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登顶南极“冰盖之巅”
南极,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遥远、冰冷、神秘。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冰雪世界,有一处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地方——Dome-A。Dome-A又称冰穹A,位于南极内陆冰盖之巅,海拔4000多米。南极冰穹气温极低,是地球最干燥、最寒冷的地方。这里恶劣的环境及气候条件,使人类直到21世纪,才在冰穹A踏上第一个脚印——中国人的脚印。
进入报社后,我听到最多的就是南极科考,而南极内陆科考又是其中更为艰苦而光荣的工作。2012年,我有幸跟随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队,远渡重洋,跋涉万里,到达了南极“冰盖之巅”,在中国南极昆仑站执行新闻报道任务。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昆仑站深冰芯钻探房的采访,让我领教了什么叫极寒。深冰芯钻探房是昆仑站区最艰苦的地方。当时,昆仑站的气温已经降到零下30摄氏度,而这里的温度比站区的平均温度还要低10—20摄氏度。在钻探槽中,我们用敏感温度计测量显示,气温已经降到零下49摄氏度,再加上高原缺氧的地理环境,大家在钻探槽里根本无法正常呼吸。因此,深冰芯钻探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冷得受不了,就到室外零下30摄氏度的地方去暖和暖和!”

航拍南极冰山
队员在钻探槽里工作,吸进来的是逼人寒气,呼出来的气体在极低温的作用下,迅速凝华变成细小的颗粒弥散在狭小的空间中,使得钻探槽里能见度降得很低,即使面对面也看不清。有几次,我下到钻探槽里,仅仅几秒钟,全身就被冻得疼痛难忍,没过一会儿,眉毛和胡子上就挂满了冰碴儿,就连棉帽和衣服上也被冻起了一层白霜。
极寒风雪的考验、远离亲人的艰辛……只有亲历之人才能切身体会。50多天的南极内陆工作,156天的科考生活,让我品味了小说家茨威格笔下的“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我的所思、所感、所获全部凝聚在那些文稿、图片和视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