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孙策,从调兵搜山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0章 水镜上门

江夏郡,汉水和长江的交汇处,汉口以东,汉阳以南的吴侯府内,孙策坐在塌上,阅读着手中的一封密报。

这是襄阳典校传来的消息,密报上说左将军刘备到了襄阳,数日后又率军前往新野屯驻。

孙策得知此事后,也是准备派些人马时刻观察刘备的动向,毕竟刘备此人乃是天生的枭雄,必然不会长久居于人下,只要给他逮到机会,说不定会抢他的地盘。

甚至如果孙策所料不错的话,这个时期的刘备很快就会开始遍寻出名的文士,请他们出山辅佐自己。

想到这,孙策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感叹着刘备的运气和逃跑眼光是真好,每次都能看准机会,险中求生,就像是泥鳅一样,滑得让人难以捉住。

而凭借汉室正统和仁义之名,刘备不管到哪里,都可以轻松拉出一支军队。

过了会,孙策缓缓起身,打算走出屋子活动一下身体。

如今他在江夏府上的侍女仆人并不多,也就十来人,并且都是经过仔细甄别挑选的良家百姓,其中有三个被查明是和黄祖有着血仇的,所以这些人都是可以放心用的。

吴侯府内外,依旧是由周泰率领的亲卫营巡守。

孙策踱着脚步,走到了一间厅室内,在这厅室里,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

所谓“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这便是最早的沙盘记载。

据说这是建武八年,光武帝征伐天水、武都一代地方豪强隗嚣时,伏波将军马援提出的,此法当时让光武帝有了“虏在吾目中矣”的感受。

事实上,沙盘的制作,要花费巨大的功夫,孙策的这幅沙盘,也是在他典校稳住不久后,就下令让人制作的。

历经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目前孙策治下的地盘制成,已经攻下的荆州诸郡的沙盘,也才摆进沙盘中没多久。

不久前,孙策下令典校成员搜集襄阳一带、还有益州的地形情报,并对照已有的地图典册,做好记录送回来,方便制作沙盘。

此时的孙策,并没有穿戴甲胄,而是随意地披着一件锦衣,随意束起黑发,他扶在沙盘的围栏边,仔细地观看着山川形势。

江夏郡内的北部,紧挨着章陵郡、南阳郡、汝南郡和庐江郡,如此紧要的地理位置,未来一段时间内肯定需要能人镇守边境。

孙策的想法是战后继续由周瑜屯西陵城,负责调兵布防,到时若是汝南或是南阳有战事,就可以由其出兵接应,于是他在江夏旁插上了一面写着“周”字的小旗,

再看汉水北,自西陵往北,直到江夏郡的北四县,这一大片区域内都没有可守的城池,长达数百里的地方,正好适合作为战略缓冲地带。

竟陵县,位于江夏郡西南部,紧挨着南郡,县内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后世江汉油田的中心就在这里,如今全据荆州就在眼前,孙策觉得可以着手将其开发出来了。

留在南郡的庞统、法正、徐庶、还有诸葛瑾等人,正在带兵攻取南郡内所有没有大军驻守的城池,并打算在章陵的周瑜三人准备好后,与其协同进攻襄阳。

武昌城,在步骘的高效率下,已经开始动工,孙策对于荆州士卒的招募,也正式开始了。

他初步打算招募三万人,既然拿下了荆州,怎么能还只用扬州的兵源呢?

至于刘备的近况,眼下孙策并不是特别关心,刘备刚从曹操手下逃脱,想来是不敢和孙策开战的,否则就是在找死了,即便刘备真的胆大,就凭他现在的那点实力,孙策也不将其放在眼里。

有着精心布局,还有数万大军布防,孙策还就真不信、自己的防线能这么容易被人攻破。

至于一直未曾露面的诸葛亮,孙策希望对方最好识相点,要是他还敢到投到刘备麾下,那就别怪他让其日后欲哭无泪了。

而刘备的汉室之名,其实已经没多大用了,刘表也有汉室之名,还是镇南将军,除了是荆州牧之外,还同样有督益、扬、交三州军事的权力。

可惜,不管是益州刘璋,还是扬州孙策,又或者是交州士燮都不会听刘表的,甚至刘表现在只能被孙策压在襄阳城里不敢出来,说到底,乱世里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

在进驻新野后,刘备得知北面曹操去了河北、无暇南顾,南面刘表和孙策又在开战,反而是夹在中间的新野、这么个小地方让刘备获得了久违的安宁。

关羽归来后,也带回了当初刘备在下邳逃亡前交由其守护的甘、糜二位夫人。

正所谓饱暖思那啥,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刘备还没有子嗣,心中自然有几分急切,为了尽快生出个儿子,他开始时常去往两个夫人的房间内忙碌。

过去数年刘备漂泊四方,每次的安定没过多久又没了,所以近女色的机会很少。

即便他当初入主徐州后,在短时间内便聚兵数万,可有掌握数十万百战精锐,虎踞中原,又挟制天子的曹操在侧,他又如何能够心安?

几番放纵之后,感到有些精力不足的刘备在休息时,偶然发现自己大腿内侧的赘肉,不由慨叹起了年华易老。

这时,有亲信来报,告诉刘备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徽来访。

虽然刘备此前在徐州被陈氏父子坑过,但他并未因此而厌恶谋士,反而愈发感受到了拥有一个好谋士的重要性。

他也知道徐州刺史车胄之死,和陈氏脱不了关系,但不论是谁统治徐州,都得笼络陈氏这种地头蛇。

再加上他麾下的糜竺、简雍和孙乾等人,大局谋划这方面都不太行,所以在听闻司马徽主动来访后,他自是无比欣喜。

刘备赶忙跑去将司马徽迎到府上后,还没有寒暄几句,他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水镜先生前来,可是有事教我?”

司马徽很满意刘备对他的客气态度,可他到底是做了太久的隐士,不可能到了这把年纪了还出仕,而且他行事起来还得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自然不可能贸然对刘备进行指点。

虽然历史上他向刘备推荐了徐庶、诸葛亮和庞统等人,可眼下徐庶和庞氏几位杰出子弟已然全部心属孙策,自然无法再举荐。

司马徽微微一笑,眼神炯炯地直视着刘备,说道:“玄德勿忧,如今曹操领兵去了河北,攻取袁绍州郡,刘荆州又和孙伯符开展战事,此时正是你确定前路之时。”

刘备闻言,立即兴奋地点了点头,满心期待地继续等待着司马徽下文。

“依老夫过去所闻,玄德手下的孙公佑颇有辩才,往来长为说客,若为使者,可堪大用;又时常听闻关张之猛,皆有万夫不挡之勇,即便是手下猛将众多的曹操和袁绍,也不敢小觑。

糜竺身为徐州巨富,对于商贾之道极为擅长,简雍作为主簿,也可做到尽职尽责,其余诸人,亦是愿意跟随你走南闯北,交情深厚,如此,足可见玄德的为人品性。”

说到这,司马徽稍微顿了一下,等待着刘备的反应。

而刘备也不是第一次被人当面分析手下了,但他依然做出了一副认真听讲的态度,在司马徽话音落下的瞬间,他立即再拜,请司马徽说下去。

司马徽也没让刘备等多久,他继续说道:“我观玄德手下兵力充沛,又有了新野城,虽然底蕴不算充足,但也完全足以支撑你攻下北方数县了。”

一旁披挂整齐的张飞听到此言,立即便要去拿他那蛇矛,嘴里还说着:“水镜先生说得对啊,我早就看那曹贼手下不顺眼了,在新野数日无事可做,我都快闲出鸟来了。”

不过还不等张飞往外走几步,他便被关羽拉住了,刘备也是连忙出声劝道:“益德,别急,先听水镜先生把话说完,若真要出兵,也不迟急于这点时间。”

看着这样性格急躁的张飞,刘备心中愈发酸苦,司马徽说其有勇力,却不言其它,看来也是知道张飞虽武勇,却有致命缺点。

可是刘备也没办法,他与张飞的关系和交情在这儿,而且他军中实在是少不了这位大将。

陈到率领的白毦兵是刘备手中的精锐,刘备每次能成功逃命的资本,不到万不得已,刘备是不会让白毦兵出现巨大损失的。

至于糜芳,做个副将守城还可,若是出城迎战,十有八九要输,另外的一些将领,还不能得到刘备的信任,暂时也就只有关张二人,能勉强担任一方统帅,可偏偏张飞的小毛病太多,每次都让刘备心惊胆战,忧虑不已。

虽然张飞此人粗中有细,但是性格暴躁,喜爱饮酒,酒好又常常暴打士卒,因此刘备常常不愿让张飞独当一面,只是领在自己身边,相比之下,勇力过人,又喜读《春秋》的关羽,虽然有些过于骄傲,但还是更令刘备放心。

想到这,刘备看向司马徽的眼神愈发热切,他起身朝其拜道:“先生,如今汉室颓靡,若是能得您出山相助,我有信心能重整山河,还请你考虑考虑。”

司马徽淡然抚须一笑,却没有丝毫要同意的意思,他说道:“老夫年事已高,恐怕难以辅佐玄德了。”

听到此言,刘备立即面露失望,而关羽和张飞则是感到十分的气愤,这老杂毛,不愿意投靠,还跑过来上下说了一通,莫不是拿他们三人耍着玩不成?

见关张二人的脸色不对,司马徽可不敢再考验他们的耐心,万一这两个武夫要暴起杀人,他这把老骨头可反应不过来。

“玄德,我就不说那些见识浅陋的普通儒生了,他们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当世的事务局势,只有少数才俊才能了解。

老夫知道一位名动荆襄的后生,此人才华过人,号为‘卧龙’,乃是真正的俊杰,如今还未出仕,不若我指引你去拜访他吧,若是能让其辅佐,玄德必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必可成就一番事业!”

此言一出,还不等刘备作何反应,张飞先忍不住高兴地笑出了声,他一边畅想着美好的未来,一边喝起了烈酒,感觉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

关羽倒是比较冷静,只是端起酒樽,将其中酒水一饮而尽,他和刘备的年龄相差不大,到了他们这把年纪了,实在不想再到处漂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