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特殊心理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幼儿的学习能力与大人的学习能力截然不同。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只要想一下让大人和幼儿进行一项学习任务——学会说一种新的语言。
从成人的学习经历来看,学会说一种新的语言是一项极其复杂且困难的任务,需要大量的精力、很好的记性和很强的语感。幼儿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识别能力弱,毫无语感的情况下,是如何掌握他的或她的第一语言?当成人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他会将新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同自己的母语系统化地联系起来,将母语当成新语言的词汇和词组的意义载体。然而,幼儿是从零开始。那么幼儿如何理解新语言中词汇的意义?还有成人无论如何都没法将外语说得同外国人一样地道,大多数的旅游者和移民者都有口音并且容易使用错误的句法,从而露出破绽。幼儿是在第一语言的学习中怎样做到说得那么完美,准确地使用嘴巴、舌头和喉咙发出这种语言的声音,学会地道的口音、方言、地方特色的习语以及区域或者家族特性?除了一个1到3岁的小孩以外没有人能完成这样的惊人之举。
显然,幼儿拥有一种特异的学习能力,如语言学习能力,但是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神秘地消失或被埋没。成人与幼儿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学习的质量,而且在于儿童能够在活动中以成人无法理解的完整度和精确度,轻松地吸取某种完整而精确的能力和技巧。蒙台梭利把这种独特的早期学习能力称作幼儿的“吸收性心智”。
这种吸收性心智促使一个无助、只会咯咯笑的婴儿具备了长大成人所需要的基本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自己吃饭,自己洗澡,自己穿衣服;坐、爬、抓等机械运动;还有语言、认知、记忆、意志、风度、礼貌、文化习俗和自我定位。儿童轻而易举地生活并“吸收”着周围的文化环境,达成了这种自我创造的壮举。
宝宝已经能扶着周围的物体站立。
7个月的宝宝手的动作变得更加灵活,逐渐学会了自己拿东西,爸爸妈妈可以加强训练。
蒙台梭利所用的“吸收”一词的意思,不是像干海绵吸收水分那样地“吸入”,而是“融入自身”。举一个不很精确但很有用的类比,那就是,儿童的吸收性心智就好像一块沉浸在养料丰富的环境中的水晶,它所吸收的周围的印象、新的行为和思想,会成为添加物改变心智的形态或方向,并且增加成长的表面面积。与儿童的吸收性心智相反,成人的心智保持基本的状态和容量,不是通过吸收而是通过特意的假设和逻辑性的分析与总结,来获取知识。这就是为何儿童喜欢不停地重复,而成人不喜欢。每一个印象都会一点点地改变儿童的看法,即使同样的刺激因素每次会以略微不同的形态呈现。成人费力地从经历中总结经验,又从经验中做出推断,但是他们的领悟力基本没有改变,最后这样不停地重复评断刺激因素使他们觉得非常地无聊乏味。
蒙台梭利经过研究发现幼儿的吸收性心智通常可持续大约6年。而这6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为3年。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微妙的变化。
吸收性心智活动的第一阶段,是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到3岁。这是童年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儿童吸收几乎所有的有用印象乃至细枝末节,而每一个印象马上被具体化,并且被添加到先前的那些印象中。不论简单或复杂的任何印象,都能被这种吸收性心智以同样容易且精确的方式获取。它主要对人类刺激因素,特别是人的声音,做出反应,但是它对所有的人类活动全盘接受,不做筛选,动用了每一个感官去理解儿童所处的整个情感的、行为的和文化的环境。例如,在自家客厅里,妈妈在阅读,爸爸在修东西,哥哥姐姐在玩游戏,即使所有的活动是同时进行的,婴儿将会吸收所有的动作细节和姿态。因为在第一阶段不需要通过锻炼儿童的意志来唤醒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称这种运作为“无意识”。尽管它的运作毫不费劲,但早期的吸收性心智非常积极并非消极。它促使儿童模仿、运动和玩耍,从而赢得、改变并增加自己可用的经历区域。
早期的吸收性心智把周围的文化环境作为吸收的对象,以便在3年的时间内建立儿童的基本人类能力。这些能力的建立并非逐渐呈现,而是通过内部的发展而形成的。这种成长只是偶尔体现在能力的重大变化上。如果你比较新生儿的行为和会说话的3岁儿童的行为,很容易就会发现这种创造性的改变。
幼儿成长的第二阶段,是从3岁到6岁,吸收性心智仍旧运作,但此时它更注重有意识地从相互作用的物质和人类环境中获得某些印象。这些新的经验得以巩固、发展,最重要的是,与先前获得的能力结合。第一阶段的吸收性心智大部分由安静的内在成长组成,偶尔展露惊人的进步;第二阶段则显得忙碌,技巧的成熟过程是连续的并且易被察觉的。还有,之前在环境中进行的活动大部分是无意识的、自发的,而3至6岁大的儿童有意识地与环境进行互动,表现出对某些经历的偏好。3岁至6岁儿童所追寻并获取的这些特殊印象,同0岁至3岁的儿童的大部分意外经历相同,无论这些印象有多复杂,吸收性心智仍旧能够毫不费劲或不受限制地获取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