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小说发表
又过了一个周,三大爷把修改好的章节送还了程立国,又把程立国新写的五张章拿回去了。
程立国看了下三大爷修改的内容,修改的地方不少,但总体框架没有变。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快两个月了,自己也渐渐的适应了这个时代,把自己当做成这个时代的一部分。程立国决定近期去报社投稿,至于出版社,现在还不兴这个,这是小说写完了后考虑的事。
现在发表文章都是在报纸上发表,刚好也适合程立国的小说连载,自己是改编又不存在卡文,所以,适合在报纸上发表。
隔天程立国就去报社了。
四九城大小报社有十来家,首都新闻媒体就是发达,对于选择那家报纸发表亮剑,程立国考虑过。最后选定了一家名字叫做京华日报的报纸。
这是一家二流报纸,之所以不选择一流的全国性的报纸,是因为这些报纸都是主打政治,不会选择自己的小说,就算选择小说那也是选择严肃文学,而不是自己这种军事题材。但首都日报就不一样了,是二流的,没有那么多要求,覆盖冀省,发行量也不少,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报纸。
程立国打听好地址就坐车来到了京华日报大门口,门卫看到来了一个陌生的小伙子,就问道:“兄弟你来有什么事吗?”
门卫是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人,不是什么老大爷,这年代年轻人都不好找工作,还别说老大爷。
程立国:“这位大叔,我是来投稿的,要怎么弄才行?”
门卫:“投稿啊,你进去之后一楼就有一个专门用来收稿的地方,你去了就可以交稿了。”
程立国说了谢谢就进去了。
程立国走后,门卫大叔有点奇怪,对于来投稿的人,自己每天都遇到好多,但这么年轻的基本没有,也许说不定人家是帮家人跑腿也有可能。
程立国顺着门卫的指引,来到了投稿的地方,有一个专门的房间,开了个窗口,写着收稿室三个字。
程立国走过去和工作人员说:“你好,我是来投稿的。”
工作人员看都没看程立国,随手递过来一个本子让程立国留下地址和姓名,把稿子收了就说让程立国回去等消息。
这就完事了?
工作人员没有再说第二句话就忙自己的事,拿起一张报纸又看了起来。
程立国没办法只能先回去,过几天再来看情况如何。对亮剑这部小说他是有一定信心的,后世已经证明过的。就算不是王炸,那也是妥妥的四个2,肯定能一炮而红的。
回去的路上,程立国在想,每次出来都要走这么远的路,看来是是要买辆自行车才行,找个机会的弄一张票。
且说这是京华日报的主编冯启民来到了报社上班,当然报社不可能只有他一个主编,还有好多个。
今天一如往日他来到办公室整理好了办公桌,泡上了一杯茶,就准备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稿件室会把收到的稿件分门别类然后给每位主编送来,主编审核通过了才会由编辑修改。这是工作流程,而他就是负责文学板块。
看着下边递上来的稿件他也聚精会神的开始工作,写写画画,看着这个摇摇头,看着那个有若有所思。
突然看拿到了一份厚厚一沓稿子,足足有几十页厚,看来是小说啊,文章没有这么多。
他负责文学板块,其实主要都是一些散文杂文或者其他的,这年代能写的东西真不多。文章也多是主旋律,他都快忘记了其他风格的文章是什么样子了。
结果今天看到了一部小说,他们报社也连载过小说,还是他选定审核,但是社会反响?一般般,弄的他都没兴趣了。
不过出于职业习惯,他还是看了起来。
第一页就写着亮剑两个大字,这是书名,封面写着作者名字,对了,还有一个润笔的人,叫闫书斋。听着名字挺有文气的,也不知道这两人什么关系,这小说到底是谁写的。不过这不关他的事,如果小说写的好了,他才会考虑作者的事。
打开小说第一页,看到第一行,冯启民就知道这是一部关于军事题材的小说,这是他的职业敏感性。
看完第一页,他感觉写的有点料。至少他这阅稿无数的人都能看下去。可看着看着他神情就凝重了,一会眉目微蹙,一会神情舒展,陷入了自己的一方小世界。
下边的工作人员看到他这么入神也就没打扰他。
一个小时过后,冯启民放下稿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对下边的助手说到:“小王,你去稿件室问问,这本叫亮剑的小说是谁送来的。”
听说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送来的,住在南锣鼓巷那边,冯启民心里有了点计较,拿着稿子就直接去了总编刘爱国的办公室。
冯启民:“总编,你看看这份小说,我一时拿不定主意。”
总编看了看冯启民,有点诧异,在刘爱国看来,冯启民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在报社工作也很多年了,记者出身的,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十来年了找自己的次数很少,基本上也是其他的事情。因为稿件问题,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刘爱国没说什么拿起稿件看了起来,能到他这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涉及到政策问题,需要他拍板。何况还是冯启民。
他也重视了起来,拿起来看了十几分钟刘爱国停了下来,看向冯启民说到:“老冯,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了,你怎么看?”
冯启民:“我的想法是这本小说写作风格新颖,战争场面写的生动形象,规模宏大,是一篇不错的军事小说,从这几章来看,是长篇小说,可以试试看反响如何。国内写军事题材的也不少,建国以来天天打仗,但长篇军事小说很少。”
刘爱国想了想说到:“你的想法是对的,你去安排先连载看看,有什么问题我来处理。对于这篇小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涉及立场问题一定要坚决,这篇小说不能毁在这个事情上,这是以前发生过的。你来把把关,盯紧一点。”
缓了口气,刘爱国接着说到:“对了,对于这篇小说的作者你去见见,探探底,应该是个新人,最好把他笼络着,别被其他报纸挖走了。”
冯启民:“我问过收稿室,说送稿件过来的是个年龄不大的年轻人,具体是什么情况还不知道,这个程立国是谁我下来去打听打听,这个闫书斋听着像个遗老遗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关系。”
刘爱国:“行,你去做吧,文学板块其他的先放下,抓紧修改这篇,明天就先试试水。”
冯启民匆匆走了。
且说冯启民回到办公室就拿起笔对小说写写画画,然后叫来了助手小王交代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