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讲 抵制校园暴力

一、文明礼让,净化校园道德风尚

图1-1 “校园暴力”漫画

近年来校园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导致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再加上看问题片面肤浅,自控能力较差,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容易偏激与冲动,从而引发校园暴力事件(图1-1)。

案例

一天,在某高校大门口外50米的拐角处,一名大二学生詹某伙同本班5名学生对大一学生李某进行群殴,致使李某门牙脱落两颗,身体多处受伤住院。后经学校政教处调查,两位同学的矛盾源于当天中午在学校食堂打饭时李某插队,詹某上前制止,李某不听劝告,两人在食堂内发生了口角。詹某将事情告诉班上的其他几位男生,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在下午休息的时候在校门口堵住李某,好好教训他一顿。因此导致詹某等5位学生群殴李某这一暴力事件的发生。

|点评|

本案例中李某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加上詹某等其他学生年轻气盛,情感冲动,遇到问题很容易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这是导致该暴力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太考虑他人的感受。同时,团体中每个成员个体的身份意识被团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弱化,心理健康教育缺位,来自同伴或团体的压力往往也就成了某些学生陷入暴力等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

提示

校园暴力是由个体或群体实施的一种侵犯性行为,是一种基于恶意或是故意的行为,目的是让受害者产生心理上的恐惧、痛苦或身体受到伤害。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挑衅行为。

当我们面对某些同学恶意挑衅性的行为时,比较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告诉学校有关管理人员或教师、家长等,让他们来帮助处理和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而起反作用的应对措施往往是以暴制暴或者消极承受伤害。

链接

正确纠正暴力行为

面对具有暴力行为的学生,除了教育、批评、惩罚外,更应该仔细调查他们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识别暴力产生的因素,如是否有学习困难、家庭暴力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处理和改善有暴力倾向的学生的外在不利环境及内在的“暴力能解决问题”的错误认知,从而彻底改变其不良的行为模式。 同时,学校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应与学科建设联系起来,定期安排学生参与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聘请法制教师以具体的校园暴力案件说法,将其贯串于教学工作中。

二、坚决抵制校园暴力

图1-2 “校园暴力”行为漫画

校园是学生获取知识、追求上进的学术殿堂,是国家培育人才的摇篮。而校园暴力的出现给原本美好洁净的校园平添了一丝灰暗,并且不断吞噬着一些大学生健康的心灵。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抵制各种校园暴力行为(图1-2)。

案例

小雪是某高校大二学生。一天下午,小雪因说了几句闲话,先后与室友小丽、小月、小欣发生矛盾吵了起来。小丽、小月、小欣及小丽、小月的男友等人先后对小雪进行打骂及侮辱行为。

在事后这些施暴人员对警方的供述里,人们还可以看到其他恶劣的侮辱施暴行为。在这场以女生主导的暴力伤害中,打人女生的男友也成了帮凶。等这些人走后,认为小雪以前欺负过她朋友的小瑞,又对小雪开始了新的折磨,甚至打完后,还逼她写保证书,保证当晚所有的责任都与她们无关。到次日凌晨4点多钟,那些人才陆陆续续地离开;之后5点钟,小雪打电话报了警。

|点评|

小雪和小丽、小月原本是生活在一起的室友,仅因为一两句闲话,就有了“不共戴天之仇”,以至于小丽纠集了多人对小雪进行打骂、羞辱。

从小月他们对小雪的打骂和侮辱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变态行为,既暴力又伤人自尊,大有让小雪无颜见人的势头。而更让人不可忍受的是,这些人做了坏事之后,还威胁小雪,逼着她写保证书,不让她对外泄露,更不能报警。

对于这起校园暴力事件,参办此案的检察院检察官,用得最多的词就是“极其恶劣”。他认为,小丽等人只因一两句口角之争,就纠集多位同学对受害人进行伤害,而涉案的其他嫌疑人,更是是非不分、人云亦云,采用极其恶劣的手段对受害人进行伤害。由此可见,这群犯罪嫌疑人不同于其他案件的初犯、偶犯,其主观恶性大,对受害人造成的身心伤害难以预料。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小雪虽然没有在被打骂、侮辱的过程中进行激烈反抗,但在事后,表现出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及时报警。而对于这些施暴者,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提示

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不能正确预见后果。一些学生有暴力倾向,张嘴就骂人,扬手就打人,往往是因为不能正确预见暴力行为的不利后果。

(2)法制意识淡薄。

有些学生动不动就采用暴力行为,是因为其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不知道暴力行为会触犯法律,可能带来牢狱之灾。

(3)纵容心态。

一些学生面对暴力行为的纵容心态,也会使自己成为校园暴力的无辜受害者,甚至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4)以暴制暴的心理。

“他找人打我,我也可以找人打他,看谁能打得过谁,看谁能硬撑到底。”这种以暴制暴的心理,在很多受过暴力伤害的大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那些长期忍气吞声的学生,这种心理更是明显。面对校园暴力,如果受害学生想靠以暴制暴解决问题,无疑是不明智的,因为这不但不能让暴力远离自己,反而会让自己滑进暴力的深渊爬不出来。

(5)自我防范意识较差。

一些学生之所以遭遇暴力事件,如暴力抢劫,可能是因其自身的防范意识较差,也可能是钱包内经常放大量财物,尤其是经常故意炫耀。

找到了可能引发暴力行为的原因后,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将身上的暴力因子扼杀在萌芽状态。

链接

防范校园暴力

1.学习法律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我们还应该多学一些法律知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并抑制自己的暴力行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暴力”有关的法律条文。

2.培养非暴力情感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接纳、被肯定,一旦某些学生不被老师、同学关注,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甚至用暴力来报复老师和同学。所以,对于周围那些内向、抑郁、自卑的学生,我们应多关心和帮助他们,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温暖,看到生活的希望。这样,他们就会慢慢打消暴力的念头了。

3.缓解压力

压力过大,也很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如学习压力、家长压力、经济压力、心理压力、就业压力等。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有可能造成他们情绪消沉、抑郁、自卑,甚至发生一些极端行为。 对此,大学生一定要注意随时舒缓心中的压力,同时还要帮助其他压力较大的学生进行心理减压。

4.面对暴力不低头

暴力发生时,我们要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让施暴的人不敢贸然攻击,甚至自动退缩。同时,要迅速报警或者大声呼喊求救。

5.做好自我防范

(1)在校园内行走时,不要走偏僻人少的小路,尤其是夜出时更要注意,最好与同学、朋友结伴出行。

(2)不要带过多的现金、银行卡出去,在掏钱包取钱时,不要让外人看到里边的钱、卡。

(3)平时注意不要与人结怨,说话做事要注意把握分寸。

(4)与人争辩时,动作不要过大,否则极易引起对方的暴力倾向。

遏制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因为它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