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 价值共生:解码中国管理模式2021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论1
数字化时代的管理变革

陈春花

中国管理模式50人+论坛联合创始发起人

徐少春

中国管理模式50人+论坛联合创始发起人

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

王方华

中国管理模式50人+论坛2021年度轮值主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院长、教授

2021年10月,中国管理·全球论坛在上海开幕。“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教授与中国管理模式50人+论坛(简称“C50+”)成员陈春花、徐少春、王方华就“数字化时代的管理变革”这一时代话题,展开跨越大洋的对话。以下是现场对话内容节选。

陈春花:未来的组织更强调整体和系统性

企业的组织理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的时候,没有关心人,只关心机械的效率,那时人并不是主要的话题。当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来的时候,才有了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本身跟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讨论。

数字化加速了社会的变革进程,也带来了非常多深层次的问题。组织的发展模式有什么变化?组织以什么方式变革能够应对这些变化?怎样理解美好的生活、人在生活中的价值、人跟外部世界的关系?沟通当中怎样呈现真正的情绪情感,而不仅仅是符号?

这些问题,无论在研究还是实践中都必须去解决。怎样寻求一种真正意义上更大范围内的价值共生?答案是,我们要更强调整体和系统性。

徐少春:明心和净心才能突破顽固的认知

互联网既让我们离得更近,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跨越大洋直接对话,也让我们离得更远,中国有许多人在网络上,但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其实这不是在真正地用心交流。

心智模式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个顽固的认知,是过去很多人教我们的,是我们过去听到的很多信息形成的,所谓明心和净心就是把这个顽固的认知去掉,回归我们的初心。我们常常讲“放下小我,成就大我”,如果能做到这样,每个个体既能够表达真实的自己,同时又能够跟组织融为一体,变成真正的大我。

我们需要开启一种全新的心智模式。如果说在“事”上用功收效甚微,那么在“德”上用功可以收效颇丰,在“道”上用功我们就必然成功。但是,求一个“德”时间很长,求一个“道”可能要终其一生,捷径就是回到我们内心深处,去明心和净心。

王方华: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塑心智模式

数字化时代,组织在不确定性环境下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数字化进展加快,个体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组织也面临更多挑战。

在变化的时代里,如何处理好长期发展战略与应对当下挑战的关系,是企业面临的非常重要的考验。

同时,在数字化时代讨论组织变革,我认为,我们应该跟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讨如何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来应对不确定性的变化。

我们以往的教育太多地运用了西方的模式、西方的理念,其实在中国的文化里就有非常好的教化与感化,比如教育的目的是让被教育者进步,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发展,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中国概念。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我们都面临心智模式的重塑,在技术挑战面前如何塑造与时俱进的心智模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中国管理模式”公众号(ID:cmmr2008),回复“彼得·圣吉”,观看“对话彼得·圣吉”完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