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武科考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结构概要、行文说明及研究展望

本书总凡十章,除了首尾两章,其余各章皆专设小结,便利读者把握论点概要。全书略分上、中、下三卷。依照武科选士之历史演进,及其制度设计之运作逻辑,与乎武科考试所关涉之基本问题,将全书统分总论、分论、专论三部,具体结构概述如下。

上卷为“武科选士总论”,总凡两章。第一章为绪论性质,指出传统中国选士抡才文武科举并用,然武科研究未受充分重视。进而解析有关武科尤其是清代武科研究之旨趣、意涵与进路,同时回顾评述先行研究,解明关键史料及研究方法。最后略述章节结构,并展望研究前景。第二章勾勒清代以前武举制度之来龙去脉,以“武科前史”统摄唐代以前之武官选任制度,钩稽其沿革流变之轨迹。而后考述武举常科之创设、规制及影响,并缕叙该制度于唐、宋、金、明各朝之沿袭与流变,最后略述明清鼎革之际武人之出处,以及清初武科之恢复。此外,本章择要考述历代武庙、武学之建立及《武经》之颁定。

中卷为“各级武科分论”,总凡四章。第三章先述清代武童应试之资格、场次与内容,其次详考武童进额之变化,估算清代武生总数,并考察其地域分布。而后更进一步,考察武生之管理与考课,藉以解析清代武生童何以整体素质日下、声誉欠佳。进而分析武生之权益、出路与地位。最后借助清代《缙绅录》及《清史稿》,考述武生童之任职与表现。第四章将清代武科乡试、会试内外场共通规制,一并详细考察。论述所及,关涉武乡试制度之设计与运作,兼考武乡试中额变化,以及武举人群体人数、分布、年龄与试前身份。藉此再分析清代武举制度之设计意图、运作实态与症结所在。第五章补叙清代武会试流程,涉及武会试之程期与场地、应考资格、磨勘覆试等议题。本章之要,在详考清代武会试之科次、中额及取录总数,进而考察历朝中额变化及武贡士群体之时空分布,并分析其意涵,兼论会试下第武举之安置政策。第六章详述清代武殿试之程期、规程及仪节,亦涉及殿试应试资格,兼及内、外场考试内容与评衡准绳。对武殿试内场之策题、答卷及默写《武经》之变化,皆佐以实例,具体分析。解明清代武殿试仪节之外,亦指出其恩荣典礼益重,考选实效益弱。

下卷为“武科主题专论”,总凡四章。第七章多以计量统计方法,综合武科制度之更迭及清代政情之嬗变,再作解析。本章辨析各类武进士题名史料,厘清清代武进士之科分、甲第及人数,解析武科进士整体及鼎甲进士之地域分布,以及武进士及第所需时间与平均及第年龄。此外,亦略及武进士之家庭背景,以及武科之“社会流动”与“武举家族”问题。第八章结合群体考察与个案研究,探讨清代武举人及武进士之授职与迁转。除了依据清代典制文献,考述其仕途路径之变化,亦依据清代缙绅录及官员履历档案而作统计分析,更依据《清史稿》详细整理武科人物案例,以期综合。考察之中,亦将该群体置诸清代政治、军事大局之内,试探其影响及地位,藉以管见清代政治系统内文武之差、内外之分与旗民之别。第九章先详述清代武场之防弊与舞弊问题,及其惩处法则。而后综合官方档案与民间舆情,揭示清代部分武科士子之弊情。并梳理清季武科革废历程及论争,最后略述废除武科之善后举措及社会反应,稍及晚清军事近代化及武科转型之困境。第十章属结语性质,综合前文所见,将主要论点绾结为清代科举考选之文与武、满与汉、内与外三个方面,再作引申论述。同时更进一步,对中国选士“文武合一”之理想与现实问题,武科考试防弊与舞弊之博弈问题,清代满人之“汉化”议题,以及清代武科之实际功用与存废原因,分别总结论述。

在行文表述中,本书所论“武科”,系指武则天所创之武举常科。偶及武举制科之处,特予说明。文献虽有“武举”与“武科”并用者,为免混淆,本书清代以前之部,视乎原始文献及具体语境,换用“武举”或“武科”之称。至若清代部分,则以“武科”、“武科举”或“武举制度”指称该考选制度;若单言“武举”,则多指武科乡试之中式者,即“武举人”之略称。

为求紧扣历史背景,本书纪年以帝王年号为先,附注公历年份,必要时详及月日。本书用字遵循现行出版规范,将异体字、俗体字等改为通用简化汉字。在此基础之上,酌情保留部分清代公文及制度之习用术语,以及具有特定意涵之用字,如著交、硃卷、奏摺等。对于见存两种及以上写法者,如较(校)射等,笔者行文统一为常用之字,引文则保留其原本用字,必要时出注说明。引文及注释涉及少数非汉文字如日、英、法文,依据文献原本直书,必要时兼附汉译;惟满文档案与语汇,因原文为由左而右竖行书写,颇不易协调混排,故于汉译之外,必要之处括注其拉丁字母转写,并采用较为通行之“穆麟德”(Möllendorff)转写体系。

笔者研习清代教育与考试,窃存一“三部曲”之规划:先自“文系”入手,次及“武系”,再及八旗系统之教育与考试。关于“文系”,此前粗有撰述;(82)至于八旗系统,则有待来日展开。目下之武科研究,实际亦有“三步曲”之想望,皆蒙前贤论著导启。分而言之,拟先考述清代武科制度之设计与运作,此即本书拟致力者,结构略仿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而有损益;次则试作《清代武进士题名辑考》,体例参鉴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其中核心题名资料已得十之七八,留待排比甄核;而后立足前两步,撰写《清代武进士群体研究》,立意推重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如若“小三步”告成,则清代武科之切实研究,庶几可期小成。又若“大三步”亦得展开,循此并可更进一层,将清代文科、武科、翻译科稍作对照综合研究,略窥清代抡才体系之全貌。或可再进一步,将武科研究拓展至东亚范围,比较研究朝鲜李朝及越南后黎朝自中国移植之武举制度。(83)此于前近代东亚政治格局与文化交流研究,亦有助益。

然则无米之炊,巧妇难为。关涉武科之档案与史料,一则不如文科之富,再则星散各处,未经系统整理,此亦武科研究迄今寥落之主要原因。即便武科一甲三人之名录与籍贯,虽经学者接力考辨,沿至笔者,亦有极少数尚未彻底厘清(详参书后附录二),其余更可想而知。朱彭寿撰《旧典备征》,尝试胪列清代武科鼎甲,空缺亦多。并谓“文科鼎甲具详进士题名碑录及馆选录中,至武科则各书记载者极少,然一代抡才之典,文武并重,故不容歧视也。”(84)旨哉斯言!笔者历年辗转奔走各地图书档案机构,戮力蒐罗,所见甚多,每叹此类史料不为学界所重所采。今于此简编之中,稍加曝表解析。前述各方文献若能系统汇集、整理与出版,裨益于学术研究之处,应非浅鲜,学林有望焉。


(1)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1170页。

(2) 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视文武两途科举考试为“平行路径”(parallel tracks),但未展开论析。见Benjamin A. Elman, Civil Examinations and Meritocrac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Conventions”, p. x.

(3) 宮崎市定:《科挙:中国の試験地獄》,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3年,第189页。

(4) 尉缭:《尉缭子》卷3《原官》,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28页。

(5) 详参刘海峰:《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 Endymion Wilkinson, Chinese History: A New Manual(Fourth Edition),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5, pp.326—327.

(7) 《世祖章皇帝登极恩诏》,1644年,台北“中研院”史语所历史文物陈列馆展陈。

(8) 朱马喇:《兵部侍郎题为武举事》,1645年,台北“中研院”史语所藏内阁大库档案,档案号:185044-061。

(9) 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24《国朝宫室》,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第2册,第338页。

(10)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2页。

(11) Ho Ping-ti,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中译本见何炳棣著,徐泓译注:《明清社会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与艾尔曼之论争与回应,可参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 见Benjamin A. Elman,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亦见Benjamin A. Elman, “The Civil Examination Syste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400-1900”, in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3, 8(1):32-50.

(13) 参考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4)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第1、387页。

(15) 谭吉璁:《历代武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载《续修四库全书》第859册,第1—4页。

(16) 其代表者如陈东原:《中国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

(17) 黄光亮:《中国武举制度之研究》,台北:振英排版打字行,1977年。

(18) 许友根:《武举制度史略》,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19) 赵冬梅:《武道彷徨:历史上的武举和武学》,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

(20) 戴伟谦:《中国武举与武术之探微》,台北:师大书苑,2006年。

(21)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

(22) 杨学为总主编:《中国考试通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3) 王炳照、李国钧、阎国华总主编:《中国教育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4) 此类著作之代表,如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军事科学院主编:《中国军事通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林伯原:《中国武術史:先史時代から十九世紀中期まで》,東京:技藝社,2015年。

(25) 盛奇秀:《唐代武举小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陈志学:《唐代武举述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26) 高明士:《唐代的武举与武庙》,载《第一届唐代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唐代研究学者联谊会,1989年;修订收入高明士:《隋唐贡举制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第173—225页。高明士:《中国中古政治的探索》,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第201—225页。

(27) 刘琴丽:《从出土墓志看唐代的武贡举》,《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刘琴丽:《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06—156页。

(28) 许继莹:《唐代武举制度初探》,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年。

(29) 何晃理:《武周时代(690—704)武举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香港大学中文学院,2009年。

(30) 周兴涛、汪荣:《唐代武举考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1) 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王洪军:《〈登科记考〉再补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许友根:《〈登科记考补正〉考补》,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许友根:《唐代武举及第者考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32) 金滢坤:《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701—730页。

(33) 杨康荪:《宋武举述略》,《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吴九龙、王菡:《宋代武学武举制度考述》,《文史》第36辑(1992年8月)。

(34) 郑国铭:《北宋武学初探》,《体育学报》(台湾)第21期(1996年6月)。郑国铭:《再论宋代武学》,《体育学报》(台湾)第22期(1997年1月)。郑国铭:《宋代武学制度延续的过程与内容》,《东师体育》(台湾)第7期(2000年6月)。方震华:《文武纠结的困境——宋代的武举与武学》,《台大历史学报》第33期(2004年6月)。方震华:《权力结构与文化认同——唐宋之际的文武关系(875—106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35) 详参周兴涛:《宋代武举武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9年。周兴涛:《宋代武举锥指》,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

(36) 何忠礼:《南宋科举制度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

(37)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635—692页。

(38) 刘瑛:《〈武经七书〉与宋代武学》,《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5辑(2005年5月)。周兴涛:《〈武经七书〉确定及改动》,《昆明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39) 兰婷、王梅:《金代武举与武学教育》,《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5期。

(40) 闫兴潘:《金代武举的民族属性——民族关系影响下的制度变革》,《北方文物》2015年第2期。

(41) 武玉环等:《中国科举制度通史·辽金元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23—225页。

(42) 松本隆晴:《明代武挙についての一考察》,载明代史研究会编《山根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卷上,東京:汲古書院,1990年,第131—147页。

(43) 晁中辰、陈风路:《明代的武举制度》,《明史研究》第3辑(1993年7月)。晁中辰:《明代武举制度考论》,《文化学刊》2007年第5期。

(44) 周致元:《明代武学探微》,《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周致元:《明代武举开始时间考》,《文史》第48辑(1999年7月)。周致元:《明代武举研究》,《文史》第52辑(2000年10月)。

(45) 李建军:《明代武举制度述略》,《南开学报》1997年第3期。

(46) 王凯旋:《明代武举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

(47) 张祥明:《明代武举新论》,《齐鲁学刊》2011年第3期。

(48) 赖盟骐:《明代的武学与武举制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学报》(台湾)第33期(2004年5月)。黄谋军:《论明代京卫武学生员的出路》,《教育与考试》2015年第6期。黄谋军:《明代武学始置时间考辨》,《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曹循:《明代两京武学的会举》,《历史档案》2018年第1期。

(49) 详参谢建平:《明代武举与社会》,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2年。黄群昂:《明代武举乡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2016年。陈珊:《明代武学与武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2017年。

(50) 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中华书局,2006年。刘小龙、郭培贵:《明代武举未设殿试考》,《教育与考试》2014年第1期。郭培贵:《明代武举的形成与确立》,《明史研究》第15辑(2017年4月)。郭培贵:《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本书主体改定之后,另见刘海峰主编之《中国科举通史》出版,其中明代卷亦为郭培贵所著。对于这套新近成果,本书未及述评征引,留俟日后补足。

(51) 见Etienne Zi, Pratique des Examens Militaires en Chine, Chang-hai: Imprimerie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 a L’orphelinat de T’tou-sè-wè, 1896.作者Etienne Zi,本名徐劢(1851—1932),字伯愚,江苏吴县人,江南耶稣会司铎。徐劢曾以此书,与黄伯禄(Pierre Hoang)同获1899年法国汉学儒莲奖(Prix Stanislas Julien),乃华人获此殊荣之最早者。徐劢另以法文撰有《中华文科试实则》(Pratique des Examens Littéraires en Chine),同列《汉学丛书》(Variétés Sinologiques),于1894年由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出版。参王国强:《Etienne Zi何许人也?》,载王国强《网洋撷英:数字资源与汉学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20年,第131—135页。

(52)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硏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53)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第185—202页。商衍鎏著,商志校注:《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62页。

(54) 齐如山:《中国的科名》,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55) 宮崎市定:《科挙:中国の試験地獄》,第189—195页。

(56) 刘兆瑸:《清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7年,第131—142页。

(57) 庄吉发:《清高宗乾隆时代的乡试》,载庄吉发《清史论集》第3辑,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第199—234页。

(58) 详见Benjamin A. Elman,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 xxviii,pp.222-223, pp.578-595. Benjamin A. Elman, Civil Examinations and Meritocrac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p.84-85, pp.233-235.

(59) 陈业新:《明清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变迁——以文武举士的变化为例》,《江汉论坛》2011年第1期。

(60) 刘海峰:《台湾举人在福建乡试中的表现》,《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61) 李世愉、胡平:《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24—611页。

(62) 朱彭寿:《旧典备征》卷4《武鼎甲考》,中华书局,1982年,第81—87页。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第4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2767—2880页。

(63) 王鸿鹏等:《中国历代武状元》,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王晓勇:《清代武科进士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年。

(64) 详参王金龙:《清代武进士人数考》,《明清论丛》第16辑(2016年10月)。王金龙:《清代“武鼎甲”补考》,《清史论丛》2016年第2辑。王金龙:《清代武状元籍贯与地域分布》,《历史档案》2017年第4期。

(65) 刘丹枫:《清代武进士仕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历史学院,2012年。此文估算清代武进士总凡9500余人,乃先行研究中较早接近实际人数者。

(66) 王志明:《清代职官人事研究——基于引见官员履历档案的考证分析》,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

(67) 杨承友:《武状元曹维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9年。张全海:《武状元:一个从庶民到将军的人才培养工程》,中国画报出版社,2021年。

(68) 龙炳峰:《清代武举制度之研究(1644—1901)》,硕士学位论文,台东大学教育研究所,2002年。张家宁:《清康熙武举制度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社会科教育学系,2008年。

(69) 周祯伟:《清代武科举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13年。

(70) 蒋勤:《清代石仓阙氏的科举参与和文武之道》,《社会》2018年第5期。

(71) 佟红梅:《清代八旗蒙古武举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9年。王凯旋:《清代八旗武举与八旗科举》,《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王金龙:《清代回族武进士辨疑及考补》,《回族研究》2018年第4期。

(72) S. R. Gilbert, “Mengzi’s Art of War: The Kangxi Emperor Reforms the Qing Military Examinations”, in Nicola Di Cosmo ed., Military Culture in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243-256.

(73) Ralph L. Powell, The Rise of Chinese Military Power, 1895-1912,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5.

(74) 参许友根:《清末废武科探因(上)》,《盐城师专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许友根:《清末废武科原因再探》,《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龙炳峰:《清代武举制度之变革与废止》,《台东师院学报》第14期上(2003年6月)。李超:《清末武举制度废除与地方督抚的关系》,《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75) 许友根:《有关清代武举制度的两个问题》,《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

(76) 孙璐:《论晚清武举改革思想的变迁》,《学术界》2013年第12期。

(77) 详参王晓勇:《清代武科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13年。相关公刊论文见王晓勇:《清代武科举废除的历史反思与借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3期。王晓勇:《清代武科举考官防弊探析》,《教育与考试》2014年第2期。王晓勇:《清代武科举童试制度探析》,载刘海峰、胡宏伟主编《科举学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70—485页。修订出版全本见王晓勇:《清代武科举制度之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6年。

(78) 详参李林:《“干城之选”——清代武举制度之设计、运作及其功效》,博士学位论文,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2014年。修改公刊部分见李林:《清代武科乡试应试资格及考生来源》,《历史档案》2015年第3期。李林:《清代武生学额、人数及其地域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第3期。李林:《清代武生的管理、训练与考课》,《史学月刊》2015年第12期。李林:《清代武科乡试中额及武举人群体结构试探》,《史林》2016年第6期。李林:《清代武场防弊与舞弊问题述论》,《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16辑(2017年8月)。

(79) 详参廖志伟:《晚清武科举改制》,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历史学系,2015年。公刊部分见廖志伟:《甲午至戊戌前议改武科探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80) 参考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81) 详参叶汉明、蒋英豪、黄永松编:《点石斋画报通检》,香港:商务印书馆,2007年。

(82) 参考李林:《最后的天子门生——晚清进士馆及其进士群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17年。

(83) 有关朝鲜及越南武举制度实施详情,参李成茂著,平木實、中村葉子译:《韓国の科挙制度:新羅·高麗·朝鮮時代の科挙》,東京:日本評論社,2008年。周兴涛:《朝鲜李朝武举考略》,《东疆学刊》2009年第1期。Eugene Y. Park, Between Dreams and Reality: The Military Examination in Late Chosŏn Korea, 1600-189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7.陈文:《越南科举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5年。

(84) 朱彭寿:《旧典备征》卷4《武鼎甲考》,第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