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爱情是怎样开始的
在前面几章里,从宝玉的“无材补天”讲到了“金玉良姻”,让大家留意到很少人注意却又十分重要的地方,而对于宝玉的故事,大家最关心的恐怕还是他和黛玉的爱情了。这是人性之常,难怪现在的影视戏剧、流行歌曲的主题大都是爱情,只要加上一点爱情的佐料,就等于是票房保证。
也确实,曹雪芹在第一回里,不仅写无材补天的宝玉掉到了青埂峰,寻求一条“以情为根”的出路,并率先描述宝玉、黛玉这两人的“木石前盟”,显然那的确很重要。但我要提醒大家,“以情为根”的“情”通常被误以为是狭隘的爱情,而爱情又往往被认为是《牡丹亭》杜丽娘所代表的浪漫爱,所以有很多年轻人竟然认为孔子根本不懂得爱情!可见这真是有趣的议题。
其实,曹雪芹在第一回便清楚表示他反对才子佳人故事,而那也包括了《西厢记》《牡丹亭》在内,甚至到了第五十四回,还特别借着贾母的“破陈腐旧套”一一说明他反对的理由,指出贾家这种贵族的生活形态和思想价值观根本不同于一般人家,宝玉、黛玉也是,他们绝不是那样看待爱情和婚姻的。因此,很多人以为《红楼梦》受到才子佳人故事的影响,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但其实刚好相反,《红楼梦》的层次要高得太多,曹雪芹也并不是专为宝玉和黛玉的恋爱而写小说的。
只不过,小说中确实还是以二玉的故事为重点之一,在第一回里也率先写到这两个人的木石前盟,那么,究竟二玉之间的木石前盟是否即我们所以为的浪漫爱?是否和杜丽娘、崔莺莺等等有名的爱情故事一样?现在便来认真谈谈吧。
前世的“木石前盟”:慈悲与报恩
大家都知道,宝玉和黛玉的缘分来自于前世,很多人也以为,那是一种超越了生死轮回的浪漫爱。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让我们仔细看曹雪芹是怎么说的。第一回中,那和尚说道:
这便是第五回所谓“木石前盟”的来龙去脉。不过,在说明其中的重点之前,得要先指出一点,即那位神瑛侍者就是贾宝玉,也是那块无材补天的玉石,想想看:既然灌溉绛珠草的是神瑛侍者,而绛珠草将来要还泪给他,所以神瑛侍者一定是贾宝玉,否则把眼泪还错了人,那岂不是变成闹剧了吗?很多人用物理科学的角度去推演,坚持一加一必定要等于二,其实是走错了路,忘记文学的任务根本不同,何况在神话思考里,有灵的东西本来就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态,而无妨他们都是同一个存在,因此一加一可以等于一。先厘清了这一点,接下来便可以仔细看曹雪芹到底是怎么说的。
第一,在这一整段描写里,一个字都没有谈到爱情,它从头到尾所说的,都是神瑛侍者那一边的恩惠、恩德,以及绛珠仙草这一方的感恩、报恩。请看所有相关的文句,包括:绛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而警幻询问绛珠时说的是“灌溉之情未偿”,绛珠仙子回答的则是“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以及“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大家应该注意到,神瑛给绛珠的是“灌溉之德”“灌溉之情”以及“甘露之惠”,而绛珠之所以要还泪,为的是“酬报”“偿还”,正印证了《诗经·大雅·抑》所说的“无德不报”,这其实都是传统文化里对人际关系所强调的“礼尚往来”。学者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研究指出:史书中所说的德、惠、赠与、招待、救济等,都可以算是一种恩惠,而报恩的基本精神,便是儒家经典《礼记·曲礼》所言:“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所以一旦受了恩德,就一定要回报,否则即是失礼。其实,不仅中国人相信行动的交互性,在世界上的每一个社会里,这种交互报偿的原则都是被接受的,只是在中国更加地历史悠久,也被高度意识到并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制度上,因而产生深刻的影响。
果然,这种说法和神瑛、绛珠的神话故事简直完全契合!所以说,“木石前盟”的本质是慈悲付出与感恩报恩,那是一种人和人之间很温暖、很真诚的互动关系,即:我对你好,无私地给出了帮助,而你也感谢我的付出,所以一定会回报,双方都出于良善的品格,因此神瑛、绛珠这两个人才能成为主角,也才值得我们去喜欢他们。再看小说的这一整段描写里,一个字都没有谈到爱,从头到尾只提到过一次“情”,而那份情也是一种温暖的博爱,绝对不是什么“不知所起”的浪漫爱,这么说来,“木石前盟”便不能说成“木石情盟”了。
大家要注意的第二个重点,即绛珠草生长在西方灵河岸上的三生石畔,它和神瑛侍者的缘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一般人看到“三生石”这三个字,又直觉地想到生生死死、超越轮回的浪漫爱,但其实这又错了,三生石的典故出自于唐朝,说的是读书人李源与和尚圆观友情深厚的故事。故事大约是说,李源把家产都捐给了寺庙,整天和圆观谈天论道,过了三十年以后,两人想要一起去大江南北壮游一番,最后因为李源的坚持,而走上了三峡的路线。就在这里,圆观遇到了一个怀孕三载未分娩的妇女,那正是等着自己去投胎,他知道大限已到、缘分已尽,于是交代了后事便圆寂了。
李源遵守圆观的交代,十二年以后按照约定到杭州天竺寺去,果然看到圆观所转世的牧童,远远地骑在牛背上正唱着山歌呢,那歌词说:“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其中,三生石的“三生”就是佛教所说的“三世”,包括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而“旧精魂”便是指前世的灵魂。这灵魂不灭,他虽然从圆观化身为牧童,变成了不同的人,但本性还是一样,所以说“此身虽异性长存”,也因此在轮回之后彼此才能认出对方。
再者,圆观很感谢老朋友的深情,那李源守住了十二年之约,不惜千里大老远地来到杭州见上一面,所以说“惭愧情人远相访”。请特别注意,其中的“情人”指的是朋友而不是恋人!这真是让我们感到很惊讶,原来“情人”这个词是用来称呼朋友的,而这个故事所讲的完全是几十年的友情,那超越生死的,是深厚的友情,并不是狭隘的爱情。
其实,曹雪芹会用这个典故,也完全合乎宝玉、黛玉的关系,即使当神瑛、绛珠入世以后化身为贾宝玉、林黛玉,而展开了人间的故事,他们的感情也是从日积月累的友情开始的。至于所谓的爱情,是在这个基础上后来才升华、变化起来的。
今生“青梅竹马”:友情的升华
这是怎么说的呢?第五回一开始就说得很清楚:
在此,曹雪芹清楚地告诉我们,二玉从小培养出来的感情其实是“亲密友爱”——这“亲密”的说法当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友爱”。一般人都以为,宝玉、黛玉的木石前盟是从前生到今世的浪漫爱,应该是非常强烈的激情所以才超越了生死轮回,那么,这“友爱”一词是不是写错了?曹雪芹当然不会写错,比较可能的是我们有了成见,所以才会一直误解或拒绝接受。曹雪芹说得没错,这两个人的情感正是“友爱”,即朋友之间的情谊,而这不又是延续了前世的关系吗?本来“三生石”这个典故所说的深情,就是指同性之间数十年的知己之情,而不是男女的爱情,果然曹雪芹是很精准的文学家。
这种友情是通过一起生活才逐渐累积起来的,李源和圆观是如此,宝玉和黛玉也是这样。但我们要提出一个疑问了:为什么宝玉、黛玉可以这样亲密地生活在一起?古代不是非常讲究男女之别吗?《礼记·内则》曾经说:“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男、女孩子从七岁起便开始不同席,当然也不能坐在一起吃饭了,这是上层大家族的金科玉律。那么,曹雪芹是不是违反了写实逻辑呢?当然不是的,伟大的小说家不会任意虚构,曹雪芹采取一个十分合理的逻辑,让宝玉、黛玉可以名正言顺地一起过日子,那就是动用贾母这个老祖宗之口令,如此一来便完全没有问题了。
这是因为传统社会十分注重孝道,寡母更是家族中最高的权威,请看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女性,例如武则天、慈禧太后,都是这样才成为女皇的。而贾母就等于是贾家的女皇或太后,在母权至上的原则之下,她想要把二玉带在身边,以便可以每天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当然这两个爱孙就不用受到男女之别的限制了,二玉也才拥有了青梅竹马的成长环境。所以说,真正优秀的小说家不是一厢情愿地用超现实的方法来写作,而是能够在现实世界的复杂性里,去找到合情、合理、合法的安排,曹雪芹就是这样,他为了让二玉可以培养出知己式的爱情,便动用母权去打破礼教,可这却又合乎礼教的精神!想想看,以合法的方式来超越不合法,让不合法成了合法,这真是令人赞叹的高明妙计。
正因为宝玉、黛玉的感情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所谓的“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随着日积月累,两人青梅竹马的情感越来越深厚,而形成了“亲密友爱”,这才是他们对彼此变得不可或缺的真正原因。在整部小说里,一共提到三次他们俩一起长大,除了最初的这一次以外,接下来的两次,都是在宝玉对黛玉做出情感保证的时候所说,一次是第二十回中,宝玉对黛玉悄悄地说道:
这里所说的“两个一桌吃,一床睡”,不就是“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吗?到了第二十八回,宝玉又再一次说到彼此是“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可见这种青梅竹马“亲密友爱”的感情是曹雪芹最肯定的一种形态。
也因此,宝玉对黛玉的爱,都是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体贴上。例如第五十二回,大家在潇湘馆讨论诗歌以后,已经散会了,宝玉也下了阶矶,低着头正欲迈步,又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回身问黛玉道:“如今的夜越发长了,你一夜咳嗽几遍?醒几次?”这种看起来琐琐碎碎的关心,正是体贴入微的展现,比起烛光晚餐、一百朵玫瑰花,都要温暖真诚得多。
并且前面讲过,对古人来说,家族伦理的重要性是远远超过个人的,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也是如此。试看宝玉对黛玉提出的情感保证里,第一件是:“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他比你疏。”这讲的是血缘上的亲疏关系。第二件是黛玉先来,宝钗后到,这讲的则是相处时间的长短,而全部的两个理由根本都和爱情无关,也都不是当事人所能够主导或决定的!
再认真想一想:宝玉说的完全不是什么“我对你的爱很强烈,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人”之类,甚至他即使最爱黛玉,可黛玉的重要性还是得排在长辈之后!请看第二十八回里宝玉对黛玉又说:
这不是太清楚了吗?虽然宝玉心心念念都在黛玉身上,但黛玉最多也只能当第四名,排在三个直属长辈的后面。其中,老太太贾母是最重要、至高无上的第一位,接着是贾政、王夫人这一对父母,然后才轮到林黛玉,可见即使是情有独钟的情人也不能越等,必须让位给至亲孝道。
而且我们得注意一下,如果用今天爱情至上的眼光来看,黛玉对宝玉这样的情感排序应该会觉得很不是滋味,但她听了却一点也没有失落感,相反地,她得到了宝玉的保证后,心里便真正踏实起来了,不再那么患得患失。可见这两人所抱持的,根本就不是现代所宣扬的爱情至上的价值观,也难怪他们并不赞成才子佳人式的爱情。
那么,宝玉对黛玉的友爱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而变成爱情?从前面所看到的告白可以推测,应该差不多就是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发生的。这一点在紧接的第二十九回便很清楚地给出了答案,并且曹雪芹还加码告诉我们,宝玉对黛玉的友情为什么会变成爱情!第二十九回说:
由此可见,宝玉对黛玉的情感性质是随着时间变化的,等到如今长大一点,才有能力发展出爱情,所以说,小孩子根本不懂爱情,以前宝玉、黛玉小时候的感情确实只是“亲密友爱”;而更重要的是,爱情并不是自动发生的,必须要经过学习才能产生!请注意,宝玉是“看了那些邪书僻传”才知道男女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些“邪书僻传”就是第二十三回宝玉刚搬进大观园时,贴身小厮茗烟偷渡进来给他的爱情故事,其中还包括了《西厢记》!宝玉从这些书学到了什么叫做爱情,然后用来观察比较,发现周围亲友圈里都没有比得上黛玉的闺秀,于是才对黛玉另眼相看。到了这时,原来的“亲密友爱”也才转化为男女之爱。
而从友情产生的火花,就是最美妙的爱情形态,那便是所谓“知己式的爱情”。连第五十七回中,紫鹃盘算起黛玉的归宿时,都自言自语地说道:“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最难得的是从小儿一处长大,脾气性情都彼此知道的了。”这也清楚指出爱情应该要有对彼此充分的了解认识,甚至得比较取舍一下,找到自己最适合、也最喜欢的人,未来便更能长长久久。这再度证明了曹雪芹确实完全不赞同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毕竟单靠感性直觉上“不知所起”的一见钟情固然很浪漫,但是彼此的认知基础太薄弱,根本不了解对方的性格、习气,风险实在太大了。
最后,总结一下这一章所提到的几个重点。首先,我们仔细厘清了“木石前盟”的意义,那和爱情完全无关,而是聚焦在人与人之间彼此关怀、付出的恩惠、恩德,以及感恩、报恩,讲的都是优良的品性。并且曹雪芹告诉你,在日常生活中用时间培养出来的友情,累积出一种深厚的知己情感,再加以转化、升华成为知己式的爱情,那才是最好的爱情形态,所以说,爱情其实是后天学习而来的一种经验或能力,也因此和人格息息相关。因此一个人要有良好的品德,要认真学习如何体贴别人,遇到爱情以后才能结出美好的果实,成为人生中很珍贵、很幸福的体验。
下一章要看宝玉其他的成长了,这个人啊,不想长大却又一直在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