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文学词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闽都文丛”总序

“等闲田地多栽竹,是处人家爱读书”,这是宋国子四门助教龙昌期至福州讲学时所题写的诗句。吕祖谦在《送朱叔赐赴闽中幕府》诗中,亦留下了“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窗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的佳句。借由这些诗篇,我们不难想见当年福州文化风气之盛。福州在秦汉以前虽为方外之地,但却一直人才迭出,是我国文化活动较为繁盛的地区。自无诸都东冶以来,历经2200多年的发展,有多少文人墨客和社会贤达,乃至民间精英,都给这座“海滨邹鲁”的历史名城镌刻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上,“左海”更是以其雷霆般的涛声响彻中华大地。今日之福州,早已是人文炳蔚、学术昌盛之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闽都文化。

历史需要传承,文脉方得延续。闽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过去,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又使它有了更多的现代意义。我们把闽都文化定义为: 有史以来,生活在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地域文化。它以闽越文化为基础、中原文化为主体,融汇了海外文化,具有领风气之先,开放和包容的鲜明特征。记得五年前,我曾借冯友兰先生“阐旧邦以辅新命”之句为喻,阐发了弘扬闽都文化的现代意义——福州长期处于八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已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璀璨文化,如三坊七巷文化、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温泉文化等,都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福州人,我们应当更好地了解历史,继承和发扬闽都文化,并以此来建设家乡、服务社会。这应当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使命。

可喜的是,近年来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福州市人民政府也将建设文化强市、打造闽都文化品牌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福州的闽都文化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是蔚然成风,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实践告诉我们,开展闽都文化研究,对于弘扬闽都文化,打造福州城市精神,增强福州城市竞争力,进而推进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闽都文化研究,有助于海内外各界人士更好地了解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助于扩大福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有助于加强在世界各地的福州人的故乡认同感以及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大业。

有鉴于此,2011年仲夏,我们在受命筹划闽都文化研究会成立等事宜时就明确提出要做的三件事: 开办每年一届的理论研讨会(已进行五届),编纂一部《福州通史》以填补空白(已编成“简史”),出版一套“闽都文丛”以体现研究之成果。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理想正在实现。六年过去了,当初雄心勃勃的构想如今已成为美好的现实,这一套20本之巨的“闽都文丛”在社会和众人的千呼万唤中终于陆续面世。作为丛书的策划人和组织者,欣喜欣慰之余,不禁感慨系之,感怀良多……

映衬着闽都文化研究重要成果的“闽都文丛”,无不浸透了作者和读者们的心血和心声。我们从众多题材、各种体裁入手,广泛征稿,认真筛选,召开了十多场审题议稿会,从40多部拟题中精选了20部专(译)著,形成了首套“闽都文丛” 。唐代陆龟蒙《〈笠泽丛书〉序》云: “丛书者,丛脞之书也。丛脞犹细碎也,细而不遗大,可知其所容矣……不类不次,混而载之,得称为‘丛书’。” “闽都文丛”正是这样一套“细而不遗大”“混而载之”的丛书。在这套丛书中,我们收集了一批与闽都文化研究相关的著作和译著。著作的题材涉及闽都之历史、民族、宗教、民俗、方言、人物等各方面,其中既有历史轨迹的追寻,又不乏现实问题的探究,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巨细靡遗地探讨了闽都文化的深刻内涵,彰显了闽都文化的个性和风格。各书之作者,既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也有从事闽都文化研究的青年教师。我们将他们的著作裒汇为丛书,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也有利于文化积累,更为其后的“闽都文丛”高擎薪火。

在此,我要衷心感谢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原会长练知轩,原副会长高翔、王聪深、汪征鲁、陈章汉,现会长徐启源,副会长林山,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华南等同人对这套丛书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衷心感谢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鼓励、鞭策与厚爱;衷心感谢闽江学院历史系主任薛菁教授、副主任林秀玉教授及李颖教授的全程参与和鼎力相助;衷心感谢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项目——闽都文化人才培养与重点学科建设所给予的专项经费资助;衷心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党委书记金娟萍、总编辑张黎明等对本丛书出版的帮助;感谢全体作者和我的博士生洪建设以及黄曦同志为丛书所作的付出。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动力、压力和努力,这一套丛书的付梓是很艰难的。

我还要深深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妻子龚娴和儿子赵晟旻,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抚慰,没有他们无私的帮助和坚定的支持,这一套巨著的出版也是很艰难的。

是为序。

丙申猴年春赵麟斌序于己得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