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怎样领会领导的想法
学会把领导分类,是读懂他们的前提
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战国时期赵国主将赵括纸上谈兵,就活活坑了四十万队友;秦国大将武安君白起率领秦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就是领导的能力与手段。而历史在今天依旧上演。
01
理论型领导
此类领导大多数是某一行业的理论专家或学者,多以知识渊博著称,常常出现在大学讲堂和各种理论研究机构。
从国家宏观政策、党的领导方针,到基层微观的物价指数、群众的生活状态,可谓是熟透于心。
他们常常是理论功底深厚,从几千字的调研报告,到几万字的学术论文,常常信手拈来。
可当面对具体的事件时,常常抓耳挠腮,却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办法和手段,空有满腹理论。
02
实践型领导
此类领导多数为省市单位的副职和基层干部,常常分管某一领域具体事务的分办、交办、督查、督办。
其特点是宏观层次不高,全局观点不全,但实际操作能力却极强,能够在实际办事时独当一面。
以基层实际工作为例,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中,他们常常以简朴的地方方言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办事风格,使得基层工作和具体工作落地有声,开花结果。
03
协调型领导
此类领导多为省市县“四大家”的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或办公室主任。
其处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沟通四方的枢纽地位,承担着大量的文稿起草、综合协调、会议筹备、信息反馈、督促检查、应酬接待等多项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或各部门领导的左右手。
他们能及时掌握核心资料和一手信息,位置不高,能量却不小,往往是单位一把手的心腹和嫡系。
04
技术型领导
此类领导从事的工作多为技术型岗位,以科研所、网信办、各大信息中心及媒体等的工作居多。
小到剪辑、拍摄、电脑蓝屏,大到软件开发、系统瘫痪处理,他们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他们是各个单位的“安全卫士”“防火墙”。
长年累月的技术攻坚使他们技术炉火纯青,也使得他们提拔和外调困难重重,因为他们是单位最不可或缺的那群人。
05
话筒型领导
此类领导多从事媒体和宣传工作,其特点是口才极佳,思维敏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话题能无限放大,也能极限缩小。
他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各种事件作出判断,并迅速发声,这类优秀的人才,常常出没在外交部发言人、新闻中心发言人、宣传口对外发言等岗位。
他们总能将思路与主要领导的执政方针紧密结合,常被认为口吐莲花、铁齿铜牙或者金口玉言。
06
权威型领导
此类领导常常犹如蛟龙入海、猛虎下山,以绝对的权威和强硬的手段,令人折服,常常是省、市、县、乡的党委书记和各个局办的一把手。
他们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熟悉运用权术、平衡术、驭人术等方法统领全局。
他们对事物所把握的高度和深度非一般领导所能匹敌,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全局性,既能进行宏观政策理论研究,又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此类领导可谓是综合性极强的人才,往往他的意见就是省、市、县、区、局办党委的意见,俗称为“一把手的拍板”。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领导艺术。
07
太极型领导
此类领导的特点是不作为,能推就推。他们常以推太极为手段,怕担责,怕受处分,只求平稳落地,对政治仕途无所追求。
这些人通常形式主义走过场,官僚主义不作为。
推太极分为软推与硬推。
软推是以没有政策、任务太重、没有时间为借口,敷衍了事。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尸位素餐。这种人是官场较为聪明的一种人,爱惜自己的羽毛,怕得罪人。
硬推常常以强硬的手段和态度,坚决抵制和拒接执行,对上级政策和施政方针置若罔闻。属于蛮干型的领导,容易得罪人,也很难得到主要领导的重用。
08
蜗牛型领导
此类领导的特点是效率极低,速度极慢,动作迟缓。对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常常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通过消磨时间来消极抵抗。对交办的任务虽然也会积极响应,但对工作的具体落实却如老牛拉破车,缓缓推行。
领导追问工作进展时则以还在进行来搪塞应对,容易出现烂尾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导致好的政策、好的办法难以落实,或即便落实了也大打折扣。
这种领导的行为是典型的不作为,乱作为,其政治仕途也渺茫,常处于单位边缘化。
09
汇报型领导
汇报型领导也有一个特点是不作为,此类领导不作为的惯用手段是:这个事目前没有先例,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我一个人说了不算,得经过局党组开会讨论,得向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汇报工作,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
往往半个月过去了,事情的办理情况却还在汇报中,主要领导还在向上级领导汇报。就这样踢皮球,导致好的机会、好的政策白白错过,致使工作难以开展或者没法开展。
此类现象在基层工作中极为突出,这样的领导常常是单位的副职,或者退居二线的调研员等。
这类领导通常政治仕途无望,看到天花板就等着安全退休,也是没有作为的领导。
在工作中如果想要走得更远,一定要先熟悉身边的领导是哪类人,然后跟对领导去拼搏、去磨砺、去成长。(作者:子提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