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北朝皇帝篇(5)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鲜卑族,北魏第三位皇帝(423年—452年在位),小字佛厘、佛狸伐。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为明元密皇后杜氏。
拓跋焘于泰常七年(422年)受封泰平王,拜相国,加大将军,不久被立为皇太子。次年继位,四出征伐。他先亲征胡夏,克长安、统万,擒夏主赫连昌;继攻平凉,逼赫连定败走上邽,终为吐谷浑所获,送至平城处死。太延二年(436年),取龙城,灭北燕。太延五年(439年),取凉州,俘北凉主沮渠牧犍。又屡次出兵北击柔然、高车,遣将袭吐谷浑,采取镇抚兼施之策,使西域诸族及东北契丹等遣使朝贡,完成统一北方大业,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与南朝宋对峙。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拓跋焘率军10万南下围悬瓠,直抵瓜步,遭到宋军顽强抵抗而撤退。同年,兴国史之狱,屠戮崔浩等门阀士族数千人。
拓跋焘在位期间,注意搜求重用汉族士人,推进汉化;两次改定律令,以宽刑省罚,平息民怨;创行新字,兴办教育,于平城东建太学,祀孔子,命王公卿士子弟皆诣太学受业;禁断巫觋,信道灭佛;增辟垦田,移民牧畜,对社会发展起过一定作用。统一北方后,采取“随俗而治”的方针,有利于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稳定。但连年征战导致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民族反抗和农民起义连续不断。
正平二年(452年),拓跋焘为宦官宗爱所杀。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全名
拓跋焘
别名
佛厘、佛狸伐
谥号
太武皇帝
封号
泰平王(423年之前,《北史》称太平王)
庙号
世祖
年号
始光、神麚、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所处时代
南北朝
民族族群
鲜卑族
出生地
代郡平城
出生日期
408年
逝世日期
452年3月11日
陵墓
金陵
前任
明元帝拓跋嗣
继任
南安王拓跋余
主要成就
统一北方;击败柔然;南伐刘宋;征服鄯善、龟兹等国;厉行汉化改革;确立死刑复奏制度
本名
拓跋焘
在位时间
424年~452年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北魏道武帝天赐五年(408年),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东宫,生父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嫡长子拓跋嗣。拓跋焘出生时,体态容貌与常人大不相同,他的祖父道武帝拓跋珪十分惊奇,高兴地说:“将来能达成我的事业的,必定是这个孩子啊!”[6]
天赐六年(409年),道武帝拓跋珪去世,拓跋焘的父亲,即皇太子拓跋嗣继位,是为明元帝。
泰常七年(422年)四月初二日,明元帝封拓跋焘为泰平王,并任命拓跋焘为相国,加授大将军。同年五月,拓跋焘监管国事。十一月,拓跋焘亲自统领六军出镇塞上。明元帝生病时,命拓跋焘总管朝中事务。拓跋焘聪明大度,应付裕如。
继位为帝
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初六日,明元帝拓跋嗣去世。同年十一月初九日,拓跋焘正式继位,成为北魏第三位皇帝,是为北魏太武帝。
抵挡柔然
始光元年(424年),拓跋焘即位不久,柔然汉纥升盖可汗大檀就率领六万骑兵攻入云中(今NMG自治区托克托县),杀掠吏民,抢劫财物,攻陷盛乐(今NMG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故都。拓跋焘率轻骑讨之,亦陷入重围,全赖殊死拼战,才使柔然兵退。柔然的侵扰牵制了北魏力量,使其无力进一步征服其他割据政权,更无力南进,与刘宋王朝争强。拓跋焘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提出如果不先征服柔然,就会腹背受敌,陷于困境。他不顾太后和众多大臣的反对,在崔浩等支持下,决定北征柔然。
始光元年(424年)九月,拓跋焘大集士卒,治兵于东郊,准备北征。十二月,拓跋焘亲征,以平阳王长孙翰率军出参合,自领一军进屯柞山,与阿伏干率领的柔然骑兵相遇,斩首数千,获马万余匹,大胜而归。
始光二年(425年)十月,拓跋焘再次治兵于西郊,大举北伐,东西五道并进,大军至漠南,舍辎重,轻骑带十五日粮越大沙漠进攻,柔然可汗大檀惊慌失措,率众北遁。这两次北伐虽然并没有使柔然受到致命打击,但使得柔然对北魏的侵扰有所缓和。
攻灭胡夏
始光二年(425年)胡夏的立国者赫连勃勃病死,其子赫连昌继位。拓跋焘闻知勃勃诸子相攻,关中大乱,遂乘机西伐。
始光三年(426年)九月,以司空奚斤领一军袭蒲坂,宋兵将军周几领一军袭陕城,进逼关中重镇长安。十月,亲领大军奔袭统万城,行至君子津,天气暴寒,河水冰冻,拓跋焘遂帅轻骑二万从冰上渡河,兵至黑水,离统万城仅三十余里,正是冬至日,赫连昌在宫中大宴群臣,突闻消息,上下惊恐。赫连昌匆促领兵迎战,大败而退,城门未及关闭,魏军乘势攻入西门。赫连昌退入宫内,紧闭大门,拓跋焘见一时难以攻下,遂于第二天分兵四掠,获牛马十余万头,徙民户万余家而归。与此同时,另两路魏军亦先后占领弘农、蒲坂、长安。
始光四年(427年),魏军攻胡夏都城统万城时,拓跋焘将主力埋伏在山谷中,以少量骑兵直抵城下,故意示弱,诱固守之夏军脱离坚城,当夏军出城追逐时,又采纳崔浩分兵潜出袭其后之计,大获全胜,俘虏赫连昌,赫连定即位于平凉。
神麚三年(430年)拓跋焘再攻胡夏,夺取安定、平凉、长安、临晋、武功等地,尽得关中之地,自此胡夏名存实亡。
统一北方
当拓跋焘大举攻夏之际,柔然见魏军方有事于西方,又屡屡侵扰边界,神麔元年(428),柔然骑兵万余攻入塞内,大掠边民而走。因此,拓跋焘决定再行北伐柔然。
神麔二年(429)四月,拓跋焘治兵于南郊,分军遣将,平阳王长孙翰领军自西道向大娥山,拓跋焘领军自东道向黑山,同会于柔然可汗庭。[19]五月,东道魏军到达漠南,舍弃辎重,轻骑奔袭。大檀弟匹黎先闻有魏军来攻,帅众欲来救援,恰遇西道魏军到达,被魏军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