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你越催,孩子越不自觉
人民日报提出过一个名词“被动废人群”,指那些本来很愿意主动做事情,但只要被催促就会立刻开始抗拒的人群。作为“被动废人群”,网友们纷纷留言:“我妈一催,我就更想赖床”“越是催我写作业,我越不想写。”……
父母应该也发现了,每次孩子慢吞吞的时候,家长忍不住去催了催,孩子的反应永远是不为所动。甚至很多时候,当孩子看到父母很着急的时候,他们反而更加磨磨蹭蹭。很多父母都有些纳闷,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自觉、不知道着急呢?
父母着急,是因为他们知道迟到要付出代价,比如,当众挨批评、扣工资等,所以父母想尽办法让自己早起。而孩子赖床,是因为他们知道爸爸妈妈一定会催促自己,他们会保证自己不迟到。有了兜底的人,孩子自然会放心地继续睡过去。
催促会让人厌烦,孩子也一样。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孩子会故意和父母对着干,这一点在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更为明显。
有一个人分享过自己的经历:为了让孩子不迟到,自己给孩子定了三个闹钟。在孩子醒来之后,她一边催促孩子穿衣服,一边帮孩子准备早餐。早餐做好后,孩子要不就是刚把衣服套在头上,要不就是又睡着了。她只好接着催孩子快点起床,快点洗漱,但孩子还是赖在床上。为了不迟到,她只能帮孩子穿衣服、洗漱、梳头,让孩子拿上早餐,她一路风驰电掣地送孩子上学。
母子俩每一天都重复着这样的程序,直到妈妈受不了了。她对孩子说:“从明天开始,你自己听闹钟起床,我就不叫你了,也不会送你去上学,你要自己坐校车去上学。”第二天,她看到孩子快迟到了,忍住没有催。孩子一觉睡醒发现还有10分钟校车就要到了,他央求妈妈开车送他,妈妈不为所动。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妈妈果然不管自己了,于是他连忙套上衣服朝门外跑去。那一天,孩子差点没有赶上校车,但之后的每一天,他都没有迟到了。
父母的催促都是吃力不讨好的,父母越催,孩子越不配合。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催促就像命令,把自己的主动权给抢走了。孩子看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被侵犯权利后只能消极抵抗,本来想做的事情也赌气不做了。而父母则强行把孩子的事情变成了自己的任务,压力倍增。
尹建莉老师指出:没有机会安排自己生活的孩子,是学不会控制自己的。父母总是催促孩子,除了让孩子心里不爽以外,还会让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催促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在为爸爸妈妈做事,长此以往,孩子做任何事都需要父母的催促和监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变成了对父母的应付和糊弄,逐渐失去了自觉性和责任心。
父母不要单单让孩子把事情做好,还要让孩子学会把自己做好。只有停止催促,才能激发孩子的自驱力,让孩子学会自觉。
把催促变成鼓励
每当父母想说“你快点!”“要来不及了!”这类话时,可以自动把他们换成“慢慢来,加把劲”。父母要懂得照顾孩子的情绪,不要把焦躁的情绪传染给孩子,引起孩子的厌烦。
如果是很着急的情况,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原因,比如:“小宝,过一会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了,如果你还没有写完作业,妈妈就不能陪你了。”父母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后果,孩子自然就会加快速度了。
让孩子了解并管理时间
孩子对时间的概念认识不清,父母可以试着让孩子对时间的长短有一个大体的认识。比如,父母可以计时让孩子刷牙3分钟,或者让孩子写作业半小时、玩耍半小时,让孩子逐渐了解时间是多少。
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制订日常计划,每天加点到几点做什么事情。父母要培养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让孩子逐渐熟悉生活的节奏,形成习惯。
不要拿成人的节奏要求孩子
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快速地做好每一件事。父母要懂得换位思考,体谅孩子。他们要看得到,孩子的手就是很软很小,写字会很吃力;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行动力都有限,父母和孩子同行时一定要配合孩子的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