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扛鼎系列3(套装3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摆脱惯性,结束一错再错的循环

人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时,都会经历飞轮效应。在面对困难的事情时,只要将开头做好,多坚持一下,过了临界点,后面就会越来越顺利,甚至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力气。相反,在开头艰难的阶段就轻言放弃,拖延或懈怠,只会引发墨菲定律,让一切变得越来越糟糕。

沉没成本效应: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戴尔·卡耐基年轻的时候,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创业经历:当时,卡耐基将一家成人教育班开在了密苏里州,并且在租场地、搞宣传和日常开销中投入了自己所有的资金。虽然成人教育班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也迎来了不少学员。但由于卡耐基缺乏财务管理的经验,辛辛苦苦好几个月,也没有赚到一分钱。

卡耐基因此闷闷不乐,陷入了极度自责的心理困境中。他抱怨自己不够聪明,不知道如何赚到更多的钱,甚至想放弃自己刚起步的事业。

直到后来有一天,卡耐基中学时代的老师乔治·约翰逊对他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他才茅塞顿开,告别过去的所有烦恼,重整旗鼓,再次为自己的事业奋斗起来。再后来,卡耐基成了励志大师,他的著作畅销全球,拥有大批的读者。

卡耐基一直没有忘记老师的教诲,在很多次公开演讲中他都说道:“牛奶被打翻了,漏光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是看着被打翻的牛奶伤心哭泣,还是去做点别的事情?要知道,打翻的牛奶已经成为事实,是不可能再被重新装回瓶中的,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吸取教训,然后努力忘掉这些不愉快。”

卡耐基的这段话很有励志效果,如果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又是怎样的呢?经济学家将过去决策中已经发生或者投入的,不可能再被收回的成本称为“沉没成本”,比如,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金钱成本等。

无论是做个人决策,还是商业决定,都经常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

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已经付出的并且不可收回的成本,与之对应的是“可变成本”,即可以改变、收回的成本。在个人或商业决策中,我们只需要考虑可变成本,而不需要考虑沉没成本,这便是微观经济学理论所提出的观点。比如,你在网上买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款并且不能退票,这时你所付的钱就可以算作沉没成本,就算你不去看那场电影,钱也收不回来了。

1985年,利物浦大学教授卡特琳·布拉默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系教授霍尔·亚科斯一起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有关“沉没成本”的,它告诉人们,在做决策时,沉没成本会让人们变得不够清醒、不够理智。

两位教授招了一批志愿者,让他们设想面前有一次密歇根滑雪之旅,门票需要100美元;在他们买了这张门票之后,又发现一个更好的威斯康星滑雪之旅,而它仅仅需要50美元,于是他们又买了威斯康星的票。但两次旅行的时间有所重叠,两张票又只能自己享用,这时这些志愿者会如何抉择呢?是选择花费更多的不错的密歇根滑雪之旅,还是选择便宜但更好的威斯康星滑雪之旅呢?结果显示,更多人选择的是更贵的旅行,尽管结果可能没有后者有趣。但是如果不去参加那个更贵一点的滑雪之旅的话,人们可能感觉自己的损失会更大点。这就是一个思维误区——无论损失多少,花出去的钱都属于沉没成本,为什么不在同样的成本面前做出更佳的选择,而让自己为无法挽回的成本买单呢?正因为这样的思维误区很难被人们意识到,所以经济学家才会建议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不要考虑沉没成本,这样才能做出更理性的决策,才能避免更多的损失。

人们都有“损失厌恶”的心理,所以才会去看自己不喜欢但却买了票的电影,去吃自己不喜欢但已经买了的食物,去开始一场并不算好但已经付了钱的旅行……因为人们觉得已经花了钱,且无法收回,如果不去做这些事情,就意味着“损失”,这种情况也被称为“沉没成本谬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是不理智的,它会导致我们行动低效,并且错误地分配自己的资源。

如果一味地沉溺于沉没成本中,很容易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决策。比如,很多赌徒在输了钱之后,为了把之前输掉的钱都赢回来,会不惜花费更多的金钱。

在“损失厌恶”的思维陷阱的影响之下,人们通常会继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把错误的决定坚持下去,总不愿意“收手”,不愿让自己之前的付出变得毫无价值。事实上,这些行为都是受到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都是不理智的。

马太效应:在试错中获得持续成长

马太效应说的就是,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拥有的也要夺过来。从表面来看,马太效应和二八法则很相似,与平衡之道相悖,但它反映的却是“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一种两极分化现象。

1968年,“马太效应”这一术语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而它的提出者正是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它用以解释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与名气不大的研究者相比,名声显赫的研究者获得的声望往往更多,即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一个项目上,声誉会更多地给予那些有名誉的研究者。”

通过“马太效应”,罗伯特·莫顿进一步指出,不论是什么样的个体、群体和地区,只要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便会将优势不断积累,并从中获得更大的进步与成功。

因此,“马太效应”被用于多种社会学科的现象解释之中。

不仅如此,爱情中也存在一定的马太效应。爱情中的马太效应并不是简单地做情感积累——用感情做成本,越积越多,而是让一个人处于情感包围中,于是他的心态就会变得很好,快乐的感知度会更高,而伤害的感知度会降低,再加上激素影响,这个人就容易容光焕发,进而对异性也更具吸引力。

可以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我们要明白积累的意义——金钱需要积累,能力需要积累,感情同样需要积累。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经说过:“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如果能带着教育和反思爬起来,错误就会成为课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犯错也是每个人成长之路上不可避免的过程,是经验和能力的一种积累,也是我们认识和适应世界的一种方式。

除了犯错,失败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情。在有的人看来,失败是不可逆转的,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一切都是变化的,只要态度正确,就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每个人天生都是平凡的,没有人可以不经过努力就获取成功。从平凡到优秀,再到卓越,我们需要做的是每天都让自己获得一点成长。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别小看那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日积月累,“一点点”就会变成大进步,“一点点”就会让你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便是成功过程中的马太效应。

换个角度来看,马太效应所带来的持续成长,也是对抗墨菲定律的强大力量。持续成长意味着不断进步,意味着各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意味着失误和失败的概率越来越小。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们每天都在前进,无论前进的幅度多么小都无妨。

很多人在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当然是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蜕变、不断完善和不断成长的人生。而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我们必须学会忍耐,在错误和失败中汲取经验,并且获得持续成长。

当然,在持续成长中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也应该看到马太效应存在的缺陷。

第一,马太效应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只是对短期趋势理论的一种假说,难以证明普遍的真理性,比如,很多领域存在“后发优势”的现象。

第二,不能只看重事物的短期趋势,而不重视事物的长期发展优势;不能只重视数量的变化,而不看重性质上的变化。

马蝇效应:主动刺激,让压力转化为动力

一匹马,无论多么懒惰,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就会立刻变得精神抖擞,飞奔起来。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马蝇效应。它源于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经历。

1860年,林肯赢得了大选的胜利,着手组建内阁。一位名叫巴恩的大银行家看到参议员萨蒙·波特兰·蔡斯从林肯的办公室里走了出来,便对林肯说:“先生,您千万不能让蔡斯进入您的内阁啊!”林肯有些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巴恩回答:“因为那个人想入住白宫,却输给了先生,他肯定会怀恨于心的。”林肯笑着说:“我知道了,谢谢您的提醒。”随后,林肯出人意料地任命了蔡斯为财政部部长。

林肯上任不久后便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亨利·雷蒙德的专访。亨利·雷蒙德有些好奇地问林肯:“为什么要将你的劲敌安置在自己的内阁中呢?”

林肯讲了一个故事作为回答。大致内容是,少年时代,林肯和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里犁玉米地。林肯负责吆马,兄弟负责扶犁。可那匹马很懒,总是慢悠悠地走走停停,严重影响兄弟两人的工作效率。然而,有的时候,马又飞快地跑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林肯观察了很久才发现,原来马身上有一只很大的马蝇。林肯没有多想,随手把马蝇打落了。兄弟却抱怨说:“哎呀,你为什么要打掉它,正是那家伙才让马跑起来的啊!”

故事讲完后,林肯对雷蒙德说:“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让蔡斯进入内阁了吧?”

林肯之所以将一个时刻威胁自己地位的政客引入内阁,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像被马蝇盯上的马一样,时刻保持警惕,毫不懈怠,努力往前跑。

如果转化一下思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将墨菲定律当成“马蝇”呢?当我们被墨菲定律“盯”上后,更应该努力往前跑。马蝇叮咬马,马才会飞奔向前,人不也是一样吗?

心理学研究表明:相比于站立,绝大多数人更喜欢坐着,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就是喜静不喜动的,这也是由于人的内心喜欢安逸的天性决定的。人人都喜欢安逸、稳定的生活,但安逸、稳定足以毁灭一个天才。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总是习惯抱着最大的希望生活,很少会做最坏的打算,更别提有危机感了。被誉为“全球50位管理大师之一”“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思想领袖之一”的理查德·帕斯卡尔说过:“21世纪,没有危机感才是真正的危机。”

什么是危机感呢?就是在事态上令人感到危险,感觉到有事物威胁到自身,并为此紧张的一种情绪状态。当危机感来临的时候,我们必须对现状做出改变,鼓起勇气,迎接挑战。尤其是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人的潜能更容易被激发出来,人的勇气也会暴涨,甚至会无所畏惧。正因为如此,古人才会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成生命的真谛。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社会地位如何,人脉关系怎么样,都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感。因为身边的人都在努力奔跑,如果我们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被社会淘汰。

如果没有危机感,人就不愿意努力奔跑,人就会变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失去创造力。聪明的企业家都明白在逆境中勇敢面对危机、在顺境中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意义。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时常感觉:“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华为领导者任正非曾说:“如果一个公司真正强大,就要敢于批评自己,如果是摇摇欲坠的公司根本不敢揭丑。正所谓‘惶者生存’,不断有危机感的公司才一定能生存下来。”

李彦宏也强调说:“如果我们做得不够好,就有可能陷入很被动的地步。所以,我一直跟员工讲,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别看我们现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这个公司就完了。这个市场变化非常快,之所以大家看好这个市场,就是因为它的成长速度非常高,成长也是变化的一种,如果你不能及时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就会被淘汰掉。”

这些身经百战的企业家都深知危机感的重要性。因此,每个人的内心也都需要适度的危机感,这样才能使自己保持进取的斗志,就像被马蝇叮过的马一样努力奔跑。

飞轮效应:优先去做内心抗拒的事情

每次想到要开始写作业了、要开始修改文案了……我们的内心都会表示“拒绝”,不愿意开始行动。其实,这种懈怠心理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心理学效应——飞轮效应。

骑过自行车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想要让自行车从原本静止的状态变为骑行状态,最费力的阶段就是刚开始踩脚踏板的时候。只要车轮受力被带动起来,后面即使脚没有一直踩,轮子也会自动转起来,这就是著名的飞轮效应。

人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时,都会经历飞轮效应。在面对困难的事情时,只要将开头做好,多坚持一下,过了临界点,后面就会越来越顺利,甚至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力气。相反,在开头艰难的阶段就轻言放弃,拖延或懈怠,只会引发墨菲定律,让一切变得越来越糟糕。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还是商业运作、科学研究中,飞轮效应都十分常见。

有过健身经历的人都知道,健身最关键、最艰难的也是开头几天。一个人刚开始运动,身体会无比酸痛、会疲惫不堪,这些困难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意志力,让人产生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是,如果开头几天坚持下去了,熬过了身体上的酸痛和心理上的抗拒,人就会渐渐适应,开始觉得健身并没有那么难,甚至会感到越来越轻松。

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也是利用飞轮效应发展起来的。

早在创业之初,亚马逊的创始者杰夫·贝佐斯就从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那学到了飞轮效应,用于构建亚马逊的底层商业逻辑。那么,亚马逊公司里的“飞轮”是如何运转的呢?

从客户体验开始——客户体验的提升,会促进流量的增长;更多的流量,会吸引更多的卖家;卖家的增多,会带来更多的商品选择;更多的商品选择,又会推动客户体验的提升。这便是亚马逊公司“飞轮”正向运转的逻辑思维基础。

随着“飞轮”的不断成长,会形成更低的成本结构,进而带来更低的价格;更低的价格又可以推动客户体验的提升。这几个要素形成了闭环的“增强回路”,互相推动,彼此循环增强,最终让亚马逊公司逐步成为美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头羊”。

而且,在飞轮效应的影响下,亚马逊公司的业务开始快速增长。在许多商业报告中,“亚马逊飞轮”也成为飞轮效应在商业领域最成功的典范之一。

事实上,我们的人生中,到处都存在着“飞轮”。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推动这些“飞轮”,让它们旋转如飞。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人生中的“飞轮”旋转如飞呢?

首先,我们不要觉得“万事开头难”,应该优先去做那些一直都在抗拒的事情。所有事情的开头阶段是最重要、最艰难的,是否能够坚持下去,是否能够推动“飞轮”,就看这段的表现。而优先去做那些一直都在抗拒的事情,能够激发我们的斗志与潜能。如果我们将这些事情做好之后就会发现,事情没有想象中那样难,而且会越做越轻松,直到“飞轮”开始运转起来。

一个人固有的认知习惯也会影响他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当自己内心的“完美标准”与现实情境发生冲突时,顽固的人绝不会调整自己来顺应现实的需求。这也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坚持自己的完美标准,避免出现认知失调的情况。

很多人对爱情大失所望,不就是因为现实中的体验与内心中对爱情的期待相冲突了吗?

女孩小雪一直期待着美好的爱情,虽然她已经30岁了,但她的择偶标准却一直没有变——她只想找一位年轻帅气、经济实力雄厚的男孩结婚,而且婚后的财政大权要交给她管理。

这样的择偶标准让很多想追求她的男孩退避三舍。朋友劝她:“你的年龄不小了,自身条件也不是特别好,要求可以放低一点……”她却摇摇头说:“爱情不能将就,条件不能放低。”

或许在她心里,有个“白马王子”一直在等着她。但现实的情况是,几年过去了,她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

每个人都曾憧憬过完美的爱情,都曾在心中幻想过自己另一半的样子——帅气、阳光、成熟、有责任心、美丽、聪慧、善良等,但最后遇到的人都能达到这些标准吗?

习得性无助:认输的心态预演着下一次的失败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名叫西西弗斯,他是人世间的智者,也是科林斯的国王。他曾绑架了死神,让人间没有死亡,也因此触怒众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众神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西西弗斯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每当快到山顶的时候,再让巨石滚落下来。这样,他只能不间断地重复做这件事情。众神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更严厉的惩罚了。而西西弗斯的生命也在这一件无望又无效的劳作中逐渐消耗殆尽……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像西西弗斯一样,很努力地去做某件事情,却在墨菲定律的影响下,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长久的努力得不到回报,人们就会觉得努力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而这种无助又无望的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习得性无助。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用狗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他将狗关进笼子里,每当蜂音器响起的时候,就对笼子里的狗进行一次电击。起初狗会极力挣扎,但笼子关得紧紧的,它根本无法从笼子里逃出来。

多次实验之后,当蜂音器响起,即使把笼子的门打开,狗也不会再挣扎着想要出去,而是呻吟着、颤抖着,等待下一次的电击。这时的狗已经没有逃出去的想法了。

塞利格曼将这种“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的状态称为习得性无助。这项研究也表明,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的电击,会让动物产生无助和绝望的情绪,让它们渐渐放弃想要抵抗的想法,静静地等待最坏的结果到来。

后来,心理学家发现,在对人类进行类似的实验时,出现的结果也非常相似。

很多人长久地陷入困境中时,都会产生自我怀疑或者自我放弃的念头。或许他们起初也努力过、挣扎过,但没有见到任何成效,于是他们放弃努力,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或者认为困境是无法被改变的,至少自己没有能力改变。

而当墨菲定律出现时,人们更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可事实上,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很多时候,人们不是真的没有能力去改变,而是没有了改变的欲望。

在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下,人们会自我设限,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从而放弃尝试的勇气与信心,最后变得破罐子破摔。

下面是习得性无助的人的一些表现:

第一,低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就是个体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特征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评价。习得性无助的人在生理特征等各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均低于一般人。

第二,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习得性无助的人自我效能感往往较低,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因而倾向于制订较低的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

第三,低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结果的内在心理动力。成就动机高的个体在活动中能够完全地投入其中并精益求精,且在逆境中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而习得性无助的人成就动机低,不能给自己设立恰当的目标,非常害怕失败,对于获得成功也不抱希望。

第四,消极定式。习得性无助的人因为失败的经历较多,自我评价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都较低,从而逐渐形成了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他们往往固执己见,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情绪失调。从情绪上来看,习得性无助的人往往表现出颓丧、害怕、退缩、烦躁、冷淡、消沉等情绪失调的状态。这也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习得性无助对于一个人的自我心理状态和自我发展都有巨大的负面影响,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摆脱习得性无助呢?下面这些方法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调整自己的归因模式。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应该有正确的归因。失败了,我们不能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不行,没有能力,从而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中,而应该调整自己的归因模式,正确认识自我。

第二,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起。我们如果做自己擅长的事,那么更容易获得成功,更容易获得喜悦和成就感。这样,我们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也会越来越认可自己的能力。

第三,对不擅长的领域降低预期。当我们在不擅长的领域屡屡受挫时,我们可以适当地降低期望值,否则只会让自己屡屡产生挫败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与劣势,当我们在不擅长的领域屡屡失败时,不如将努力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

作家三毛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恢复成最初单纯的样子,而人生已然走过的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