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我欲如何,即可如何”?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鄂豫边境的中原解放区,接着又向其他解放区大举进犯,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当时,从实力对比上,国民党似乎要比共产党强大得多。全面内战爆发前,国民党军队总兵力达到430万人,计有陆军86个军(整编师)248个师(整编旅)200万人,非正规部队74万人,特种兵36万人,后勤、后方机关和军事院校101万人,另有海军、空军19万人,各种舰艇百余艘,各种飞机数百架。而人民解放军总数不过为127万人,其中野战部队为24个纵队(相当于国民党军队的军或整编师)又11个旅61万人,地方部队66万人,特种兵只有炮兵1个旅、14个团、17个营、38个连,没有海军、空军。

全面内战爆发之初,蒋介石信心满满地说:“比较敌我的实力,无论就哪一方面而言,我们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军队的装备、作战的技术和经验,匪军不如我们,尤其是空军、战车以及后方交通运输工具,如火车、轮船、汽车等,更完全是我们国军所独有,一切军需补给,如粮秣弹药等,我们也比匪军丰富十倍,重要的交通据点、大都市和工矿的资源,也完全控制在我们的手中。”“一切可能之条件,皆操之在我,我欲如何,即可如何。”[1]蒋介石之所以一意孤行坚持要打内战,就认为他在军事上占了优势,可以速战速决结束战争。他曾声称只要三个月到六个月,他就可以取得胜利。

战争实际的结果,到1947年初,蒋介石的全面进攻就遭受失败,不得不转入所谓重点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仅一年,人民解放军就转入战略进攻;到1948年6月底,经过两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由原来的127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同国民党军总兵力的对比,已从战争开始时的1∶3.37变为1∶1.3。随后经过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到1949年9月底,除西南和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获得了解放。中国共产党只用了三年时间就从根本上打败了国民党,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

对于解放战争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各种著述对战争的进程与过程的描述已十分详尽,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功、国民党为何失败的论述也颇为不少,但各类研究成果似乎是史实梳理与述说者为多,而从横向方面做总体探讨的尚少。这本小册子试图就此做点努力,不过,其中的分析很可能并不到位且不全面。笔者这样说,并不是自谦。因为每个人的学识都有限,任何历史问题的研究,都只可能依照研究者理解,对历史现象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而这种解释是否真正合乎历史本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有,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要把这些因素在历史进程的作用都表达出来,同样很难,更何况每个研究者占有的资料有不同,分析问题的视界也会各异。但无论如何,笔者最想表达的是:在中国革命的岁月里,有有形的战线和无形的战线,有许多知名的英雄和无名的英雄,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后人永远敬仰。


[1] 秦孝仪主编:蒋介石《思想言论总集》卷22,(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编印,第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