谓“不见兔子不撒鹰”就是这个道理。
每一次融资都是从0开始,寻找投资者通常离不开以下几个渠道:
1.扩大人脉圈
扩增好口碑和人脉不是所有时候都管用,但有些时候就是很管用。创业者应充分利用各种人际交往机会,尽可能多地结交各界朋友。人脉圈子越大,圈进投资者的机会就越大。当然,人脉圈子如果仅限于认识阶段是无法给经营带来直接好处的,但有了联系的机会,才有后续持续沟通的机会。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先结识关系,后深入了解,这是常规的人际交往方式。
创业者应该将自己定位为企业家,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不拘一格的心胸。在与人相交时不能“看人下菜碟”,片面主观地断定某个人有多大价值、是否具有价值。价值具有不恒定性和不确定性,高价值和低价值间的切换有时就在不经意间。因此,不要盲目认可某人,也不要盲目否定某人,更不要根据当下的状况划定为三六九等,殊不知你心里今天的“九等人”可能就是将来的“三等人”,你心里的“三等人”也未必货真价实。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在人际关系方面尽可能避免树敌,管住嘴巴很重要。守住底线,放下骄傲;留下尊严,丢掉面子。以宽容豁达的态度处事,用积极进取的心态为人。
2.通过媒体连接投资者
很多投资者会在媒体平台公开寻找投资项目,作为企业经营者,无论当下现金流是否出现困难,都应长期关注此类融资信息。在不缺钱的时候寻找投资者,至少也应在此时让投资者知道有“这样一家经营不错的企业”,或许就会吸引到一些投资者的目光。投资者都喜欢把钱投在经营良好、未来看涨的企业,若企业此时经营状态勃发,理应趁此机会引入资金,扩大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
通过媒体还可以将企业介绍出去。企业主动在媒体上刊登广告,不仅能介绍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未来方向,还能发布一些融资信息吸引投资者注意。即便暂时没有吸引到实质的投融资行为,这样的发布也等于给企业做了次广告,在投资者心中留下了印象,到了必须融资的时候,会更容易找到投资者。
3.通过正规中介接洽投资者
中介往往都掌握着本行业最全、最一线的信息。比如房产中介就掌握着其周边大部分要出售、出租的房源,希望买房、租房的人可以通过中介寻找合适的房源,在付出一定经济代价后会极大地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投融资中介也是如此,他们掌握着大量的投融资信息。通过规范、合法的中介寻找投资者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中介不仅可以为企业引荐合适的投资者,还可以通过长期积累的专业知识给企业一些合适的建议,帮助企业提高项目被投资者看中的概率。
融资模式汇总
企业投融资经过长期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了几十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在此我们不能一一介绍,只将其中的重点列出,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专业的融资建议进行选择。
(1)内部管理融资:主要是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具有成本较低、风险最小、使用灵活自主、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优势。在内部融资不足时,再进行外部融资。
(2)企业授信融资:银行对一些经营状况良好、信用可靠的企业,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信贷额度。企业在有效期内与额度范围内,根据营运情况分期用款,随借随还,方便灵活,节约了融资成本。
(3)企业债券融资:属于直接融资,企业通过发放债券吸收资金,借贷双方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
(4)可转换债券融资:属于混合型证券,债券可根据一定的条件转换成公司股票,在转换成股票后,即变成企业的资本金,企业无须偿还。是否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由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自行决定。
(5)产权交易融资:企业的资产以商品的形式作价交易的一种融资方法。投资者以产权为交易对象,以获取收益为目标的特殊买卖活动。
(6)上市融资:将企业的全部资本等额划分为股票的形式,经批准后上市流通,公开发行,投资者可直接购买。
(7)买壳上市融资:企业因为拥有的资产暂时未完全达到上市规则要求,可通过收购一家已上市企业达到上市的目的。
(8)增资扩股融资:指企业通过社会募集股份、发行股票、新股东投资入股或原股东增加投资等方式扩大股本来获得所需资金。
(9)杠杆收购融资: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
(10)信托融资: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向社会投资者发行信托计划产品,为需要资金的企业募集资金,信托公司再以投资者的身份将募集到的资金投入需要资金的企业。企业将资金投入相应的项目,由产生的利润(现金流)支付投资者信托本金及红利(利息)。
(11)股权质押融资:企业股东将其持有的企业股权出质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获取贷款。
(12)股权融资:企业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新老股东共同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股权融资分为公募、私募、合资三种模式。
(13)风险投资融资:以投资换股权的方式,追求投资早日收回为目的,协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参与重大决策活动。投资对象一般是高科技、高成长潜力的企业。
(14)资产证券化融资:企业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
(15)众筹模式融资:由有创造能力但缺乏资金的人发起,对融资者的项目和回报感兴趣并有能力的人跟投,由连接发起人和支持者的互联网终端作为平台。
(16)应收账款融资:企业以自己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并申请贷款,银行的贷款额一般为应收账款面值的50%~90%,企业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后,向买方发出转让通知,并要求其付款至融资银行。
(17)个人委托贷款:由个人委托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一种贷款。
(18)民间借款融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19)典当融资: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典当贷款成本高、规模小、起点低、手续简便,对客户的信用要求几乎为零。
此外还有商业票据融资、商业贴现融资、投资银行融资、项目包装融资、融资租赁、债券融资、可交换公司债券融资、保险融资、农业定向融资、补偿贸易融资、预收货款融资、存货质押融资、不动产/动产抵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品牌融资、企业间借贷融资、场外交易市场融资、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民间主动)融资、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移交-经营-移交)融资、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融资、金融租赁、经营权担保贷款、预期收益质押贷款、买方贷款、信用担保贷款、有价证券抵押贷款、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项目开发贷款、出口创汇贷款、异地联合协作贷款、自然人担保贷款。
企业成长阶段与融资战略
企业从成立到上市的整个流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创业阶段、初成阶段、高速发展阶段、深植扩张阶段和上市后阶段。
由于企业在各阶段所面临的经营状况不同,其所需融资战略也是不同的。
创业阶段和初成阶段最为危险,时刻面临着被商业竞争大潮吞没的危机,急需注入资金稳定企业经营。在此阶段获得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是异常重要且宝贵的,做好众筹融资也同样关键。
种子轮资金通常是最难获得的,也是数额最少的。因为此时创业者的创业项目往往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没有开始实行,想让投资者看到创业项目的价值非常困难。现实情况中,种子轮资金多为创业者或创业团队的自筹资金,所以种子轮融资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
天使轮资金同样难以获得。创业者此时已经有了团队和基本目标项目,但因为项目刚刚上线,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为了获得天使轮资金,创业者必须做好市场调研,用极具创意并且充分的理由说服投资者。在获得天使轮资金后,不仅要尽快做出产品,摸索出基本商业模式,还要完善团队管理。
众筹是一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筹款模式。在进行众筹融资时,创业者要为自己的项目设定合理的筹资金额和筹资天数。若在设定天数内的筹资能够达到或者超过目标金额,则众筹成功,创业者获得资金;否则众筹失败,资金将全部退还投资者。此外,众筹时还应注意采用合适的项目展示方式。数据显示,有视频展示的众筹项目比没有视频展示的众筹项目可多筹得114%的资金。对于投资者关心的投资回报,需尽可能做到价值最大化,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投资者设置几种不同的回报形式,供其选择。
在高速发展阶段,虽然企业资产的造血能力增强,但对资金的需求量也激增,有些企业在这个阶段看似欣欣向荣,但其实还没有实现盈利,所以仍处于不稳定的弱势阶段。因此,该阶段介入的资金被称为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VC),也就是冒着风险进行大宗投资,以博取最大利益。
风险投资方通常为机构,投资金额多在千万元级到亿元级。风险投资方对所投企业的经营团队要求很高,但一般不参与企业管理。
企业经过高速发展后,得以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在向大企业进发的路上度过了关键性阶段,但因为前期步伐过快,在一些领域没有夯实基础,所以需要边深植边扩张。因此,企业仍然需要资金助力,介入这个阶段企业融资的多为PE(Private Equity,)投资,也就是私募股权投资。
PE投资方基本都是公司,投资金额多在亿元级。前几种投资是处在企业的中早期,那时的投资估值相对来说更低,投资回报更高,但投资风险更大。PE投的是中后期,企业估值相对来说更高,但投资方风险更低,通过大宗资金介入,仍然可以获得不菲的回报。
当有PE机构对企业进行投资,也标志着企业的成长阶段基本完成。根据需要,企业可以继续进行余下几轮的融资,继续进行扩张,也可以筹谋上市,实现稳定发展。
融资策略四象限
若想将融资过程中复杂多变的因素变得可控可预测,融资企业必须紧抓成本、机会、收益、风险四个关键因素(见图1-1)。
图1-1 融资策略四象限
1.融资成本
企业融资成本根据是否为当下可计算的财务支出,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1)显性成本:又称“财务成本”,包括融资费用和资金使用费。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费用都可算作融资费用;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资金提供者支付的报酬就是资金使用费,包括发行股票融资向股东支付的股息、红利,通过债券和借款筹集资金所支付的利息,借用资产所支付的租金等。
(2)隐性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将企业自有资金用于融资而放弃其他用途可能获得的收益)、破产成本(与破产相关的企业价值损失)和财务困境成本(法律、管理和咨询费用,以及因财务困境而受影响的企业经营能力)。
2.融资机会
由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有利的融资环境和时机,就是企业的融资机会。企业在选择融资机会时,应对企业融资所涉及的各种影响因素做综合判断。
由于外部融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企业的融资决策要有预见性,在充分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因素后,合理分析预测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找到最佳融资时机。
内部融资环境虽然也会对融资活动产生影响,但相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来说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企业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寻求并及时把握融资的有利时机。
3.融资收益
融资的目的是为企业带来发展的机会,而企业发展是为了获得收益。企业在分析融资机会时,必须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当下及未来发展的融资策略。比如,经过对内外部融资环境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分析,得出企业当前不适合发行债券融资,但适合进行银行贷款融资,那么企业的融资策略就应及时做出调整。
4.融资风险
根据经济学“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基本原理,风险与收益存在正相关的关系。风险来源于信息在传统金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与收益相互依存,风险的承担是获得收益的前提,收益就是承担不确定性的成本和报酬。
企业经营者可能面对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金融风险。
(1)信用风险是指融资项目有关参与方不能履行协定责任和义务而出现的风险。
(2)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三种风险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金融风险表现为项目融资过程中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如利率上涨、汇率波动、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政策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