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政府
第一章 政治: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战争主导的欧洲
1415年夏,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侵入法兰西北部。这可能是继14世纪之后的另一起闪电战(上次发生在1388年)。但是这一次,一支英军撤退时又被法军穷追猛打;而法军在阿金库尔(Agincourt)再次惨败。这次战役是一支序曲,拉开了一场大约四十年战争的帷幕,先后将两个王国推向深渊。然而如果认识到,这次战役是系列战役之一,且在未来数年内引发了注定成为15世纪特色的大战,那么它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1410年,卡斯蒂尔(Castile)的摄政费尔南多(Fernando)从格拉纳达(Granada)的摩尔人手中攻占了安特克拉(Antequera)。同年,条顿骑士团在格伦瓦尔德(坦能堡)被波兰—立陶宛联盟击溃。1411年,素丹苏莱曼(Sultan Süleyman)在科斯米蒂昂(Kosmidion)消灭了其王朝最后的敌人,开始重建奥斯曼帝国。大约十年前,帖木儿(Tamerlane)在安卡拉之战获胜的影响似乎已经永远消失了。
从百年战争第二阶段到意大利战争第一阶段,战事连续不断。比如反对胡斯派(Hussites)的十字军东征,“大胆”查理(Charles the Bold)与路易十一(Louis Ⅺ)、瑞士、洛林(Lorraine)和莱茵河势力的战争,更不必说还有法兰西、英格兰以及卡斯蒂尔的内战。意大利半岛仅在《洛迪和约》(Peace of Lodi,1455)签订之后大约二十年,维持着相对的和平,在1439年(阿尔伯特二世去世,Albert Ⅱ)至1486年之间(统治者马克西米利安与其父亲——哈布斯堡的弗雷德里克三世——联合执政),帝国力量不足以制止腹地的内乱。在东部,莫斯科公国和奥斯曼帝国两股新势力将东欧推入战争杀戮之中。[1]
在战争主导的年代,15世纪的思想家渴望和平,希望寻求某种方法和途径重塑认同基督教的欧洲秩序[2],而在尼科波利斯(Nicopolis,1396)失败之后,随着土耳其人的不断推进,欧洲已经岌岌可危。这时出现了一批“和平派”的著作,从奥诺雷·布韦(Honoré Bouvet)的《战争之树》(Arbre des batailles)、克里斯蒂娜·德皮尚(Christine de Pisan)的《和平之书》(Livre de la paix)(以人文主义的演说和论著的形式解释了意大利战争),再到年轻的伊拉斯谟(Erasmus)的首批作品,这类作品激增,并最终形成了独立的体裁。英法再次爆发冲突,促使召开了康斯坦茨公会议(Council of Constance)。在会上,罗马国王西吉斯蒙德(Sigismund)努力促和(1416),但却无果而终。该世纪后期,波希米亚国王波德布雷迪的乔治(George of Poděbrady),在人文主义者安东尼奥·马里尼(Antonio Marini)的帮助下,试图拟订一项不切实际的“普世和平计划”(plan for a universal peace)。[3]但实际上,此项计划只是图谋粉碎教宗庇护二世[Pope Pius Ⅱ,人文学者埃涅阿斯·西尔维乌斯·皮科洛米尼(Aeneas Sylvius Piccolomini)]对捷克圣杯派(Czech Utraquists)的进攻。正是这位教宗庇护二世,成功鼓动一批信徒加入十字军东征,但该东征计划因教宗的死亡而流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