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钻专家伴读】
导论
李孟潮
导论包括四个要点。
要点1:霍妮首先提出了神经症是人格问题。神经症的治疗,需要理解神经症的人格结构。这里有了两个概念——神经症和人格障碍——需要解释一下。
神经症这个概念,在弗洛伊德和霍妮时期,几乎是所有心理障碍的代名词。后来才逐渐分化为多种神经症的亚型,如强迫神经症、恐惧神经症、焦虑神经症等。
弗洛伊德等人在这些神经症的描述和命名上有不小的功劳。但后来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神经症”这个术语被彻底放弃,因为它的本义是指“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和器质性疾病是反义词。而当时的精神科和神经科医生认为前者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出了问题,并没有器质性损伤。
随着神经科学和精神医学的发展,现代的观点是:其一,把器质和功能截然对立的思路不对;其二,当年没有发现器质性改变,是当年的仪器不发达造成的;其三,被命名为“神经症”的这一组疾病,其实并没有共同的病因和病理过程,所以现在把它们分开,分别命名为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等。
人格障碍,是指一个人的性格长期偏离常态。它包括多种人格障碍,最常见的是抑郁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等。[1] 霍妮当时已经发现了人格障碍这一组心理障碍,她觉得弗洛伊德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她有自己的观点:神经症是由文化因素引发的,是由人际关系障碍导致的。
要点2:在本章第四段,霍妮总结了自己的驱动力观,并反对弗洛伊德的驱动力观。霍妮认为弗洛伊德的观念是:驱动力等于本能,驱动力具有强制性,强迫一个人跟着它走。[2]而霍妮的驱动力观是:驱动力来自人际关系,如果一个驱动力具有强制性、强迫性,那么它本身就发生了病变。
要点3:霍妮认为力比多(爱本能)的性质,是寻求我们今天说的安全依恋感,并且认为这是由文化决定的,童年因素没有这么重要。这两个观点都在她的另外一本书《精神分析的新方向》里面有讨论。
要点4:在第六段,霍妮引出了她在《自我分析》这本书里面的观点,一是神经症人格结构中有各种子人格一样的微观结构;二是精神分析可以摆脱分析童年的倾向,不用那么执着于还原分析,而是聚焦于分析这些子人格一样的微观结构。
在导论的最后一部分,霍妮简单介绍了本书的内容,也就是本书附上的思维导图中列出的三种人格倾向和三种手段,这些倾向和手段,相当于总论中说的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在本书的后面几个章节,霍妮自己也使用了“防御机制”这个词来指称这些内容。
[1] 有关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可以阅读亚伦·T. 贝克等人的著作《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如果想要了解人格障碍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可以参考童俊主编的《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2] 大概所有想要反驳弗洛伊德的人都会被弗洛伊德本人及其弟子强烈反驳,一是因为弗洛伊德本人写作时就会同时阐述多个观点;二是因为弗洛伊德发现别人反驳他之后,就会写一个脚注把他的理论完善一下。对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和驱动力理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弗洛伊德的《本能及其变迁》《精神分析纲要》等著作,也可以参考《精神分析辞汇》等工具书。
在当代,如果一个人想要就精神分析进行学术论辩,首先需要学习一种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即概念研究(conceptual research),其中一个步骤是把《弗洛伊德全集》中有关的字句列举出来,然后进行逻辑分析和反驳,归纳出弗洛伊德本人的概念,并且和同行讨论。霍妮的时代显然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学术规范,所以霍妮书中所说的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观点如何,往往和这些人实际的概念有一定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