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到底取到了什么真经?
说到唐僧,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的一位高僧:玄奘法师。他就是《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
玄奘法师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俗家姓陈,名袆,洛阳缑氏人,自幼出家,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了很多佛教经典。因为认为各位高僧讲经说法并不一致,各种经典的文字也很不相同,于是决定西行,到印度本土求学。
玄奘于贞观元年(627年)从长安出发,沿着河西走廊来到敦煌。因为当时边疆很不太平,禁止普通人出境。玄奘就冒险偷渡,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当时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法师学习。
过了几年,学有大成,玄奘就到印度各地游历。此后又在几次佛教法会上与人辩论经典,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于贞观十九年(645年)返回长安。前后历时十八年,行程五万里,游历了一百多个国家,带回数百部佛教经典。玄奘归国后,唐太宗请他还俗,入朝为官,被玄奘推辞。晚年的玄奘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翻译经书,直到62岁圆寂。
玄奘法师西行求法,是佛教史、中外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翻译成汉语的经书,以及一部记录西域地理的《大唐西域记》,这才是他真正的事业之一。但他西行的经历实在太过传奇,所以在玄奘还在世的时候,就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这就是西游故事的源头。后来经过唐、宋、元、明几百年的层层加工,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一百回的《西游记》。
玄奘法师在外18年,《西游记》说唐僧取经走了14年。看上去虽然差不多,但情况完全不一样。因为玄奘这18年,是连去带回,将沿途的访学、在印度的生活都算在了里面。从长安到印度这段路程,其实顶多一年就能走完。所以玄奘真正赶路的时间其实并不太多,大部分时间是在求学、读书、说法。赶路只是不得已罢了。
但你如果去看《西游记》可了不得。《西游记》这14年取经路,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而且一点都不能投机取巧,让孙悟空背着飞一段更是不可能。等写到上了灵山,取到真经,故事反而就结束了。至于这真经是用什么语言写的,拿到东土大唐大家能不能看懂,里面高深的道理是怎么一个讲法,《西游记》的作者根本就不关心。
所以这么说来,《西游记》其实只是玄奘西行的一个“副产品”。假如玄奘复活,有人给他一本《西游记》,说:“这书是写你的故事的,你快读读吧!”他读了肯定哭笑不得:“合着我在印度取得的那么多成就都没说,我翻译的那么多佛经也没提,就把我赶路的事编排了将近100万字……”
所以,《西游记》里的唐僧,虽然原型当然就是这位玄奘法师,但是一个历史人物和一个文学人物,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玄奘西行的目的是“求法”,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出国留学。如果说有什么精神推动着他走的话,是他对知识的渴求,或者说是对信仰的虔诚。他并不是奉了朝廷的什么命令。
但唐僧不一样,看看唐僧取经之前,大唐发生的事情。
唐太宗李世民寿命已到,亡魂来到了阴曹地府。幸亏他早先有一位大臣叫崔珏,死后在地府当判官。崔珏耍了点小花招,让阎王把李世民放了回去。
回去之前,崔判官带着李世民游览地府。经过了一个地方,叫“枉死城”。“枉死”,就是无辜、白白地死掉的人。比如战乱中被杀的老百姓,政变中的牺牲品等。当时唐朝刚刚建立,隋唐改朝换代的战争刚刚结束,所以“枉死”的人特别多。
按照“天道”的逻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的人就有好报,作恶的人会受到恶报。天道有赏有罚,看上去是很公平的。但枉死城的人不同,这些人本来没什么过错,因为倒霉,无辜丢了性命,他们的怨气当然是极大的:“我明明没干坏事,怎么受了恶报了呢?”这就像人间受了不公正待遇的人,他们一定会到处呼吁,不安心生活、工作。
阴间其他地方,还算秩序井然:好人托生到好去处,恶人下地狱受苦。但枉死城的人,并没犯什么错,所以没法关进地狱,只好到枉死城来住。这些人很痛苦,既无法回到阳间,又忘不掉生前的痛苦,不愿就此转世投胎。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抱怨、哀号,时刻都想讨一个公道。
所以,崔珏和李世民告别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您要记得,阴间没有了抱怨之声,阳间才能享受天下太平。”这句话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取经故事的总纲。
为了消除阴间的“抱怨之声”,李世民回到阳间,就举办了一场大法会,想靠佛法的力量超度这些亡魂。主持法会的高僧,就是唐僧。这时候观音菩萨现身,告诉唐僧说:现在东土大唐流传的“小乘教法”,根本超度不了亡魂,要想超度亡魂,就得经历十万八千里的重重磨难,去西天取“大乘教法”。唐僧听了,就对唐太宗说:“无论多么艰险,我也要去西天取经,保陛下江山永固。”
所以,取经这件事的动机,就从历史上玄奘的求学,变成了《西游记》里唐僧超度亡魂。一连串发生了这么多大事,追根究底,就是崔珏的这句话导致的。
为了超度亡魂去取经,听起来好像不如历史上玄奘那样真实。但其实这里面,隐含着一个重大的变化。那就是取经这个故事,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化,终于走向了民间。
因为老百姓对高深的理论并不感兴趣,玄奘法师搞的那些研究,也没人懂。但老百姓在意的,是自己的生活。
真实的世界是没有阴间的,但人类世界,却有各种各样的阶层。有的人在底层,经常忍受苦难、受欺负,无辜遭受不公正的对待;有的人在上层,生活就很优越。但是,谁也不愿意受苦受难。一旦一个阶层受的苦难和欺负太多,就像枉死城一样,一定会引起社会动荡。社会一动荡,谁也没有好日子过。
所以,你把“阴间”换成“社会底层”,“阳间”换成“社会上层”,就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西游记》代表了流传衍变的几百年间,底层老百姓的心声。底层百姓不懂高深的哲理,但一定要对自己身受的种种苦难有一个解释。
任何神话故事,都是真实人世间的投影。透过神话,你如果能看到真实的人间,那就说明你读懂了。
《西游记》里面讲到的“佛法”,其实是老百姓理解的“佛法”,和历史上玄奘法师研究的“佛法”,完全是两回事。《西游记》三十六回,唐僧进了乌鸡国宝林寺的大门,看见佛像高大庄严,有这样一句台词:“我那东土,若有人也将泥胎塑这等大菩萨,烧香供养呵,我弟子也不往西天去矣。”足见小说中借唐僧之口表达的“佛法兴盛”,无非是世俗所喜欢的庙高菩萨大而已。与玄奘法师西行,求证佛教精义实在没有半点关系。
又比如观音菩萨告诉唐僧说的,你现在讲的是“小乘”经,必须去西天取“大乘”经。其实“小乘”和“大乘”,原本是佛教的术语,指佛教的两个派别。但《西游记》里的“小乘”和“大乘”,只是借用了这个术语,意思和正宗的佛教术语根本不一样。《西游记》里的“小乘”,其实指的是民间流传的各种唱词以及伪造的经书;“大乘”指真正的(《西游记》作者认为的)佛教经典。
既然《西游记》里的“佛法”已经民间化了,所以唐僧来到灵山,取到的“真经”,就非常古怪。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唐僧师徒来到灵山的藏经楼,看到了“真经”的目录。原文还煞有介事地把这份目录写了出来。某某经某某卷,看着像那么回事。其实呢,这目录完全不靠谱,是民间瞎编出来的。
比如,里面有“《金刚经》一部,一百卷”。真正的《金刚经》只有一卷,是薄薄的一小本,根本没有一百卷。
还有“《五龙经》一部,三十二卷”。佛教典籍根本就没有《五龙经》。宋朝有一个叫王则的,他借传播宗教,起兵造反,他传播的经书里就有《五龙经》。这是一部伪经,怎么可能出现在如来的藏经楼里呢?
还有《恩意经大集》《礼真如经》《菩萨经》等,佛教也根本没这些经。所以我们看《西游记》,就当故事看就好,里面的佛教知识,多半是民间流传的,是不靠谱的。
不过,《西游记》里唐僧取经,毕竟是以历史上的玄奘求法为原型的,两者还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西游记》里说唐僧在取经路上,途径许许多多的国家,如车迟国、朱紫国、祭赛国等。这其实也和真实的玄奘法师西行历史有关。当时唐代的西域至印度的途上,被林林总总的政权占据着。有的很大,有的是一个小城邦,有的就是一个游牧部落。
玄奘法师从印度回国,唐太宗对西域的地理很感兴趣,于是就请玄奘法师根据他的经历编写了一部书,叫《大唐西域记》。这部书详尽地记录了唐代西域、中亚乃至印度的地理情况。书中的一部分是这样的:
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从此西南行二百余里,逾一小山,越二大河,西得平川,行七百余里,至屈支国。
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
跋禄迦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五六里。
这是玄奘法师一路上经过的小国,这和《西游记》里今天经过一个国,明天经过一个国,岂不是很相似吗?
《大唐西域记》里面有许多内容和《西游记》的故事有关。比如玄奘法师到过印度的一个小国,叫健驮逻国。王城内东北有座台子,是存放佛陀钵盂的地方。这钵盂据说是四大天王所献,每位天王献一石钵,被佛陀用神力合成了一个。《西游记》里写如来佛用钵盂将六耳猕猴扣住,这神奇钵盂的故事,在印度早就有流传了。
《西游记》里还有一个灭法国,这位国王仇恨和尚,发誓要杀一万个和尚。唐僧到来时,他恰好杀到9996个。孙悟空就惩治他,半夜变了许多小猴,把国王和满朝文武的头发都剃光,让他们也做了和尚。
这个灭法国的故事,应该是从佛经里的鸯掘摩罗的故事演化来的。鸯掘摩罗是一个杀人狂,他相信一种奇怪的修炼方法:杀掉一千个人,就可以修成正果。
于是他杀害了999个人,然而还差一个。这时他母亲来给他送饭,鸯掘摩罗就想:不如把我母亲杀了,让她升天。刚要动手时,佛陀到来,向鸯掘摩罗说法。鸯掘摩罗听了佛陀的教导,终于忏悔,皈依佛法。这里灭法国王要杀一万个人,还差四个,和鸯掘摩罗要杀一千个人,还差一个,其实都是一样的。
而关键在后面,佛陀度化了鸯掘摩罗之后,并没用刀子给他剃头,而是朝他说了一句:“善来比丘!”鸯掘摩罗的头发就嗖的一声,突然掉得干干净净。比较一下孙悟空变了许多小猴,趁夜给皇帝大臣们剃头的故事,就可以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联系了。
玄奘法师到达印度的时候,还去探访过佛陀点化鸯掘摩罗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室罗伐悉底国。玄奘法师去时,还见到了为纪念这件事情修建的佛塔。
《大唐西域记》里还记录了很多故事,虽然在《西游记》中没有被采纳进来,但这些故事绝不比《西游记》里的故事差。最关键的是:这都是玄奘法师的亲笔记录。
比如玄奘法师记载:跋禄迦国西北,有一座凌山。山谷积雪,就是春夏季节,有时候也会结冰。据说山里住着许多暴龙,经常出来伤人。行人从此路过时,不能穿红色的衣服,不能大声叫喊。否则惊动了暴龙,立即会暴风大作,飞沙走石,遇到就难以活命。
现在看来,玄奘说的“暴龙”,应该就是高原雪山上的雪崩。在雪山附近,如果大声叫喊,会使空气震动,导致积雪崩落。所以这些禁忌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也曾在丝绸之路上,沿着玄奘大师的路走过。即使是在现代,我们开着越野车,可以去任何地方,拿着手机,可以随时求援。我们仍然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旅行太辛苦了。然而一千多年前的玄奘大师,并没有孙悟空保护,没有白龙马骑乘,只靠他一个人的信仰和意志,一步步走到了印度。
在中国的四大名著里,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因为《三国演义》是靠三国时期波澜壮阔的战争撑起来的,《水浒传》是靠宋代一群好汉的热血撑起来的,《红楼梦》是靠四大家族的无数豪华富贵撑起来的。唯独《西游记》,里面的主要人物,竟然只有一个玄奘是历史上实有的!以一个人的力量,不但完成了历史上伟大的旅行壮举,而且催生出一部伟大的世界名著。一个小小的“副产品”都世界驰名,家喻户晓。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人格力量,是可以何等的壮伟,足以与千万人的力量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