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1000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朝政职官·名臣逸闻

1.什么是“封建”?它最初的内涵与我们今天的理解一致吗?

翻开历史教科书,我们经常能看到类似“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词汇,它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划分的一种社会形态,与中国古代所讲的“封建”含义不同。那么在古代,“封建”的含义是什么呢?

“封建”一词最早见于《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它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分封政治制度。所谓“封建”便是“封土建国”,即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给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属区域内建立邦国。相传黄帝为封建之始,至周制度始备。

周朝时实行分封制主要是出于保卫中央政权的考虑,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孔颖达疏:“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但发展到后期,各诸侯国间亲戚关系逐渐淡漠,东周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诸侯连年征战不休,分封制度已名存实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管理国家。严复在《论中国教化之退》中说:“秦并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废封建而置郡县,黜儒术而任名法。”汉朝初年曾实行过一段时间的郡国并行制,但后来被废除。可见“封建”制度只是先秦存在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封建”相差甚远。

现在我们说的封建制度是指社会形态的一种,它是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与手工业相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形式,具有封闭性、独立性等特点。其中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阶级和农民是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二者尖锐对立。封建主义后被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2.古书上常说“三公九卿”,这些官职具体是什么?

据《礼记》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可见,夏朝时期已经设立三公九卿之职。

然而,“三公九卿”具体为何职位,众说不一。西汉今文经学家认为,《礼记》所载“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认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

秦朝变革官制,不设三公,“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为丞相副手。因为秦代最高职位有三,后人遂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称“三公”。具体而言:

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御史大夫,执掌全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也是副丞相。

秦汉时期,在这三大职位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其中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随朝代的更替,“三公九卿”又有不同所指。如东汉确立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为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宋代以后,则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东汉时的九卿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到了明清时期,九卿则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以及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以前的九卿之官已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3.“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吗?“宰”“相”并称,是一个官职吗?

看关于古代的电视剧时,经常听到“宰相”或“丞相”之类的名词,都指代仅次于皇帝的最高行政官员,但历史上却没有“宰相”这个官职,这是为什么呢?

“丞相”一词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秦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相国,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任。到文帝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改称为相。

唐宋以后,尚书省或中书省有时设左右丞相,相当于原来的尚书左右仆射,位居尚书令或中书令之次,握有实权。明初,中书省无令,仅设左右丞相,权力极大。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并下令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至此,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被废除。

“宰相”则并不是我们历史上存在的官名,它是泛指最高的行政长官,通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西汉的丞相陈平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所以它的官名随着朝代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可见,丞相是具体的官职名,宰相则是指最高的行政长官。但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丞相和宰相区别并不大,以至于经常被混用。

4.文官与武将什么时候分开的?上朝时文东武西的列班又起于何时呢?

文官与武将的分开,是指文官不再作战,而专门有了指挥作战的武将。人们对它们分开的具体时间有不同的观点。

《史记》中说,黄帝时期已设立了“司马”等军事首领官职。《尚书》称,商朝时期,有了文武百官。虽然夏商时期,文武百官已经分门别类,可是卿、士大夫们既要管理政治上的事务,还要领兵作战。并且“司马”平时只管政治,而无统兵之权,战时统帅也是由天子临时任命的,战争一结束,统兵之权又会上交天子。可以说,在西周之前,文官武将是不分的。

又据《史记》记载,在春秋时期,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天子,他常亲自领兵作战。《左传》中也说当时文官武将都可领兵去作战,可见那时“大夫”是文武一体。也可以说,文官武将在春秋时期尚未分开。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掌握了国家最高行政权。各国君主觉得那些既能管理行政事务又能领兵作战的官员,一旦造反,后果将不堪设想。即使不造反,时间长了也会引起君权旁落。于是,他们决定采用文武分职的方法,让文官只负责管理内政,武将只负责领兵打仗。这样,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得以确立。可以说,战国才出现了专职将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士兵总量不断增加,指挥作战逐渐成为一门艺术,一支军队的指挥必须要有军事方面的专业知识,富有管理、训练和指挥作战的经验。就在这个时期,一批名将应运而生,例如吴起、孙膑、乐毅、白起、廉颇等,都是专职武将。而文官则专职负责朝中政事,不再领兵出征。

可见,文官武将分开的具体时间,应是战国时期。

那么,上朝时,文东武西的列班又起于何时呢?《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载:“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据此可知,文东武西是汉初叔孙通所定的朝仪,文东武西的排列位次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5.周瑜被呼为“大都督”,他这个官职与后来的“总督”“提督”是一回事吗?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瑜曰:“臣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

从此,这位智勇双全、风流潇洒的周瑜便被人们称为“大都督”。那么,“大都督”是怎样的官职呢?它与后来的“总督”“提督”是一回事吗?

一般来说,“大都督”一职是在战时设立的,为作战期间的最高军事领导,战后一般会收回,如司马懿,陆逊等;但也有例外,如周瑜,一直担任该职。

“总督”是在明朝时期开始设立的一种官职,指临时授大臣进行军务巡查,带有军事性质,如宣大总督、陕西三边总督等,其巡查范围有遍及数省者,也有限于一省内若干府州者。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开始常设两广总督。从那时起,总督兼管民政,成为地方军政首长。清朝时期,设立了众多的总督,比如直隶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等,他们统辖一省或数省的行政、经济及军事事务。

可见,这里的“总督”与“大都督”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提督”一职从明嘉靖年间开始设立。各省巡抚或镇守总兵官常常加封提督军务、提督等衔,可见,明朝时期的“提督”并不是正式官名。清朝时期则在每个省设置一名提督军务总兵官,属于省绿营兵的最高长官,但是受到“总督”的节制,也不是正式的官名。

可见“大都督”是在战争期间设立的,而“总督”“提督”在和平时期也存在,而且,所管理的范围也比“大都督”广,涉及了行政、军事上的事务。如果说三个官职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负责了一些军事上的事务。

6.何谓“三省六部”?它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制度?

中国历史上曾经实行过“三省六部”制,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划分方式,是最早从汉代开始、经隋朝确立、到唐朝完善的一种制度。其中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唐朝三省为中央最高中枢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三省长官分别为中书令(隋为内史令)、门下侍中(隋为纳言)、尚书令共行宰相之职。六部为尚书省属下的中央行政机构,分掌各方面的政务及政令的贯彻执行,并对中央担任具体事务的九寺五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等,有领导、监督之权。

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炀帝曾封杨素为尚书令),后唐太宗曾任此职,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职务等同宰相。贞观年间,唐太宗也经常召见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并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头衔,后来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

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已不限于三省长官。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益,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这样,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皇帝大权旁落。但是由于职位重复与普遍化,所以三省六部制在唐中叶以后,趋向名存实亡。

宋朝沿用唐朝制度,亦设三省六部。元朝则只保留中书省,后来明代朱元璋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清代沿用明制,至此三省六部制退出历史舞台。

7.“乌纱帽”有什么特别?为什么会成为官位的别称?

如今,“乌纱帽”已成为“官位”的代名词。那么,“乌纱帽”为什么会成为官位的别称?这又是从何时开始的?

乌纱帽原本是民间的一种便帽,正式作为“官服”则开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戴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的代名词。

东晋成帝时,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都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就是最早的“乌纱帽”。南朝宋明帝时期,王休仁对这种帽子做了改进。改进后的乌纱帽在当时很流行,官员百姓都喜欢戴。当时的乌纱帽颜色样式都不固定,全看个人喜好。

直到隋唐时期,乌纱帽仍然是作为常服的帽子。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书说:“自古以来,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但是,为了适应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隋朝用乌纱帽上的玉饰来显示官职的大小。

宋朝初年,为防止议事期间朝臣们交头接耳,赵匡胤想了一个办法,从此改变了乌纱帽的样式。这种乌纱帽其实叫幞头,是方形的,上面有一折,幞头后背的左右两侧各伸出一只脚,用铁丝或者竹篾为骨,后来慢慢把脚加长。这种幞头貌似庄严,其实在官员群聚的朝廷,甚为不便。至于地位比较低下的公差等都戴交脚或局脚幞头,乐官则戴牛耳幞头、银叶弓脚幞头等。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乌纱帽的命运有了关键性突破。由于官员们特别爱戴乌纱帽,朝廷遂正式将它列为王公百官上朝及处理公务的必要配备。并下了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从此,乌纱帽成了官员的特有标志。

知识链接

白纱帽

公元580年以前,不论当官的也好,平民百姓也好,都可以戴乌纱帽。可是,真正显贵的并不是乌纱帽,而是白纱帽。因为白纱帽只有皇帝才能戴。

宋朝末年,宫廷政变,叛将萧道成头上就戴了一顶白纱帽,萧道成便是后来的齐高帝。当时,白纱帽又叫高顶帽,即使皇太子也只能在自己屋子里戴,因为他是未来的君主,而在皇帝面前他也只能戴乌纱帽。

8.现在的“省”是一级行政单位,它与古代的“中书省”有关系吗?

“省”在中国指地方的一级行政单位。中国自隋唐以来就存在“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那么这两个“省”之间存在联系吗?

截至2006年8月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省”最早的含义是指天子所居之所。唐朝时中央设三省六部,“尚书省”为其中一个。元代中央行政机关叫“中书省”,又于各地方行政区设“行中书省”,这是中书省的地方派出机关,简称“行省”。后来演变为“省”。现在“省”的概念由此发展而来。

“省”的概念反映出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思想,是封建社会加强中央集权的象征。它说明中国从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9.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创立者是谁?

如果说“四大发明”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具体智慧,那么,科举制度体现的则是中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造力。可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人政治智慧的杰出体现。因而,有学者将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的确,科举制度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忧国忧民的士大夫精神,蔑视其他行业的“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宗族观念,当官以求富贵的官本位观念,无不打着科举制度的烙印。

那么,这样影响深远的制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谁首先提出了这一制度?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决定由中央亲自选拔官吏。据史料记载:公元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公元598年七月,又令五品以上的京官、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向朝廷举人。隋炀帝时期,公元607年四月,中央下诏,凡文武百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公元60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4科举人。但此时的做法,只是为了满足临时选举人才的需要,尚未形成正式的制度。后来,隋炀帝又设置了明经、进士两科,并通过“试策”的方式选举人才,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隋代科举虽然只是草创,但是它已经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为后来科举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无论门第高贵还是出身贫寒的读书人,都可凭借才学做官。

10.知府见知州,谁给谁磕头?

知府和知州都是中国古代官职名,均为地方行政长官。但这两个概念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二者在官衔和职能方面都是不同的。

“知府”一词最早产生于唐,当时建都之地称府,以府尹为行政长官。宋升大郡为府,以朝臣充各府长官,称以某官知某府事,简称知府。明以知府为正式官名,为府的行政长官,管辖所属州县。清沿明制不改。知府又尊称太守、府尊,亦称黄堂。

“知州”的产生是为了削夺节度使权力。宋太祖为了防止唐、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诸州刺史得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节度使不得干预除所驻州之外(所谓支郡)的政务。后来,逐步派遣京朝文官接替刺史管理州务,称“权知某州军州事”。“权”表示不是正式职务,只是代理;“知”就是管理的意思;州军事的“州”代表民政,“军”代表军政。简称知州。明清以知州为正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

据《日知录》载:“宋叶适言,五代之患,专在藩镇。艺祖思靖天下,以为不削节度,则其祸不息。于是始置‘通判’,以监统刺史,而分其柄;命文臣权知州事,使名若不正、任若不久者,以轻其权……唐制,京郡乃称府。至宋,则潜藩之地,皆升为府。宋初,太宗、真宗皆尝为开封府尹。后无继者,乃设‘权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可见,宋以前实行的是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并无“府”之说。

不过“州”是很早就有的,比如《三国志》中刘备曾为“益州牧”。那时候州比郡大,所以州牧就是一方诸侯,但没有“知州”的概念。唐初虽有“府”,但“府”的长官叫府尹,而非知府。准确讲,这两个官职都是宋以后才有的。一般来讲,知府比知州官衔要高,但也有和知府平级的;知州比知县管辖范围广,但也有和知县平级的。

11.明清科举的“八股取士”是怎么回事?严格到什么程度?

我们经常听人说“八股文”害死人,那什么是“八股”?这种制度真有那么可怕吗?

其实“八股”只是行文的一种体例,但它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密切相关。明代成化年间,科举考试的方法做了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而文章内容更加空泛。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其影响中国长达400多年。

八股文,是指文章由事先规定好的八部分构成。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开首用两句点破题意。承题,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题的意义加以说明。起讲,用数句或十数句作为议论的开始,只写题大意,宜虚不宜实。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全篇总字数,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最后改作700字。

八股文除了体例要求严格僵化外,从命题范围来讲,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试者还必须按四书五经的内容代圣贤立言,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八股文从形式到内容都严格到“僵死”的地步,任何人都无法施展,因而具很大的局限性,弊病十分明显。

然而明清取士,却以科举为重,而科举又以八股文为主,于是教育重心当然就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文与如何做八股文上了,这就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八股文要求的排偶句式不务实,考试内容也仅仅是阐述清楚书中的“圣贤之言”,并不要求学子有任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造成很多考生闭门只读圣贤书,而对百姓和民间疾苦缺乏基本的观察力。最后考中的很多人并无真才实学,只是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

12.明清的科举考试和今天的高考一样吗?与公务员考试一样吗?

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中国历代皆有考试制度,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今天人们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重要考试,比如想上大学就必须通过高考,想成为公务员要参加公务员考试。有人认为,这是明清以来科举制度的延续,但真的如此吗?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它与封建等级和特权密切相关。很多寒门子弟,十年苦读只为一朝能够金榜题名,飞黄腾达。读书人走的道路叫“仕途”,更有人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于是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

为何古人认为书中有钱粮、美女和权势地位呢?因为考中举人的人能享受一些特权,可以免除差役和税粮。“官本位”之所以在封建社会根深蒂固,是因为官员掌握国家权力,而考中进士的人又都有官做。所以,读书人无不对科举考试趋之若鹜。明清以来,实行八股取士。这种制度用僵化的文章体例束缚人思想的自由发挥,所论之题,千篇一律,老生常谈。

而现代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不光考查作文的功底,还包括其他自然科学知识,讲究知识的学以致用。通过合理的考查,达到真正选拔有用之才的目的,这与明清禁锢思想,只是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奴仆的考试存在本质差异。单就作文而言,高考或公务员考试题目都较为实际,考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更为科学。另外,高考录取后,学子并无特权;公务员考试录用,按法律来讲,也没有特权,这是现代考试与古代科举的另一显著差别。

13.顶戴花翎是什么?官员们为什么要戴这些东西?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服饰也在不断变化。到了清朝,服饰经过漫长的演变,变得更为系统了。清廷对官员的服饰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官位不同,服饰的品质、数量、颜色也各不相同,甚至连帽子上一颗小小的珠子也有各种规定。这体现出森严的等级观念,而顶戴、花翎则是官员级别高低最典型的标志。

“顶戴”,就是官员戴的帽顶。从颜色来看,一、二品是红色,三、四品是蓝色,五、六品是白色,七品以下为金色。即使相同颜色的顶戴也不尽相同,比如,一、二品有纯红和杂红之分,三、四品有亮蓝和暗蓝之分。另外,进士、举人、贡生都戴金顶,生员、监生戴银顶。

此外,“顶戴”上戴的东西也有严格的区分:一品戴珊瑚,二品戴起花珊瑚,三品戴蓝宝石或蓝色明玻璃,四品戴青金石或蓝色涅玻璃,五品戴水晶或白色明玻璃,六品戴砗磲或白色涅玻璃,七品戴素金顶,八品戴起花金顶,九品戴镂花金顶。

“花翎”是皇帝赐予的一种插在帽子上的装饰品。“翎”分“蓝翎”和“花翎”。蓝翎是鹖翎,花翎是孔雀翎,它有单眼、双眼和三眼之分。六品以下的官员只赏给蓝翎,五品以上的官员赏给单眼花翎。双眼花翎赏给大官,三眼花翎只赏给皇族或是有特殊功劳的重臣。

一般来说,除军功外,非“异常劳绩”不得褒奖花翎,而且,限定每案不得超过三名。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因修皇族的族谱,提调官增庆被奏赏花翎。从此,诸如皇上“山陵奉字”、海运事宜、劝捐、抽厘之类,都相互保荐花翎。大保案迭兴,加官加衔,各种新奇花样不可胜举,戴花翎者满街都是。到清朝末年,甚至用钱也可以买到“花翎”,此时,清王朝已到了穷途末路。

14.明清官服上绣有“禽兽”,为什么要绣那些图案呢?

看明清时期的电视连续剧,可以看到众文武官员身着官服、头戴官帽,稍加留意不难发现,不论文官还是武官,胸前、背后皆配有动物图案。仔细观察,其图案又有所不同。

有些绣着仙鹤,有些绣着鹌鹑,有些绣着麒麟,有些绣着犀牛。总之,类型多样,不一而足。那么,政府为什么要规定在官服上绣这些图案呢?

原来是为了区分官职的大小。因为这些图案是官服制成后补缀上去的,故被称为“补服”或“补子”。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官阶、身份与贵贱。只要一望官服上的禽兽图案,便可知道其人的品位和官阶,这和当今军人制服上的肩章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官与武官所补缀的禽兽图案也有区别,主要是文官采用飞禽饰样,武官采用走兽图案。

文官补缀的图案分别为: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鹭鸶,七品为,八品为鹌鹑,九品为练雀。

武官补缀的图案分别为: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罴,六品绣彪,七品与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

制作这些禽兽图案的机构,是皇家专门织造丝绸锦缎的织造衙门。皇家织造衙门聚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他们用各种绣丝彩料,运用精湛的织绣技术,织绣出了栩栩如生的图案。

这种补缀制度,到清朝时非常严格,任何人不得随意增添,否则将以刑法论处。如年羹尧的儿子因穿了四团龙补服,在给年羹尧定罪时,就有“非其人,不得服其服,顺礼也”。尽管清廷三令五申禁止私自补缀比自己官职高的禽兽,还是有官员因自己的职位低,为了利益,冒着杀头的危险,找绣工造假。而那些只为谋取利益,穿着官服不办实事的官员,便被老百姓称为“衣冠禽兽”。

知识链接

官服上绣“禽兽”溯源

据说,饰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源于武则天时期。武则天命令内府制作了一种新式的绣袍,就是在袍服上加绣不同的纹样,以区分文武官员品级。具体说就是文官的袍服绣禽,武官的袍服绣兽。成语“衣冠禽兽”就出自这里。可见当初的“衣冠禽兽”并没有什么贬损之意,只是标志而已。

这种新式的绣袍,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款新式官服,明清时期的“补子”就是在这种绣袍纹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5.清朝时,汉族大臣连对皇帝自称“奴才”都不可得,这是为什么?

“奴才”一词无疑是个贬义的称谓。可是,在清朝,满族人却以自己是皇上的“奴才”为荣耀,满族人自称“奴才”,表示自己是皇帝的臣子,是皇帝的家奴。而汉臣因为和皇帝没有主奴关系,只有臣子的身份,所以,就不能自称“奴才”。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天保和马人龙为科场舞弊案共上了一个奏折。奏折开头是这样写的:“奴才天保、马人龙……”看过奏折后,乾隆皇帝大为恼火,斥责马人龙是冒称“奴才”。

乾隆为什么要说马人龙冒称“奴才”呢?因为马人龙是汉人。本来,满族统治者一向严格要求汉人与自己保持一致,他们强迫汉人剃头发、易衣冠,搞得血雨腥风,都是为了让汉人归化于自己、臣服于自己,但唯独不肯让汉人也与自己一样称“奴才”。正因为这个原因,马人龙奏事时自称了“奴才”,才被认为是冒称。

从表面看,“奴才”似乎不如“臣”体面、有尊严,但这种判断与清朝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鲁迅先生在杂文《隔膜》里写过一段话,实际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满洲人自己,就严分着主奴,大臣奏事,必称‘奴才’,而汉人却称‘臣’就好。这并非因为是‘炎黄之胄’,特地优待,锡以佳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数等。”

原来,“奴才”是满洲人主奴之间的“自家称呼”,非“自家人”的汉人是没有资格这样称呼的。

16.过去官员出行为什么要鸣锣开道?什么人才能乘坐“八抬大轿”出行?

看古装戏,经常能看到官员出巡的情景。前面有差役鸣锣开道,后面是“八抬大轿”;一时间行人急着闪避,当官的耀武扬威而去。就是这样普通的细节,里面也有很多学问,它与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密切相关。

鸣锣开道,现多用来指为某人或某物的出现做好准备,在过去则是为了宣扬官家的威严和权势。首先锣声的多寡就有讲究。锣鸣七下,表示县太爷起轿或行辕出行;鸣锣九下,是府一级的官员出行;鸣锣十一下,代表省、道一级的官员出行;皇帝出行,则要鸣锣十三下。

“轿子”也是中国古代官员或贵族喜欢乘坐的交通工具,产生年代非常早。《尚书·益稷》中,大禹自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四载”当中,就包括原始的轿子。1978年,在河南固始县侯古堆开掘的春秋战国的古墓中出土了三乘肩舆(古轿子)。它们的制作颇为精巧,包括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类型,这说明在此之前,肩舆已有了一段较长的发展过程。

先秦到两晋时期,统治者和官员出行主要以乘车为主,但轿子一直存在。唐朝时,轿子的使用则仅限于皇帝或妇女、老弱。宋朝时,轿子得到普及,大到皇帝官员,小到普通百姓,皆有使用。按照用途不同,分为三类:皇室王公所用的,称为舆轿;达官贵人所乘的,称为官轿;人们娶亲所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则称为花轿。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2—8人。

人们常说的“八抬大轿”起初是官员等级的一种反映。民间的便轿一般为二人抬,官员则分为四人抬和八人抬。如清朝就规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等。可见在清朝,“八抬大轿”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乘坐的,不像“鸣锣开道”,一个小县令也可以。

17.古代的官府为什么叫衙门?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呢?

古代,人们都称官府为衙门。这种说法从何而来呢?

由于猛兽拥有利牙,人们便用利牙象征武力,而“爪牙”则指代地位重要的将领。《诗经·小雅·祈父》记载:“祈父,予王之爪牙。”《后汉书集解》记载:“武帝征四夷,有前后左右将军,为国爪牙。”由此可见,古代君王非常器重能力超群的将领,把他们视为左膀右臂,并让他们执掌国家军事和武卫。这些将领就是君王的爪牙——像猛兽的利牙一样。

君王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常常将猛兽的爪牙摆放在办公和指挥场所。后来因为嫌麻烦,就在军营门外的营门两侧,用木头刻画夸张的兽牙作为装饰,这就是“牙门”。可见,“牙门”在古代是一个军事用语,是军旅营门的别称。

至于“牙门”何时演变为“衙门”,并成为官府的代称,没有详细的记录。但据史学家们研究,最迟应该出现在唐代。据唐人封演《丰氏闻见记》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可见,当时官员都有点尚武精神。宋人周密《齐东野语》中也说:“近世重武,通谓刺史治所曰牙……俚语误转为衙。”

“衙门”一词在唐朝以后更加流行起来。到了北宋以后,人们几乎只知道“衙门”而不知道“牙门”了。以“衙门”为基础,又产生了一系列与官府相关的职业和物品的称谓,如“衙役”“衙内”“衙牌”等。到了近世和当代,“衙门”和“衙门作风”又逐渐演化成官僚主义的代名词。

18.为什么把报到称为点卯?古代的早朝都是卯时开始的吗?

“点卯”在北京方言中是指“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有打个招呼或应付差事的意思。在古代则是指衙门开办公事和早朝的时间,具体来说,这与中国古代地支计时的方法有密切联系。

古代通常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十二地支指代。如子时是指晚上的11点到凌晨的1点,然后依次是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对应两小时,卯时就是凌晨的5—7点这段时间。

以明朝早朝为例,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通常,当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时,百官行一跪三叩大礼。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可见凌晨5点是宫门开启的时间,皇帝在卯时接见大臣并讨论政务,故有点卯一说。而不需要上朝的官吏则将这个时间作为开办公务的时间。每次事先查点人数时称点卯,吏役听候点名叫应卯,其点名册称为卯册。若需签到,则称为画卯。如李存《义役谣》:“五更饭罢去画卯,水潦载道归业晡。”

后来点卯制度流于形式,很多官员不过前去报个到或者敷衍应付一下,于是点卯也就有了应付差事的意思。北京是明清两代的定都之地,深受皇权文化的熏陶,于是成为民间俗语也就不足为怪了。

19.现代人星期天公休,中国古代的官员能休假吗?

现代人工作或学习都是一周公休两天,而在中国古代,普通劳动者是没有休假概念的,官员们的休假制度,则散见于各代官志中。

据《汉律》记载,早在西汉时就有明文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意思是公务人员上了四天班,第五天则放假洗澡更衣、修发刮脸。到了东汉,这个制度又有了放宽。据《史记·百万君传》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它规定官员不但可以洗澡更衣等,还可以回家看望老小、夫妇团聚。

到了唐代,休假制度从5日休一天改为10日休一天,即在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最末一天休息。除此之外,每年的“清明”“冬至”还放1—3天假,让官员回家祭祀祖宗,称为“至日”。宋朝公务人员的休假制度更加宽松,他们全年的实际休假达到98天。

明朝的休假制度较之宋朝有所改变。月假是3天,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节日可放假18天,每年休假只有50多天。清朝的休假制度前期基本上沿袭明朝,到后期则发生变化。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人大量进入中国,他们每星期休假一天,时间一长,国人产生了认同感。到了1910年,清朝政府在上层基本上实行了星期天为公休日制度。

可见,中国古代是有官员的休假制度的,除了正常的公休日,还存在节假日,这与现代相同,但在具体规定上却有差异。中国双休日的规定开始于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重新发布修改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将每周工作时间改为40小时,即实行双休日工时制,从当年5月1日起实施。

20.“公侯伯子男”是中国创制的爵位制度,还是从国外引入的?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古代的爵位制度,而在西方也有公爵、伯爵或男爵的等级特权制度。那么它是中国本土就有的,还是后来从西方引进的呢?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最早实行的爵位制度。据《通典·职官·封爵》载:“黄帝时,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孟子·万章篇》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士受地视子、男。”

不同爵位虽然封地范围有大小,但在本国内的地位和权力却是相等的,仅仅是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诸侯国内部的爵分为有卿、大夫、士三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各国按国之大小待遇不同,如《左传》中载:“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凡此种种,以后历代又存在变更和演化。

西方封建社会也存在类似的封爵制度,但是“公爵”“伯爵”这些名词仅仅是我们按照汉语文化术语进行的翻译。以英国的爵位制度为例,五爵制度包括:Duke(公爵)、Marquess(侯爵)、Earl(伯爵)、Viscount(子爵)、Baron(男爵)。下面还有Baronet(从男爵)、Knight(骑士)等称号。法国与之类似。其他国家如德国将爵位分为十五等,波兰则实行四等爵位(没有子爵),匈牙利为三等爵位(没有侯爵和子爵)。

可见,“公侯伯子男”的封爵制度在周朝以前就广泛存在,西方也存在封爵制度,但彼此不存在传承关系。

21.现今有60岁退休制度,古代官员也可以退休吗?

中国法律规定,国家公务员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到了这个年龄,就可以回家养老,享受天伦之乐了。

那么,古代官员们也可以退休吗?当然可以,官员退休在古代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叫作“致仕”,意思就是“把官职还给君王”。

《周礼》记载,周朝是“大夫七十而致仕”,即做官的到了70岁就要告老还乡,“还禄位于君”。

周以后各朝各代基本都沿用了这个制度。唐朝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明清两代则改成了60岁退休。尤其是清朝,官越小退得越早。低级武官的退休年龄是:参将54岁,游击51岁,都司守备48岁,千总、把总45岁。

官员退休后是否依然享受国家的俸禄呢?

唐以前,官员退休后,朝廷就不再发给他们俸禄了。比如,建初六年(公元81年),东汉大臣郑均退休后,皇帝只赐给他一个“终身尚书”的空名,没有分毫退休金。

唐代五品以上官员退休后,可拿到一半的禄米。宋代,真宗帝赵恒登基后,朝廷明文规定:文武百官退休后可按其俸禄,给予一半退休金。退休金制度便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由于退休后,权力和地位都失去了,于是,有些官员便运用各种手段,尽量拖延退休时间。但也有不少贤达之士,退休年龄一到就主动退休,把事情让给年轻人来做。

有些人为此还写了退休诗以明心志。南北朝时期的梁代,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既是医学家,也是文学家,退休后便写了一首“退休诗”:

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

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

22.“八百里加急”的公文真的要求一天飞驰八百里吗?

在文艺作品中,常能见到这样精彩的一幕:“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话音未落,烟尘滚滚中,骑者已如箭一般飞驰而去。

这是古人在快马传递紧急公文,有点像现代的邮政特急件。

古代没有邮局,传递文件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设一个驿站,一站一站地往下传。文件传递时间则由紧急程度来定,紧急的要求每天三百里,特别紧急的每天四百里、六百里,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就是特急件。遇到这样的信件,就要用最快的马死命跑,差不多可以日行千里。每到一个驿站换一次,吃喝全在马上。

非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启用八百里加急送信。因为这样的送信方式基本上是要跑死马的,如果送信人体质差一些,也会劳累过度而亡。历史记载,南北朝的北周宣帝曾亲自驾驭驿马日行三百里。而唐朝的最紧急通信要求日行五百里,其级别用的无疑是御马。比如,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唐玄宗则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可6日之内唐玄宗就得到了消息,算下来每天传递速度达到了五百里。

正如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所写的“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那么,对于这样紧急的任务,如果被强盗劫去了怎么办?

对于这一点,唐朝律法也有规定,如果耽误的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一旦延误时机导致战事失败则处以绞刑。《唐国史补》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负责签发公文的员外郎,处理从河北发配到岭南的囚犯文书。本来应该向河北、岭南两处发文,因夜间疏忽,只发了岭南一地。事后,这个员外郎就被免了职,而泄露机密的人则被处以绞刑。可见,如此严厉的法律,一般强盗是不会抢劫的。

23.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民起义吗?

中国最早的农民起义是哪一次?这是个有争议的话题。现在史学家一般认为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但在此之前也爆发过好几次起义,那么这些起义为什么不被认为是最早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呢?

据说武王伐纣时,由于兵力空虚,商纣临时释放了大量奴隶,将他们武装起来和武王的军队作战。但奴隶在阵间起义,倒戈相向。西周厉王在位时期,禁止国民谈论国事,采取高压政策和严刑酷法来统治平民。公元前841年,忍无可忍的国人拿起武器,攻入王宫,赶走了残暴昏庸的周厉王,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国人暴动”。

春秋末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盗跖。他率领手下9000人,攻城略地,专好杀富济贫,被当时的奴隶主阶层视为“盗”。

战国时期,庄蹻曾领导楚国人民大起义,杨宽的《战国史》称庄蹻是农民起义领袖,在《吕氏春秋》《荀子》和《商君书》上也有记载。这次起义发生在公元前301年,比陈胜、吴广起义要早100多年。

而秦末的大泽乡起义规模非常大。当时秦二世任用奸相赵高,大量征发人力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又兼以严苛的法律,百姓怨声载道。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一行900多名贫苦百姓被征发到渔阳,因大雨所阻,不能按时赶到,依秦律当斩。于是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率众起义。义军很快发展到几十万人,给秦朝统治者以毁灭性的打击,但最后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和战线太长而归于失败。

史学家一般认为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最早的农民起义。这主要是依据中国历史的社会形态划分,一般认为春秋为奴隶社会逐步解体的阶段,而战国时期封建制度才逐步确立。所以以前的几次起义只能算作是奴隶起义,而不是农民起义;庄蹻领导的起义虽然发生在战国时期,但规模无法和大泽乡起义相比。

24.“徙木为信”和“作法自毙”分别是什么意思?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秦孝公在位期间,先后通过一系列措施使秦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徙木为信”讲的是商鞅在新法公布前通过“徙木”赏金的方式来竖立威信,而“作法自毙”则是他逃亡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徙木为信”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说的是商鞅在新法公布前,为了能够取信于民,于是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一根三丈之木,并称有能从南门搬到北门者,赏十金。没人响应。后加到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过去,果然得到了五十金。这样做显示出商鞅能够言必行、行必果,因此令行无畅,秦国变法取得了成功。

“作法自毙”则来自商鞅逃亡途中的感叹。由于商鞅废除了当时很多世袭贵族的特权,规定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因此遭到了很多贵族的反对,但由于秦孝公的支持,奈何不得。有一次,太子师触犯了法律,商鞅请示孝公后,依法严惩。太子前去说情,但也无济于事。

后来太子即位,为惠文王。那些痛恨商鞅的贵族便诬陷他谋反。惠文王虽然知道商鞅没有谋反的动机,但由于太子师的事情仍下令捉拿商鞅。商鞅无奈逃出其封地,准备去往他国。这日来到关下,已是傍晚时分。守关士兵云:“商君有令,黄昏后非公事不得出城。”商鞅无奈之下到一家旅店投宿,老板却说:“既是客人我们当然欢迎,请问您是谁,弄不清身份,我会被杀头的。这是商君的法令,违背不得呀!”商鞅当然不敢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走出旅店,不由得仰天长叹:“我这都是作法自毙呀!”

2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意思是成也由于萧何,败也由于萧何,意为生死成败全系于一人。语出自宋朝洪迈的《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宰相,他曾月下追韩信,成就了韩信。但是,韩信之死也是因为他的谋划,所以大将军韩信的生死成败完全系于他,故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说。韩信年少家贫,后来投奔项梁,默默无闻;隶属项羽后,也只做个郎中,曾数次献策于项羽,均未被采纳。刘邦入蜀时,韩信弃楚投汉,仅捞到迎宾小吏的职位,却因犯法差点儿被斩首。他口出狂言,惊动滕公夏侯婴,被荐为治粟都尉。萧何发现韩信是个奇才,向汉王推荐,但仍未获重用。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将逃亡。萧何未及请示,便月下追韩信。后来韩信被拜为大将军,这便是“成也萧何”。

之后韩信与项羽逐鹿于中原,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封王列侯。但后来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便削了他的兵权。陈王谋反,韩信暗中联络,但被家臣告发。吕后想召见韩信,但又恐其不肯就范,于是同萧何商议。萧何老谋深算,派人传旨韩信,声称陈王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道:“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韩信一时糊涂,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后在未央宫被杀。这就是“败也萧何”。

总之,萧何在韩信的人生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韩信因他而被重用,最后又因为他的机谋而死,着实令人感叹。现在人们便用这个典故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一个人造成的。

26.中国从“共和”元年才有确切的纪年,这个“共和”与民国的“共和”性质一样吗?

通常意义上的“共和”是一种民主制度,指通过选举方式产生国家机关和元首的政权组织方式。但在中国历史上,“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有精确时间纪年的开始。这个“共和”与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共和”是一个含义吗?

西周时期,厉王残暴不仁,乱杀谤王者遭到百姓反抗。国人起义后,他逃离镐京,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共和元年。关于为何称“共和”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厉王出逃后,周王室一直处于没有国君的局面,一度由朝廷重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政,据说二人经常在一起和其他大臣讨论政务,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共和”。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明正统论》亦记载:“昔周厉王之乱,天下无君,周公、召公共行其政十四年,而后宣王立,是周之统尝绝十四年而复续。然为周史者,纪周、召之年谓之共和,而太史公亦列之于‘年表’。”

另外有一种说法认为,“共和”与周、召二公无关,乃是指共伯和代理政事,故名。“共”是西周的一个诸侯国,伯是封爵,“和”乃是共伯之名。意思是当时国内无君,由当时很有声望的共伯和代理政事,因此这一年才被称为“共和”元年。唐代颜师古注:“共,国名也;伯,爵也;和,共伯之名也。共,音恭。”宋代学者赵应麟在其著作《诗地理考·共和》中亦提道:“共伯和者,厉王时之贤诸侯也,诸侯皆往宗焉,因以名其年,谓之共和,凡十四年。按《汲冢纪年》,共伯和干王位,故曰共和。”

可见,以上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和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共和”理念有区别,后者指的是一种依靠选举制度产生的政权组织形式。

2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出何处?它与“投笔从戎”有何联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是不进入老虎的洞穴,怎么可能得到虎子呢?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语出范晔的《后汉书·班超传》。“投笔从戎”意为扔掉笔,穿上戎装,比喻文人从军。这两个典故都与东汉的班超有关。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据《后汉书·班超传》记载:“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班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便发生在班超出使西域的路途中。班超在西域出使多国,威名远播。一日,班超一行来到鄯善国。国王刚开始热情接待,但一段时间后却又变得十分冷淡。班超知道是因为匈奴使节来访,国王才犹豫不决,于是召集手下随从商议:“最近国王突然对我们变得冷淡,一定是匈奴使节来游说,让他不知该靠向哪边。”

一不做,二不休,班超决定杀了匈奴使节以坚定鄯善国王皈依汉朝的决心。当时他对随从说了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到了晚上,班超联合随从36人,冲入匈奴营寨,经过一番血战,匈奴使臣全部被杀。鄯善国王无法向匈奴交代,只好答应归顺汉朝。

班超出使西域几十年,加强了与西部少数民族的联系,沉重打击了匈奴的势力,为中国西部边陲的稳定和民族融合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