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令:泰安奇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5章 ,灵溪书院

第四十五章

百年老槐树的树心,加上侵染牲口和人血的丝绸,全部在一天之内准备妥当,尤其是百年老槐树的树心,是木匠张长隆亲自去寻找过来的。

材料比较多,红棉可以多炼制几套鬼方旗,这鬼方旗又叫八面鬼方旗,乃是一套阵旗,可以布置阴冥鬼阵,也可以单独使用,八面为一套。

一副百年老槐树的树心,可以炼制三套鬼方旗,张长隆找来的树心,自然可以留一套,剩下一套被周佑安给定下,直接用功劳点兑换,红棉也是乐意的。

材料都给他们,红棉只给自己炼制,因为每一位鬼修的鬼气是不一样的,自己炼制才是最合适的,反正《阴冥鬼箓》之中有详细的炼制之法,也不需要她代替炼制。

以第二境的实力来炼制第一套鬼器还是力有未逮,红棉用了七天时间才炼制出了第一面鬼方旗,黑旗杆,红旗面,看起来鬼气森森,非常的吸引眼球。

它只有三尺长,看起来有点小,但红棉注入鬼气,却能瞬间变大,可以在手上当兵器使用,寻常的兵器碰上了都会被鬼气腐蚀破碎,鬼方旗还是施展迷雾干扰心神和感官。

对于自己第一次炼制出来的鬼方旗,红棉还是感觉非常满意的,如果借助鬼方旗施展鬼术,哪怕是《五鬼搬运术》,她都能节省一部分鬼气,施展起来也更自如。

张承都有点羡慕了,他才筑基一重,别说法器了,单是合手的兵刃都没有,手下的鬼修却已经炼制出了鬼器,而且鬼方旗只是开始,以后红棉还能刻录鬼箓在上面。

也就是说,鬼方旗可以随着鬼箓的增加而变强,更何况这本身就是阵旗,还是八面一套,等八面鬼方旗布满了鬼箓,那这套阵法鬼器不知道有多强大。

此时已经是四月中旬。

张承的阳气突破了一千五百倍,力量平稳增长,在红棉得到了鬼器之后,张承没什么锻炼的心思,静极思动之下,准备去拜访恩师。

当然不是青牛观,即便是青牛观里也没有他的师傅,想要真正拜入青牛观之中,还得看哪位长老愿意收他呢,张承口里的恩师,是灵溪书院的夫子左伯真。

这一位乃是山阳郡,甚至是丹州都有名的儒士,虽然只是一位老举人,却学问惊人,在儒学界享有盛名,只是一心做学问,没有心思钻营,这才在灵溪书院落脚。

灵溪城虽然偏僻,但这边风景独好,没有那么多的尔虞我诈,像去年周家覆灭的事件,对灵溪书院没有半点影响,左夫子更是桃李满天下,二十年来门人不断。

张承选择一个大晴天,让张管家帮忙准备了一车礼物,除了茶叶,笔墨纸砚之外,还有自家的药材和绸缎以及酒水,每一样都拿一些,就装满了一车。

老黄头牵来母马套上车,黄平安则带着几个小厮坐在第二辆马车前,两辆马车一前一后离开了泰安庄,前往灵溪城外东来峰,这里就是灵溪书院所在。

东来峰是一个高耸的山峰,山脚下有好几个村子,村子相互连接,一头是东来峰,一头是灵溪城,故此这边风气很好,也不必担心安全问题,每天晚上都有村民自发的巡逻。

张承是灵溪书院弟子,自小在这边开蒙,后来中了童生,又去了山阳郡的书院进修,回来之后,得到左夫子的指点,这才继续参加考试中了秀才。

马车抵达东来峰地界的时候,张承从车上下来,他这次没带丫鬟,只有黄平安和几个小厮,他们还不认识路,但有老黄头在面前,倒也不必担心。

“这是张秀才公?”

“秀才公回来了!”

“张兄!”

“三年没见,张秀才长大了!”

“这身材,嚯!”

“……”

一路上不少人上前招呼,张承微笑抱拳,眼前都是一群熟面孔,他也是有记忆的,但不必开口多说,否则会被围上来耽误时间,还不如直接前往灵溪书院。

三年没见,大家都有变化。

当然变化最大的肯定是张承,一米九的身高,那壮硕的身体和以前瘦弱如鸡子一样的身体完全不同,不过五官的变化不大,浑身也是一副儒雅之气,相当的有魅力。

书院建立在半山腰,最早的时候是山洞之中教学,后来是村民自发的建造房屋,又因为出了好几任官员,特意回报书院,这才捐钱建造起来。

如今的灵溪书院,比青牛观气派的多,山腰上亭台楼阁,更有山路蜿蜒而上,隐约还能听到瀑布的声音,如此环境,也难怪左夫子不愿意离开了。

在村子外,张承就下马车步行上山,一路上总有人打招呼,张承一一回复,全然没有秀才公的倨傲,他迈步走在熟悉的道路上,脸上挂着轻松的笑容。

马车是可以上山的,有一条从山脚下盘旋而上直接抵达书院门口的马路,非常的宽阔,虽然是泥土路,却也非常的平整,路面也很宽阔结实。

走了好一会才看到了灵溪书院的大门,守门的家仆看到张承微微愣神,而后这才欢喜的上前,一脸笑意的问好,并且帮忙牵着马车进入学院,其中一位转身去禀告。

把马车交给守门人,张承让黄平安等小厮带着礼物,一起去书院的后院见左夫子,他特意走了小路,并没有见到其他学子,也没引起多大的动静。

“学生拜见恩师!”张承见到左伯真,立马行大礼。

“起来吧!”左夫子扶着他起身,笑着说道,“三年未见,泰安长大了!”

“恩师!”张承开口说道,“三年没见,恩师身体可还硬朗?”

“身体好着呢。”左伯真笑了笑,“我与你师娘琴瑟和鸣,未有不协,青青也顺利生子。”

左青青是左夫子唯一的女儿,是张承的师姐,开蒙的时候一起学习,后来左青青就没有去书院学习,而是在家里,张承与左夫子关系亲近,随着左夫子的关系叫一声师姐。

两年前,左青青外嫁丹州隆音郡郡公的幼子,张承因为在守孝期,所以错过了这场喜事,左青青还专门写信告知,并且分享了喜悦,张承对此还有印象。

听说师姐顺利生子,张承也为之高兴,他招呼黄平安把东西送进来,又见过了吴师娘,和师傅师娘说起了这三年发生的事情,也被左夫子口头考校起来。