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反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技术时代,哲学何为

现在社会上对哲学存在许多误解。结合高新科技的发展,谈谈当代哲学的特点,对于公众与哲学相互理解,以及公众理解技术时代,均不乏助益。

1. 对哲学的误解

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起热议。赞扬它的人认为它思想深邃,贬低它的人认为它装腔作势。

我们先读上两段: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hāo)矢。滥觞(shāng)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在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hé)。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泰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 qìng)。人的社会性是不可袚( fú)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文中拼音为本书作者所加)

高中生在考场上写出如此文字,难能可贵,属于优秀作文。但是,阅卷组组长认为它很有哲学味,我并不赞同。

在一些人心目中,用生僻的字词和术语,就有哲学味。

拼音是我特意标出来的。说老实话,我也认不全。哲学不是文学,不以文采来衡量,不爱冷僻,更不爱文言。哲学语言讲究简练清晰,言之有理,逻辑性强。《生活在树上》并非好的哲学文本。

这段话中还有很多“大词”,比如实践、社会传统、内嵌、身份共同体、社会性、符号客体、认知、知性,它们使用得并不很妥帖。比如“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这一句,作者想说的是“轻视社会和家庭的意见,部分原因是我们缺乏生活的历练”。社会与家庭被把握为“符号客体”,那什么是客体呢? 客体指相对于主体的对象。你去研究一下新车,你就是主体,新车就是客体。那什么是符号客体呢? 客体有很多种,有一种是符号。你可以把社会和家庭当成符号来研究,但显然作者应该不是这个意思。并且,前面加一个“薄脊”更令人不解:第一,薄脊可能是单薄加贫瘠的意思,这个词不规范,换成单薄或贫瘠完全不影响。第二,符号客体怎么就薄脊了,也让人费解。

的确,哲学常用术语,但使用术语是为了表达专业的意思,与专业哲学理论相连。这段话中的“知性”指的是一种认知能力,康德认为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认知能力。

专业术语的使用讲究精准,切不可望文生义。

现在的哲学书籍,主要是翻译的。中外语言差异,翻译过来就很拗口、晦涩,我们称之为“翻译腔”。这是翻译的问题。哲学原著的语言功底都很高,有些哲学家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比如罗素、萨特。学哲学一定警惕不要学成“翻译腔”,“翻译腔”浓重只能说明半懂不懂。

这段话还引用两位哲学家,即海德格尔和麦金太尔。哲学家的确爱引述前人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比如说,我认为人性本善,我会说苏格拉底、孔子、佛陀也这么认为。也就是说,引述是为论证服务的,是必须的,少了它会削弱我论证的力量。

很多哲学的初学者喜欢随便引用,让人觉得读过很多书,其实没有必要。文中麦金太尔这句话意思是:我的生活与身边的人紧密相连。这不是一个人人都懂的道理吗? 为什么要拉上麦金太尔证明一下。这就像说:苏格拉底说过“人不吃饭会饿”。这有必要引用吗? 如此引用有滥引的嫌疑。

而海德格尔那句话,一是不确定是不是他的原话,二是用得让人莫名其妙。“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现代社会怎么会以一句话为开端呢? 讲现代开端,一般以全球化开始为标志,有几个著名事件:东罗马帝国灭亡、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等,大约在1500年前后。作者想说: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对以往传统的否定。现在这么写,意思不对。哲学引述前人的话,一是必要,二是严谨。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很多人认为哲学往好了说是阳春白雪、高深莫测,往坏了说是莫名其妙、“不说人话”,总之“非吾等凡人所能接近”。

还有些人认定学哲学的人神神叨叨,学多了容易走火入魔,搞不好会出家。社会上流传一则段子,说两个研究黑格尔的夫妻观点不一致,为此离婚。

有些人则认为,哲学非常严肃古板、枯燥无味,甚至是非常无聊的。这与“文革”对哲学的歪曲有很大关系。那时候,全国人人学理论、讲哲学,搞“活学活用”,把哲学简单化、教条化、庸俗化,不仅没有提高国人的哲学素养,反倒把哲学弄成一个滑稽可笑的小丑。

当时湖北出了一个哲学小神童,才6岁,就给大人上哲学课,事迹还上了报纸。6岁小孩是怎么上哲学课的呢? 她的道具是一块石头。她从地上捡起石头,对大家说:“世界是物质的。”然后,她把石头扔出去,说道:“物质是运动的。” “咚”的一声,石头落到了地上,她总结道:“运动是有规律的。” (刘永谋:《世界上最精彩的哲学故事》,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第3页。)

如果这就是哲学,那么多人皓首穷经,究竟是智者,还是“智障”呢?

另外一些人认为,人人都懂哲学,根本不用学,足够老就成哲学家了。这是把哲学当人生智慧和“心灵鸡汤”,把《增广贤文》里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之类的格言当哲学,把段子里的“禅师”当成哲学家。

有个段子说是这么说的:

有个年轻人问禅师:“我志向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无法容纳这个污秽的世界。”禅师拿出一个袋子让年轻人把屋子里的垃圾装进去,年轻人很快就装满了,禅师又拿出一个袋子。年轻人恍然大悟:“您是说只要有足够宽广的胸怀,就能容纳这个世界?”禅师摇摇头,指着袋子说:“装,你继续装。”

好些人听说我学哲学,想拉着我给点人生意见。抱歉,哲学家不是心灵导师,也当不了心灵导师。拜托,我自己还想找禅师问问! 学哲学就是学做人,这完全是臆想。

还有些人把哲学当作经天纬地的神秘“屠龙术”,属于秘而不传的“帝王之学”,以为国家纲领如十九大、二十大报告都是学哲学的人写的。有这种印象的人,把哲学家想象成鬼谷子、姚广孝和刘伯温这些传奇军师,奇门遁甲、阴阳术数无所不知,天下大事,掐指一算就能知晓。

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今天研究哲学的多数在大学教书,没什么仙风道骨。你看看我,除了有点帅,哪有什么骨骼清奇?

这又导致一些人担心除了教哲学,学了哲学找不到事干,会没钱吃饭。事实上,哲学不属于很不好就业的专业。

2. 什么是哲学

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呢?

我们先说一点抽象的。

哲学是追寻深沉思想的学问。 “哲学”(philosophy)的词源是希腊文philosophos,意思是“爱智慧”,说明哲学追求终极真理。但是,注意“爱智慧”不等于智慧。没有证据表明哲学老师比商学老师更有智慧,不少哲学老师日子过得“一地鸡毛”。但是,哲学不满足于对问题的表面理解,对什么都爱刨根问底——不管哲学家有没有智慧,但对智慧的“爱”却是忠心不二。

别人灌你“心灵鸡汤”,让你交钱学习“成功学”。学哲学的人就会问一问:要是他们说的管用,为啥他们现在还在街上发传单、在网上拉“人头”呢? 为什么不自己悄悄成功,要与人分享经验呢? 这就是哲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哲学批判的恰恰是大家都认可、被视为常识的东西。《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学了哲学会质疑:连环杀人犯什么理由都没有就杀死很多根本不认识的人,难道他们也“性本善”? 再一个,什么是善呢? 杀人是恶,在战场上勇敢地杀死敌人是不是恶呢? 这样一追问,大家默认的前提就暴露出来,思想越来越深沉,不会轻易被人蒙骗。

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原题是这样的——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前述《生活在树上》那篇作文,说来说去,意思不过是:人不能太自我,要尊重社会和家庭的意见。这种观点很常见,谈不上什么深沉。

面对这道题目,哲学会怎么进行前提批判呢?“家庭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一定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吗? 我们的想法经常是受家庭影响形成的。再说了,家庭的预期是什么意思?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我们的预期都一样吗? 也许,爸爸想让我学计算机,妈妈想让我当医生,爷爷奶奶想让我当公务员。而且,他们的想法也不断变化,没有什么固定的家庭预期。而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更是五花八门,可选择的空间简直是无限,怎么会“难免”产生误差呢? 这个题目把个人与家庭、社会对立起来,本身就有问题。

因此,哲学反对思想上“托大” “装叉”,不管说话的人是大官、大商还是大师,咱们论道理,不畏强权。

黑格尔有个比喻:哲学是厮杀的战场。从历史来看,哲学家们总是相互讨伐,后来的哲学家总是颠覆前面哲学家的理论,提出自己的新理论,哲学就在批判中前进。黑格尔原话是这样的:

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死人的骨骼。它是一个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的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在这里面,每一个杀死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 (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21—22页。)

黑格尔也被其他哲学家批评。有人认为他的理论体系庞大,实际上言之无物,名不符实。

总之,正是在对前辈的不断地批评中,哲学对真理的把握越来越深入。

进而言之,哲学追求真理,科学追求的不是真理吗? 各门学科把握的是具体领域的真理,而哲学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寻找有关自然、人、知识和社会等的终极真理。

最早对哲学研究内容汇总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亚里士多德死后,他的学生对其著作进行编纂,编了很多具体领域的书,如《诗学》《气象学》《政治学》《经济学》。最后剩下一些论稿不属于任何具体学科,将之汇集成册。因为上一本书是《物理学》(Physics),所以这本就取名为《物理学之后》 ( Metaphysics),讨论的是实体、存在和神等很玄虚的问题。“形而上学”是严复对“物理学之后”的意译,取的是《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亚里士多德之后,哲学不断发展和变化,但一直都保持总体把握世界的特点,不能被划入具体的学科之中。

在历史的早期,人类对世界知之甚少,只能囫囵吞枣地总体把握。那时,哲学占据人类知识的主要部分。后来,某个具体领域越来越深入,就会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自然科学开始就属于哲学中研究自然的部分,在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之后才独立出去,至今自然科学的博士学位还是Ph. D,即哲学博士,Ph. 就是“philosophy”的缩写。牛顿力学理论的著作名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18世纪,经济学从道德哲学中分化出来,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就是道德哲学教授。 19世纪下半叶,各门社会科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比如社会学、心理学等。可以说,哲学是现代知识的“孵化器”,或者“知识之母”。

现在问题来了,随着不断分化,今天哲学还剩下什么呢? 在中国,哲学是一级学科,下面有8 个二级学科,即(1) 马克思主义哲学、(2) 中国哲学、(3) 外国哲学、(4) 逻辑学、(5) 伦理学、(6) 美学、(7) 宗教学、(8) 科技哲学。听名字,大家基本上知道它们研究的是什么。要解释的是:宗教学研究宗教,并不等于信教和信徒。也就是说,宗教学不等于神学,它更多地是对宗教进行批判性地反思。再一个科技哲学,它不研究具体的科技问题,而是对科学技术进行总体的哲学反思,比如说什么样的知识就称得上科学,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要注意:“知识之母”既不等于说哲学比具体学科更优越,也不等于说哲学比它们更原始。具体学科专注于某个领域的研究,哲学对世界进行总体把握,给其他学科提供观念和方法上的间接支撑,是整个现代知识不可或缺的基础。所以,世界著名的大学都设有哲学系。清华大学主干为理工科,也办了不错的哲学系。著名的MIT(麻省理工学院),哲学系办得很好。总之,哲学既不比别的专业高级,也不比它们低等。

和其他专业一样,哲学也有自己专业研究领域,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学习哲学既不会比人更聪明,也不会沦为傻瓜!

3. 技术时代的哲学反思

反过来,其他学科的发展又给哲学提供思考的素材。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哲学思考大有启发。哲学总思考“人是什么”的问题。以前,大家总拿人和动物比,认为人之所以是人,是人能完成智力上更高级的任务,比如算术、下棋。现在机器人算术和下棋比人还厉害,那它是否就是人了? 一些人又反驳说,机器人不是人,因为机器人没有情感。你要拆了机器人的时候,它不知道害怕。这就有意思了:家里养的宠物狗有情感,你要炖了它,它知道害怕,但它不是人。再一个:你怎么知道机器人没有情感。如果设计一个机器人程序,只要你要拆它的时候,它就大哭、求你饶命,那这个机器人是不是人呢? 这些问题越研究越深,能够加深哲学上对“人是什么”问题的理解。

说到这里,我们遇到第三个问题:当代哲学有什么特点?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当代哲学反思中,与科技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相关的问题最热门,各个哲学分支都在努力介入,不仅是科技哲学。这便是当代哲学研究最大的特点。

为什么呢? 哲学从总体上把握世界,世界在不断变化,所以哲学也要与时俱进。有人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结晶。说“我们的时代是技术时代”,我想不会有人反对。

以往大家认为,技术是科学原理的应用,到21世纪越来越多人认为,某个科学分支因为能够服务于技术目标才能得到社会重视。于是,科学与技术的优先性关系发生实际的翻转,我称之为“技术的反叛”。

今天不管干什么,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技术。以前是“看”孩子,腿脚灵便的退休老人都行,现在要“科学育儿”,有钱的话,要请受过专门技术训练的“月嫂”“育儿嫂”。以前有什么不懂问爸妈、老师,现在都是“百度”一下。以前看到雨后彩虹,呆呆地望着,心里惊叹,现在都是不要急,不要慌,掏出手机,拍个视频,发个朋友圈!

在技术时代,哲学不研究技术,怎么把握时代精神呢? 显然不可能。但是,不是理工科专门研究技术吗? 哲学怎么研究技术呢? 理工科研究技术,想的是如何推动具体技术向前发展。哲学思考的是:新技术对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引导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简言之,当代哲学聚焦于反思技术和人的关系。

举个例子。 2019年,“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备受关注。贺建奎认为,婴儿经过基因编辑对艾滋病免疫,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社会上批评贺建奎的声音居多,科学界的主流意见也是反对基因编辑婴儿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显然,生物科学家和基因工程师不会专门思考这样的问题。

再举个例子。前一阵有个标题为“对不起,这2. 5亿被二维码抛弃的人,正在消失……”的帖子,被很多人转发,讲的是疫情期间到处都要“健康码”,医院都是APP预约挂号看病,很多老人不会用,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2. 5亿”有点夸张,也有不少老人手机用得很“溜”,但帖子说的问题的确不可忽视。任由“老年人不友好”蔓延,会导致诸多令人头疼的社会问题。但是,无论是自动化、人工智能专业,还是计算机、通信和软件开发专业,都不会专门思考“老年人不友好”问题。

实际上,学界对“老年人不友好”现象的呼声很大,中国政府反应也非常迅速。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要求有效解决老年人在出行、就医和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技术时代,类似的问题越来越多,影响的人也越来越广泛。为什么呢? 因为新技术的特点之一便是它会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科技最新进展不仅在彻底改造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开始尝试改造人类本身——包括肉体和精神,段伟文称之为“深度科技化”。换言之,在深度科技化的时代,新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社会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具体的理工科不关心这些问题,需要哲学来进行专门的反思。

很多人讲起哲学专业的用处,总喜欢说“哲学无用,无用才是大用”,用庄子《逍遥游》里的故事为之注解:

惠子怼庄子说:“有一种大臭椿,长得很粗大,弯弯曲曲、枝枝蔓蔓,不能作木材,没有什么用处。长在大路旁,路过的木匠看都不看。你说的话就像大臭椿,大而无用,没人信。”

庄子回击道:“野猫和黄鼠狼上蹿下跳,擅长袭击猎物,最后往往中了机关,死在猎人手中。大臭椿你觉得它没用,可没人想砍它,没有什么东西想害它。虽然没有什么用处,可也完全不会惹祸啊!”

将哲学比喻成大臭椿,对于普通人而言,往往觉得莫名其妙、装腔作势,或者自欺欺人。我不喜欢这个奇怪的比喻。

如果哲学真正能够把握时代精神,说出人民的呼声,怎么会是无用的呢? 有些哲学之所以无用,恰恰是因为脱离时代,囿于精神的一隅,甚至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因此,当代哲学必须关注最新技术的发展,回应技术时代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本书收录的文章基本上是我于2018—2020年期间创作的,绝大部分均已发表于《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信睿周报》《财新周刊》《民主与科学》《环球》等纸媒,其他亦发表于“澎湃思想市场”、《南方人物周刊》微信公众号、腾云微信公众号、科学网微信公众号以及我本人的“不好为师而人师者”微信公众号上。

收录的文章以“技术时代”为主题,展开为“人类的命运”“技—艺新世界”“新技术治理”“新冠启示录”和“工程与科学”五大块,共计30余篇。有的是短评,有的是笔谈,还有少量演讲稿,长短不一,均文风平实生动,不似学术论文般晦涩,适宜非专业的普通公众阅读。不少文章见诸媒体之后,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反响。

高新技术的社会冲击,可谓有目共睹。如果对此感兴趣,闲来无事,翻翻此书,定不会毫无益处。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