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为了人类远离饥饿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饥饿始终与人类寸步不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 )指出,在2020年世界上还有6. 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占全球人口的8. 9%。每年有500多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有900万人死于饥饿或饥饿引起的疾病。普通的一日三餐对这些长期饥饿的人来说,依然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所以联合国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众多、生存压力很大的国家。她现在的人口约为世界人口的1/5。可利用的耕地却只有世界的7%,要使这么多的人口在这么有限的资源下摆脱饥饿的威胁,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饥饿的记载非常多:

——《诗经·大雅》曾经这样悲哀地吟道: “何辜今之人? 天降丧乱,饥馑荐臻。”其中,“饥馑荐臻”为“饥饿接连而至”之意。可见,饥饿在当时发生得多么频繁!

——清朝出版的《履园丛话》有这样的记载: “迨父殁未几,适当明季,蝗旱不登,饿殍载道,而齐鲁幽燕之区为尤甚。”虽然,我国历史上关于因饥饿而死亡的人口统计不是十分详细,但是,用“饿殍载道”来形容,足以反映当时的惨状了。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人口中50%属于饥饿人口。在我国,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一场全国范围的饥荒持续了三年之久,从城市到农村,多数人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袁隆平作为老师,在自己也饿得走不动路的情况下,却把分给自己的一份萝卜给了饥饿的学生。看到一个学生因为饥饿而一顿吃光一盆萝卜的时候,他感到非常痛心。在黔阳县(现洪江市)硖州公社秀建大队支农时,看到种田的农民挨饥受饿,他更是难过得要命。生产队长老向曾对他说: “袁老师,听说你正在搞让水稻高产的科学试验,如果你能研究出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稻种,那该多好啊!那样我们就不会再有饥荒了,老百姓的苦日子也就到头了。”老队长的话唤醒了袁隆平作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之梦,更提升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他决心研究出一种高产水稻,让老百姓能够吃饱饭,并以此作为自己事业上的奋斗目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 “在1959 年到1961 年的三年困难时期,我看到很多人都因为饥饿而全身浮肿,有的人甚至饿死在路边、田坎上。当时我们这些老师也被下放锻炼,在村里的集体食堂里,我们吃的菜是猪都不愿意吃的红薯藤,饭是用水蒸了两次的双蒸饭,饭粒儿看起来很大,吃下去一会儿就饿了,当时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顿饱饭就好了”。

这不仅仅是袁隆平对自己过去的困难时期经历的简单回忆,从中我们也看到,在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校教师的时候,就有了让天下人不再忍饥挨饿的伟大理想。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大科学家的强烈的责任意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崇高与伟大。

“我认为战胜饥饿主要靠科技进步,让粮食产量逐步提高,就能解决饥饿问题。我是学农的,整天都想着培育高产农作物的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曾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种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粒子像花生米那么大,我们几个朋友累了,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这就是著名的“禾下乘凉梦”。为了早日实现这个梦想,为了让千千万万的人都能吃饱肚子,为了改变农村的贫穷与落后,袁隆平一生都在琢磨怎样培植更高产的杂交水稻。他60多年如一日,起早贪黑,殚精竭虑。“在培育杂交水稻这件事上,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这个人是一根筋,认准的事一定要坚持到底”。研究杂交水稻就是他事业的全部,培育超高产的杂交水稻,就是他生命中最神圣的目标。用一生的时间去做好一件事,就是对袁隆平科研工作的简单总结。

有记者采访时问他: “您一辈子只做了一件培育杂交稻的事情,您后悔吗? 怎么评价?”

袁隆平说: “我学的是这个专业,也爱好这个专业,这辈子不做这个事,不合算啊。这也是适合我成材的一条捷径……”

2020年9月7日,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在北京启动,这一天也恰逢袁隆平90岁生日。在活动的首场直播中,这位新晋“90后”说,现代农业的研究和生产需要更多的知识青年,他呼吁“ 90后”年轻人投身农业,希望他们能在广阔的农业发展上大有作为。

诚然,现在的农业生产已经发展到了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的时代,已经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截然不同,农业不再是既没有“前途”又没有“钱途”的行业。美国、德国等国家发达的农业,让我们看到了农业现代化的光辉前景。以前,大学生回乡创业总会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引来许多人质疑的目光;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利用自己的知识从事现代农业生产,走上了致富之路。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获取速度空前加快,农业生产已经告别了保守、封闭的小农经济时代。在不久的将来,农业生产借助现代化的AI、5G和物联网,将会发生令人刮目相看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