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基因工程:巨变时代的企业生存之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 现代管理学:先天缺陷

1911年,美国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科学管理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一书首次出版发 行,标志着现代管理学的诞生。现代管理学诞生迄今已有110年了,110岁的年纪,即便不能说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也谈不上青春飞扬、激情燃烧了。

现代管理学诞生于20世纪初的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时代,所以出生伊始,浑身上下就散发着浓浓的机械味儿。所谓的管理五大职能——控制、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全部与机械有关;所秉持的管理理念——标准、规范、统一、精细、精益——全部是机械逻辑;就连人,也被视为企业这部“机器”上的一颗颗按部就班、尽职尽责的“螺丝钉”。可以这样说,现代管理学的血脉里,流淌着的全都是机械思维的基因,现代管理学最底层的逻辑就是一套机械思维范式(见图0-2)。

图0-2 现代管理学的机械思维观:企业是一部井然有序的机器

这样一套机械思维体系,在新的时代遭遇到了方方面面的挑战。

首先,是人的代际更替。管理的最主要对象是人,而人每10年甚至每5年就是一代。以当下来说,“90后”“95后”“00后”正在步入职场的“C位”(指中心位置)。他们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还会像“60后”“70后”“80后”的父辈那样,甘心当一颗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螺丝钉”吗?显然不会。在这些“新人类”“新新人类”面前,已经传承了100多年的现代管理学,只能越来越像“隔年的皇历——不管用了”。

其次,是工作性质的历史性转变。人工智能时代,重复性机械劳动越来越多地被自动化和机器人所取代,人们的工作更多地转向创意、创新、创造。创造性工作须要打破常规,放飞想象,自由探索,而这些显然是机械思维观的现代管理学“力所不能及”的。如果勉强用之,只会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无谓地制造矛盾和冲突。由此不难看出,面对“非标员工+非标工作”,建基于机械论哲学的现代管理学,真的已经“Out”(过时)了!

最后,是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时代变革。这致命的一击,直接将现代管理学送上了“英雄末路”。一些书斋经济学家曾经费心费力地证明,天底下最合理的分配方式应当是“员工拿固定,企业拿剩余”,也即将西方商学理论中不言而喻、心照不宣的信条再次宣贯了一遍。然而,近几年铺天盖地的“贷款小广告”,却无声无息地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那就是资本相对过剩了,不那么稀缺了。真正稀缺的,是那些有能力进行创新、创造的“非标员工”。谁稀缺,谁自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从此开始逆转,未来将越来越多地出现“企业拿固定,员工拿剩余”。这实际上意味着,贯穿于整个现代管理学的生产关系隐喻与逻辑主线都被彻底地倾覆了,现代管理学摇摇欲倒,全面大修已经迫在眉睫。

问题是,怎么修:只做局部翻新,还是推倒重来?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现代管理学之后的两大分野——只做粉刷“翻新”的后现代管理学,和坚持拆除“重建”的超现代管理学。

1 范式(Paradigm):指同一学术流派成员共同采用的概念和逻辑体系,一门学科的代际升级主要体现为范式迭代,不同的范式源于学科内部对核心逻辑框架(研究视角、认知原点、展开逻辑等)的不同看法。参见: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 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