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消费观不同,我该跟他继续吗
小琦来找我咨询,以下是我们的咨询对话。这些话是说给小琦的,同样是说给你听的。
小琦:我是1993年的,本科是在国内读的,硕士是在国外读的。
我现在在东京工作了几年,工作还可以,我跟我男朋友恋爱4年多,我想让龙飞姐帮我分析一下,我应不应该和男友继续下去。
我打小就在一线城市生活,爸妈在公司里都是领导层,他们很宠爱我,我从小就是比较像小公主的那种性格。我男朋友比我大6岁,也是中国人,父母是退休的老师。他在国内“985”本硕毕业工作三年后,来这边读的博士。博士毕业之后,他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工作也比较稳定,薪资还不错,去年买了房子。
我们大概2018年的时候就已经见过家长了,我爸妈非常喜欢他。
他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自我道德要求特别高,绝对不会做出很过分的事,在这方面我是比较放心的。但我一直在纠结一件事,就是我们两个的消费观不太一样。
之前发生过一件事情,让我特别生气。我们开车一块儿去奥莱,我大概花了一个月工资买了一些包,他就觉得不开心。可我是花自己的钱,我也没有说让他买啊。他觉得“按你这样大手大脚以后我们怎么结婚”。
类似的事情特别多。我隔几个月就要去一次米其林餐厅,男朋友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一年去一次就很好了。这是第一点,消费观不同。
第二点,他是一个特别没有仪式感的人,因为我性格有一点“小公主”,我特别希望他能经常给我安排一些惊喜,比如说“5·20”啊、七夕呀,各种纪念日啊,但他几乎从来没有去做,即使做,也很少很少。
因为这件事我们去年还分手过,起因是去年我生日的时候,就想去一个一顿消费额六七千的餐厅吃饭,我旁敲侧击地告诉他我的需求,我以为他应该已经预约了,结果根本就没有。后来过生日的时候他跟我说,去这样高价餐厅的,都是缴“智商税”,没有必要。因为这件事我特别生气,就找了一个“男闺密”陪我去吃,他得知后很愤怒。
后来我们俩就分手了半年,最后我又主动把他给追回来了。
龙飞:姑娘,你一年挣多少钱?
小琦:一年四五十万元。
龙飞:你家庭条件挺好,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也没啥其他负担是吗?
小琦:对。因为我爸妈非常非常喜欢我男朋友,觉得他人靠谱,学历也不错,非常顾家,特别适合过日子。说白了,我跟他继续下去的话,确实一辈子会过得不错。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一定衣食无忧。可是如果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有时又会感觉很委屈。
龙飞:你的家境很不错,自己也优秀,有能力,有赚钱的资本,每一个像你这样的女孩子或许都幻想过一些超级浪漫的场景:有没有可能我去某地之后,遇到一个“霸道总裁”,把某地整条街的鲜花都买下来给我铺路,然后向我求爱。
长大的过程中,你是基本未经人间疾苦的女孩子。你的世界从来都是被浪漫装点的,你对自己生活的规划、对未来的向往、对老公的设想,多多少少都有点不接地气。如果说,我是你的男朋友,我看到两个人要花六七千吃一顿饭,或者动不动就要去米其林餐厅,动不动就要花一个月的工资去买包——一个月辛辛苦苦挣的钱,一天之内就花光了啊,我心里面也会心疼钱。这是因为成长的经历不一样,大家对于钱的概念、对于钱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如果说你的内心深处还寄希望于想找一个男朋友,他可以在某地包下整个酒店,给你搞一个灯光LED示爱,搞一个热气球环绕,或者搞一个什么鲜花铺满草地的求婚仪式,那你和现在这个男朋友就趁早结束,他不可能给你这样的东西。如果你慢慢开始了解人间世态了,你开始看到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一日三餐,就是那样平平淡淡,就是那么简简单单,如果你还想跟你的男朋友继续走下去,那你需要对自己的认知和消费观做出调整,这样你才能跟他走得长远。
小琦:但是我就想要那份心。在一起四年多吧,他就送过我一个大牌的包。我不是看这个包怎么样,有时候就是会觉得有一点委屈。我怎么来寻找一个平衡呢?
龙飞:试着去了解他的成长经历,试着去了解他成长过程中的经济水平,比如问问他以前高中的时候生活费一个月多少钱啊,大学的时候生活费一个月多少钱啊。
另外,他现在一年大概能挣多少钱?
小琦:比我多一点,他不仅对我比较抠,对自己也很抠。
龙飞:姑娘,你始终是有选择权的,你的选择权在于,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过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每一个女孩子都应该在脑海里描绘一个自己以后生活的场景。
有的女孩子可能在内心深处有特别明确的渴望,她就想:我这辈子一定要住别墅,我就要有游泳池,我就要有游艇,我就要穿着高跟鞋,穿着礼服在吊满水晶灯的大厅里跟朋友们觥筹交错,喝着红酒,品着咖啡,吃着牛排,听着音乐会。我就要过那种五光十色的所谓“上流人”的生活。有没有这样的女孩子?有。如果你是这样的女孩子,就请你放过这个男生,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一点无关对错,就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就去追求,你就去拥有,这就是你想要的,你得到了就是成功。
反过来讲,如果你想明白了,你想要的就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人能陪你一日三餐,三餐四季,能共同做做饭,一起培养孩子,共同去经历风雨,一起攒钱,换更好的房子,换更好的车,一起向往更好的生活,那么这个男朋友会是很好的选项。
记住,一切无关对错,就在于选择。
小琦:可能我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龙飞:那你不要着急做决定,你可以边走边看。人一旦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就会做出调整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在这段关系里面对自己是一种消耗,对对方也是一种消耗。
小琦:明白了,如果我跟我男朋友继续下去的话,龙飞律师有什么意见可以让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觉得更幸福吗?
龙飞:多去看看人间烟火气,有多少路边摊的妈妈带着孩子在路边摆摊。我曾经见过,孩子只能在妈妈的摊子下面支个台灯,在喧嚣的菜市场学习。有多少人是一边要背着年幼的孩子,另一边还在市场上杀鱼卖肉;有多少男人早上出去还得自己带着一个饭盒去工地里面谋生;有多少丈夫干了一天活,回来手都已经裂开了,攥紧200元或者300元交给他的妻子——这就是这一家人一天的总收入。
当你多看看这些人世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后,你慢慢再回过头来看,也许你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其实你男朋友的一些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很多东西就是消费主义的“智商税”,六七千元一顿的晚餐,换算成大米、面条、馒头、鸡腿、猪蹄,一顿晚餐的钱可以养活一家人大半年。
对不起啊。龙飞律师本人也逃不开生活给自己打下的烙印,我到现在也没有一个超过1万元的奢侈品包包,没有一件价值超过1万元的奢侈品首饰。一方面是因为龙飞律师本身就是穷苦人出身,我真的舍不得,每次看到这些价格,我都会在脑海里默默换算成上千斤的大米。另一方面,当你的认知到达了一定高度之后,你再观察这个世界,会发现很多消费场景其实都是一种营销手段,他们就是想赚有钱人的钱。我经常跟大家讲,结婚必须买钻戒,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营销骗局”之一。还有很多人甚至愿意花180万元买一个包包,花30多万元买一个什么名牌的铝合金手镯,甚至还有人花几百万元买一瓶香水。这些在我看来,也都是“智商税”。
但是话说回来,姑娘,其实我也能理解你,因为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心里面总会有一种向往,希望周围的同学、闺密、朋友、师长、亲戚、老乡,他们都能够见证我们的幸福,希望他们都能够看到有一个男人对我们多么用心,希望他们都能够知道有一个男人多么多么爱我们,对吧?
某种程度上,我们需要的仪式感,其实不是仪式感本身,是想让周围的人,让他们知道有一个男人为我们如此地用心。比如,求婚的场面要布置很大,要布置得用心,但这些真的是为我们布置的吗?其实不是,是布置下来让别人看的,让别人看到我们过得有多幸福,我们有多么值得被爱。
但是,当你步入了婚姻生活,有了家庭之后,你慢慢就会体会到,别人的看法一点都不重要,别人认为你过得幸福与不幸福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面对着一张脸,心里踏不踏实。你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看到老公孩子在身边,内心有没有一份安宁,这个世界周遭的其他人都与你无关,其他人认为你幸福与否也与你无关,只有你自己内心的这一份安宁、踏实、自足才与你相关。
对。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会在人的身上烙下一个深深的烙印,就像一个梅花烙一样。可能我们这一辈子只有见过无数的人、经历无数的事情,才会清醒地看清自己身上这个梅花烙。看清这个梅花烙之后,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这个时候人就活得通透了,就不再为周遭的人和事所绑架,不再被别人的观念牵着鼻子走。
虽然我今天说了那么多,我依然需要克制,我不能把我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你。
聊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的连麦已经结束了,我也不知道小琦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但是这个故事真的很值得所有女士来探讨和思考。
人跟人的想法不一样,我以前看过一个美剧《丑女贝蒂》,里面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桥段。因为贝蒂长得不好看,平时走在路上是会被完全忽略的“小透明”,当她有一天背上了妈妈的一个名牌包包,可能是LV也可能是GUCCI,总之,是知名品牌的包包。她背上这个包包走在路上的时候,发现路边建筑工地上有几个工人在向她吹口哨(在剧情中,对于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子而言,被工地上的小哥哥吹口哨调戏,反而变成了一种荣幸),她那一瞬间就感觉特别开心,心里想,一定是因为我背了这个包包,增加了我的自信,所以我散发了女性的魅力,以至于平生第一次有工地上的小哥哥向我吹口哨。
其实当我看到她那一瞬间惊喜的表情时,也就或多或少能够理解一些女孩子,她们喜欢背一个名牌的包包,喜欢戴名牌的首饰,或者喜欢穿名牌的衣服,某种程度上就像那个贝蒂一样,她们需要这些东西来让自己开心,让自己散发出自信,让自己散发出女性的魅力。
但是,姐妹们啊,龙飞律师不是说,如果你们去买这个名牌的包包,我就一定很排斥。不,每个人的心理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哥他就特别想买一辆好车,朝思暮想,觉得“有一辆好车,开出去之后,其他人就会瞧得起我”。这些我都能理解。总之,尊重所有人的选择,在你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在你自己能承受的消费水平之内,我尊重他人的选择。
我们的很多观点和看法,是离不开生活给我们打下的烙印的,我们都无法跳脱成长、生活经历、工作阅历和个人眼界带来的局限。正如《白鹿原》里的黑娃,虽然跟着鹿兆鹏闹革命,搞农协,但黑娃那个时候是无法理解鹿兆鹏内心真实的渴望的,让一个从没真正吃过饱饭的人胸怀天下,是强人所难的。正如我一直无法理解《泰坦尼克号》中的萝丝为什么要自杀,尽管她的父亲去世了,母亲没能力也没积蓄,只能依靠她。我没有道德绑架萝丝的意思,只是这个经历如果放在我身上,我或许会抓住身边一切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的机会,这里面除了那个爱我(想要控制我)的未婚夫,还有凭借父亲留下的好名声而让我可以企及的包括学识、眼界、商业认知、各行各业的精英朋友等。婚姻不是唯一的救命稻草,自己的生命力才是。
我同样无法理解《水云间》里的陆芊芊为什么会爱上那个“干啥啥不行”,还特别容易暴躁的画家;我有时想不明白,有些女人明明是白天鹅,为啥非得钻进污水沟子里扑棱。这些种种“想不通”,都是生活给我打下的烙印。
当然,我有自己的自知之明,并不会把自己的认知与价值观强加于任何人。我只能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婚恋观,时代在变迁,婚恋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我借工作职务之便,接触过上万个活生生的案例,得以更加深刻和敏锐地捕捉当下的婚恋观,成为现今这个给你讲故事的人。
你们或许会有一丝好奇,生活给龙飞律师打下的烙印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出生在贵州偏远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爸爸读到高中,妈妈不识字。
我有一个哥哥,只读到了初中,我的生命轨迹原本应该是长到十八九岁的年纪,就开始准备嫁人、生娃、然后养娃。我记得小的时候,爸妈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我以后能日子过得轻松一点,不用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每日汗流浃背,走到哪里都被人瞧不起。妈妈给我讲过,很多年前,她有一次干农活累了,想进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歇歇脚,吹吹电扇,却被化着精致妆容、穿着制服短裙、踩着高跟鞋、喷着浓郁香水,手拿一本服装杂志的营业员嫌弃地赶了出来(或许是妈妈身上汗味太重,影响了她看杂志的心情吧)。而我的父母能想到的唯一能帮助到我的方式就是供我念书,直到今天,农村的孩子想要改写命运,读书仍然是一条最有效的道路。
我非常庆幸,在这条路上,他们哪怕是卖粮食、卖蔬菜、卖鸡、卖鸭、卖猪、卖牛、打工、当保姆,也从没有放弃过。我始终记得,爸爸为了每个月能给我挣300元的生活费,给黑矿山小作坊的老板打工,每天五点天刚擦亮就揣着一个饭盒,戴着一个缺口的安全帽,赶一个小时的山路,下井里去挖矿(即便矿工生活异常艰苦,照样有前赴后继的壮劳力为了谋生下井)。我爸因为念过高中,在工友里算是有文化的,工友们家里有红白喜事,都愿意请爸爸去做收礼金的记账先生。日子一长,爸爸在工友圈子里有了些威信。可老板担心爸爸在工友圈子里的好人缘会威胁到他的管理,怕他挑头闹事,逼着他辞职,但爸爸却厚着脸皮抛下尊严赖着不肯走,因为一旦走了,女儿下个月的生活费就没了着落。
每次想到这么一个一生要强又好面子的男人,死皮赖脸给人下井挖矿,豁出命也要赚钱供我念书,我还是会掉眼泪。
我的爸爸时常感慨,真羡慕我生在这样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读书,通过高考,通过念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的妈妈时常提醒我,一个山里的妹崽(贵州话,女孩子的意思),能有今天的生活,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知足和惜福,不能忘本。
自知,知足,惜福,不忘本。这些就是生活给我打下的烙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