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百五十六万户
自由的空气,像是美酒一样,清冽甘甜,却又容易上头。
“真的不能再喝了.......”
这次酒醒的很快,中午与韦、王二人饮了一场,李琩脑子蒙蒙的,结果人家两个依旧如故,醉醺醺的回去上班了。
而李琩则是睡到了傍晚掌灯的时候,脑子才清醒过来。
不要觉得整天醉酒是在消沉度日,恰恰相反,人情世故,大多起于酒场。
不信的话,就眼下的长安城,各个大小衙门转一圈,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身上都带着酒气。
曾经有一位官员说过,我这个官,就是喝酒喝上来的,可见升官的途径五花八门,大家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路。
此时在一旁服侍的,仍是云娘。
能被韦坚打算送给太子的女人,绝对不会差,模样、身段都是出类拔萃,尤其是会说话,别看人家是名舞伎,声线也是特别好听的。
长相清纯,穿衣清纯,举止清纯,就是人不怎么清纯,被李琩睡过之后,什么荤段子都敢说。
“我不信,阿郎身边这么多侍女,这几年来,就只有杨孺人一位侍寝的?”云娘蹲在地上,为李琩洗脚道。
在灯烛的映照下,云娘的婀娜的背影被长长的拖拽在地面,像在一只大水梨。
李琩笑道:“这不是多了一个你吗?”
“切~~奴家不信,”云娘撇了撇她那鲜红的小嘴儿。
不信也没办法,事实确实如此,李琩凭借记忆得知,前身寿王,还真就不乱搞,除了杨太真之外,连陪嫁女杨绛都没有碰过。
当然了,这是有说法的,因为杨玉环一直没能生育,而陪嫁女本身就是一道保险,在确定主母不能生养之后,陪嫁女才会上场,生下子嗣过继给正妻,以保证血脉不乱,以及联姻的完整性。
这就是为什么,陪嫁女一般都是庶出妹妹或者庶出堂妹。
前身寿王比较固执,妻子多年不育,他仍旧抱有期望,可惜了.......
李琩抬起湿脚,从云娘半敞的襟口探了进去,惹的后者一阵娇嗔。
只见云娘扬起细长的脖颈,红着脸道:
“阿郎饮酒过于豪迈,这就是你为何每每醉酒的缘故,想要在宴场中撑的够久,其实是有诀窍的。”
李琩大概也总结出来了,自己确实喝得有点猛,没办法,遇到的酒友一个比一个会劝。
就比如那个李适之,这老小子自己没喝几杯,全劝别人了,但是人家手里的酒杯,就没有放下来过。
不怎么留意的话,还以为他一直在喝呢,实际上一杯酒能被他吧唧半天。
“云娘教我,”李琩笑呵呵道。
云娘俏皮的挑了挑眼眉,将李琩不规矩的右脚拔出来,开始讲解起她这么多年在平康坊的所见所闻。
众所周知,在大唐,女子能够长的这么标致,必然有不寻常的出身,因为平常人家,养不出漂亮女儿。
就算生下来漂亮,吃的不好用的不好,生活习惯不好,渐渐也丑了。
而云娘细皮嫩肉的,不但乐舞高超,还习字画,谈吐之间不像是平康坊那些流水线产出来的艺伎。
况且云娘说着一口地道的长安话,也是直到今夜,李琩才知道人家竟然姓韦。
“你在王府的所见所闻,不会卖给韦坚吧?”李琩摇头苦笑。
云娘的父亲因为与中宗皇帝李显的韦皇后是近亲,虽然什么都没干,但也受了牵连,被贬为庶人,后来生下云娘。
本来一家子在长安做个老百姓也还凑合,结果十年前李隆基不知道抽了哪门子疯,又翻出旧案,将当年获罪的官员亲眷,降为贱籍。
云娘的父亲成了修渠的苦力,以前没干过粗活,受不了那个罪,扛不住累死了,母亲成了殿中省尚衣署的一名奴婢,是死是活,也不知道。
当时云娘尚幼,被送进了平康坊南曲的一家妓坊,这里面很多幼女,都是罪臣之家眷,其中也不乏姓韦的。
因为韦家丢不起这个人,所以收走了云娘的姓氏,后来李隆基大兴教坊,韦坚为逢迎其好,以自身家财聘请良师,负责教导平康坊内那些韦家出身的女孩。
韦云就是其中之一。
“我与韦坚,并没有见过几次,他是出身大支彭城公房,我们这一支,四十年前因族内多出驸马,才被称为驸马房,是小宗,”
云娘抿着嘴唇,神情失落道:“我只伺候阿郎,您的外事不要说给我听,我是贱籍,惟演练乐舞,求阿郎欢心。”
京兆韦氏,是一个盘踞在关中的超级大家族,有定著九房,最牛逼的是逍遥公房、勋国公房、彭城公房三支。
韦云她们这一支,还就是从韦皇后时期才开始支棱,可惜风光太短,被李隆基干掉一半。
要不是碍于京兆韦大宗实力过于雄厚,李隆基能将驸马房给灭族。
大唐眼下的风气,是非常开放的,很多官员在外面都与伶人相好,运气好的甚至都能被带回家里做妾。
至于改一改贱籍,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后世某考试都能顶替,唐朝还改不了个贱籍?
废太子李瑛的生母,不就是娼妓贱籍吗,不影响人家成为皇帝的丽妃,虽然史书上美名其曰:出身音乐世家。
神特么音乐世家,在大唐,搞音乐的就没有世家一说。
李琩对于云娘,谈不上什么怜悯,人家云娘自己也不觉得自己可怜,这天底下可怜的人,多了去了。
吃穿不愁,还能搞乐舞,这已经很滋润了。
“今日我和韦坚聊了很久,这个人是有大才干的,”
李琩正色道:“今后他再来,我会让你待客,如果他暗中对你有什么嘱托,不要瞒着我。”
云娘笑道:“我是阿郎的奴婢,是伺候您的人,奴家瞒谁都不会瞒您。”
李琩笑了笑,伸出食指按在对方柔软的红唇上:
“我不看你怎么说,我只看你怎么做。”
云娘忽的张口,洁白的牙齿将李琩的食指咬住,眼波流传,妖娆动人。
李琩把持住了,因为今天身体不适。
......
每天夜晚,李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写稿子,不是写什么故事,而是回忆当前大唐行政体制以及社会经济制度,是如何延伸而来的。
每写完一篇,他就会在脑子里硬记一遍,随后烧掉,所以他写稿所用的纸张,是最便宜的粗麻纸。
说到大唐的社会和经济制度,首先避不开的,就是均田制了。
在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劫掠式财政,逐渐向定居式财政转移,随着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大融合,到了北魏时期,由魏孝文帝颁布,均田制开始正式施行。
之后,北魏传给了东、西魏,又传给北周、北齐,最后由隋朝继承,而唐朝的各项制度,几乎是照办隋朝。
所以才有那句:秦做嫁衣汉来穿,唐借隋运三百年。
均田制的本质,就是土地由国家分配,然后国家视家庭情况而征收赋税,整个制度设计,看上去是非常公平的。
问题是出在落实不了。
李琩从自己前世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得知,单以唐玄宗时期而论,全国人口共有八百九十一万户,而这其中,不需要缴纳赋税的竟然高达三百五十六万户。
那么律法规定,不需要缴纳赋税的人群,是皇室、鳏寡(老而无妻或无夫)、僧道、残疾、重病、奴婢、军籍、有门荫的官员后代等等。
那么这个群体,怎么能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呢?
方法有很多,僧籍道籍,占用军籍,依靠豪族,充当色役等等等等。
李琩越是回忆,越是胆战心惊,大唐的财政局面,实际上是非常烂的,因为他没有像隋朝那样,时不时的来一场大貌索阅,清查天下户口。
他们的征税体制非常之差,下面的官员态度非常消极,他们不会从根上解决,只会盘剥百姓。
怎么解?
李琩心情沉重的叹息一声。
这是一个即使换掉李隆基,也很难去改变的局面。
但是可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