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解体:日本国铁分拆和民营化的真相(译文纪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年半之后的了结

昭和四十四年(1969年)秋天,正当矶崎新总裁在全国各地巡回考察、为一线负责人鼓劲打气时,反对EL、DL单人乘务(机车副司机废除)的斗争也迎来了最终阶段。国劳和动劳两个中央委员会根据采取“完全联合斗争”的约定,发布了联合斗争宣言,即“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全国217个地点实施长达17个小时的长时间罢工决战”。两劳动工会经研究认为“(要当局将方案)全部撤回不太现实”,因而决定转入以“继续保存副司机制度、最大限度地确保双人乘务”为目标的有条件斗争。他们作出将斗争和谈判同时并行的姿态。既然已经摆出要大搞“罢工决战”的架势,那么劳资双方都不可能在进入罢工之前善罢甘休。“必须对他们实施彻底的处分!”矶崎总裁也作出了不同寻常的训示。

31日下午,在罢工即将开始的前一刻,当局给出了“最终答复”。其内容为:

①连续驾驶100公里以上的特快列车。

②在凌晨0时到6时之间连续运行两个半小时以上的客运及货运列车。

③持路牌(67)通过的列车(列车在通过车站时,需将路牌交给车站工作人员)等。

对以上情形将安排副司机参与乘务工作。

按人员数量来计算,即在原计划废除的对象中,约有2500人将得到保留。对此国劳和动劳又提出异案,认为“在干线上行使的列车应全部实行双人乘务”,即保留副司机5000~5500人。双方重启谈判工作。

然而,由于谈判没有进展,工会方面将罢工开始时间提前了2个小时。从下午5时起,东京、大阪的国电等毅然掀起了守法斗争及ATS斗争,在26个地点相继开始罢工。在这种形势下,11月1日凌晨3时,当局提出将副司机保留人数定为3500人的妥协方案,并且在动劳要求的劳动时间缩短方面也作出了让步。于是,当日上午8时30分,国劳和动劳下令停止罢工。当局在原计划废除副司机7500人的基础上作出了大幅让步。由此,耗时2年半的“EL、DL单人乘务问题”终于获得了结。

在决定最后让步方案的国铁理事会上,矶崎总裁大动肝火:

“过去,八幡制铁即便高炉被停也对罢工进行了抵抗。哪怕让他们罢工,我们也不能让步。”

矶崎在就任总裁时曾惹得佐藤首相不快,据说,“这次为了在佐藤面前挣回面子,其态度非常强硬。”(井手正敬,《国铁改革回想录》)

在理事会上,主管劳务问题的常务理事山口茂夫对矶崎劝诫道:

“集体谈判可不能那么搞。因为是劳动条件问题,所以不能将乘客撂在一边、任由列车停运好几天。作为当局,在合理范围内与其认真对话,和平解决问题才是应有之道。”(《国铁改革回想录》)

矶崎勃然大怒,与山口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在斗争结束两天后,矶崎召集理事会成员及职员局相关人员到赤坂的日料餐厅,举行了一个“慰劳会”。席间,矶崎又反复唠叨那些车轱辘话。于是,井手正敬及几个年轻人,一齐揪住矶崎不放,双方大吵了一架。

“总裁,您说什么呢?您不是也当过职员课课长吗?集体谈判英文叫collective bargaining,是互相有买有卖的场所,而并非单方面强加于人的地方。”

“好啦好啦。”最后,由职员局局长真锅洋站出来打圆场,这场争吵才算平息了下来。矶崎心想,一定是山口茂夫在背后给井手这帮年轻人撑腰。之后,矶崎在对单人乘务斗争谈判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又准备开始实施“丸生运动”即提高生产率运动(详情参见下一章)。由于山口对矶崎的做法持批评态度,所以在担任常务理事半年多之后,便被贬为九州总局局长。

* *

这次斗争给“赌上组织命运参战的动劳”也留下了巨大的后遗症。在对妥协方案进行表决的临时大会上,反主流派认为“陷入有条件斗争这个最终结果是屈辱性的”,因此对执行部进行了猛烈攻击和追责。另一方面,有4000多人因为“不能认同动劳的斗争至上主义”而退出组织。动劳大会批评了“社会党和总评的领导力”,另外也作了自我批评,认为“在与国劳的联合斗争中未能贯彻动劳的自主性”。“斗争搞得那么激烈,然而……”这种挫折感及失败感在会员之间弥漫和扩散,这对动劳后来的斗争方针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斗争结束一个月之后,12月13日,国铁当局根据《公劳法》第十八条,对国劳和动劳的罢工进行了处分。对两个工会共计解雇66人(其中国劳27人、动劳39人),为国铁史上解雇人数最多的一次。矶崎发表总裁声明说:“因为罢工规模庞大,而且为了今后不再有违法罢工出现,所以作出了这次处分。”

不仅有被解雇者,还有停职、减薪、警告等处分,遭受处分者超过5000人。自当局提出“EL、DL单人乘务”方案以来,屡次发生的罢工及守法斗争等一共造成解雇及免职132人,加上其他形式的处分,受处分者总数多达31202人(其中动劳为21580人)。

的确,“这是国铁劳资纷争史上最为激烈的纷争,堪称最大规模的‘殊死斗争’”(升田嘉夫,《战后史中的国铁劳资》)。

我在当天《日经》晚报的“解说”专栏里这样写道:

“前所未有的大量处分,无论在财政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对动劳带来了几乎是致命性的打击。由此,动劳在短时间内将不可能再次组织这种由全员参与的斗争。在财政状况方面,包括被解雇者的退职金及年金、对停职及减薪者的加薪和被扣除工资的补偿等在内,动劳用于受害者救济的资金据估计高达40多亿日元。尽管其手里有部分资金,会员将继续上交一个月的工资涨幅部分,另外还会继续对夏、冬季末津贴实行1000日元的临时性征收,但事实上,今后比起搞斗争,它必须优先考虑财政重建问题。”

自此以后,动劳将时常面对如何进行组织维系的问题。


(1) 也可简称为《日经》。该报是以经济消息报道为主的日本全国性日报。

(2) 东京都政府,办理东京都行政事务的政府机关。

(3) 相当于中国的直辖市市长或省长。

(4) 1904—1984年,经济学家、政治家。1967—1979年任东京都知事,作为首位革新系知事主要推动了福利政策及公害对策的出台和实施。后当选参议院议员。

(5) 由日本共产党或社会民主党(旧日本社会党)等革新派势力(相对于自由民主党等保守势力而言)担任首领的地方政府被称为“革新自治体”。“革新自治体(都道府县)”的知事即被称为革新系知事。

(6) 日本知名私立大学之一,由美国圣公会传教士威廉姆斯主教于1874年创立。

(7) 东京都西部的西多摩、旧北多摩、旧南多摩3个郡的总称。战后,除山区以外几乎都实现了城镇化。

(8) 伊豆诸岛中的大岛、利岛、新岛、神津岛、三宅岛、御藏岛和八丈岛,一共7个,隶属于东京都。

(9) 1966年10月21日总评组织反对越战的大罢工,此后10月21日在日本便被称为“国际反战日。”

(10) 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在兜售飞机时,日本政界的一部分人接受了其巨额贿赂。此事于1976年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上被揭露出来,时任首相田中角荣以及参与此事的政治家、航空公司及商社的有关人员均被逮捕。一审、二审均被判有罪。

(11) 1960年代后期,国劳及动劳反对国铁实施电力机车及内燃机车废除副司机、仅保留司机一人单独驾驶措施的斗争。在日语里,“乘务”指在交通工具上从事驾驶作业等工作。

(12) 指中央及地方政府机关。

(13) 日本广播协会。日本以全国都能接收到广播和电视为目的,于1925年成立的特殊法人公共广播事业实体。

(14) 指劳动者为维护和改善劳动条件而组成工会、开展活动的权利。在日本,自卫队员、警察和消防队员等职员不享受此种权利。

(15) 指劳方通过工会与资方就劳动条件进行交涉的权利。

(16) 指劳动者为贯彻改善劳动条件等目的,团结起来进行罢工或其他争议行为的权利。

(17) 日本专卖公社的简称,日本烟草产业股份公司的前身。

(18) 即电电公社,“日本电信电话公社”的简称。

(19) 指邮政、造币、印刷、林野及酒精专卖五项实际作业机构。

(20) 主管“三公社五现业”(三公共企业五政府事业部门)的劳动争议并对不当劳动行为进行救济的机构。1987年伴随国铁民营化等改组为国营企业劳动委员会(国劳委),1988年合并为中央劳动委员会(中劳委)。

(21) 合理化,指通过引进新技术以及有计划地调整劳动组织与管理体系,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经营手法。

(22) 此处的现场指工作现场,即生产一线。

(23) 原指德川将军家直属的、有8万之众的可动员兵力。此处指国劳东京地区总部所拥有的6万会员。

(24) 旧制第四高等学校,1887年4月在金泽市设立的官立旧制高中。简称“四高”。

(25) 机车及电车等的运行维护及检查场所。

(26) 指抗日战争。

(27) 指伪满洲国。

(28) 相当于连长。

(29) 二战前统辖警察和地方行政等的中央机构,是统治和控制国民的中枢机构。设置于1873年,并于1947年被废除。

(30) 主管教育和学术文化领域的中央行政机构文部省的次官,次官为辅佐各省厅长官或国务大臣的官职。

(31) 江户时代在大名家中统管藩政的重臣。

(32) 日本宫内省直辖的供皇族、华族子女接受教育的学校。1877年在东京创立的学校,战后改成私立学校。

(33) 由东京都设立和经营的学校。

(34) 日本学校的新学年从每年4月1日开始,因此秋天开始每学年的下学期。

(35) 1959年至1960年,在日本全国各地展开的反对修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斗争。

(36) 工会与雇主之间就劳动条件等签订的协定。也称为集体合同或劳资协议等。

(37) 由行政机关提出的参考意见,没有法律约束力,但事实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力。

(38) 即春季斗争。1955年以后,工会在每年春天开展的以提高工资为重点内容的全国性共同斗争。

(39) 铁路上设置有供列车错车、等待用的待避线及信号机等设施的站场。

(40) 指发生战争及天灾人祸的时候。

(41) 二战前日本征兵体检中的一级合格(日语称“甲种合格”),其次有二级合格、三级合格。

(42) 富锦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下游南岸。今天的富锦市隶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43) 广岛市南区的港湾地区,广岛港的通称。

(44) 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东北部,面向日本海的港湾城市。

(45) 1921年生于加拿大的温尼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大,曾与伊丽莎白·泰勒、朱迪·嘉兰同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少女明星。1948年退出影坛。2013年4月去世,享年91岁。

(46) 1939年5月—9月,日苏两军在位于中国东北和蒙古国国境交界的诺门罕发生的冲突事件。日军惨败于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对苏开战论由此有所收敛。

(47) 今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平阳镇,南与俄罗斯毗邻。

(48) 也称大叶性肺炎,是在整个肺叶发生的急性炎症过程。因其炎性渗出物主要为纤维素,故又称“纤维素性肺炎”。

(49) 尉官的最高级别,一般对应副连、正连、副营3个职务级别。二战前,日本尉官中最高级别的军衔称作“大尉”,故日语中的“大尉”译成汉语应称“上尉”。

(50) 东京都丰岛区南部的地区,属文教、住宅区。

(51) 日本市町村为本地居民设立的、用于开展教育及文化等各种活动的设施。

(52) 日本东北地方方言。日本东北地方指本州的东北部地区,包括青森、岩手、秋田、宫城、山形、福岛6个县。

(53) “丸生运动”为“提高生产率运动”的俗称。因与该运动相关的文件上盖有带圈的“生”字印戳,日语念作“丸生(marusei)”,故称之为“丸生运动”。

(54) 指会计审计等监督检查工作。

(55) 该岛现由俄罗斯管辖。俄语译名为“萨哈林岛”,日本称“桦太岛”,中国传统称“库页岛”。日俄战争后的《朴次茅斯和约》(1905年)将该岛割让给日本,“桦太厅”是日本为统治该地区于1907年设置的行政机构。

(56) 1901年设立的东京府立第四中学。

(57) 设立于1886年的旧制第一高等学校(即高级中学),今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及千叶大学医学部和药学部的前身。

(58) 日本的旧制官立大学。1886年设立于东京,之后在京都、仙台、福冈、札幌、大阪、名古屋以及日本占领时的韩国汉城和中国台北设立。战后,根据学制改革,成为新制的国立大学。

(59) 日本在各“省”设置的部门,负责大臣的秘书事务,以及需要与其他部门统一处理和协调的事务。

(60) 指大藏大臣。

(61)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时的“南满洲铁路”的简称。

(62) 指东京都港区东北部的新桥车站周围地区,是与银座南端相连的繁华地段。

(63) 指内阁官房长官。日本的国务大臣之一。统辖与内阁有关的各项事务,实际为内阁总理大臣的助手。

(64) 歌舞伎演技的一种形式,武戏演技的一种,模式化的走步动作。

(65) 指去拜访位于目白的田中宅邸。

(66) 掌管自来水供应的地方政府部门。

(67) 在铁路的单线运行区间,为防止两列列车同时进入规定区间及确保行车安全,而由站长交付给司机的通行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