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钱唐县的乡下

丁异虽是个清高固执之人,但起码的亲情还是有的,他这一番举措可不仅仅是为了家族的利益,也是为了给侄女挑选一个如意郎君,不至于年纪轻轻便过上守寡的日子。

而最后选中了琅琊王氏的王凝之,丁异自认对得起丁幼微的父亲,自己的哥哥了。

丁春秋看了看丁异的脸色,连忙点头答应,表面说的很好,自己一定尊敬丁幼微,不再说那不逊之言,但心中依旧不大看不起她,估计很难改变了。

……

随着夜色渐渐的深了,钱唐的百姓大多早己睡下,直至第二日的早晨,天还未明亮,百姓们便陆续起来继续昨日的劳动。

钱唐县城的劳动者多是一些小手工业者和店员、小贩之类的,乡下则全是农民了。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社会上的地位属于最低层,常常因为白天的过度劳动,导致晚上睡的比鸡晚,重复循环,没有休止之时。

今日一早,王凝之为了搞清楚钱唐县真实的农业和社会状况,决定披布私访,扮成一个落魄子弟下乡,而且只将自己的行踪知会了幽兰一声,其余人一概不知。

就连县丞丁元、县尉杨景柱两人也只知他去了村庄私访,但不知哪个村庄,毕竟钱唐的村庄可是太多了。

辰时末,王凝之袭了一身布衣,将两个护卫遣回县衙,独自出城下乡去了。

不巧的是,丁氏本想让王凝之与丁幼微见一面,但正巧碰到他下乡,只好将此事推迟,这倒让丁幼微高兴了不少。

县城二十里外的一条黄土地上,一个十六七岁的布衣少年快步独行,背上系着一个包袱,口中品尝着从路边偷来的几颗麦穗。

“好多年没有吃过稻穗了,是什么味道都忘记了,依稀记得是不好吃的,但现在却觉得好吃,真是奇怪啊”。

王凝之心中想着,脚下已来到了一处农家田地,一眼望去,皆是弯腰驼背收割水稻的农民。

不过,他们都在忙碌,王凝之不好打扰,其中倒是有几个清闲的,王凝之注意到了前方一个不太忙碌的妇女,于是上前打听,刻意隐瞒了身份。

“大娘,我是城里来的,家中实在没有余粮了,您能让我干半天活,赏口饭吃吗?”

王凝之口中的大娘,其实是位年貌三十的妇女,她皮肤不算白,因为长期暴晒,有点浅黑色,五官精致,梳着一头高髻,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秀丽寡妇。

“我姓罗,莫要喊什么大娘了,喊嫂子就好,瞧你细皮嫩肉的,不是城里来的我还不信哩,先说好,我是看你这么可怜才答应的,可没有别的心思啊”

“嫂子说的是,您是心善才答应的,若是旁人,准没这么轻易!”

“少贫嘴,亏你是个城里来的小郎,若是旁人我还真不放心,跟我过来吧”

罗氏一向不拖沓,说完便领王凝之来到自家田里了。

王凝之看着这一大片金黄色的水稻,显然今年收成很好,不由喜从心来,笑问道:“嫂子,今年地里的收成怎么样”

罗氏盯了王凝之一会儿,心中若有所思,口中回答道:“今年是个丰收年,一亩最少也能收一百六十斤,城里的小郎也关心这个?”

王凝之道:“城里来的小郎也要吃稻子,哪能不关心呢”

说罢,便脱去上身衣裳,挑起一旁的扁担和镰刀下了田,他前世也是一个农民啊。

罗氏看见王凝之光着膀子,也不觉羞,反而仔细的看,不知不觉间多了一分好感,心中猜测着这个小郎的身世。

稻田里,少郎如一个三四十岁的老农夫,迎着初阳和微风,割着一个又一个水稻。

不到群众中来,何谈什么实事求是呢!

若有朋友见到他在田地里的样子,一定不敢与他相认,只会觉得长得很像吧。

半个时辰后,在太阳的照射下,王凝之的额头很快便沁出了汗水,罗氏贴心的用衣袖为他擦了擦,一面说道:“小郎这是第一次干农活吧”

闻言,王凝之顿了下口,半响之后,方才回答道:“也算是吧,嫂子娘家是哪里的”

说着,身上的动作却不停,依旧是弯腰拿着镰刀,仔细割着水稻,手中的动作渐渐的熟练起来。

罗氏见他如此熟练的割稻,又不像是第一次干农活,心中有些疑惑,但也未没有询问,回了上句:“嫂子娘家在县城,二十里路不到。小郎割累吧,换我来吧”。

王凝之将割好的稻子放到一边,一面说道:“嫂子帮忙绑好稻子就行,我不能只吃饭不干活啊,嫂子坐一旁休息一会吧”

罗氏笑道:“家里虽说只有我一个能干活的,但有父母接济,过的还算衣食无忧,收留你一个年少小郎又何妨”

王凝之笑而不语,深邃的眸子望了一眼一望无际的天空,似乎得到了什么肯定,目光愈发坚定。

正午,太阳当空,烈日炎炎,王凝之与罗氏收完一部分的稻子,挑着扁担回家吃饭。

一路上遇见了几个同样回家吃饭的农民,皮肤黝黑,有男有女,肩上皆挑着满满的扁担,罗氏笑着与他们打了招呼。

王凝之很少讲话,却将自己看到的一切收入眼中,才这是东晋千千万万农民每天过的生活。

罗氏回到家与年过六旬老娘说了情况,老娘也是个心善之人,常常接济贫苦人家,远亲近邻的,哪家没受过她的接济。

当听到王凝之想讨口饭吃,直接拍板让其留下,虽说多了一个能吃饭的劳动力,但她十分乐意看到儿媳多一个帮忙的。

露天的院子里,一张木桌上,有一道黑乎乎的野菜,一道咸菜,外加十张烧饼,六碗热粥,这便是普通农民的一顿中午饭了。

罗氏的几个孩子早已饥肠辘辘,一人拿起一张饼便啃了起来,王凝之从罗氏的话语中得知,一家人一天只吃中、晚两顿饭。

“想必只有挨过饿的人,才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这句话吧!”

仅仅是一个上午,王凝之收获的东西便顶他在县衙上班一个月,他真正明白了这个时代,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

老百姓才不会管什么王朝更替,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不能有下一顿饭,过不过的好。

简单来说,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过上好的日子,他们就会拥护谁,反之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